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是无声杀手 洛官员警告家长提防
2025-10-28 21:25:4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国正在严厉打击芬太尼等毒品犯罪。随着万圣节临近,洛杉矶官员警告父母切勿放松警惕,毒贩仍在通过“毒糖果”等方式运输芬太尼,并一直利用TikTok等社交媒体瞄准年轻人。
10月28日(周二),洛县检察官内森·霍克曼(Nathan Hochma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整个洛杉矶县与芬太尼相关的死亡人数正在下降,但这种合成阿片类药物仍然是18至40岁人口的主要死因之一,人们务必要警惕这一“社区中的无声杀手”。
资料显示,芬太尼是一种合成类鸦片,它的效力是海洛因的50倍、吗啡的100倍。
“芬太尼每天至少夺走洛县八条人命。”霍克曼说,“芬太尼能在2分钟内夺命,仅仅2毫克就足以致命,2毫克大约相当于一颗米粒的重量。仅今年初我们查获的50磅芬太尼,就足以制成1,100万余剂致命毒品,足以杀死洛县所有的人。”
许多死于芬太尼中毒的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摄入了这种毒品。霍克曼指出,墨西哥贩毒集团将芬太尼掺入各种毒品,包括大麻、可卡因、摇头丸和海洛因,以及一些假药丸,例如阿德拉、阿普唑仑、羟考酮和Percocet(羟考酮/乙酰胺酚)。
自2024年以来,洛县检察官办公室已经提起了426起与持有、贩卖、运输或分发芬太尼等管制毒品相关的案件,强有力的执法也使洛县去年的芬太尼致死人数大幅下降了37%、与冰毒相关的死亡人数下降了20%。
但洛县警署警长罗伯特‧卢纳(Robert Luna)周二表示,社区并不能掉以轻心,“毒贩为了兜售这种致命毒药会不择手段”。
毒贩多种手段兜售毒品 青少年成主要受害者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甚至有孩子因此丧失生命。
2021年2月,著名治疗师和人际关系专家劳拉·伯曼(Laura Berman)博士公开揭露,她16岁的儿子通过社交媒体被引诱吸毒,最终死于一场意外的吸毒过量,而毒贩最初是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上了她儿子。
2020年5月14日,年仅22岁的圣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学生查理‧特南(Charlie Ternan)为缓解手术导致的背痛,在社交媒体SnapChat上,向陌生人士购买了一颗名为“Percocet”的止痛药,该药片就是掺了芬太尼的假药。结果他误服后不幸丧命。
2022年,加州也陆续发生多起学生误服掺芬太尼假药身亡的惨剧。霍克曼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他非常佩服伯曼博士勇于用自己的故事警示所有父母。
“我也支持推动法案??要求像Snapchat和TikTok等在线平台,允许家长在孩子的手机中安装监督软件,以便检测孩子是否接触了毒贩、枪支或网络霸凌等危险内容。”霍克曼说。
洛市警局分局副局长艾伦‧汉密尔顿(Alan Hamilton)补充道,毒贩会在社交媒体上与受害者达成交易,然后将毒品放在隐匿交接点,等待受害者去取。
“家长需要注意孩子们在网上和社交圈接触什么。”他说,“事实证明,那些贩毒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向你的孩子们兜售毒品。”
警方提醒父母:警惕危险糖果
另外,毒贩在前几年擅于利用糖果运输和伪装芬太尼。例如2022年起,美国多地频繁发现伪装成糖果的“彩虹芬太尼”(rainbow fentanyl):不法之徒或将芬太尼药丸伪装成糖果,或将芬太尼掺入备受孩子喜爱的糖果与零食中;无论从视觉、味觉还是嗅觉上,都难以分辨芬太尼糖果与正常糖果的不同之处。
万圣节即将来临,汉密尔顿再次提醒所有父母,一定要检查孩子所讨要的一切糖果。确保糖果是密封的,而且有熟知品牌商标。如发现其没有正规包装,或有被打开、篡改的痕迹,一律不要给孩子吃。
“如果有人给你的孩子传递了毒品,立刻拨打911。”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