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锅业“降温” 海底捞三年首遇营利双降
2025-08-27 20:26:0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火锅行业的领军企业海底捞近日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这是其自2022年以来首次出现业绩双降。与此同时,整个中国火锅市场也显露出“降温”迹象,多家知名品牌遭遇关店潮。
海底捞营收和净利双降 翻台率下滑
海底捞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66%;归母净利润为17.59亿元,同比下降13.72%。
报告称,业绩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变化以及公司在产品和经营模式调整初期的影响。
财报中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是翻台率。翻台率(英文:Table Turnover Rate),在餐饮业中指一张餐桌在特定时间段内被重复使用以服务新顾客的次数,是衡量餐厅座位使用效率和生意兴旺程度的重要指标。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整体翻台率降至3.8次/天,低于去年同期的4.2次/天。顾客总数也从去年同期的超过2亿人次减少到1.9亿人次。尽管人均消费微升至97.9元,但主营业务——餐厅经营收入同比下降9%,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95%降至89.8%。
面对经营压力,海底捞正在进行一系列调整。公司继续推进“啄木鸟计划”,关闭了33家经营不善或增长潜力不足的餐厅,同时新开了25家自营餐厅和3家加盟餐厅,以优化门店网络。
与堂食业务的困境形成对比的是,海底捞的外卖业务表现强劲。但外卖业务和其它新品牌的总收入占比仍不足8%,尚无法弥补火锅主业的收入下滑。
除了收入下滑,成本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上半年,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占收入比重上升至39.8%,员工成本占比增至33.8%,租金等开支也同步增加。
与此同时,内蒙古一起外卖纠纷事件在社交平台迅速发酵,对品牌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海底捞方面称已对此事启动调查。
多家火锅品牌深陷困境
海底捞的业绩下滑并非孤例,而是中国整个火锅行业深陷困境的缩影。
另一火锅巨头呷哺呷哺的业绩预告显示,其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18.9%,预计净亏损在0.8亿至1.0亿元之间,这已是该企业连续四年亏损。
为应对困境,呷哺呷哺大幅收缩门店规模,2024年关闭了219家餐厅。
此外,多家知名火锅品牌也陷入“关店潮”。曾被誉为“重庆火锅排队王”的网红品牌朱光玉火锅馆,近期被曝长沙所有门店暂停营业。曾经的火锅巨头“楠火锅”近一年关闭门店超过200家,“小肥羊”门店大规模缩减,港式火锅品牌“一哥澳门豆捞”也仅剩一家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