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去年的结婚数据: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人

2025-11-03 22:26: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何日拱一卒

聊一聊去年的结婚数据: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人

国家统计局最近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5》公布了2024年的结婚数据。

也是没想到去年的数据赶在了今年四季度才发,不知道为啥,今年很多数据都比往年滞后了许多。

想来也是统计的工作不好搞啊,毕竟数据若是增长的还好办,

要是下降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环比,同比,局部,趋势……

算鸟算鸟,都不容易。

先看结婚数据。

2024年全年全国结婚登记是610.56万对,这个我们年初二月其实已经知道了,但是这次数据更新了初婚人数和再婚人数。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初婚人数为917.23万人,再婚人数为303.88万人。



何亚福园地

从上图可知:过去11年,初婚人口一直都是下降的,2024年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大关。

13年初婚人数2385万,去年是917万,降幅61.5%。

这个降幅明显超过了80后和90后的人口差距。

80后2.15亿人,90后1.78亿人,也就17.2%的缺口。

对于出生人口来说,初婚人数比结婚登记人数更值得关注,因为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结婚是生育的前提条件。

总之,初婚数据降到这水平,生育率其实就不用太纠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再看离婚数据,下面是2024年离结比排名前十的省份:



解释一下离结比的概念,比如离结比50%,那就意味着每100对新人登记结婚时,有50对夫妻登记离婚。

虽然离婚和结婚的大概率不是同一批人,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看,

对于超过半数的人来说,未来都会有比较大的可能会走到离婚那一步。

从数据看,85年那会儿,全国的离婚的才占结婚的5.5%,95年也就11.3%,到08年才20%。

我国的离结比在20%这个水平维大概持了十年,而30%只维持了两年,40%也就两年,到19年就飙升到50%了。

20年到22年这三年比较特殊,特别是21年出台了离婚冷静期政策,把离结比压回到了37%,但23年又回升到47%,24年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过25年的数据应该会比较乐观,因为今年在结婚不要户口本+全国异地通办组合政策下,二三季度的结婚数据都逆势回升(回光返照),大大增加了结婚人数这个分母。

但是部分省份的数据真就有点夸张了,比如东三省的几个老大哥。

到底谁会成为第一个离结比超过90%的省份呢?

先拭目以待。

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结婚对数在缩,初婚人数也在萎缩,基数萎了,没有量,也就不用谈什么操作了。

面对这样冰冷的现实,我们也没有坐以待毙,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试图挽回局面。

比如延长婚假,全国现在已经有二十九个省份延长婚假。

山西、甘肃甚至给到了三十天。

但要我说,这更像是一种纸面上的慷慨。

多少人能顶住现实压力,心安理得地休满假期,恐怕要看各自的“八字”够不够硬了。

再比如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取消户口本限制。

这些举措固然便利,却显得有些隔靴搔痒,也完全不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的许多激励措施,更像是一种“预期管理”,总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宏大的改变,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但面对生育窗口期正在快速关闭的90后群体,这种挤牙膏式的补贴,几乎注定要错过最后的时机。



现在每拖一年,就有几百万妇女“断电断水”,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隐患,就像一头悄然而至的灰犀牛。

生育窗口一旦关上,可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年轻人不愿结婚的性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感觉,以2022年为界,初婚人数下降的逻辑已然不同。

在此之前,核心矛盾是“结不起”

以棚改货币化为引爆点的房价飙升,叠加教育产业化的飞速发展,让婚育成本如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这是一种源于外部成本压力的被动选择。

而2022年之后,矛盾的核心正转向“不想结”

近两年,资产价格有所回落(比较委婉的说法),部分教育资源也不再那么紧俏,但年轻人对婚姻的热情却丝毫未见回暖,甚至在去年创下了十年来的最大跌幅。

这说明,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对未来预期转弱的大背景下,曾经被视为客观障碍的外部问题,已经内化为一种主观意愿上的不愿意。

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当“不想”成为主流时,所有“松绑式”的政策——无论是不限购的房子,还是不限户籍的结婚登记——都将失去意义。

因为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更无法说服一个从心底里就不想上路的人。

这些数字最终会反映在我们的生活里。

最直接的,还是房地产市场,也是种瓜得瓜了,可惜是无籽瓜。

以后会怎么样呢?

那当然是以后再说呗。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TVB“最强body”自认陷事业低潮
  2. 川普再爆猛料:习近平亲口保证 他任内绝不对台动武
  3. 香港监察等团体促英国对中共持强硬立场
  4. 张又侠张升民同露面 军中权斗动向引关注
  5. 酒店的吹风机很方便?用了你会后悔的
  6. 蔡襄〈昼锦堂记〉有“四绝碑”美名
  7. BBC揭北京恐吓英国大学 施压停止新疆人权研究
  8. 分析:中共“台湾牌”对美国已没用
  9. “天门模式”要来了!中国找到催生秘诀
  10. 雨点般的石头砸向警察,中国老百姓怒了
  11. 子女不愿回国 易纲等9高官去职 中共强力整治“裸官”
  12. 美财长:将出席本周最高法院关税案听证会
  13. 美财长罕见承认:美国房地产已经陷入衰退
  14. 黄金涨、美股飙!美国玩了一场化债魔术
  15. 美众议员费恩呼吁停止为移民提供“免费福利”
  16. 习近平饮酒表情“痛苦”画面曝 韩国晚宴马格利酒爆红
  17. 川普、马斯克同声挺库默 阻曼达尼当选纽约市长
  18. 12架苏30迎战44架超级大黄蜂
  19. 俄飞行员又来中国“扫货”了
  20. 残酷筛选,200万加沙人二选一
  21. 俩人一死一扣押 台湾女网红与黄明志事件震动亚洲
  22. 民主党大选死因为何?
  23. 自封玉皇大帝 河南邪教头目敛500万 奸淫妇女10人
  24. 上海老翁一屁股坐女乘客大腿 狂蹭偷摸 露诡异笑容
  25. 中共恐吓施压下 英大学放弃人权研究
  26. 川普遭扎心3连问:普京为何不停火?他无视你吗?…
  27. 美民调:川普支持率跌至连任以来的最低点
  28. 马斯克大胆预言!5年内手机、App全面消失
  29. 全球退党中心特别破例为于朦胧办理三退 网民赞赏
  30.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正在历史性嬗变 世界经济也在…
  31. 夜探于朦胧坠亡处 葛斯齐连遇2件奇怪事
  32. 日本掀起“Sana热”年轻人90%支持高市早苗!
  33. 黄明志捲"网红女神"猝死案 被捕照曝光 蓝色药丸现真身
  34. 乌抓获朝战俘,求遣韩国
  35. 歼35尾钩曝光,舰载型获突破
  36. 一旦入境终身监控?川普政府全面扩大移民生物信息采集
  37. 【谈股论金】亚洲多国同声反共 美强势回亚太
  38. 学这个,学废多少中产家庭?
  39. 白宫新宴会厅金主,坐拥千亿联邦合同
  40. 紐約開始“打土豪分田地”100年共產魔性回潮久矣
  41. 川普2.0首次州和地方选举 五大看点抢先看
  42. 两底特律居民被起诉 涉策划万圣节恐袭
  43. 打脸“抛售美国” 三大因素 美债或创5年最强表现
  44. 民调:若曼达尼胜选 百万人准备逃离纽约
  45. “对天发誓”能当证据?中国法院用这招化解了纠纷
  46. 美联储理事米兰再批政策过于紧缩 吁大幅降息
  47. 罗马市中心古迹塔楼惊悚崩塌
  48. 网红首尔搭计程车,司机竟“爬后座性侵”
  49. 华尔街示警 科技大厂AI竞赛可能演变成“囚徒困境”
  50. 川普政府再投14亿给稀土企业 摆脱对华依赖
  51. 川普将动用应急资金 支付约一半SNAP福利
  52. 中国多地发消费券鼓励结婚 引热议
  53. 捷奥斯波四重奏
  54. 聊一聊去年的结婚数据:初婚人数首次跌破1000万人
  55. 中国民众卧底举报拐卖婴儿 反遭湖南警方限制自由
  56. 高市早苗内阁支持率飙升82%“关西式”亲民外交广受赞誉
  57. 记《滕王阁序》中38个成语 你也能出口成章
  58. “史上最寒酸”动物园突走红 园长:收捐款既暖心又忐忑…
  59. 18年来首次:西班牙国王访华晤习
  60. 年轻人低价抢购威马、哪吒等倒闭品牌烂尾车,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