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紫禁城 习近平大凶之兆 中共末日显像

2025-08-02 21:29:1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水漫紫禁城
水漫紫禁城 。(绘图:fuyin/看中国 )

帝都成泽国 史上最猛烈泄洪酿人间悲剧

2025年7月,北京连日暴雨,潮白河与永定河暴涨,多地水库紧急泄洪,造成怀柔、昌平等郊区村镇被淹,地铁停运、学校与医院关闭,整个京郊陷入灾难边缘。令人震惊的是,灾民普遍反映根本没有收到预警,水就突然涌来。平谷关上村的王女士哽咽回忆:“早上五点就泄洪了,没人通知,很多人被冲走,现在还失联。”

灾情遍及密云、延庆等地,多村民深夜跳窗逃生,养老院也无法及时转移老人。通讯与交通中断,琉璃庙镇的孙胡沟村甚至全村失联,一名村民哭诉:“村书记和孩子都被冲走了,再有一次泥石流,我们全完了。”事后搜救发现许多罹难者被冲到数十公里外,有的困在泥石流中数日才被发现。

中共一贯对自然灾害保持低调处理、尽量压制伤亡数字的惯例,此次却出现了异常。习近平本人罕见地亲自出面对灾情表态,强调此次灾害“情况严峻”。随后,官媒才开始陆续发布灾情信息,声称“已有30人遇难”。这种先有最高领导人发声、再有媒体报道的流程,显示出资讯发布的高度集中与刻意节奏控制。而之前尽管灾情明显已出现人员伤亡与大规模失联,中共官方媒体在28日晚间仍声称“尚无人员伤亡”。

截至目前,北京及周边已确认至少70人遇难,其中最惨烈的悲剧发生在密云一间养老院。这家位于河道低洼地区的设施在洪水中被吞没,77人中有31人死亡,其中55位老人是失能或半失能者,仅靠8名护工照顾。当灾难来袭,根本无力撤离。政府以一句“预案不完善”推卸责任,却掩盖不了制度与人命的巨大落差。一名居民痛心说道:“养老院本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却变成了最危险的。”

密云水库第一次泄洪

北京这次的灾情所以严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泄洪,那么这次的泄洪真实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密云水库自建成以来,历史上总共泄洪三次,而每一次都与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几乎可以作为一个时代危机的风向标。

第一次泄洪发生在1969年,背景极为特殊。那时中苏关系空前紧张,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边缘。据说,林彪当时在指挥部看着大地图,一眼扫过密云水库的位置,忧心忡忡地说:“如果苏联要对我们发动进攻,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最致命的打击方式之一,就是炸毁密云水库。”为什么?因为一旦水库溃坝,数十亿立方米的洪水将沿着潮白河一路奔腾直下,冲向北京城,预估可导致市区水深达两米,首都恐成一片汪洋。当时北京已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面对这种极端风险,当局最终决定将密云水库的水全部放空,以排除苏军潜在的水利破坏战术。这是密云水库的首次泄洪,也反映出当年中苏边境紧张局势的严峻程度。

密云水库第二次泄洪

第二次泄洪则发生在1976年,原因是震惊全国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唐山距离密云约150至160公里,按理说地震的影响应已大幅减弱,但由于密云水库本身存在先天结构问题,地震仍对其造成了严重破坏。密云水库是在1958年至1960年间建成的,正值“大跃进”时期,那是一个缺乏现代机械设备与工程技术的年代。整个大坝主要依靠20至30万名民工肩挑背扛、徒手筑堤,虽然气势磅礴,但工程质量不可避免地打了折扣。因此,当地震波传至密云,尽管烈度已不如震中,但依旧导致水库出现大规模滑坡与坍塌,据说塌方体积达数万立方米,结构岌岌可危,有溃坝之虞。

情况危急之下,中央迅速调派两个师的军队前往抢修。这并非普通作战部队,而是当时专门从事基建任务的工程兵与铁道兵。他们一边加紧加固坝体,一边同步泄洪,力求将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以减轻水压、防止灾难发生。可以说,那次抢修行动拯救了整个北京的安全。

第三次无预警泄洪 为那般?

而今年,则是密云水库历史上的第三次泄洪。前两次都发生在国家遭遇重大危机时刻,一次是外患(中苏冲突),一次是天灾(唐山地震)。那么这一次呢?密云水库的再次泄洪,是否预示着又有什么重大的变局即将来临?是自然灾害的前兆,还是某种潜在的社会或国际风险正在酝酿?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又有“普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的“水之盾”,历来被视为京畿重地的重要战略资源。其每一次泄洪,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信号,仿佛在告诉人们:风暴正在酝酿,变局即将降临。

这一次,是密云水库历史上的第三次泄洪。与前两次一样,这次的行动再次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与诸多疑问。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纯粹的天灾?还是某种特殊决策背景下的非常操作?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次泄洪,是谁下达的命令?是在什么样的资讯与压力下做出的决策?这一切至今语焉不详。

如今,密云水库进入历史上第三次无预警泄洪,而各方讯号又恰逢习近平被指“大权旁落”、内部权力紧张的敏感时刻。于是,有人不禁发问:这一次的泄洪,是否不只是自然因素所致,而是一种政治动作的延伸?会不会是习近平意图转移视线、重塑存在感的非常手段?

如果说前两次泄洪:一次因对抗苏联;一次因唐山大地震,代表的是战略压力下的危机处理,那么这一次,是否代表的是政权内部的变局与挣扎?洪水之下,也许不只是地势低洼,更是政治地形正在下沉。

伤亡惨重 还被要求感恩戴德

更令人震惊的,是灾后的政治叙事方向。在灾民仍未完全脱离困境之时,国务院总理李强公开要求在灾区“深入开展感恩教育”。他强调,要教育灾民“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并称这样的教育将“形成强大正能量”。这番话在灾区引起了不小争议。一场天灾尚未平息,追责与善后尚未完成,民怨犹在,官方却急于将灾难转化为政治忠诚的表态平台。

如沐阳等观察者所指出,这正是中共长期推行的“感恩型福利观”的体现:在一个缺乏问责制度的体制中,灾难不再是政府被质疑、被追责的契机,而被转化为政权获得正当性的工具。灾民不是要求权利与保障的主体,而被塑造成应该“感恩载德”的受惠者。于是我们听到这样的言论:“政府英明,这么大的灾难,只死了30人,若非政府出手,我们可能死得更多!”灾难不再引发愤怒与反思,而成了一场对政府“救援能力”的颂歌。

这样的逻辑,让人不禁深思:密云水库这第三次泄洪,是否只是单纯的气候变化导致的结果?还是也包含了某种政治算计与风险转移的安排?当“泄洪”成为一种政治语言的开端,而非技术事件的终点,那我们就必须更加警觉:这样的水,是往哪里流的?这样的故事,又试图掩盖什么?

坊间传闻习火命 最怕水

网民们早已耳熟能详一句调侃:“习火命,最怕水。”这句话虽源自民间命理之说,却成为观察领导人灾情应对动态的某种“玄学式政治分析”。多年来,洪灾似乎与习近平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相互回避”关系——哪里发水,习总就往哪里不去。南方水灾,他出现在北方;西边泡了水,他转往东边视察。看似巧合,却次次如此,让人不免心生疑窦。

例如,2020年长江流域遭遇多年罕见洪灾,安徽、江西、湖北等地灾情惨重。然而就在洪峰来临之际,习近平却选择前往远离灾区的吉林考察。行程安排一经公开,立刻引起舆论讨论,不少网民认为这是“刻意避灾”,选择在洪水肆虐时期保持“物理性距离”。

再如2021年7月的郑州特大暴雨,全城几乎淹没,数百万人受灾,多人遇难,社会震动极大。习近平虽于灾后隔日发出书面指示,强调要“全力防汛救灾”,但本人始终未曾前往现场。此举与他曾在其他场合“亲临一线”的高调作风大相迳庭。

到了2023年,“京津冀23.7特大洪水”爆发,华北地区罕见强降雨导致广泛洪灾,成为11年来最大的一次暴雨事件。京畿重地受灾,本应是展现领导人关怀民众、稳定民心的大好机会,但令人意外的是,习近平依然没有现身现场,哪怕摆拍一下镜头里的“关怀”画面。此番沉默,也被不少网民解读为“缺席型领导”。

命带烈火不敢见水?习近平水灾期间“神隐”的命理玄机

的确,从2020年至2024年,中国大地接连遭遇多场重大洪水灾害,从南方到北方,从郑州到京津冀,水患频仍,民不聊生。可是每到此时,民众都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总是“神隐”,不见踪影,哪怕灾情严重、举国瞩目,他也始终不现身灾区。网民一度戏称:“一到水灾,习近平就蒸发了。”

这一现象,引发社会广泛议论。有人批评其失职,有人解读为权力斗争之下的避嫌,但在命理学与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却另有一种极具象征意味的说法——习近平“命中带火,水火不容”,因此凡逢水灾,必避其锋芒。

根据公开资料,习近平出生于1953年6月15日,对应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在古人眼中是“毒日”——所谓“五月五日午时生,毒上加毒,恶中之恶”,被视为一年之中阳气至极、五毒出没之时。中国古代有云:“端午生子,不祥也”,甚至有民间传说认为这日出生的婴儿要投河祭神以免灾厄。

而从五行八字来看,端午节正值“夏至”前夕,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火气最旺的节气。命理中称“火炎土燥,水不容身”,端午出生之人,多为“火命”,性格刚烈、喜权威,但最忌“水”。水代表智慧、流动、柔性,也代表润泽与民生,恰恰与“火命之人”形成克制之像。因此,有命理师指出,习近平之所以在水灾期间刻意回避现身,是因“五行相克,命中不宜亲水”,否则“必有灾咎”。

不仅如此,历史上确有一些君王为了避端午“毒日”之忌而改生日的记载。如北宋宋徽宗(部分版本作“宋威宗”)据传亦生于五月初五,但为避民间非议与不祥之说,特意将生日改为“十月初十”,并列入史册。再如战国时期的孟尝君田文,也有端午出生的记载,其人生虽有权倾一时之盛,却终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是否亦与此日之命理有关,亦为后人津津乐道。

台湾民间命理圈对此亦多有讨论。不少命理师指出,端午出生者若为政者,需格外修身慎行,否则一旦执掌大权,若未能柔中带刚、以水制火,则易陷刚愎自用之祸。习近平在任期间,大搞个人崇拜、全面集权,是否与其命格之“火毒”密不可分?这亦引人深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反复证明,无视民生疾苦的权力,终将被汹涌的民怨所吞没。端午之火虽烈,却也敌不过历史洪流的淘洗。

天坛进水 习政权告危?历代改朝换代前的“天象警告”再次出现?

2023年夏季,极端暴雨席卷华北,北京遭遇罕见水灾。尤其引发关注的是:象征皇权与天命的天坛与紫禁城竟双双进水。这并非单纯的气象异象,而在中国历史的文化语境中,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若从历代更替的历史轨迹观之,每逢政权末期,总有大水、旱灾、蝗灾、疫病与民乱齐现——而天象与地像的异常,往往被视为“天意不再护佑人主”的重大凶兆。

回顾历史,这样的“天灾异象”与“王朝动荡”的连锁关系屡见不鲜。

明朝末年,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是历史记载中北京出现“午门积水”,“洪涝遍地,蝗灾随之,盗贼风起”的年份。隔年,崇祯皇帝便在煤山自缢,明朝覆亡。这段记录不仅载于《明史》,更被后人解读为“天命终止”的象征。

清朝末年,1900年前后,庚子之乱与洪灾并发。据《清史稿》记载,河南一带大水滔天,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盗贼蜂起,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仓皇西逃。这场灾难,也为清廷进一步丧失统治基础埋下伏笔。

再往前,北宋时期陆游诗中写道:“江淮坚,水旱不均,盗贼风起,民无宁日。”自然灾害与社会动乱相互交织,终至靖康之耻,宋室南渡。

《资治通监》中记载,隋末唐初,江淮以北“雨泽不止,田稼尽毁”,民间哀号不绝。而李渊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趁势起兵,开启唐朝基业。

《后汉书》亦有载:东汉末年连年大雨成灾,军役漂没,百姓流离,群雄割据。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权力失控、秩序瓦解、天象示警的历史缩影。

而2025年,天坛与紫禁城再度被洪水侵袭,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高度象征化的警讯。

看来习近平与中共真的都到了最凶险时刻了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之所,是“天命”合法性的具象化场域。皇帝自称“天子”,其权力来源不在于民选或法律,而在于“奉天承运”,天命所在。每年冬至,皇帝亲赴天坛祭天,象征自己是“人与天”之间的桥梁。地坛,则象征大地与农耕,意味着百姓的温饱与土地的稳定。

一旦天坛被水淹,从文化与政治象征角度来看,便意味着“天命中断”、“王权不稳”、“神圣失守”。不仅宗教层面的秩序被打破,更代表天意已经不再护佑当今之主。这正是历代风水师与民间观察家所谓“大凶之兆”。

事实上,早在这次事件发生前,包括香港与大陆的风水师早已指出:2023年将是中共气数大衰之年。天坛进水,被认为是“气运转折”的表征之一。

再加上2025年,密云水库历史上罕见的第三次泄洪,这些迹象仿佛都在印证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历史规律:水灾与王朝终局,总是如影随形。

如今的中国,经济下行、民怨四起、权力结构暗潮汹涌。习近平面对内部权力疑似被架空的传闻,外有国际压力、内有洪灾民怨,加之“天命之地”竟遭洪水渗透,其政治象征意义远远超出灾情本身。

大家都记得吗?天坛有一处著名的回音璧,历史不会重复,但它会有回声。这一次,天坛和故宫进水的迹象,会不会正是中共末日预兆的回音?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重庆新房漏水近两年 业主在天花板贴尿不湿
  2. 中国隐秘生物战?美专家警告“静默攻击”或已展开
  3. 年轻人爆粗“X你妈”,大妈当众脱光
  4. 川普开除统计局长,后果严重
  5. 美联储内部分歧完全公开 主流派认定就业稳健 但.....
  6. 美中AI之争 美国靠创新领跑
  7. 美财政部长称美中有望在8月12日截至日前达成协议
  8. 为什么我对中国有信心?
  9. 哈佛认罚5亿,但“恶战”还没结束
  10. 年轻人爆粗“X你妈” 大妈当众脱光:过来啊来X我
  11. 印度与墨西哥 都出现了“虎”头人?
  12. 川普解雇“不诚实”统计局长
  13. 胡锦涛被恐吓:继续的话 对我们所有人都没好处
  14. 高血压最怕缺维生素D?
  15. 开国10大元帅中,专家认为有3位不够资格
  16. 毛主席为邓小平布下四步棋
  17. 巴西12城爆大规模反美抗议,反对加关税、侵主权
  18. 无人机采购贪污案,乌克兰4人被捕
  19. 川普挥关税大刀 白宫顾问喊:值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20. “打败”两个哥哥,48岁首富女儿上位
  21. 兄弟皆和尚 释永信家的生意经揭秘
  22. 宗馥莉,输了什么?
  23. 水漫紫禁城 习近平大凶之兆 中共末日显像
  24. 缺它,可能让脑子“变傻”
  25. 【百年真相】揭秘邓小平七度遇刺
  26. 失去联邦资金 美公共广播公司宣布将关闭
  27. 华北洪灾死伤惨重 灾民质疑当局隐瞒死亡人数
  28. 儿子放弃北大上民办,母亲回应
  29. 新附例出台,小房东叫苦连天
  30. 巴菲特投资踩雷:狂清仓38亿
  31. 川普不满1事,对瑞士课39%重税
  32. 俄远东剧烈地壳变动:千岛群岛6.8强震 堪察加火山600年来首度喷发
  33. 北京水灾死伤惨重 尹力陷舆论风暴 与习妻关系匪浅
  34. 中国多地暴雨成灾 公安部要求不转发非官方信息
  35. 欧洲银行股飙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
  36. 苏轼一首《洗儿诗》 道尽了天下父母心
  37. 资助终止,美联邦公共广播公司宣布将关闭
  38. 新泽西州地牛翻身,纽约市也摇晃
  39. 伊朗总统访问巴基斯坦
  40. 哈马斯:除非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 否则不会解除武装
  41. 【名家专栏】中共欲领导全球新秩序野心受挫
  42. 万斯承认:我对这种东西很着迷
  43. 日本找中国合办世界杯,有戏吗?
  44. 川普复仇?前特检遭控"影响2024大选"遭正式调查
  45. 70岁中产阶级退休人士平均每月花多少钱
  46. 看病45分钟,被收3年停车费
  47. 广西奔驰女亮证逼让路 车主投诉反遭警夜访施压
  48. 7月美国房市报告:33个都会圈 房价出现惊人下跌
  49. 【纪元焦点】旅美生子终结 川普限籍令或将启动
  50. 【佳音时刻】中共瞒灾 北京洪水死亡人数成谜
  51. 发现马上扔,毒过砒霜
  52. 乌克兰爆重大军购腐败丑闻
  53. 俄罗斯原油印度照买不误 川普二级关税如何落实?
  54. 飞机上四类食物不宜吃 吃啥安全一文看懂
  55. 86岁“名嘴”宋世雄,老到认不出
  56. 他8日辞职,川普可提前任命
  57. 川普遭本党多名议员谴责
  58. 演员朱龙广去世,6月曾露面
  59. 美国共和党宣传美汽车工业,结果翻车了
  60. 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