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2025-10-08 20:26:0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废话nonsense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了,在发奖前给大家出一期小预测,我会对几位,我个人觉得概率比较大的候选人介绍一下。这次主要讲6位作家,我会按可能性大小去分析。

残雪

首先是残雪,残雪算是近几年常常会提到的国内热门作家,她也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女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残雪小学毕业即失学。1970年,经街道办事处安排,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生孩子后又去当过代课老师。因为未能正式工作,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但是残雪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她于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早期先锋小说作家有很多有马原、余华、残雪、格非等作家,但是这些年他们大都变换了写作风格,就像我在上一期分析了余华前后风格转变很大。但是只有残雪,她的大部分作品仍是沿用先锋叙事,早期的《黄泥街》《山上的小屋》等作品表现创伤文学,近期的《黑暗地母的礼物》《赤脚医生》等作品风格转变很大,但基本还是沿用先锋叙事,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称其为"中国的卡夫卡",而苏珊·桑塔格评价其为"中国最好的作家"。

2015年,《最后的情人》获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2019年《新世纪爱情故事》入围国际布克奖长名单。

太阳底下的黄泥街像一大块脏抹布,上面布满了黑色的窟窿。从那些窟窿里蒸发出一股股油污的臭气,也蒸发出数不清的绿头蝇子和花脚毒蚊。

——残雪《黄泥街》

作为中国作家的残雪,在韩江作为东亚女作家刚拿完诺奖之后,以诺奖地域性分蛋糕的惯例,她的概率就相对就小很多了。

尽管她已是作品被译介最多和国外认可度最高的中国女作家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关于加拿大作家我会说三个,加拿大这个地区也是觉得今年最有可能得奖的地区。因为英语文学已经三年没有拿奖了,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应该也是我们相对熟悉的一个加拿大作家,她也是国际女权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阿特伍德1959年进入多伦多大学,师从诺思洛普·弗莱,1962年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69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1985年以《使女的故事》奠定其国际文学地位。她曾担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支持创立阿南西出版社以推动加拿大民族文化独立。她的作品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性别政治,通过女性视角探讨社会关系。

你根本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有时她会放声大哭。我好寂寞,她会边哭边诉。我有多寂寞你们是想不到的。我是有朋友,还算走运,但我就是感到孤单寂寞。

——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经典"。该作在1985年就获布克奖提名,2017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后爆火,续作《证言》于2019年再度获得布克奖。

而且阿特伍德在叙事形式上也是持续创新,2000年布克奖获奖作品《盲刺客》嵌套小说、新闻报道与科幻故事三重文本。

阿特伍德这些作品对性别政治和生态危机的关注,非常非常的契合当代西方主流价值观。不过,虽然她的作品也在国际上有持续多年的高知名度,但对于诺奖来说,有时候知名度太高可能是负分。

贝拉(沈镭)

地理位置上离故乡越远,文学上离故乡越近

——贝拉

贝拉这个作家大家可能相对陌生,但是在今年的赔率榜上她非常的靠前,ChatGPT等多种AI预测,也把她列为诺贝尔文学奖最热门候选人。



加拿大华裔作家贝拉,中文名是沈镭。出生于上海,是一位当代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的客座研究员。她出版了十多部小说,包括《被诅咒的钢琴》《幸存者之歌》《感伤的卡萨布兰卡》等。

她的创作主要聚焦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贝拉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幸存者之歌》,记录了上海平民秘密救助犹太难民、犹太医生救治贫民等历史细节。

她的作品可以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得益于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魔咒钢琴》也由奥斯卡最佳编剧罗纳德·哈伍德改编为电影《钢琴师2》;《幸存者之歌》则被改编为法国歌剧《上海恋人》。

首先贝拉作为加拿大华裔作家,她的作品聚焦的二战上海犹太难民题材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在目前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瑞典学院可能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够促进对话而非加剧对立的作家。加拿大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为贝拉提供了有利的地缘政治背景。但是,贝拉的弱势是国际知名度相对较晚。

“无论曾经经历什么,还是正在经历什么,贝拉总能从苦难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转化为宝贵的文学财富。她眼中光明与希望的光芒一刻也没有消失。她站在精神的极点上,她的思想远远超越了同时代作家。这是上海贝拉能够成为世界的贝拉的最好注解。”

——贝拉的文学经纪人安博顺

安妮·卡森

假如散文是一座房子,诗歌就是那火燎全身飞速穿堂而过的人。

——安妮?卡森

安妮·卡森虽然知名度在国内不高,但是她一直也是诺奖的大热门。



她于1950 年 6 月 21 日出生于多伦多。她的父亲是一名银行家,从小在加拿大的小镇长大。高中时,一位拉丁语老师向卡森介绍了古希腊的世界和语言,并私下辅导她。

进入多伦多大学圣迈克尔学院后,她两次辍学——在第一年和第二年结束时。卡森对课程限制感到不安,尤其是关于弥尔顿的必修课,最终回到了多伦多大学,并于 1974 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75 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1 年获得博士学位。

她还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学习了一年希腊韵律学和希腊文本批评学。卡森是一位古典学者,对比较文学、人类学、历史和艺术感兴趣,她将许多领域的思想和主题融合在一起,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她的《爱欲的苦甜》以萨福的修辞为切入点,探讨欲望的哲学本质,提出"爱欲是一个动词"

卡森的代表作《红的自传》重构希腊神话中革律翁的故事,把角色变成饱受创伤的现代少年,通过摄影自我救赎。作品以诗体小说形式杂糅虚构采访、学术论文。总之形式非常新颖,评论界评价也非常 高。

神话是一个被丰富的范式, 一个双面的命题, 允许操作者意在言外,过一种双重的人生。 因此亘古以来人们认为,诗人都是说谎者。 而从诗歌的真实的谎言里 缓缓泄露出一个问题。 什么真正连接起事物和词语?

——安妮·卡森《红的自传》

她获得T.S.艾略特诗歌奖,是该奖首位女性得主,同时还获得格里芬诗歌奖、麦克阿瑟天才奖等。

卡森作为加拿大作家,和贝拉和阿特伍德一样处于相对有利的地缘位置。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也曾在2013年获诺奖。她的学术背景和跨文化创作理念也符合诺贝尔奖对文学创新的追求。

我个人感觉这一次她的获奖概率应该是最大的。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欧洲作家我感觉可能性比较大的应该是拉斯洛,因为他也是拿过国际布克文学奖的,而国际布克文学奖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奖项又和诺奖非常重合,从05年到现在国际布克文学奖里已经有门罗、韩江、托卡尔丘克拿过诺奖了。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作为东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匈牙利作家,以后现代主义风格、反乌托邦主题及极端长句叙事著称,代表作《撒旦探戈》通过集体农庄的崩溃寓言揭示极权体制对人性的异化,被苏珊·桑塔格誉为"当代匈牙利的启示录大师,灵感堪比果戈理与梅尔维尔"。

小说讲述了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 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故事。

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

现在,房间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提示他个体的存在,现在,他坐在一个没有了自己私人物品的地方,周围显得冰冷冷的。

——拉斯洛《撒旦探戈》

拉斯洛的国际声誉得益于与导演贝拉·塔尔的长期合作,两人将《撒旦探戈》改编为7小时史诗电影,2011年合作影片《都灵之马》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拉斯洛作为匈牙利作家,代表东欧文学。而东欧作家上次获奖是2019年的彼得·汉德克(奥地利),他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对思想的融合,也符合诺贝尔奖推崇的文学干预社会的理念。

另外他对中国文化也非常迷恋,1991年首访中国后沿李白足迹旅行两月,他还有一位与汉学家的妻子。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也需要提一下,虽然我觉得他今年可能性仍旧很低,但是他应该是大家最最熟悉的作家了。



村上春树的获奖低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大家常常谈到的知名度过高的,太过畅销,还有可能是涉及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毕竟他多次呼吁日本社会直面战争责任,2019年随笔《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揭露他父亲作为侵华日军士兵杀害中国战俘的往事,他强调"历史不是过去的东西,它存在于意识内部",瑞典文学院如果给予他诺奖,也要考虑可能引起日本国内部分右翼势力的反对。

聊聊诺奖本身

最后我来聊聊诺奖本身,首先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依据诺贝尔遗嘱应该授予“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作品”,但现实就是,这个“理想主义倾向”的具体阐释权实际掌握在瑞典文学院手中,基本也是按照所谓的西方价值观偏好,比如强调对体制的批判性、个人自由优先性及特定历史叙事视角等等。

很多次政治因素也曾直接干预评选结果,例如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因《日瓦戈医生》获奖也是得到英国情报部门及美国中情局的暗中推动,旨在利用其作品的反苏联立场进行冷战宣传;类似地,2015年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获奖,也被视为西方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冲突在文学领域的延伸。

评委会的构成加剧了政治与文化的偏见——院士群体以北欧文化背景、高龄及终身制这些特征为主,审美趣味与当代全球文学的多元性其实是脱节的,而 且欧美作家在获奖者中占比超过90%,而非西方作家常需满足“揭露社会”或符合“异域化想象”的标准才可能进入考虑范围。

虽然所有文学奖项里,诺贝尔文学奖最有名,但诺贝尔文学奖绝对不是客观文学价值的绝对度量。历史上众多公认的文学巨匠也都没有获奖。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地缘分布来看,近年来获奖者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和东欧作家相对较少。这种区域轮替的潜在规则影响着各个 作家的获奖几率。从政治地缘因素来看,加拿大籍作家,贝拉、安妮·卡森和阿特伍德,可能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前所未见如此凄凉的中秋节和十一长假 月饼滞销当垃圾丢 商场店铺没人逛 酒店民宿没人住
  2. 许家印家族信托“防火墙”崩塌记
  3. “烟草局退休一万九”是因为利润多贡献大吗?
  4. 江门3官员被免职 疑与基孔肯雅热有关
  5. “大家都没钱了” 中国十一长假消费续降温
  6. 英央行警告:AI股泡沫恐引发市场剧烈震荡
  7. 以哈冲突2年教训的警钟 他指北京的挑衅是灾难前兆
  8. 李强访问平壤
  9. 美智库报告:对付中国,日本最好使唤,韩国不听话
  10. 芯片股助推纳指首次突破23000点
  11. 专家:西方芯片管制现严重漏洞 三对策可防堵
  12. 国庆每天200万人出境,都去哪了?
  13. 美外交官与有中共背景女子交往 被解职
  14. 乔治·克鲁尼为何选择远离好莱坞抚养孩子
  15. 长假后中国企业掀倒闭潮 民众叹找工难
  16. 为什么你搭机前应该洗头? 空姐这么说
  17. 哈马斯重大让步,但拒绝投降出局
  18. 10月份中美线空白航班创疫情以来新高,市场进入波动管理时代
  19. 纪录:一个外卖骑手耗时661天的工伤维权
  20. 15天瘦20斤,那些偷偷打司美格鲁肽的中年男人们
  21. 美国将对中国船舶征港口费,中远海运等首当其冲
  22. 余茂春敲响警钟:与中国共产党和平共处,根本不可能!
  23. 7个秘诀 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24. 加州历时一月 “反共美东行”车游圆满返洛
  25. ASML高管:欧盟保护自家企业了吗?
  26. 英央行警告:若AI泡沫破裂 市场将大幅回调
  27. 大陆“负债千金”家族破产 巨额资产化成空
  28. 雄安新区沦空城 十一长假街头依然冷清
  29. 诺贝尔文学奖即将介绍,介绍一下这6位大热候选人
  30. 中国网约车司机77%来自失业者 专家解读
  31. 香港豪宅发生命案,金庸曾持有11年
  32. 从抗病毒到防失智 褪黑激素功能超乎想像
  33. 上海爆合胞病毒疫情 医院儿科排队现全家感染
  34. 这5个习惯只需每周实践一次 就能终身受益
  35. 金价再创历史新高 专家吁投资人管理风险
  36. 入住酒店前 不可不知的4个安全检测
  37. ICE驱逐在美国生活了36年的厨师
  38. 保洁遭地铁撞亡,均为劳务外包
  39. 爆火的鸡排哥,不过是抖音的一张流量彩票
  40. 假车祸诈骗推高保费 纽约司机每年多付300元
  41. 网红骑马硬闯大理洱海生态廊道
  42. “弱美元”叙事,到头了吗?
  43. 房产经纪查空屋,遭埋伏重伤
  44. 台积电Q3营收超预期,同比增长30%
  45. “日本抹茶”可能来自贵州小县城
  46. 美国86岁老妇摔倒 随行小狈引领警察救她
  47. 德州州长下令:全州清除彩虹人行道
  48. 四川甘孜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49. 加州“反共美东行”车游结束 圆满返洛城
  50. 加萨战争:川普宣布以巴达成停火协议
  51. 阳性率+住院人数激增,加拿大卫生部发警告
  52. Sora引爆用户创造力热潮?奥特曼详谈AI的未来
  53. 十一长假:香港力推生态旅游,但热门景点遭受破坏前景堪忧
  54. 洛杉矶火灾嫌疑人被捕:曾用AI生成城市焚毁图,痴迷火灾
  55. 钱塘江现“月亮潮” 直径300米横跨江面
  56. 历史性成就 川普:以哈同意第一阶段和平计划
  57. 当老人鞋巨头,卖起有机食品
  58. 美国正采取“非常举措”阻中共操纵能源市场
  59. 罗帅宇、杨兰兰、于朦胧3事件的诡异背后
  60. 印防长时隔12年首访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