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教父宣言:AI倒逼创业革命

2025-08-12 06:25:3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罗博深是谁?

他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教授,1982年出生,父母为新加坡华人移民。但他为更多人所熟知的身份是一位奥赛教练。

他不仅在1999年荣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银牌,还曾于2013—2023年担任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并带领团队在2015、2016、2018和2019年多次夺冠。此外,他还创办了开源学习平台Expii,并担任首席执行官。

如今,罗博深却在反思奥赛的意义。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他指出:“过去的数学竞赛考查的是谁会思考,现在却变成了谁会刷题。”在他看来,单纯的重复练习毫无价值——“作为公司创始人,我想要的是能提出新办法的人”。

他进一步强调,只有能提出原创性问题并作出创新解答的人,才最具竞争力,否则不如每月花20美元让AI来解决问题。他说,“现在最稳定的工作或许是创业,因为大量传统行业的工作可能在5~10年之后就会被淘汰。”

罗博深 图源:卡内基梅隆大学官网

1

1“我不会去教怎么做题”

《中国科学报》:我曾经在中学课堂上问老师,虚数和复数有什么实际意义,可惜老师没能解答。回头想,如果老师当年不仅仅让我们做题,而是能把这样的数学概念和定义讲清楚,可能会教出数学家来。这样的经历可能在中国是比较普遍的,对此你有什么评论?

罗博深:

很多人在高中学数学的时候,都是关心怎么解题,却无法知晓这些知识点和概念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平时老师会说,这个跟考试没有关系,所以不用讲。但是我的教育理念是,不应该只关注考试内容,而是看学生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你问的那个问题,就是非常好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比做一大堆题好得多。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问这样的问题,然后深挖到底。

其实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只是教孩子怎么做题,是没价值的。当某个问题不在考试大纲里,可能99.99%的学生就不会问那个问题。这是非常可惜的。他们做的题目都是AI可以解决的,那些复杂的(超纲问题)才是我们应该教的。

《中国科学报》:现在中国不少学校也在提倡批判性思维教育,你在教学里是怎么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

罗博深:

无论在大学课堂,还是在我临时带的中学课堂,我都不会去教怎么做题,而是会把那个题目写在黑板上,问大家有什么想法。我会很小心去设计这些题目,不希望学生说出“我记得应该用这个方法或者那个方法”。我要考查孩子们怎么思考,也希望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来一场头脑风暴,说出他们的想法,最后大家会发现解题思路。

我不会拿出PPT来讲课,这让很多中国的家长不习惯。他们反馈说:为什么你不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多教一倍的知识点。

我认为那完全没有价值,那只是在训练一个机器人。很多家长习惯了标准化考试。那些内容是固定的,只需要掌握教材里的内容就可以了,每一种题型可以做上好几十遍。

以前没有AI,很多公司需要那样刷题的人,但是现在我们不需要这些人了。很多人已经做过的事情,如今用AI要方便得多,而且成本也低得多。对我来说,AI的成本是每个月20美元,比员工的成本少了很多。

如果深挖到底,你就发现很多人对教育的理解只是考试和排名,但是我们要找的是那些具有原始创造力的人。他们不是最会刷题的人,而是会思考问题、能够问出类似于你问到的那个问题的人。

2“教育系统不应该是一个比赛”

《中国科学报》:你说过,每个孩子都应该尝试竞赛数学。当时大家公认只有班里数学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才应该学竞赛数学,那么你认为普通孩子学习竞赛数学的意义是什么?

罗博深:

很多人学竞赛数学的目标是希望考得很好,希望排名到前5%或者前1%。如果你现在的排名是在前75%,要跳到前1%,这非常难。那是错误的做法。那是在浪费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

他们的目标是错的。对教练来说,肯定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到前1%。我所在的大学有一个数学竞赛班,分了5个层次,同一层次的人一起学。他们不需要考虑自己是不是排在前1%,因为我们最需要的是那些情商排在前1%的人。

教育系统不应该是一个比赛,不是为了找出谁是最聪明的人,而是让所有人都具备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科学报》:你如今的理念是怎么形成的?你小时候的教育是这样的吗?

罗博深:

我小时候参加数学竞赛是没有教练的,而现在很多人报培训机构,去学数学竞赛的内容。

那些数学竞赛班会直接告诉你怎么做题比较快,那就完全丢掉了数学竞赛的好处。数学竞赛的好处是,碰到一个新题目,慢慢想办法来解决。但是现在很多家长眼里只要数学竞赛分数。

现在数学竞赛的价值已经下降了。以前的数学竞赛考查的是谁会想(思考),现在却是谁会练(刷题)。

我自己也办了一个线上学校,是关于数学竞赛的。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头脑风暴做法。

《中国科学报》:现在不能判断奥赛选手的创造力,是因为他们刷题刷得太多了,对吧?

罗博深:

现在我也在带高中生。我更想找那些会思考同时有大爱的人(大爱就是让我能够看到你喜欢满足其他人的需求),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怎么知道谁擅长思考呢?通过面试。因为从面试中可以发现,他是不是从来没见过那个问题。你可以从他的眼睛看出来。

当你设计出一种考试方式,立刻会有一大堆培训机构跳出来,研究你以前给过的考试题,发展出一个刷题的体系。这就完全错了。真的工作市场不是考试,我看到很多人其实是在用错误的方式来准备。他们现在刚刚开始发现工作很难找。

《中国科学报》:你是怎么面试的?能举个例子吗?

罗博深:

我最近刚招的两个人很有意思,其中一个人今天开始上班。他以前学计算机,后来转到商学。他对创业感兴趣,之前开过两个小的创业公司,本科时还是美国大学里的中国学生协会主席。

我特别喜欢这样的人——会编程,同时也很有想法。他想到当程序员是没未来的,所以他研究商业方向——将来到底应该做什么。他也有创业经验,知道要做什么样的东西去满足客户的需求。他特别喜欢中国文化,一心想让大学所有的学生都来学习中国文化。其实我不知道他考试分数有多高。

我们是在洛杉矶认识的。吃过午饭,我要去另一个城市做演讲。他就问,可不可以搭我的车,去看你怎么做这个演讲。他说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要亲自去看。这是一个创业企业家的想法。我喜欢这样的人。

第二个人有两个学位——艺术和心理学。之所以认识她,是因为她参加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社会企业竞赛,她的团队拿到了第一,我是裁判。当天我们有一些互动,但印象不深。第二天她又来找我,告诉我,她有很多新的问题想知道答案。这说明她钻进去了。这时候我就知道,她是那种在寻找变化世界中恒定价值的人。很多人并不是在寻找,而是在等。她不是。

我不管你选了什么样的专业,那不重要。我也从来不会问你的分数。我看重的是你有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和热情。

3“现在最稳定的工作或许是创业”

《中国科学报》:从开始创业到现在,你一直是这个节奏,还是有了改变?

罗博深:

一直在改变。

十年前我的看法是,把所有的知识分为很多小的知识点。如果每一个知识点你都教得好,那就是好的教育。现在我发现,不应该教孩子知识点,应该教孩子怎么自己想办法。

《中国科学报》:你现在在做一件没有标准答案的事,需要靠自己一点点摸索,这似乎对你来说很自洽。

罗博深:

是的。现在最稳定的工作或许是创业,因为大量传统行业的工作可能在5~10年之后就会被淘汰。如果你是老板,AI的发展就成了非常好的消息。因为成本会降低。

以前,大家都在追求最稳定的生活,但是他们没想到以前的“稳定”会变得最不稳定。那个很稳定的系统就是,小的时候好好学习、考试排名,考进大学继续排名。这个系统让你不需要多思考,只需要比旁边的人跑得更快。

那种做法在以前是OK的,现在完全不OK了。如果你只是比其他人做得好,其实是没用的。因为AI比所有人都做得更好。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真的理解人需要什么,怎么用现在的科技来解决、满足人的需求。

我收到很多简历,那些简历是他们(申请人)随意丢过来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有的甚至把我们公司的名称都写错了。

《中国科学报》:你们现在的创业公司本质上是一个教育机构吗?

罗博深:

像一个非营利机构。我们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我的股份超过一半,所以董事会只有一个人,就是我。我们十多年来赚的钱都在回报。回报的意思是,我们有两种学生——一种是付费的学生,一种是免费的学生。

我花了很多精力亲自去贫困的地方,到这些地方的学校当老师,教过几十个六年级的数学班。我要理解那里的需求是什么,然后给他们(免费使用我们产品的)机会。

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创业的话,不要让投资者占有超过一半的股份,否则你在公司就没有话语权了,只想怎么回报投资人。而我自己的公司需要满足我的想法,(虽然)有点crazy,但我有自己想做的东西。

《中国科学报》:有很多人在中年失业后会去跑网约车,或者去当自媒体博主,好多人觉得那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你的视角看,这会不会是社会的必然,是将来很多人要走的职业选择的路子?

罗博深:

对。不过开网约车也不算真正的老板,并且很容易被无人驾驶替代。但如果你善于思考和交流,也可以借助网约车创造更多机会。

我有一个例子。我们这几天在澳大利亚,需要一个导游,助理就帮我联系到一个小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一个人。他对澳洲很熟悉,就租了一辆车带着我们到处转。他之前当过职业导游,后来就自己做了网站来接订单。这个人不是一个特别会考试的人,但是他很会跟人交流,从而解决了真正的问题。y,但我有自己想做的东西。

《中国科学报》:

有很多人在中年失业后会去跑网约车,或者去当自媒体博主,好多人觉得那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你的视角看,这会不会是社会的必然,是将来很多人要走的职业选择的路子?

罗博深:

对。不过开网约车也不算真正的老板,并且很容易被无人驾驶替代。但如果你善于思考和交流,也可以借助网约车创造更多机会。

我有一个例子。我们这几天在澳大利亚,需要一个导游,助理就帮我联系到一个小的公司。这个公司只有一个人。他对澳洲很熟悉,就租了一辆车带着我们到处转。他之前当过职业导游,后来就自己做了网站来接订单。这个人不是一个特别会考试的人,但是他很会跟人交流,从而解决了真正的问题。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美国会听证会揭密 4种外星人是UFO潜在操控者
  2. 苏州惊现“反共标语” 中国人要求“选举权”
  3. “西安事变”周恩来谈判随行人员竟有潘汉年
  4. 【中国观察】海警船撞自家军舰 惊扰北戴河
  5. 惊爆北戴河已敲定一二号接班人 一个深谙权谋一个阴狠
  6. 万斯喊话马斯克:左派不会要你了
  7. 泽连斯基立场软化,乌克兰可能在领土上让步?
  8. 苏州万象城惊现“反共标语” 网赞:骑手也觉悟了
  9. “每天烧不完的年轻人!”大陆殡葬师:80后90后太多了
  10. MCN流水线打造“网红医生”现象调查
  11. 日本女性不做的10件事 台韩女性却丝毫不在意
  12. 中共昔日“猎狐”者刘建超出事传闻引爆猜想
  13. 老人告诫“再累莫坐人肉凳” 什么是“人肉凳”?
  14. 开枪致1死1伤,嫌犯被裁定不得保释
  15. 2025年美中贸易战时间线 一文看懂
  16. 刘建超被带走之谜 与秦刚有某种惊人的相似
  17. 19岁女生在南昌景区被捅身亡 传拒绝搭讪遭横祸
  18. 中国海军现身大洋,立体登陆战力飙升
  19. 北京敦促中国企业,勿用“Nvidia H20晶片”
  20. 前一天还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前国脚本田圭佑道歉
  21. 揭开中国医生薪资真相:一直听说很高,事实上呢?
  22. 退休后如何掌握税务并合法保留更多钱
  23. 川普喊高盛换首席经济学家
  24. 新藏铁路最快今年开工,单公里投资或高达2亿元
  25. 中国海警船撞自家军舰 浪花“染红” 2中国海警疑身亡
  26. 刘源没跑 原来出京布局去了 莫非要上位
  27. 胡锡进:中美贸易战实力已变 美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
  28. “顿巴斯钥匙”易手 这里为何成为俄乌双方必争之地?
  29. 广西村民阻政府强建风电项目 遭警殴打多人头破血流
  30. 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陈为落马
  31. 最火AI应用竟只是“为大模型打工”?
  32. 网红潘宏再陷风波:宠物狗在其指定的托运公司死亡
  33. 川普接管特区是一场政治噱头
  34. 歼-10逆袭战局,“击杀”歼-20真相曝光
  35. 美中贸易关系新阶段 关税休兵延长背后的战略博弈与竞争格局重塑
  36. BBC:美国政府从对华晶片销售中抽成,这意味着什么?
  37. 宣告失败的共享家园,夺走了上海主理人的主体性
  38. 诉川普政府部署国民警卫队至洛杉矶 加州政府获初步胜利
  39. 贵州大数据局长用政府设备狂挖比特币 够买2千间房
  40. 北京楼市再出救市新政 民间普遍不看好
  41. 谈一谈中国社保的高存缴比例
  42. 俄军抓捕北约大鱼,审讯12天终于招供
  43. 恒大宣布退市 债务黑洞与资产转移引关注
  44. 史无前例!川普向华府调兵“2大原因”极不寻常
  45. 美国7月CPI指数低于预期 关税担忧减轻
  46. 黑客组织“黑月”揭中俄军事合作内幕
  47. 派兵进驻华府"下一个轮到纽约市",川普点名3大城市
  48. 退伍军人事务部副部长杨友斌被免 系苗华助理
  49. 中国女首富24岁儿子正式出山,80亿资产借壳上市
  50. 韩国情报揭秘:朝鲜援俄士兵被逼自杀
  51. 巴拿马运河问题还没完,美中联合国会议针锋相对
  52. 林毅夫人民日报刊文:习近平回答了马克思经典未解之问
  53. 中国第3款6代机试飞片段疯传 美媒:疯狂步伐
  54. 美司法部认定乔治华盛顿大学违反民权法
  55. “听床师”的崛起:中共高层政治分析的新途径?
  56. 川普:只要2分钟,就知道普京是否要和平
  57. 055大驱新一轮造舰潮来了
  58. 中国车企是如何利用捷径将汽车运往欧洲的?
  59. 中共船舰南海自撞受重创 视频曝光 各方回应
  60. 奥赛教父宣言:AI倒逼创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