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何核能成为美中科技战焦点

2025-11-02 04:25:3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在重塑地缘政治格局。在美中科技战中,当人们把焦点集中在芯片与光刻机上时,专家却指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或许是核能,因此核能成为美中科技战的另一个焦点。

人工智能与核能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Scale AI创办人亚历山大‧王(Alexandr Wang)曾表示,衡量中美AI生态系统除了芯片质量有产量外,第三关键指标就是电力,因为从中期来看,AI的真正瓶颈是电力而不是实际的芯片。

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预计将占总用电量的9%左右,是2024年的两倍多。

根狙涕德麦肯兹公司最新的能源转型展望,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700太瓦时(TWh),到2050年将增至3500太瓦时,相当于印度和中东目前电力需求的总和。

伍德麦肯锡预测,受数据中心推动电力需求增长,2035年后美国核电发电量将增长27%。

目前,从微软到Alphabet旗下的谷歌,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与核能初创公司签署了购电协议,以确保未来的电力供应。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原子科院院长叶宗洸(脸书)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原子科院院长叶宗洸对大纪元表示,AI产业对电力的需求会比其台高出很多,今天如果有任何地区要引进AI技术或接受大型科技公司的投资,就要提供足够的电力,这是首要要件。晶片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但要让AI资料处理中心都能够正常的营运,电力确实是一个最大的关键。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依照目前算力来看,问AI一个问题,可能就要消耗60瓦电力。如果叫AI画一个图消耗电力更多,当然电力供应就会变成AI未来的一个刚需了。

如果晶片性能提高的话,它的耗能也会减低、会更省电。他说,但这有点像汽车引擎效率变好了,可是汽车更多,这种总体需求造成AI产业未来电力供应必须更多。

为何核能成为美中AI竞争焦点?

美国是核能发展的先驱 ,但由于多年来天然气发电被认为在经济上更有吸引力,核电站建设经常被延误。目前,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机龄已超过40年。

2010年代北京引领了核电行业的增长,2015年有10座核反应堆并网发电。如此同时,欧美核工业也遭遇了诸多困境。2017年,AP1000反应堆的美国生产商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导致在建的两座AP1000反应堆项目被取消。

美国银行表示,以目前的速度,到2030年中国的核电装置容量可能超过美国。

根据中共官方的说法,中国大陆大力发展核电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排,但这种说法受到质疑。

叶宗洸表示,净零碳排或许不是大陆的第一个重点,一个更实际面的考量是,它希望能够满足全国的用电需求,它也在全力开发半导体产业和AI资料处理中心,这才是它加速发展核能产业最重要的因素。

2025年3月3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博览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上,人们参观韩国SK集团(SK Networks)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Manaure Quinter/AFP via Getty Images)

苏紫云表示,中共之所以大力推动核电厂,公开的说法是要符合减碳需求,其实台面下是要发展核力量。因为核电厂废料经过提纯之后,就可以变成核原料,这是中共一鱼两吃的做法。平时推动核电发展,再将核电原料拿来提炼成武器,增加核弹头,这是中共的战略。

为了推动核能发展,今年5月份川普发布四项启动核能投资的行政命令,7月份又发布《2025年人工智慧行动计划》强调发展AI基础设施。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NRC)依据川普行政命令,将核电许可审批期从多年缩短至18个月,并于2030年前开工10座大型反应堆。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吴旻洲/大纪元)

苏紫云表示,在川普政府之前,美国本土对于核能电厂的发展是只保留技术研发,而没有新的商业运转。北京大力推动核能商业运转,甚至韩国也在推动核能商业运转。美国目前面临成本跟规模比较小的问题。

“但美国保有技术研发的强项,在川普政府重启核电的指导下,美国应该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比尔·盖茨等现在提出扩张方案,在核融合商业运转之前,提出小型核反应堆、小型核电厂的计划,在刚性需求提升的情况下,美国既有技术基础,美国后续可能会迅猛发展。”

叶宗洸表示,大陆核电因为政府全力支持,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跟经费,每年都会有三到四部机组商转。而美国核电基本上停滞20年,已经很久没有再推广第三代核电技术了。

叶宗洸表示,川普上来之后,希望核能产业能够恢复以前的荣景,除了加强推广核能第三代核能系统,也希望加强第三代核能系统的建置与推广。他同时也对新兴核能产业包括SMR小型模组化反应器和MMR微型模组化反应器,也要求国内研发单位、企业,能够加快开发。他认为,在川普政府积极核能政策底下,美国核电有机会未来加速发展。

SMR技术美国领先

随着各国竞相寻找新的能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需求,人们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核聚变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被认为更便宜、建造速度更快,并且可以与数据中心共址,无需额外的电力基础设施。尤其预计2030年首批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能够投入运营之后。

迄今为止,科技公司已计划投资超过20吉瓦的SMR项目,而该技术的成功发展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机遇。

叶宗洸认为,欧美SMR技术,确实比大陆还要来得进步。大陆刚开始起步,而美国开发时间超过四十年了。

中共的核电技术并非自力更生,而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

叶宗洸告诉大纪元,大陆的核电技术其实源自于法国,当初大陆要开始发展核电的时候,第一个合作的对象就是法国。它跟法国谈合作条件时,特别提到技术移转。法国也依照合约的承诺,做了必要的技术移转。所以今天大陆核能的电机组,包括自己设计的华龙一号,源自于法国的技术移转。

他说,大陆今天开发的SMR基本上是利用原有技术把它小型化,这对他们挑战比较大。大陆SMR有一个机型叫做玲珑一号,未来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商转?商转之后效益有多高?还需持续观察。

叶宗洸表示,尽管美国技术领先,但核燃料部分会碰到一个问题。因为SMR跟MMR需要高浓化度核燃料,要从俄罗斯采购。美国高浓化度核燃料不想再依赖俄罗斯,现在开始自己要做,等于一切要从头开始。美国政府现在已经决定要积极投入了,而且指定了几家燃料公司在做。

核聚变成焦点

长期以来,核聚变被视为寻求清洁、充足能源的终极目标。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是燃煤的400万倍、核分裂的4倍,且无温室气体与长期放射性废料。

2022年12月,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将世界上最强大的激光器聚焦在一个装满氢气的胡椒粒大小的钻石胶囊上,激光束释放了2.05兆焦耳的能量,引发了氢聚变成氦的反应。这表明受控聚变的核心物理机制已被破解,为生产廉价、无碳电力创造了可能。

但最乐观的专家也认为,距离第一座向电网输送电力的聚变电站建成还有大约十年时间。大多数人则认为,这还需要二三十年。

由于核聚变的前景,这也正成为中美科技竞赛的焦点。

核聚变反应释放巨大能量示意图。(Shutterstock)

微软联合创办人比尔·盖茨称,在下一代核反应堆的研发竞赛中,北京正日益挑战美国和其它国家。他还补充道,北京在核聚变领域的投资“是世界其它国家总和的两倍”。

核聚变产业协会执行长霍兰德(Andrew Holland)警告,“若美国不领导核聚变,中国将取而代之,尤其在AI与能源需求激增的时代。”

苏紫云表示,目前的核能是核反应裂变,会产生核废料处理等问题。核能看起来便宜,可是长期来看成本并不低,考虑到建厂、后续核废储存,会让核能使用成本提高。

“核聚变或核融合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他说,核聚变被称为人工太阳,因为太阳就是利用核融合原理。

苏紫云表示,目前是在欧盟有核聚变实验体,中国也有加入,美国本身也取得若干进展,甚至日本也说它取得了进展。的确除人工智慧之外,核融合是美中竞争另外一个焦点了。在核融合可使用之前,双方竞逐既有的核电厂,提高它的效率,降低它的风险,目前看起来美国还是有技术上的优势。

核能触发地缘政治竞争

先进核能也成为美中地缘政治角力的一环,在今年6月份美中稀土战中,美国商务部传出暂停核准向中国大陆核电厂出口核设备的许可证。

叶宗洸介绍,中国大陆已经跟西屋公司采购了西屋最新的三代加AP1000,反应器已经买了而且在发电。

叶宗洸表示,中国现在大力在发展核电,除了国内它也把核电技术向其它国家推销。但因为全球政治氛围的关系,它向自由世界推广核电产品没有那么顺利。接受的国家毕竟非常有限,美法一定会介入。全世界其它国家,毕竟采购美规核电的国家还是比较多。美国因为现在产制能力有限,未来等到2030年,等产业发展成熟、资源到位,向全世界推广核电技术机会就很大了。

叶宗洸表示,现在北京政府几乎把资源都投在能源领域,尤其是核能这一块。他们欠缺的不是资金不足问题,而是有经验的技术专人数不足。所以他们跟国外的一些大学合作,大量去聘用国外顾问,台湾都有人去到对岸成为他们的顾问。

叶宗洸表示,但台湾去的这些人其实并没有掌握什么关键技术。倒是媒体报道说美国确实曾经发生把一些技术,透过在美已落地生根的陆籍学者专家,移转到大陆去。后来美国也特别注意到这件事情,也全力在防堵。所以今天只要学术研讨会在美国举办,大陆专家就去不了,因为美国已把门槛设在那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TVB“最强body”自认陷事业低潮
  2. 张又侠张升民同露面 军中权斗动向引关注
  3. 酒店的吹风机很方便?用了你会后悔的
  4. 蔡襄〈昼锦堂记〉有“四绝碑”美名
  5. BBC揭北京恐吓英国大学 施压停止新疆人权研究
  6. 分析:中共“台湾牌”对美国已没用
  7. 美财长:将出席本周最高法院关税案听证会
  8. 美财长罕见承认:美国房地产已经陷入衰退
  9. 12架苏30迎战44架超级大黄蜂
  10. 俄飞行员又来中国“扫货”了
  11. 川普、马斯克同声挺库默 阻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12. 残酷筛选,200万加沙人二选一
  13. 中共恐吓施压下 英大学放弃人权研究
  14. 美民调:川普支持率跌至连任以来的最低点
  15. 川普遭扎心3连问:普京为何不停火?他无视你吗?…
  16. 民主党大选死因为何?
  17. 夜探于朦胧坠亡处 葛斯齐连遇2件奇怪事
  18.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正在历史性嬗变 世界经济也在…
  19. 学这个,学废多少中产家庭?
  20. 中国股市,到了向前看的机遇期
  21. 歼35尾钩曝光,舰载型获突破
  22. 一旦入境终身监控?川普政府全面扩大移民生物信息采集
  23. 白宫新宴会厅金主,坐拥千亿联邦合同
  24. 紐約開始“打土豪分田地”100年共產魔性回潮久矣
  25. 聊一聊去年的结婚数据: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人
  26. 民调:若曼达尼胜选 百万人准备逃离纽约
  27. “对天发誓”能当证据?中国法院用这招化解了纠纷
  28. 记《滕王阁序》中38个成语 你也能出口成章
  29. 川普政府再投14亿给稀土企业 摆脱对华依赖
  30. 中国民众卧底举报拐卖婴儿 反遭湖南警方限制自由
  31. 年轻人低价抢购威马、哪吒等倒闭品牌烂尾车,原因是...
  32. 星巴克卖掉中国经营权 江泽民孙子公司吃下大饼
  33. “史上最寒酸”动物园突走红 园长:收捐款既暖心又忐忑…
  34.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全球股市或将面临明显修正
  35. 纽约市长选举全美瞩目 选民踊跃投票
  36. 加州投票表决:是否重划选区以对抗川普
  37. 俄总理紧急访华,背后是俄的三重焦虑
  38. 【翻墙必看】中共新规引发资本市场剧烈反应
  39. 上海一区宣布:夜间颁证,还有福利
  40. 习近平罕见在公开场合展现幽默
  41. 中共官员在耍谁?黑龙江水库烂泥8亿天价卖给新国企
  42. 韩国知名品牌关闭中国全部门店 业界这么看
  43. 寒武纪亮出软件全家桶:CUDA再见了
  44. 撞死3岁华裔幼童的无照司机重罪全免,家属痛哭…
  45. 民调显示 3分之2美国人认为美国“严重走错方向”
  46. WSJ:黄仁勋游说芯片售中国 鲁比奥等高官紧急拦下
  47. 韩美举行安全会议
  48. 川普再次要求交通部撤销纽约市堵车费
  49. 日本向离美科技人才抛出“橄榄枝”
  50. 河南一对夫妻在胖东来被追砍 顾客四散躲避
  51. 华尔街“最乐观的人”开始担心了
  52. 中共黄金税收新政冲击交易市场 珠宝股重挫
  53. 纽约最年轻第一夫人?她是曼达尼竞选的幕后推手?
  54. 中美谈完,欧洲才是真慌了
  55. 山姆的“阿里味”,究竟惹了谁?
  56. 雾里看花:那英跟高峰未婚生子 为何转身嫁给了孟桐?
  57. 马来西亚政府表态
  58. 90%年轻人都爱她 高市早苗掀最强“政治偶像风暴”
  59. 纽约“红潮”:33岁“社会主义市长”马姆达尼的惊天逆袭
  60. 喊出“打倒毛泽东”红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