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协议重创油市?
2025-11-28 05:25:1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日报
随着俄乌和平谈判预期升温,原油市场的地缘风险溢价快速回落,布伦特原油价格回落至每桶63美元附近。
巴克莱银行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尽管地缘政治层面出现停火谈判,但该行认为此类事件难以改变2026年原油市场的基本面格局,该行维持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每桶66美元的预测。分析称,相较于地缘政治事件的短期波动,产能瓶颈这一结构性因素将成为未来两年油市更重要的支撑力量。

报告强调,当前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被过度放大,而结构性利好因素却被低估。其分析依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包括俄罗斯在内的OPEC+产油国普遍面临产能约束,实际产量持续低于目标水平。
另一方面,核心OPEC产油国的市场份额自2019年以来保持稳定,且预计到2026年底将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全球原油定价权向掌握绝大多数闲置产能的少数产油国集中。随着美国页岩油增长放缓和全球剩余产能萎缩,市场暴需平衡将越来越依赖这一核心集团的政策调节,从而为油价构筑坚实的中期支撑。

俄罗斯产能瓶颈显露
巴克莱研究报告对"停火将引发俄罗斯石油供应激增"的市场辈识提出了质疑。该行指出,即便在地缘政治局势缓和的情景下,俄罗斯原油产量在2026年前仍难以实现实质性增长。
报告分析称,一方面,尽管俄罗斯今年的OPEC+生产配额目标显著提升,但其前10个月实际产量反而同比下滑10万桶/日,显示产能与政策目标持续背离。
另一方面,在同期制裁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产量不增反降的现象,印证了产能约束已取代政策限制,成为制约供给的核心瓶颈。这表明,市场饼度高估了俄罗斯的短期增产能力,而低估了其面临的结构性产能困境。

供应过剩预期已充分消化
报告指出,市场对明年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可能过度,投资者低估了OPEC+普遍存在的产能瓶颈及全球剩余产能的结构性收缩。
巴克莱分析称,OPEC+的实际增产能力已显著落后于其政策目标。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政策转向以来,OPEC+18国虽累计上调产量目标260万桶/日,但实际产量仅增长120万桶/日,执行率不足50%,反映出多数成员国面临持续的产能约束。
与此同时,全球原油供应弹性正在系统性下降。随着美国页岩油增长放缓及其他非OPEC地区资源衰减,全球有效闲置产能日益集中于沙特、阿联酋等极少数核心OPEC产油国。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核心OPEC国家在全球原油及天然气液产量中的份额保持稳定,且预计明年还将进一步提升,这强化了其在全球供应格局中的定价能力。

除此之外,巴克莱指出,市场对明年供应过剩的担忧已被当前油价充分定价。非OPEC+国家普遍面临储量瓶颈、美国页岩油增长放缓、全球闲置产能萎缩,以及需求端展现的韧性,这些被忽视的供给侧约束与持续的需求支撑,共同对油价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