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冲击 美多地诊所终止未成年人变性疗程
2025-08-12 03: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随着川普政府收紧对未成年人的跨性别医疗政策,全美至少已有20家医疗机构将不再提供青少年性别认同相关服务,其中全美规模最大的跨性别青少年诊所已经关闭。
青少年性别认同诊所之前在美国并不存在,直到2007年在波士顿开设了第一家,之后此类机构迅速扩张。然而,如今从加州到维吉尼亚州,许多诊所正面临州法限制、联邦政策调整、执法调查与诉讼等多重压力,而暂停或停止了此类治疗。今年已有两宗涉及跨性别医疗的案件进入联邦最高法院审理。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目前约2.2%高中生自我认同为性别“存疑”者(gender questioning)和 3.3%高中生自我认同为跨性别者,其中跨性别者比例在2017年至2022年间几乎翻倍。
随着就医人数攀升,潜在风险也引发关注。部分欧洲国家(如英国、意大利)因评估指出相关疗效与安全性证据不足,近年已收紧青春期阻断剂与荷尔蒙治疗的使用政策。
川普行政令触发政策巨变
川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后,签署《保护儿童免受化学及手术变性伤害》(Protecting Children from Chemical and Surgical Mutilation)行政命令,禁止联邦资金资助未满19岁者的跨性别医疗,并严格执行相关限制法律。
川普在声明中批评,成年人声称可通过“不可逆的医疗介入”改变儿童性别的说法是“激进且错误的”,并称此趋势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除了政策变动外,至少有三个联邦机构正在对这些治疗机构进行调查。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表示,已启动针对部分医疗机构的“紧急审查”,并指出这些手术的费用高达每例53,645美元至133,911美元不等,且未见长期的有效性证据。
7月初,美国司法部表示,已向相关医生和诊所发出超过20份传票,调查医疗诈欺与虚假陈述;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则启动了公开调查,关注从业者是否隐瞒风险、夸大疗效。
多家诊所缩减或终止服务
川普行政命令后,科罗拉多州丹佛健康中心(Denver Health)、维吉尼亚联邦大学医疗中心(VCU Health)及里士满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Richmond),及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儿童医院等,率先宣布停止或缩减未成年跨性别医疗服务。
在加州,洛杉矶儿童医院的跨性别青少年中心——全美此类机构中最大的一间,已于7月22日关闭。斯坦福医学中心暂停对未满19岁者的性别相关手术,凯萨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也将于8月29日起暂停此类手术,并强调此举与行政命令、联邦资金限制及调查压力有关。
凯萨在致《大纪元时报》的声明中表示,政策变化使医疗系统、医生与病患面临重大风险,因此必须谨慎评估前进方向。
立场分歧
包括美国医学会(AMA)与美国儿科学会(AAP)在内的主流医学机构仍支持所谓“性别肯定”(gender-affirming)方案,认为社会、心理、行为及医疗干预可减轻心理痛苦。
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5月发布的报告则批评部分医学会忽视质疑声音,并过度依赖世界跨性别健康专业协会(WPATH)的立场,制造“专业共识”的假象。
美国儿科医生学院(ACPeds)指出,目前缺乏长期证据证明此类医疗能防止自杀,反而可能造成心理、生理长期伤害及不育。
爱达荷州专注于女性与关系治疗的心理咨询师麦克法兰(Peggy McFarland)在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时表示,她提倡以谈话治疗代替,即在不强加立场的前提下,探索孩子的自我认同。
法律战仍在持续
白宫7月25日公布超过20家缩减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称川普已兑现竞选承诺“终结对儿童不可逆的化学与手术伤害”。
白宫数据显示,在拜登任期前3年,超过7,000名儿童获处方青春期阻断剂与跨性别荷尔蒙,另有4,000多人接受过乳房切除等“性别特征改造”手术。
美国近年有约一半的州禁止了未成年人的性别相关治疗。然而,据威廉姆斯研究所(Williams Institute)称,另有14个州,主要是民主党控制的州,则制定了“保护”(shield)或“庇护”(refuge)法规,旨在确保这类治疗的可及性。
今年,最高法院支持了田纳西州禁止对未成年人使用青春期阻滞剂和激素治疗的法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推动了类似法律的通过,主要集中在由共和党主导的州。
最高法院还将审理一宗涉及科罗拉多州的案件“柴尔斯诉萨拉查案”(Chiles v. Salazar),涉及该州禁止持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对未成年人提供“性倾向矫正治疗”(conversion therapy),是否违反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论自由。
此外,跨性别倡导团体与多州政府已提起诉讼,指控川普行政命令违反州对医疗的监管权。针对这起诉讼,司法部发言人告诉《大纪元时报》,将用一切法律工具“保护无辜儿童免遭以‘照护’(care)为幌子的残害”。
(本文参考了英文《大纪元时报》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