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十万狂花入梦寐
2025-11-01 02: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艺术一二公众号
国画讲究水墨,求清雅,但黄永玉的画却大多都浓墨重彩。

《雨中荷花》
1953年,黄永玉带着全家去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执教。
位于北京东郊的万荷堂家中有大量荷花,黄永玉一有闲暇就去荷塘赏荷,仅速写就画了数千张。
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
傲然展蕊的荷花高洁清逸,是中国文人画了上千年的主题,描绘它的各种流派都有,大多数会将其画成文人画,像明末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
而黄永玉画的荷花却有着一种绚丽、灿烂的气质。
有人称他是个“荷痴”,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鲜艳夺目。

《灼灼荷花瑞》
问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黄永玉画荷,不拘成法,工则细致入微,放则狂笔乱扫,又有抽象一格,其花非大如碗可比,往往占据满幅。

《秋韵荷塘图》
“采荷南塘秋。”
黄永玉喜欢画荷塘深处密集的荷花,这也和他儿时的经历有关。
幼时的黄永玉经常闯祸,他的外婆为了惩戒他,把他放在木盆里,推到茂密的荷塘里,把他隔开,独自反省。
黄永玉在木盆里什么也无法做,只能靠观察周围的细微末节来消磨时间。
他和游鱼、青蛙、水蛇为伍,也看到了一个丰富的荷塘世界。
荷叶遮天蔽日,茎干密集地向上,直冲云天,身边不时有直升飞机似的蜻蜓盘旋而过,一切都让他好像身处在一个开满奇花异卉的森林中。
因此,长大后黄永玉画的荷,经常有从荷塘下面或荷塘里面向上、向外看的视角,视点很低,如同小人国里的人在看奇异的荷塘世界。

《荷花》

《荷花》
黄苗子题:湘水碧如染,芙蕖出旧乡。画荷千万幅,合是水仙王。永玉画故乡荷花将十年,此水仙王足以当之矣。

《荷花》
题识:“一语未了,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红楼梦第三回熙凤出场。画到一半就想到那个场面,不过熙凤打扮与白荷不同耳耳。”
黄永玉是个公认的幽默老头,提及作画,有时话语之间却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透彻——
“画画的人,永远是个孤独的行者。他要对付自身、身旁、世界、所有的惊涛骇浪的人情世故,用极大的克制力维持创作环境的宁静、安详。”

《平安》
“愿我们在花花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