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筑梦星球”成果作品
2025-08-23 09:25:1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2055年,人类成功登陆X-STAR并建立了科考基地,然而百年不遇的陨石袭击使科考站部分设备受损。青少年营员们作为由地球基地派往X-STAR的科考队员,肩负修复科考基地的重任——这不是科幻故事,而是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暑期营地活动设置的科学教育情景。
8月23日,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暑期营地活动学生成果作品在X-STAR科考基地集中亮相,近百名优秀青少年、科学家、工程师及专家评委齐聚现场,共同开展交流互动。这些作品将于全国科普月期间在中国科技寡眺大厅面向公众展示。
青少年营员展示作品。中国科技馆供图
据悉,“科学方法特训营”是中国科技馆2025年重磅打造的大型综合性科学教育活动。作为本项目的收官之作,暑期营地活动——“筑梦星球”夏令营在为期六天的沉浸式研学中,青少年们分组协作,与科学家、工程师深入互动,围绕外星科考站建设的“能源收集”“环控生保”“交通科考”三大分系统,通过原理实验、创意设计、结构搭建、功能调试和模块优化等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探索与工程实践挑战,共同完成了9件工程作品。
青少年营员展示作品。中国科技馆供图
在展示汇报环节,来自北京市20所中学的青少年们以项目组为单位,围绕“储能模块更替”“科考通信重启”“水循环系统再造”等任务,汇报了各组在“修复科考基地设备”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全面呈现了各自的研究内容与工程实践成果,充分展现出严谨的工程思维、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优秀的表达能力。
在随后“工程验收”环节中,五名科学家、工程师代表按照验收流程,针对营员们的作品进行提问和评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周炳红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成蒙,分别围绕科学原理、技术难点及未来应用场景等方面,引导青少年积极提问、深入思考。青少年们结合自己的工程成果,充分与专家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