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海默医生的那些事儿

2025-11-01 02:25:3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生物学概念与途径

“研究成功对他来说不如通过挑战和自疑(培根的科学哲学两要素)推进知识更重要”。这种哲学是“绅士科学家”内在的。

最初无人重视的发现:却是健康长寿的大敌

《生物学概念与途径》第十七章

17.6 阿兹海默病

老龄是否生病、生什么病,是人类共同关心但长期以来理解很慢的问题。在二十世纪之前,其实知之甚少。很多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显著到可以称之为老年痴呆,也并非所有老年人必然出现老年痴呆。有没有规律、其生物学原理到二十世纪晚期才有所了解。

其中,阿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最初没有得到重视,现在知道是人类健康长寿的大敌。

目前全世界有三千万到五千万人患AD,预计2050年一亿至一亿五千万人患AD。

它给病人及其家属直接带来痛苦,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医护支出。例如美国的预计(Nandi et al., 2024; Rajian et al., 2021; GBD, 2019):

中国也认为达GDP的百分比 (Huang et al., 2012; Xu et al., 2017; Liu et al., 2024):

AD的研究,当然始于A--阿兹海默医生,也因为病人(碰巧姓名首字母为AD,纯属巧合)。

德国精神病医生Alois Alzheimer(1864-1915)曾在法兰克福的精神病和癫痫医院工作。他结识了精神科医生、著名神经病理学家Franz Nissl(1860-1919),也结交了认为应该通过生物学和遗传来理解精神疾病的精神病学家Emil Kraepelin(1856-1926)。

阿兹海默于1901年在该精神病院遇到一位五十一岁的患者,Auguste Deter(1859-1906)。

她家庭不富,阿兹海默医生与其丈夫签约免费治疗,条件是允许医生在她去世后用其病历、以及进行解剖和病理分析。1903年,Kraepelin到慕尼黑大学后邀请阿兹海默去该校。1906年,Deter去世后,阿兹海默获得其病历和脑。

1906年,在图宾根举行的第37届德国西南地区精神病医生会议上,阿兹海默宣读了自己的研究“关于大脑皮层的一种特殊疾病”,描述了其精神症状和记忆缺陷,也阐述了其脑病理染色发现某种特殊物质沉积形成的皮层病灶和神经细胞内纤维(Alzheimer, 1906)。当时没有人感兴趣,而是对其后面的会议报告更感兴趣。1907年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Alzheimer, 1907)。

从意大利到阿兹海默实验室进修的Francesco Bonfiglio(1879-1915)在阿兹海默建议下研究了1例病人(Bonfiglio,1908)。阿兹海默建议另一位意大利来的Gaetano Perusini(1879-1915)研究了Deter和其他3例病人(Perusini, 1909)。到1911年,阿兹海默总结当时的病例,指出Perusini的病例有56岁女性和46岁男性的患者,阿兹海默再描述了一位56岁没有梅毒的男性患者。阿兹海默明确他发现的疾病在症状和病理不同于梅毒性痴呆,但与老年痴呆不容易区分、只是有些病例发表年龄太早。他甚至提出“假设这是一种早发型痴呆(Senium praecox)”。他进一步讨论“如果在对所有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后,必须假设一种严重的老年性皮层变化可能在40多岁时出现,那么这将是对我们认识的重要补充”(Alzheimer, 1911)。

阿兹海默不仅描述了患者的失忆等认知等临床症状,而且发现了疾病的两个基本的病理特征:斑块和缠绕,后来称为淀粉样斑块(amyloid plaques)和神经纤维样缠绕(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在Bonfiglio和Perusini的工作中进一步验证和发挥。Perusini意识到,有些不一定两种病理改变都有,斑块可能发生在缠绕之前(Perusini, 1909)。

Kraepelin主编的第8版《精神病学》教科书将这一疾病称为“阿兹海默病”(Kraepelin, 1909)。

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影响最大的。虽然AD在老年人发病率高,但也有年纪不大的AD病人。

一直到1970年代不清楚其在老年痴呆的占比,现在清楚AD的痴呆的60%。目前全世界有三千万到五千万人患AD,预计2050年一亿至一亿五千万人患AD。

它给病人及其家属直接带来痛苦,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医护支出。AD不仅是老年健康的危害,也是老年寿命的重要限制因素,临床诊断痴呆后一般4至8年内去世。诊断方法从最早的病理,到临床症状、到生物标记物(Jack et al., 2024)。

它是老年健康的第一大敌。

如果能够消灭它,很多人的寿命能够提高,而且,是更加健康的高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张三丰破解占卜:命理真谛 改运之道
  2. 石破天惊的开门见山 高市早苗如何硬刚习近平
  3. 1957-1967:一位青年物理研究者的生死劫
  4. 王家卫7段录音曝光
  5. 川习会最意外的话题 习近平低头念“超大字稿”被热议
  6. “刑讯逼供”:一名北大女研究生的16天小黑屋噩梦
  7. 厨房妙招:冰箱秒变料理“高手”?
  8. 加拿大成中共渗透西方“样板田” 特鲁多之父首被统战
  9. “郑智化事件”:残障人士应“受助感恩”还是平等参与?
  10. 1.8米的习近平与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议论纷纷
  11.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12. 美国法院发出禁制令
  13. 专家析川习会:中方认怂 习拘谨全程念稿
  14.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可看性别
  15. 中国街头现反共标语 要求习下台 引热议
  16. 白宫林肯浴室获翻新 川普晒奢华装潢图片
  17. 巧克力价格飙涨 万圣节美消费者转向便宜糖果
  18. 美柬关系回温 暌违8年重启顶级联合军演
  19. 日本首次从澳洲进口重稀土 摆脱对华依赖
  20. 中金资本再震荡 董事长单俊葆被曝失联
  21. 美2026年社安金涨2.8% 每月最多可领多少钱
  22. 现在流行外包儿女:拿人钱财,替人尽孝
  23. 美假日购物季价格恐全面上涨
  24. 海南国企偷砍农户槟榔树 引发警民冲突
  25. 涉知名女演员唐嫣、刘诗诗,7段录音曝光
  26. 中共渗透台湾政军企 前军情局长吁民众提高保防意识
  27. 卡戴珊公开质疑美国登月造假,NASA局长急了
  28. 习近平借APEC强化多边形象 中日首脑首次会晤
  29. 中共国企偷砍海南农民槟榔 爆群体抗议石块砸警察
  30. 黄永玉,十万狂花入梦寐
  31. 演员冯淬帆去世 5天前悼念许绍雄一语成谶
  32. 高盛警告美国中产消费“失速”
  33.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进入警戒状态
  34. 海南爆大规模抗议 农民围国企怒喊“打倒土匪窝”
  35. 柏林机场因无人机入侵一度暂停航班运作
  36. 拒绝为“A Level”续费的中产:不装了,钱不够了
  37. 郑智化:疾病缠身刚好退休,将关微博
  38. 究竟是谁在毛泽东卧室秘密安装了窃听器?
  39. 郑丽文就职演讲:让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
  40.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反对国防预算飙升
  41. 习近平宣布:深圳将举办APEC峰会
  42. 微软和OpenAI CEO罕见同场对话
  43. 奥巴马私下部署“反川普行动”
  44. 玩不转电磁弹射,美航母走回蒸汽弹射?
  45. 影协陈道明主席为何被吹成大书法家?
  46. 阿兹海默医生的那些事儿
  47. 即将溺毙时的援手 水中听见“天籁之音”
  48. 白宫限制记者采访权限
  49. COP30峰会,不足60国领袖出席
  50. “唐山打人事件”竟是一场阴谋 骇人真相令人脊背发凉
  51. 川普向习近平作出重大让步:暂停扩大出口管制
  52. 南加大中国留学生性侵细节曝光:受害人包括好友
  53. 男校长伸狼爪,收20多万才肯离职
  54. 5万亿的英伟达,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55. 被王室封勋的电诈大佬:闽商陈志的的权钱游戏
  56. 厅官的奢靡人生:3480万现金给女友买别墅银行拒存
  57. 22岁女大学生遇害一周年,家属发声:凶手当庭翻供
  58. 亚当斯临别“送大礼”计划将纽约市警力增加到4万
  59. 安德鲁被废,他是如何走到今天?
  60. “停摆”一月,美国错过了多少D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