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携80年力学难题考察三峡

2025-10-22 03:25: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逝世,各界纷纷表达哀悼和怀念。

《中国三峡》杂志刊发时任三峡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的林初学的一篇文章,深情回忆了杨振宁先生考察三峡的情景,往事历历,令人动容。尤其是,杨先生关于“三峡纤夫拉纤时纤绳为什么不是系在船头”的追问和思考,让人印象深刻。

杨振宁院士在三峡大坝坝顶。刘华摄

据林初学回忆,杨振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于2018年4月25日至27日赴三峡考察,是第一位到访三峡工程的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了解到三峡一带过去靠人力拉纤,葛洲坝、三峡成库后峡江航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时,杨先生突然提出问题:“行船拉纤时纤绳为什么不是系在船头呢?”

原来,杨振宁先生小时候随家人从安徽家乡出来,看见过江南水路交通的情形。纤夫们拉着船前行的场景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他记忆里,“纤夫拉着的纤绳好像是系在桅杆之上的”。杨先生说,他这些年脑海里留下的问题一直未解:“纤绳为什么不是系在船头呢?”

因为没做过观察和研究,对这个问题,在场的人一时难以回答。因为年代久远,甚至,很多此前见惯了拉纤的当地人也不太记得拉纤时,纤绳到底是系在何处。

随后的考察途中,林初学在石牌保卫战遗址附近的纪念馆里,注意到一张旧时三峡行船的老照片,画面是峡江里一只单桅杆的帆船,纤绳系挽的位置看得比较清楚,确实不是系在船头,而是系在桅杆上。照片由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拍摄。

林初学用手机拍下照片,给杨振宁先生看了照片。照片虽印证了杨先生“纤绳未系船头”的儿时记忆,回答了知其然的问题,但要知其所以然,也只提供了线索。于是,在杨振宁先生见证下,大家在船上展开了一场认真的讨论。

1946年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拍摄的三峡木帆船

林初学回忆,当时大家依照直观判断,加上回忆中学物理讲授的力学知识予以应用,不长时间就有了基本的解答。

最直观的道理是,纤绳若简单系于船头,位置太低,很容易被河边的岩石或障碍物别住,时不时需要拣挽(即由拖后的一位纤夫去把纤绳抬起来越过障碍)。从受力的角度,帆船靠风帆鼓起,以风为动力通过桅杆传至船体推动船行,而无风或风力不足时靠纤夫人力牵引,纤绳的着力点也应与鼓帆时的着力点基本一致,所以纤绳系于桅杆而不是船头。

查了地方水运资料里面关于拉纤的描述后,林初学进一步发现,纤绳的高低还可以通过装在桅杆顶部的滑轮调节,能提升起来避让较高的障碍物。进一步细致考察发现,纤绳实际上是以一个三角形与桅杆连接的,三角形一个顶点在纤绳上,两个顶点分别在桅杆上部和下部,边长可以调节、形状可以变化。这样,不管纤夫是沿接近江面的纤道上平拉,还是在高出江面的坡道上斜拉,通过三角形的形状变化,可以保持纤绳传递的水平分力最大,而垂直分力均被船自生重量抵消,不产生于船正常前进不利的转矩。

另外,如果纤绳系在船头,当遇曲折岸线时,纤夫在纤道上拉行的方向与船行方向形成较大夹角时,由于着力点不在船的重心附近,拉纤产生的侧向分力会形成力矩使船头偏转,而需要舵工大力搬舵去抵消转向的力矩。相反,纤绳系于桅杆,桅杆位置靠近船的重心,就不会产生使船头偏转的力矩。

事后,林初学不禁感叹:纤夫拉纤是造访三峡者常问及的事,由纤夫问及纤绳系法,引出一场力学的讨论,杨先生是第一人。

此事发生在七年前,那一年,杨先生96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俄罗斯绝密情报 高层为习卸任准备 习近平会下台么
  2. 【翻墙必看】习将辞军委主席传闻被热炒
  3. 美国出手 陈志覆灭 习近平又一钱袋子没了
  4. 中国论坛:如何看中共四中全会“谣言”频传
  5. 四中全会敏感期 王岐山露面朱镕基“发声”
  6. 树倒猢狲散 传习派4常委请辞 汪洋增补为中央委员
  7. 反击北京!欧盟拟祭"杀手锏"贸易措施,报复稀土管制
  8. 中国要变天?债务压顶与“明斯基时刻”阴影
  9. 黑客攻入中共官网 称截获高层秘密会谈内容
  10. 美國一石三鳥 蔡奇私生子陳志覆滅 習近平又一錢袋子沒了
  11. 四中全会内斗传言四起 北京市民近距离观察
  12. 成千上万人在西藏神秘消失?“冒险王”疑揭秘遭灭口
  13. 美国硬抗关税也得买,"每天从中国进口额仍有10亿美元"
  14. 身家904亿安徽农家子弟,重夺新加坡首富
  15. 南洛杉矶拦检非法移民 一联邦法警受枪伤
  16. 报告:中俄屡挡预算 试图瘫痪联合国人权工作
  17. 习近平还能撑多久?中共已暴露极大软肋
  18. 美专家分析习家军和太子党的生死权斗
  19. 华盛顿特勤局检查哨遭汽车冲撞
  20. 消息:越捷航空停租中国C909客机
  21. 江泽民为何藉远华走私案 收拾姬鹏飞和刘华清?
  22. 偷巴黎博物馆6公斤金块 中国女贼手法专业!
  23. 华裔孙耀宁认罪 涉任中国代理人 或面临10年监禁
  24. 美限制关键软件出口中国? 贝森特:考虑中
  25. 鼻咽癌早期征兆难察觉 医生教你5种警示症状
  26. 8个最神秘的中国汉字
  27. 马斯克炮轰NASA局长:笨蛋一个
  28. 美国最安全与治安最差城市排名出炉
  29. 2026绿卡改革在即,哪些人最受益?
  30. Claude新版神器:告别996爆肝研究
  31. 中国学者革新百年宫颈癌手术标准
  32. 川普不满被说美第三优秀总统,回应被评不如华盛顿和林肯
  33. 美著名癌症中心:新冠疫苗或助部分患者抗肿瘤
  34. 南中国海两军机发生事故,澳中互相谴责
  35. 纽森部署加州国民警卫队
  36. 中国稀土管制 美贸易代表承认过去这件事做错了
  37. 川普政府施压下 美大公司纷纷撤销DEI计划
  38. 亚马逊拟以机器人取代逾50万岗位
  39. 荷兰与中共的安世控制权之争 一文看懂
  40. 这位出身贫寒的百亿投资人,又做出惊人选择
  41. 普京“一通电话”,打乱川普“大计”
  42. 反制稀土 川普:将对中国实施全面软件出口禁令
  43. 《平价医疗法案》保费恐飙升
  44. 刺杀安倍晋三案将开庭 嫌犯母亲将作证 手写信曝光
  45. 东华“大国系列”课程全新开讲
  46. 起底陈志:从辍学少年干到千亿电诈大佬
  47. 河南人苦,大旱中救活的玉米,现在都泡烂了
  48. OpenAI发布AI浏览器ChatGPT Atlas,挑战Google
  49. 伊朗“头巾女孩之死”争议 高官女儿婚纱大炸锅
  50. 10/23霜降到 谨记“3做3不做”
  51. 萨科齐入狱首晚被骚扰 坐牢配“保镖” 狱管:闻所未闻
  52. 印总统直升机降落时停机坪突发塌陷 上演徒手推离
  53. 从抗战到求和,泽连斯基走到尽头
  54. 濒死复生获得奇异能力的真实案例
  55. 罗浮爆劫案才过几天,中国二手平台竟出现"正品"拍卖
  56. 每一家新能源车企都在打击黑公关,那黑公关到底是谁?
  57. 高市早苗手下这位女将 美日混血 未来接班人?
  58. 根除幽门螺杆菌,中国科学家取得新突破
  59. 狮子从运输车车顶舱口逃出 被后方车主拍到
  60. 杨振宁携80年力学难题考察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