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团队入选“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5-09-09 23:25: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荻担任负责人的“材料拓扑复合教师团队”入选。
材料拓扑复合教师团队成员。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提供
材料拓扑复合教师团队秉持“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航天报国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创新实践的全链条培养方案,躬耕教坛三十余载,已培养120余名德才兼备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团队培养的博士生中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上海市优博论文9篇,80%毕业生投身国防重点领域,一大批毕业生前往国际知名学府深造或加入宝武钢铁、航天八院等重点单位。
在教学成果方面,团队主编的《材料科学基础》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材料类本科唯一),开发了全球选课超1.5万人的Coursera慕课,并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在协同育人方面,张荻院士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一等奖获得者,构建了科学与工程并举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此外,团队多位教师获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特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材料拓扑复合教师团队攻坚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多项成果应用于“嫦娥”探月与“天宫”空间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在轻质高性能材料、钛基复合材料、智能复合材料及生物材料等领域,团队取得重大突破,多项技术成果实现空间应用与产业化。此外,团队首创“遗态材料”新范式,相关科研成果多次发表于《科学》《自然》等期刊,技术应用于50余个航天型号。
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团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团队多位成员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荣获德国WILEY优秀青年学者奖、洪堡学者等国际殊荣。同时有多位成员担任《自然》子刊审稿人、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持续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团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并获得了浙江省领军型创业团队等集体荣誉。
团队将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以“大师+梯队”模式薪火相传,采用“党建+重大任务”模式,凝聚成一支追求卓越、矢志报国的科研团队。团队锚定“国之大者”,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积极开展专题党课学习,形成需求清单—攻关清单—成果清单的闭环。在组织架构上,团队践行“科学家精神也是思政资源”,构建“导学共同体”,培养“顶天立地”的新时代科技人。
据了解,此次入围是上海交通大学第四次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