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医院”财务出问题?某院区运行一年多即关闭
2025-11-20 02:28:0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作为“亚洲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宣布今起停诊,引发热议。网友质疑,这一重大民生事件背后可能涉及医疗体系中的财务风险以及政策压力等。
澎湃新闻报道,根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早前发布的公告,该医院朱屯路、化肥东路医疗延伸点(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已于11月20日起停诊。公告称,此举是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优化院区功能布局。患者若有就医需求,可前往该院其它院区或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据郑大一附院官网发布的相关报道,2024年7月16日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开诊,至今还不到一年半。
该院区占地面积56.02亩,建筑面积8.61万平方米,设有门急诊、手术室、医技辅助检查科室和病房楼等,开设15个病区共600张床位。其中包括急诊科、康复科、妇产科、小儿内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综合ICU、骨科、胃肠外科、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等。
该院区的定位为“大门诊、小病房、强急救”的综合诊疗院区。其科室设置符合三级综合医院设置要求,医护人员均由医院统筹选派,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齐全。
报道还提到,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开诊运行,标志着该院“一院五区”的发展格局正式形成。“一院五区”指的是河医院区、东院区、北院区、南院区以及西院区。
不过,目前在郑大一附院官网“医院概况”栏目已找不到“一院五区”的表述,仅提到“一院三区”。这标志着该院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放弃其扩张战略的重要部分,这在全国医疗体系中非常罕见。
有网友质疑,院区开张不久即关闭,意味着对前期投入的巨大资源,如:建设、设备采购、人员招聘与培训等造成了浪费。
有人表示,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停诊是大陆“超级医院”扩张模式走到十字路口的一个缩影,暴露了快速扩张背后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人才瓶颈以及政策压力。
关于停诊的原因,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官方公告称,是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优化院区功能布局。网友对此质疑,这是一种外交辞令,其背后可能涉及财务或运营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另外,医院的公告将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定性为“延伸点停诊”,而非院区关闭,被网友质疑是为了降低舆论对其战略失败的关注度。
随着中国经济下滑,今年医疗行业出现席卷全国的医院倒闭潮,民营医院成了重灾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关停7家,公立医院也亮起红灯,而药店倒闭潮则早已开始。
近日,新浪财经报道,原本不愁客源的医院竟然开始批量倒闭了。民营医院基本上都是亏损的,上半年平均每日关停近7家;公立医院亏损数量占比近一半。
2024年,中国住院人次3.12亿,居民年住院率达21.4%,比多数发达国家都要高。可是,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查询,2024年与医院破产有关的记录高达1200多条。
民营医院的关停率已从2023年的7.2%上升至2024年的19.6%。进入2025年,医院倒闭的速度更快了。截止今年6月份,全国范围内已有1247家民营医院终止运营,平均每日关停近7家。
公立医院也不能幸免,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有500多宗涉及医院破产、强制清算的案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公立医院,包括二甲公立医院。
踏入2025年,广东、四川、浙江、安徽、河南、内蒙古、吉林等地已传出多起公立医院合并的案例。此外,多地医院还发生医护人员讨薪事件。
自2024年起,中国大批药店开始集中倒闭。据权威数据披露,去年国内整体闭店率攀升至5.7%,平均每天107家药店倒闭;而今年预计将有6万至10万家门店陆续退出市场。
近年来,中国经济疲软,企业倒闭,人民失业,消费降级。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将有更多医院和药店面临关门大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