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两个好消息,都是关于美国的
2025-07-04 11:25:2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燕梳楼
今天看到两个好消息,都是关于美国的。
第一个是传川普将率CEO天团访华,第二是个美国芯片禁令突然松绑!
在稀土断供两个月后,华尔街与五角大楼同时拉响警报,所以川普的“妥协”更是是求生。
这场波及全球的中美关税大战,最终以美方降低姿态走向缓和,背后其实就四个字:撑不住了。
01.示好背后的算计:美式妥协的虚实棋局
川普的“善意”来得突然却不意外。6月中美领导人通话后,美方罕见作出两项关键承诺:解禁中国留学生赴美签证,明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更让市场意外的是,拜登卸任前夕推出的《人工智能扩散框架》被川普政府紧急叫停,这项将全球划分为三个层级、严格限制AI芯片出口的政策,尚未生效就被扔进废纸堆。
芯片管控的松绑颇具戏剧性。当中国国产EDA企业突破28纳米全流程技术时,美国突然允许向中国出口成熟制程芯片设计软件。这种“精准放行”如同马拉松领跑者看到追赶者逼近时故意放慢脚步,让对手产生依赖从而消耗其自主创新的紧迫感。
川普的访华计划更暴露其战略意图。据日媒披露,此次阵容将效仿其5月中东之行模式——当时他率马斯克、黄仁勋等30多位商界领袖访问沙特,斩获超过2万亿美元的商业协议。
同样的剧本,如今要搬到北京上演。
02.美国低头:关税战打到自家后院起火
美方的妥协姿态,本质是贸易战反噬下的被迫止损。
4个月来,川普政府对华商品加征的叠加关税最高飙升至145%,结果却是美国自己先陷入“通胀-断供”的双重危机。
在民生层面,美国超市货架率先拉响警报。沃尔玛高管坦言其60%商品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导致普通家庭连鸡蛋、日用品都开始“吃不消”。
西海岸港口更出现荒诞一幕:4月中国货运量暴跌47%,海关系统因申报激增几近瘫痪。真正戳破美国强硬表象的是稀土断供危机。
当中国海关总署收紧出口管制后,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显示:军工稀土储备仅剩40%,而一架F-35战机就需要830斤稀土。美国经销商库存告急的警报在五角大楼回荡:“仅够维持2个月”。
更令美国绝望的是技术封锁反成枷锁。2023年中国将18项稀土萃取分离技术纳入出口限制后,美国即便开采出稀土也无力冶炼。
得克萨斯州筹划两年的稀土加工厂,因技术卡脖子至今未开工。
03.中国反制:精准打击打出战略主动权
面对美方极限施压,中国的反击堪称“教科书级”。当川普放话“等北京来电”时,中方始终未拨通电话。这种镇定源于两大底气。
在农业战场,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巴西、阿根廷建立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该平台要求大豆供应链全流程数据上传,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路径全程监控,彻底堵死美国大豆转口贸易的漏洞。与此同时,240万吨巴西大豆火速装船,占中国月进口量的三分之一。
在科技领域,中方的“稀土管制+内循环布局”组合拳直击要害。2024年稀土出口配额缩减30%,同时加速与欧盟、东盟合作。2025年1-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逆势增长12.3%,成功对冲对美贸易损失。
当美国商务部宣布EDA解禁时,华为、中芯国际已开发出基于开源工具的替代方案。这种未雨绸缪的自主化实践,使中国在半导体功能安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不降反升。
04. 胜负已分:大国博弈的残酷启示录
白宫的妥协姿态,实则是单边主义撞上南墙的无奈。
川普在关税战开打3个月后就成立跨部门紧急工作组,财政部长贝森特闭门疾呼“中美必须互降关税”。这种急转弯背后,是2026年中期选举逼近的政治倒计时。
中国的战略定力在博弈中转化为规则主导权。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协议时,美方保留的10%关税集中于半导体等战略领域,而中方保留项目则覆盖稀土、芯片制造设备等关键领域。这种“以守为攻”的差异,暴露双方筹码的不对等。
川普的访华计划若成行,将是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4年前对华挥舞关税大棒的总统,如今率企业巨头赴华“谈生意”。正如彼得森研究所专家所言:
“这场博弈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降低了多少关税,而在于证明两个巨人能在悬崖边握手而不坠落。”
华盛顿的决策者最终读懂了历史的刻度盘:当深圳港的集装箱驶向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当“一带一路”合作网络日益紧密,贸易战的天平早已倾斜。
川普的豪华代表团预订北京机票时,美国军工生产线的稀土库存仅剩60天;华尔街的芯片巨头为挽回年营收18%的损失,不惜逼宫白宫。
这场大国博弈的终局昭示一个朴素的真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