李在明首次外访选择日本,为何不是中国?

2025-08-23 21:26:1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直新闻

李在明首次外访选择日本,为何不是中国?

8月23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先访问日本东京,与首相石破茂会晤,再转赴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川普。这一行程安排打破了韩国总统就任后首次出访必先访美的惯例,您对此有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对于韩国总统来说,首次出访的第一站定在日本而非美国实属罕见,但背后的战略动机并不难理解。

因为就算先访日,也是为之后的访美打好前站。李在明此举大有“一石二鸟”之意。一方面向美国展示他致力于改善韩日关系的决心,向美国示好。韩日关系紧张一直是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的主要障碍,李在明行前接受日媒《读卖新闻》采访时就重申恢复韩日“穿梭外交”的重要性,强调“见面越频繁,关系越密切,信任也会越深厚”。通过出访东京,李在明既是向日本释放缓和信号,更是在积极回应美国推动韩日合作的期待,主动营造一种“维护联盟团结”的良好氛围,为随后的访美之旅预热。

另一方面,通过与石破茂的会谈,李在明可以提前摸底美国在贸易、关税、安保等问题上的最新态度,为之后与川普的会晤做好准备。更进一步而言,有韩国媒体就指出,李在明首先与石破茂会晤,是韩日两国在应对“川普风险”过程中协同行动、展现影响力的重要一环。面对川普政府在贸易、安全领域对盟友前所未有的挤压,日韩之间有了寻求合作的共同动机。双方很可能会讨论如何在经贸领域加强合作,例如重启中断已久的韩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韩国加入CPTPP的可能性等。石破茂一直希望通过推动CPTPP扩容来应对美国的关税施压;而稳住东京,李在明也可以在面对川普时手中多一份筹码。

总而言之,李在明访日,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在为访美“取经”预热,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韩国进步阵营领袖,李在明过去一贯被视为对中国相对友好。然而李在明选择访日访美却没有选择访华,有韩国媒体就解读认为,在当前中美博弈的敏感格局下,李在明有意避免访华,不刺激美方神经。那李在明是否有意疏远中国呢?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相反,他正在准备通过另一种方式,向北京表达善意。



直新闻:的确,我们看到就在李在明奔赴美日两国之时,他派出的韩国特使团也将踏上飞往北京的行程。一边访日访美,一边遣使赴华,这其中释放出怎样的信号,我们该如何理解?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根据韩联社消息,这支特使团的组成并不简单,由前国会议长朴炳锡领衔,成员包括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内知名的“中国通”议员金太年、朴钉,以及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等重量级人士。特使团选择在8月24日前后访华也颇有讲究,这一天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很显然,韩方有意借此表达对两国关系的重视。

韩媒《中央日报》就分析指出,特使团行程与李在明访日访美高度重叠,就是为了强调韩国并未因深化美日同盟而忽略对华关系。李在明试图向中方表明,即使首访未选择中国,他依然把中韩关系放在心上,愿意通过特使沟通来尽可能“补课”。在美日韩走近的敏感背景下,李在明特使团访华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这是中美博弈之间,韩国的一次战略对冲。

李在明近期的一系列对华举动确实展现出与前任截然不同的姿态。此前,李在明公开谴责了韩国国内的反华示威,称某些极端行为“已远超言论自由范畴,充斥恶言与暴力”,并要求警方严厉打击,与前总统尹锡悦默许甚至煽动民间反华情绪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在对华关系上表现出更积极务实的姿态。此次特使团访华,就是这一“务实外交”路线的延续和深化,在巩固美韩同盟的同时,也主动出击维护中韩友好,不让中韩关系在大国角力中被边缘化。

在更大的战略背景下,中美博弈日趋激烈,韩国正在被拉入一场艰难的平衡游戏。作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战略抓手,韩国有心向“不选边”的模糊战略靠拢,已经很不容易,值得肯定。川普步步紧逼,不仅要韩国增加防务开支,甚至调整驻韩美军部署,谋求介入台海等区域冲突。可以说,李在明正处在内外掣肘的双重压力之下:既要稳住美国盟友,避免触发“信任危机”,又要考虑中国因素,防止陷入地缘对抗的前沿阵地。这也是他为何在赴美前夕,仍不忘通过特使向中方表达善意。

李在明在接受日媒共同社采访时就谈到,韩国将努力深化韩日安全合作、强化美日韩三边协作,同时也要“管理好与朝鲜、中国、俄罗斯的关系,不能使其恶化”。 这番表态透露出他的平衡思维:韩国一方面要站稳同盟体系,另一方面也绝不能让周边大国关系失控。尤其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斡旋作用无可替代;在经贸领域,中国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李在明遣使赴华,显示出他希望在敏感议题上与中方保持沟通渠道,避免战略误判和关系疏离。这一点对韩国未来应对台海变局和半岛局势都至关重要。毕竟,若美方真在周边地缘安全问题上向韩国施压,中方的态度和反应将直接影响韩国的利益乃至安危。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所警告的,“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可能在菜单上”,这句话固然冷冰冰,但也是对国际关系的某种现实洞察。在大国博弈加剧的当下,韩国唯有提高战略主动性,才能避免被当作筹码牺牲。无论是打破惯例先访东京、为对美谈判积累资本,还是派遣特使赴北京传递善意,都是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策略使然。接下来,李在明将面临更艰巨的考验:川普希望听到韩国在对抗中国方面更明确的政策承诺,未来李在明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不选边”的模糊策略,我们仍有待观察。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欧阳娜娜、关晓彤现身汪苏泷演唱会
  2. 多地游客爬山,遇到魔性“加油”牌
  3. 美国留子们,准备卷铺盖回国了
  4. 第二次:富士康撤走约300名工程师
  5. 快删掉!这“5种照片”别存手机 专家示警:危险
  6. 深铁集团半年亏超33亿元 26城地铁亏损严重
  7. 彭博揭中国国产客机“这困境”
  8. 高盛: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
  9. “你被炒了”!川普的“报复”接二连三
  10. 美国将修改海底电缆规则 供应链排除中国企业
  11. “共产党下台就这两三年的事!”帖文引爆评论区
  12. 【佳音时刻】大陆青年娶不到妻?外国新娘救场
  13. 美国将中俄排除在海底电缆供应链之外
  14. 英特尔跌落神坛,川普怪没早祭出高关税
  15. 毛泽东传位给华国锋? 一个迷离的传闻
  16. 别忘了中国新一代垂发系统
  17. 两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
  18. 波音空客潜在订单泄漏商飞C919何种困境
  19. 北京阅兵总指挥恐难产
  20. 美联储下月降息预期乐观 美股可望借势冲高
  21. 王一博海外行踪成谜,身边女生神似綦美合
  22. 研究实现乙醇高选择性氧化制乙醇酸
  23. 武汉楼市领跌全国 传80后被负债压垮自杀
  24. 李在明首次外访选择日本,为何不是中国?
  25. 彭德怀秘书揭朝鲜战场真相 人间炼狱 啃尸 吸毒
  26. 北京融资拖延 传亚洲开发银行将支持巴铁升级
  27. 越南积极在南沙填海造岛 美智库指规模恐超中国
  28. 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谈仁爱礁:有菲人死亡就是红线
  29. 德州议会通过新国会选区图 有利于共和党
  30. 安省突发警告:立即就地避险
  31. 俄军导弹炸毁马达西奇工厂
  32. 湖人官方祝科比生日快乐!老詹致敬传奇,瓦妮莎晒恩爱
  33. 俄罗斯儿童举真枪军训曝光,最小仅8岁
  34. 史上最大上合峰会 官宣习近平将出席会晤22国元首
  35. 美政府批准向乌交付3350增程攻击导弹
  36. 新片欲揭30年前外星人尸检谜团
  37. 长江全面禁渔将延续?拯救濒临灭绝的中国长江江豚
  38. 乌克兰东部前线再失守?俄称占领4处定居点
  39. 全球首款喷气式高速垂直起降无人机
  40. 纽约旅游大巴侧翻 至少5死 6中国人受伤
  41. 医学生强制实习:不去不能毕业
  42. 千百惠葬礼遗容曝光,前夫没来
  43. 美国女子因白人身份被迫从大学辞职
  44. 印度外长:与美国贸易谈判仍在继续
  45. 新研究有望重塑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
  46. 日本顶级通灵师预言:9月难逃
  47. 这些“超级食物”营养丰富 几乎令人难以置信
  48. 俄军暴力拷问,反复电击生殖器
  49. 美政府获英特尔10%股权份 引发裙带资本主义担忧
  50. 超级武器的全球竞争:普京称这种导弹能将目标化为灰烬
  51. 美对中制船舶10月中开征港口费,东方海外提出警语
  52. 飓风艾琳未登陆美本土 但强风巨浪重创红海龟
  53. 九三阅兵“最大规模”军乐团将亮相展示
  54. 中国科技馆“筑梦星球”成果作品
  55. 一对父子吃完面 老板说:这老爷子以后养老悬了
  56. 朱立伦表态交棒
  57. 第一夫人不是奖杯娇妻,是川普坚强后盾
  58. 苹果指控Oppo高薪挖角Apple Watch团队 鼓励窃密
  59. 法官阻川普政府削减“庇护城市”联邦资金
  60. 天大学子在中东探索“中国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