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族警惕,月均千加元隐形账单
2025-11-26 06:25: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The Globeand Mail
《环球邮报》近日刊发理财专栏作者Rob Carrick的文章,题为“面向2026及未来的财务韧性测试:你能扛住一笔1000刀的意外支出吗?”
文章称,如今的财经新闻标题,就像一记记重锤,不断敲打提醒你:必须为紧急情况存些现金。关于如何设立应急储备金,这里有一个新思路:
先问问自己,如果突然需要支付1,000加元的开销,你拿得出来吗?


图源:51记者拍摄
提出“1,000加元应急支出”这一概念的,是安省伦敦的市一位退休读者Bob Patrick。这让刚从全职岗位退休不久的Rob立刻产生了强烈共鸣,无论在退休阶段,还是人生更早时期,许多意外支出确实常常集中在1,000加元上下。
Patrick在邮件中举了几个例子,“汽车维修、宠物生病、配眼镜、补牙、根管治疗、牙桥修复……令人惊讶的是,每个月似乎总会出现这类‘小意外’。”
核心启示在于:对退休人士乃至所有人而言,1,000加元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应急资金起步目标。当然,哪怕少于这个数也远胜于零;但一旦达到四位数(即1,000加元及以上),你应对突发支出的能力就将显著提升。
“1,000加元意外支出”现象,恰恰折射出生活成本持续攀升如何切实影响个人财务。一次常规牙科检查或一副新眼镜的费用可能低于此数;但现实中,动辄上千加元的突发账单的确屡见不鲜。
比如宠物生病,为一只绝症猫咪治疗时,花费轻松突破1,000加元;再如牙科治疗:一次毫无征兆的牙龈炎症,经牙周病专科医生处理,费用正好不多不少,1,000加元。
作者指出,理想做法是:将这笔“1,000加元应急金”存入高息储蓄账户(High-Interest Savings Account)。
请务必警惕一种错误观念:切勿用投资账户的钱来应对紧急开支!
虽然过去五年股市回报惊人,但这不可能永远持续。你绝不想在股市单月暴跌20%时,被迫抛售资产来支付一笔1,000加元的账单。
截至今年11月下旬,加拿大高息储蓄账户年利率普遍在1%至2.8%之间,虽不算高,却仍可接受。须知,应急资金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远重于收益潜力。
而储蓄账户的安全性正源于保障机制:银行存款受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DIC)承保,信用合作社则由各省存款保险机构保障。
如果持有线上券商账户或交易App,另一种选择是:投资型储蓄账户(Investment Savings Account),通常以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形式打包提供,近期收益率约在2%区间。
次优选择是信用额度(Line of Credit),但不是理想方案,毕竟要承担利息成本。目前,以房产净值为担保的房屋净值信用额度(HELOC),最优利率约为4.45%,部分借款人实际支付可能更高(上浮0.25至0.5个百分点)。另需注意的是,HELOC每月至少需支付利息部分。
Patrick指出,信用额度对某些老年人或许有其作用,尤其是那些曾拥有充足应急储备、如今却已耗尽的人群。他在邮件中坦言:“遗憾的是,一旦收入固定,重建应急基金就变得极其困难。”
身为退休人士,重建应急储备可考虑两条路径:
在市场行情强劲时,从免税储蓄账户(TFSA);
或者,尝试每月从固定收入中挤出一小部分,重新存入储蓄账户。
另外,传统的理财建议常强调应急资金应足以覆盖3至6个月的家庭开支。但这类建议恰恰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因为目标看似遥不可及,容易引发“干脆放弃”的消极心态。
现实的情况是,求职平台Huntr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趋势报告显示,在加拿大、美国及全球范围内受访的527人中,超过46%的人在失业时,手头储蓄不足5,000加元。
坦白说,5,000加元其实并不差,它意味着你能从容应对5次“1,000加元级”的突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