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峰会将至,反华情绪影响中韩互动

2025-10-28 02:25:21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

从谈好到谈不拢到再次定调,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似乎终于要见面了——起码白宫公开确认了会晤,而北京外交部也确认了习近平将到韩国(韩国)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图像来源,BBC News Korean

图像加注文字,韩国首尔的反华示威中,以保守派青年团体自由大学(Freedom University)所组织的抗议集会最让李在明政府不满。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叶靖斯Role,BBC中文记者X,@martinyipcs

川普最初在9月与习近平通话后,对外宣告将寻求在10月下旬于庆尚北道庆州市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会晤,但随后对中方收紧稀土出口法规、对通讯晶片(芯片)大户高通(Qualcomm)展开反垄断调查,以及对涉美船舶征收专门港口费用,表达强烈不满,甚至曾说“没理由还见”。

但目前的进展,也许让这场“川习会”的东道主——韩国总统李在明——稍稍舒一口气。曾有媒体形容,李在明担心习近平不来。

然而,让李在明如此担心的背后原因其实并未退散,且仍在发展当中——那是已在首尔街头断续出现多月的反华抗议示威。

韩国反华示威怎么来的?

图像来源,BBC News Korean

图像加注文字,李在明指责反华示威者的言论“不文明、有损国格”。

中国“十一”假期伊始,韩国对中国开放团体旅客免签入境。而在同一时间,首尔一些繁华地段上,一些政治活动人士叫喊着“不要中国”、“赶走中共”等口号。

抗议主要地点除了中国使馆所在的明洞外,还包括华人与韩国华侨社区九老区、大林洞,和中国游客热门游览地点弘大等。

10月18月,梨泰院商圈,抗争团体自由大学(Freedom University)发起了又一场示威。他们撕毁了习近平与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的肖像。

“大韩民国快要变成中国的附庸了!”一位参加集会的群众这样对BBC韩语记者说。

“想到我们国家真要变成香港那样,所以我走出来了。”

自由大学领袖沈在洪(音译)告诉BBC韩语:“我们有无数的理由去反对中国,但最核心的原因是间谍活动。”

“上一次集会,我们之所以挂起‘不让中国人免签入境’这幅标语,是因为接连有假扮成中国游客的间谍拍摄军事基地被抓。”

今年8月,济州警察厅逮获一男一女中国公民,涉嫌使用无人机非法拍摄海军基地。7月,釜山地方检察厅起诉两名涉嫌擅自航拍韩国海军基地和美军航母的中国留学生。

从韩国媒体报道所见,两宗案件是否确属“假扮游客的间谍”所为,匝剔定论。

反华示威旷日持久,反制抗议也随之而来。9月底,大林洞有民众举起了“解散反华极右翼团体”的横幅。

与此同时,韩国媒体注意到网络社交平台Threads上出现了台湾人讨论应否在赴韩时配戴韩文“我是台湾人”襟章,以免被反华示威波及。自称是该徽章设计者的网民表示,经媒体报道后,“这几天订单超级多”。

图像来源,BBC News Korean

图像加注文字,参与自由大学反华示威的群众担心韩国被“中国化”;中国驻韩使馆批评“个别政治人物散布不实信息”。

关于韩国最新一波反华情绪,某程度上可以追溯到2024年12月3日,时任总统尹锡悦颁布戒严令六小时事件。

在“军事政变”失败后,尹锡悦被提上韩国宪法法院接受弹劾审讯。1月16日,尹锡悦代表律师裴真汉在庭上引用了《天空电子日报》(SkyeDaily)当天的报道称,“戒严当天,在选避委研修院内被捕的99名中国人,被移送至日本冲绳美军基地”,而这些“中国人”接受盘问后“承认了与选举舞弊有关的所有内容”。

另一位代表律师,前宪法法院法官曹大铉说:“宣布紧急戒严的理由是,国内外共产主义左翼势力试图通过选举舞弊,夺取柄会多数席位。”

韩国《中央日报》形容,这是将部分保守派油管网红(YouTuber)主张的“中国政府介入韩国选举舞弊”的阴谋论带到宪法法庭上来。

然而,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驻韩美军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不久便出面驳斥《天空电子日报》的报道纯属捏造,选避委更报警控告报社与有关记者。

但这并未制止该阴谋论的传播,首尔的反华示威不时出现,尤其是在6月份总统补选饼后,参加的包括了尹锡悦的支持者,和被舆论形妊酞极右翼阵营人士。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尹锡悦(左)接受宪法法院弹劾审判期间,辩护律师团队引用了声称中国暗箱干预韩国大选的“假新闻”。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NCAFP)朝鲜半岛问题青年研究员郝楠对BBC中文指出,导致当前韩国反华情绪的原因之一,是尹锡悦执政末期及被弹劾期间,出于个人政治目的煽动的“反华阴谋论”,“这一点是当前示威浪潮急剧扩大的直接动因”。

但郝楠认为还须考虑到两个“结构性因素”——“萨德事件”以来长期存在的中韩民间对立情绪,以及韩国“亲美”“友日”保守派,与倾向对华合作、对朝接触的进步阵营之间出现分裂。“因此即便反华示威在媒体上声量很大,也不能代表韩国社会整体的对华态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高级讲师金惠真博士也指出,不能将眼前的反华情绪视为“根深蒂固”。

金惠真博士回复BBC中文电邮提问说:“政治势力有时会试图动员选民对抗中国,而一些党派人士也持续试图将韩国内部的挑战归咎于中国。”

“另一个因素是,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一些与美国有关联的特定团体,正刻意在韩国煽动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关于这些行动背后是谁,仍有不少争论。”

《韩民族日报》9月份曾报道,由73岁美籍韩裔金明惠(别名安妮·陈,Annie Chan)建立的组织——韩国保守主义联合(KCPAC)与美国保守政治行动会议(CPAC)董事会成员章家敦(Gordon Chang)等合作,在所谓“选举舞弊”问题上在华府游说,争取必注。

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韩国庆熙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语学系朱宰佑教授则认为,从沙尘暴吹袭、新冠病毒病(COVID-19)、香港民主议题到西海(中国称黄海)主权争端,韩国反华情绪有充分的正当性,但“反华情绪其实是韩国民众对政府失望的结果,而不完全是针对中国本身”。

朱宰佑教授对BBC中文说:“每逢总统大选,无论候选人所属政党为何,总会表现出强烈意志与决心,声称将勇于面对这些问题,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然而,选举过后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韩国与中国最近的主权争议事件之一,是中方在黄海两国专属经济区(EEZ)重叠范围内建设了三座大型金属架构海上建筑。中方称这些是“民营企业设置的养殖设施”,包括浮动鱼塘“深蓝1”号和“深蓝2”号。2025年2月,韩方海洋调查船到现场勘查,遭中国海警拦截,演变成中韩两国海警对峙。韩联社称,2025年9月底,中国海警也曾“在黄海韩中暂定措施水域(PMZ)阻止韩国调查船对中方构造物进行检查”。

“历任总统都忙于向中国示好,并对韩国民众称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然而,他们在对华关系中所谓追求‘国家利益’的方式,对韩国人而言,始终是一种侮辱。”

“出于对此的失望与挫折,民众选择走上街头表达不满。”

图像来源,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韩国反华抗议涉及多项议题,包括干预选举指控,和海洋权益争端等。

李在明于6月份补选中当选为新总统。他在9月表态称,这些示威是“针对特定国家游客的歧视性集会,蓄意破坏双边关系”。10月新免签措施生效后,李在明称“绝不能对那些不文明、有损国格的行为置之不理”,“我们应坚决消除此类有损国家利益和形象的行为”。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评论说:“我们遗憾地注意到,韩国个别政治人物散布不实信息,个别极右团体在中国游客集中的首尔明洞、大林洞等地不时举行针对中国的示威游行。中韩双方都对此明确反对。”

“他们选择在中国人民欢度国庆、中秋双节,韩国人民欢度开天、中秋双节的喜庆日子这样做,别有用心,也不得人心。”

10月15日,韩国国务总理金民锡称,这些“仇视性示威”是“自残行为”,政府将依法严正应对。

金惠真博士认为,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别的国家,韩国社会主流均不存在深厚敌意,因此李在明的言论符合主流意见。此外,从经济上看,反华示威行动阻碍了观光客,干扰了本地商家,对他们造成损害。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庆州APEC峰会将是李在明就任总统至今最重要的一次外交活动。

郝楠表示:“李在明虽出自进步阵营,但在美国贸易与防务压力下,不得不延续尹锡悦时期建立的美日韩三边安全框架,这客观上压缩了与中国、朝鲜、俄罗斯展开有意义接触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李在明对国内极端反华示威的处理并未超越韩国的法治框架,也符合其维持外交平衡、避免局势失控的政策逻辑。”

朱宰佑教授则认为李在明做了一个“糟糕”的选择。尤其当一位执政党议员在李在明指责有关集会具歧视性后隔天,提出要立法专门禁止反华示威,而日本驻韩大使馆门前几乎每周都有反日示威。

“全球没有任何一个民主国家会立法禁止针对特定国家的抗议行动——这可能被视为对言论与表达自由的侵犯,而这正是普世价值之一。”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认为向中国示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控制与压制本国人民。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对美国产生反效果,因为美国几乎每周都面对反美示威,这项举措可能被视为争议性决定。”

图像来源,EPA

图像加注文字,李在明总统(中)不久前仍是在街头抗议中领导群众的在野党党魁,朱宰佑教授认为他下令整顿反华示威有其不当之处。

“萨德事件”九年来中韩关系有好转过吗?

9月下旬,“迪士尼+”韩语网剧《暴风雨》中,演员全智贤的一句对白“中国为何偏爱战争?”再次点燃中国网民呼吁“把韩剧禁播进行到底”的呼声。

在此之前,原订在海南三亚举行,获得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支持的一场韩国流行音乐演唱会被“无限期推迟”,韩国女子组合Kep1er原订在福建福州的演出也被取消。

自2016年韩国寻求部署美国萨德(THAAD)反导弹系统激怒北京后,中国所谓的“限韩令”一直持续。这两场演出原本被观察人士视为中方有所松绑的指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9月17日被问及中国向韩国娱乐事业重新开放市场是否仍存在障碍时称:“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情况。中方对中韩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交流不持异议。”

尽管反华情绪不能代表韩国的全部,韩国内部对中国的观感似乎也有待改善。

韩国《中央日报》与韩国东亚研究院6月份发表的年度联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6.3%受访者对中国抱持负面看法,比2024年增长2.5个百分点。《中央日报》英文版形容这是值得警惕的比例。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7月份发表的年度调查显示,只有19%韩国受访者对中国存在好感,比2024年调查下跌六个百分点。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韩国2016年同意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引起中国猛烈不满之余,也在韩国民间遇到反弹。

那么,萨德事件到底是过去式,还是现在进行式?

韩国庆熙大学朱宰佑教授说:“也许萨德听起来是个早已随岁月流逝的老话题,但在北京眼中并非如此。”

如今习近平确定将出席韩国庆州APEC峰会,朱宰佑教授认为,“在他踏足韩国土地的一刻,萨德争议将正式落幕”。

“正是中国对韩国实施了制裁,禁止特定韩国产业在中国市场发展,并迫使韩国在萨德问题上作出‘三不’承诺”——即韩国政府不追加部署萨德系统、不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不建立韩美日三国军事同盟。“习近平决定正式访韩,他必须向中共提出最有力的理由与正当性,说明此行的必要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金惠真博士则认为萨德属于“过去式”。不过,“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下,韩国正愈加强调所谓‘各自图生’的观念”。

“正如李在明总统在10月1日发表的国军日演说所言,随着世界进入各国必须专注于自身生存的时代,韩国必须保持警觉,并将自我保护作为优先考量。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国亦然。但韩国将寻求一条具有战略性的道路,与各方伙伴合作。”

美国外交政策全国委员会朝鲜半岛问题青年研究员郝楠认为,自萨德事件以来长期存在的中韩民间对立情绪,主要集中在文化归属、舆论偏见等社会层面,“不过这种情绪随着中国对韩免签、中韩人文交流日渐频繁之后已经明显缓和”。

中国政法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韩献栋教授9月底在庆州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称,中方民调显示,“70%至80%的中国民众对韩国抱有积极、友好的看法”。要改善因萨德事件而疏远的中韩人民情感,扩大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间的交流,以及媒体客观报道,至关重要。

朝鲜对庆州“川习会”影响几何?

图像来源,KCNA via 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2019年6月30日,川普(左)与金正恩(右)同意举行美韩朝首脑会谈,金正恩在板门店跨越分隔线短暂“入境”朝鲜。

从美国总统访问韩国行程敲定开始,川普将北上会晤朝鲜(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之说旋即沸沸扬扬。

随着APEC庆州峰会临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白宫官员一直在暗中筹备“川金会”,加上驻韩联合国军与韩国统一部宣布在APEC会议期间暂停接待公众参观韩朝交界板门店,又引起了观察人士遐想。

李在明9月份接受BBC专访时曾说,他认为川普与金正恩有可能重聚,因为两人“似乎有一定程度的互信”。川普本人10月24日在飞往亚洲途中告诉空军一号上的随行记者们,他对会晤金正恩持“100%”开放态度,并说他跟金正恩“关系很好”。

但BBC中文所接触到的学者都不看好第三次“川金会”能在APEC庆州会议期间成事。

郝楠说:“即便朝鲜不断通过发声和发射导弹的方式谋求美方关注,但也明确表示了任何对美接触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其拥核国家地位。”

“虽然川普多次表示希望恢复与金正恩的峰会外交,也在口头上称朝鲜为核武国家,但美国政府的朝鲜半岛无核化政策仍旧保持不变。”

金惠真博士说:“从朝鲜的角度来看,自从(2019年2月)河内峰会破局以来,现在要做出决策并不容易。”

与“川金会”相比,她认为韩方“格外关注”“川习会”。“至少他们希望这能促进中美之间更友善的关系,并为未来更顺利的(韩美)经济对话铺路。”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韩国会晤将是川普(左)第二次就任以来首次与习近平(右)当面对话。

朱宰佑教授则指出,从历史上看,若“川金会”成事,将会牵动朝中关系,过去美朝之间的所有接触,最终都导致这样的结果”,但“川金会”会对韩中关系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不感兴趣”。

换言之,作为东道主,李在明政府未必能从“川金会”与“川习会”的举行得到任何好处。

朱宰佑说:“首尔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希望促成习近平以国事访问的形式来访,同时斡旋美朝会谈。但最终首尔将两头落空,因为美中双方的真正关注点,是如何利用川普与习近平的首次会晤,无论地点是在庆州还是首尔。”

“至于与李在明的会谈,习近平顶多会进行一场礼节性的交谈,不会多也不会少。川普甚至可能不会与李总统进行‘场边会谈’,顶多只是简短寒暄。”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茅台还在苦撑,片仔癀先崩了
  2. 76岁许绍雄惊传病危入院 近20位一线艺人陆续抵医院
  3. 川习会召开前 卢比奥和王毅通话
  4. 上海静安面包房关闭 又一老字号烘焙品牌倒下
  5. “骂到点子上了”日本华裔议员炮轰习近平视频疯传
  6. 川普谈2028大选:愿再参选,点名鲁比奥、万斯
  7. 中国不买龙虾了!加州本地人终于又吃得起了
  8. 四中全会后 中共对台湾武统计划是否有变?
  9. 若不是私生活太混乱 ,她的咖位不输杨幂
  10. 习近平权力危机 背后的“老人帮”浮出水面
  11. 鳌拜后人今何在:仍居北京 如今都是普通人
  12. 川普登美军航母演说,高喊“若打仗就一定要赢”
  13. 中国第三季抗议事件同比增近五成 引热议
  14. 美联储决议前瞻:透露进一步宽松信号?
  15. 科技财报及美中谈判利多 美股再创新高
  16. 农牧企业神农集团第三季度净利同比下降79%
  17. 时空扭曲导致出现平行世界的镜像?
  18. 冬令时又到了!时钟拨1小时 夏令时是否能被取消?
  19. 经济下行消费降级 中国医美行业遭遇寒冬
  20. “安美经中”难以为继,韩国陷入中美对抗漩涡
  21. 时隔十年,沪指站上4000点
  22. 提前投票中六旬以上选民占多数 对库默有利
  23. 美警接枪击案,买披萨延误救人
  24. “台独”沈伯洋被立案侦查
  25. 大陆房地产业高层动荡 多名实控人被查
  26. 两车相撞,人逃离车被遗弃
  27. 钟绍军去向不明 中共三权继续分裂
  28. 联邦政府停发粮食券,AAFE助低收家庭
  29. 美欧制裁下中企取消采购 俄ESPO原油暴跌
  30. 为何邓小平为刘少奇平反却不敢否定毛泽东?
  31. 与儿女相处 把握好这6点很关键 一定要知道
  32. 福特:反关税广告卡尼看过
  33. 政府关门,六大民生体系断线
  34. 因沉默的荣耀爆火,他14年婚姻生活曝光
  35. 库默获超市大亨力挺 与曼达尼民调差距缩小
  36. 大女主宗馥莉,又有大消息
  37. 中国大妈佛罗伦萨怒斥大卫雕像:这是耍流氓!
  38. 上个喀什的漂亮餐厅
  39. 美政府关门 空管员缺勤 逾八千架航班延误
  40. 安世中国工厂停止招聘 关闭机器 减少工时
  41. 传河南最大夜市被关停 摊贩与城管爆发冲突
  42. 从Costco到Trader Joe’s 品牌之争闹上法庭
  43. 洛杉矶华人集会 声援被捕锡安教会基督徒
  44. 朝外相访问俄白,释放何信号?
  45. 云南这件事,难道还不足以引起重视吗?
  46. 逾490万磅冷冻鸡肉因可能含金属污染被召回
  47. 李克强周年忌日 传安徽多大学紧急通知严查学生
  48. 茅台集团换帅 飞天茅台价格跌至近年最低
  49. 懒鬼旅游三件套,在打工人里杀疯了?
  50. 华人餐馆老板或被驱逐到非洲!持这类工卡要小心
  51. 川普:已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结果完美
  52. 演员许绍雄去世,享年76岁
  53. 买公厕粪便造假,明星公司栽了
  54. 美国狼再次伟大?川普政府为什么要引狼入山?
  55. 川普:愿为金正恩会晤延长亚洲行程
  56. APEC峰会将至,反华情绪影响中韩互动
  57. 粮食券或停,DoorDash伸出援手
  58. 为退休储蓄,应避免3错误
  59. 北京中产,最后一丝幻想破灭
  60. 美日启动《技术繁荣协议》 打造科技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