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有这3个特点的人,心血管病风险更高

2025-11-26 06:25:3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生命时报

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

情绪波动后,心慌胸闷;烦心事太多,血压跟着波动;感到孤独时,心脏也会难受;悲痛、暴怒或恐惧时,心跳十分强烈……这些现象并非偶然,因为情绪和心脏紧密相关。

心脏是情绪重要的靶向器官,一些特定性格还容易给心脏“埋雷”。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情绪和心脏的关联,教你用好情绪、科学护心。

负面情绪和心脏疾病斑度绑定

近期发布的两项新研究显示,心脏不只是负责输送血液的泵体,更是十分关注情绪变化的敏感器官。

10月21日,北京协和医院丁荣晶教授牵头发表了一项全国性研究,对五大地区、1049名平均年龄约63岁的心血管门诊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负面情绪与心脏疾病斑度绑定。

其中61.4%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53.4%有焦虑表现,但仅不足半数得到确诊。

11月11日,发表在《情感障碍杂志》的一项研究对中国28省、4192名中老年人进行了7年的随访调查发现:

抑郁症状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剂量反应”,累积抑郁评分每增加1分,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9%;抑郁最严重人群的心脏病风险是最轻人群的2.66倍。

3种性格是心脏的“雷区”

生活中,不少人的心血管是“情绪敏感型”,情绪波动时会马上出现心脏不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生张书宁表示,有3种性格会让心脏长期“紧绷”。

焦虑型

总是过度担忧、紧张,心里像装着“24小时警报器”,时间久了易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血管持续收缩,增加冠心病风险。

郁闷型

往往过度敏感、情绪低落,易出现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加剧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敌对型

经常愤怒,遇到小事就发脾气,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心脏频繁被刺激,同样易受损伤。

此外,持续孤独焦虑的老人、绝经后的女性、长期处于过劳或精神压力下的人,更要注意调控情绪和心血管检查,做到“身心同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心脏多学科门诊、心内科主治医生彭娟提醒,上述人群通常伴随失眠、睡眠质量差等,心脏既得不到休息,负面情绪还因睡不好进一步加重,造成叠加伤害。

情绪伤心,主要有两种途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生刘梅颜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情绪对心脏的损伤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剧烈冲击,二是慢性侵蚀。

突发情绪引发“心碎”

急性情绪多由突发强烈负面事件诱发,可“瞬间”造成心脏实质损害。

当难以承受的情绪压力扑面而来时,体内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甚至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出现短暂心脏功能异常,比如晕厥。

典型的“心碎综合征”,即“应激性心肌病”,就是在极度悲伤等情绪下,心肌出现急性病变。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愤怒发作后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风险会升至平时的4.7倍,脑卒中风险达3.6倍。这些均是猝死诱因。

长期侵蚀“温水煮青蛙”

研究证实,长期持续的焦虑、郁闷等负面情绪会显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比如,部分人长期在抑郁、焦虑中来回切换,容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而心力衰竭又会进一步加重情绪问题。

慢性不良情绪还会阻碍日常健康行为,间接损害心脏。

抑郁症患者参与心脏康复的几率降低约50%,戒烟、规律服药、坚持运动等健康行为的配合度也明显下降,不利于疾病控制。

如何用好心情来“强心”

学会维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就好比打了一剂“强心针”。

学会情绪“定格”

突然感到愤怒、激动等强烈情绪来袭时,立刻采用“情绪定格”法,类似按下暂停键:

在接下来的10~15秒内停下所有动作和话语,同时缓慢地深呼吸——用鼻子吸气4秒,屏住呼吸2秒,再用嘴呼气6秒,重复2~3次。

这个简单动作可有效抑制冲动反应,为理性思考赢得时间,避免因情绪失控加重心脏负担。

“动静养睡”相结合

保护心脏,关键在于养成系统性的健康习惯。

动:坚持规律有氧运动,比如每天快走30分钟、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既能增强心脏功能,又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

静:每日安排5~10分钟的独处时间,坐在窗边晒太阳、听舒缓的音乐或闭目养神,可镇定自主神经,让心脏少加班。

养:以均衡饮食为主,多吃蔬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证神经递质合成所需营养。

睡:规律作息,每晚睡够7~8小时,睡前不看刺激性节目,如果失眠问题持续1个月,需及时就医,以免点燃“失眠-焦虑/抑郁”导火索。

过了50岁,还要注意定期检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空腹血糖,必要时遵医嘱治疗,避免“三高”同步伤心。

别忽视躯体症状

当烦心事“走心”并表现出躯体症状时,一定不要忽视。

刘梅颜特别提醒,如果愤怒、激动时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出冷汗等不适,千万别当成普通的情绪反应,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医。

医生会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检测等专业手段,判断是单纯的应激反应,还是心肌保死、应激性心肌病等致命情况。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一则消息引爆市场,AI竞争格局生变
  2. 阿里前三季度经营利润同比下滑85%
  3. 中国六代机新样机使用矢量喷口,引外媒关注
  4. 台积电正式起诉前高级副总裁 泄露2纳米等技术机密
  5. 美国知名空头“死咬”英伟达:下个泡沫破裂的“思科”
  6. 为何刺杀安倍?山上彻也:我曾感到“绝望与危机感”
  7. “白纸运动”三周年草木皆兵 上海外滩发生奇葩事
  8. 内斗不止 分红530亿:科兴生物遭纳斯达克驱逐退市
  9. 对待有恩于你的人 请吃饭送礼都比不上这种“报答”
  10. 吉尔吉斯斯坦逮捕金矿公司中国籍CEO
  11. 紧急情况!中国首次应急发射飞船前往天宫空间站
  12. 日本政府考虑上调五年入籍居住年限
  13. 月余追捕和秘密监控 卢浮爆劫案最后1名嫌犯落网
  14. “川普亲信”领跑美联储主席之争
  15. 年均日照时数太低 成都市民要求官方增设“太阳假”
  16. 为了上岸,年轻人开始“降级考研”
  17. 美前宗教自由大使肯定“三退”运动
  18. 成龙改遗嘱,15亿家产分配曝光
  19. 天灾和成本压力下 美房屋保费未来两年恐飙涨
  20. 马斯克开始用Grok替代员工了!最惨部门裁员90%
  21. 川普下令重审20万拜登时期难民 绿卡亦在审查之列
  22. 台行政院长强硬回应北京:没有“回归中国”这个选项
  23. 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前主任:郑丽文追求终极统一
  24. 川普暂停拜登时期难民的绿卡审批
  25. 55岁梅拉尼娅独自迎接圣诞树 赤脚穿12厘米高跟鞋
  26. 白纸运动三周年 男子在上海外滩举旗瞬间被夺
  27. 英国议员质询BBC高层人物的五个关键时刻
  28. 平生第一次晒柿饼
  29. 逛吃曼哈顿
  30. 谷歌:从“护城河”保卫战到增长新引擎
  31. 埃塞俄比亚火山沉睡逾万年喷发 多国受影响
  32. 因支持普京 俄体操运动员被德国俱乐部取消参赛
  33. 美称未参与以击杀真主党最高军事指挥官空袭行动
  34. 马克龙:不应逼乌克兰投降
  35. “共产党倒台”西北大学男生公开反共遭开除
  36. 一个词概括中国旅游业在国家的地位,"夜壶"再合适不过
  37. 川普参加火鸡赦免仪式 感谢上帝恩典
  38. 美国官员对外放风称乌克兰已同意19点和平协议草案
  39. 中国进入恐怖新时代 偷拍强行渗入百姓生活
  40. 华邮:赖清德投书 感谢川普、国防预算1.26兆元
  41. 大陆演员仝卓表弟在柬埔寨失联 家人求救
  42. 大众实现在中国自主研发生产新车型
  43. 日本“豪赌”:将“花之岛”打造成全球晶片中心
  44. 埃塞俄比亚火山在沉寂12000年后喷发
  45. 川普提“创世纪计划” 目标是科学突破只需几小时
  46. 美财长证实川普致电习近平,重申对台立场不变
  47. 美9月核心批发价格涨幅低于预期 零售额增长
  48. 日中航班缩减 中国航空股大幅下跌
  49. 美财长:川习明年或举行四次会晤
  50. 流感凶猛 郑州医院现危重症患者 北京儿院检测1200多号
  51. 五大红卫兵领袖之一蒯大富离世只剩韩爱晶
  52.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53. 大陆银行甩卖7万套法拍屋 进一步拖累房市
  54. 民主党为何没有“自己的川普”?
  55. 纳粹法西斯是典型的左派
  56. 力挺高市早苗?川普主动说“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57. 乘客疑虑犹存 美感恩节航空旅行人数低于预期
  58. 中日关系恶化 日企正加速摆脱对中国依赖
  59. 川普一天内和习近平及高市分别通话 能调停中日吗?
  60. 习近平川普通话,中方真正想传递的信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