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焦点】旅美生子终结 川普限籍令或将启动
2025-08-02 13:26:0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今日焦点:在美国出生不一定有国籍?移民局为限籍令做准备;释永信被调查,背后折射中共高层内斗?大陆楼市崩盘房价暴跌,业主多年打拼一夜清零。
在美出生不一定有国籍?移民局为限籍令做准备
为保护美国公民身份,今年1月,美国总统川普发布“限籍令”。7月25日,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发布备忘录,对“限籍令”进行详细解读。
在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下,一直以来的解读是,无论父母身份如何,只要在美国出生,儿童自动获得美国国籍。但川普政府认为,该解释过于宽泛,不符合修正案中提到的“受其管辖”条款的原意。
川普政府在新行政令中明确提出,以下两种情况,新生儿在出生时不再被视为“受美国管辖”,不被授予美国公民身份:
1. 母亲非法居住在美国,在孩子出生时,父亲不是美国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
2. 孩子出生时,母亲身份合法,但在美国只是是短暂居留,比如旅游、学习、工作等;父亲不是美国公民或合法永久居民。
也就是说,在川普政府的行政令中,新生婴儿出生时,其父母双方的身份极为重要。
目前,该行政令并未获准实施。移民局发布备忘录,只是为了解决与该行政令实施相关的法律问题,为其下一步具体实施做好准备。
在备忘录中,移民局对“非法居留”“合法但暂时居留”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同时明确,“非法身份”和“非法居留”并不一样。
备忘录中举例说明,假释入境美国的外国人没有合法移民身份,但他们仍然被视为处于获准停留的期限内,因此不构成“非法居留”。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美国的身份合法。
释永信被调查 背后折射中共高层内斗?
7月27日,中共官方通报称,少林寺现任住持、被称为“少林寺CEO”的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的联合调查。
7月29日,洛阳白马寺方丈释印乐接任少林寺住持。这意味着,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释永信的调查结果,但释永信的主持身份已被剥夺。
释永信又被称为“政治和尚”,他掌管少林寺长达38年,从1987年起全面主持少林寺寺务,期间经历中共党魁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
释永信执掌少林寺后,在国内外大肆扩张少林寺商业帝国。习近平上台至今,少林寺已成为中共海外统战渗透、“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者。
早在2015年,释永信被同门弟子实名举报收受巨额财物、私生活不检点等。虽然举报者称,其手上有大量证据。但在2017年,官方的调查结果却是“证据不足”。
当时很多人猜测,释永信的“保护伞”除了江泽民及李长春等江系高层外,应该还有习近平的庇护。习近平自2012年当政后,大力反腐,大量高官落马。但对被实名举报的释永信,却轻轻放过。让释永信继续带领少林寺,进一步沦为习在海外统战的战略工具。
那么问题来了,时隔十年,在中共高层斗争激烈的现在,释永信突然被抓,谁才是背后真正的推手?
评论员李燕铭在大纪元发文,有消息称,习近平已经失势,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与温家宝等中共元老已成为左右中国政局的关键因素。
在“习近平军中亲信”不断被清洗的背景下,释永信备受关注。这是因为,释永信与中共高层、军方、统战系统关系密切。他曾组织武僧团,为军方特种部队输送人才,是特种部队重要的士兵来源。
可以说,少林武校学员遍布中共各大“兵种、战区、武警”的特种部队,甚至北京卫戍区和中央警卫局,都有不少“僧兵”。这些部队负责重大军事行动和高层安保。
另外,释永信与多位河南籍老军头关联密切,包括中共上将、前党魁江泽民的大秘、前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前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等。
近两年,多位河南籍军头被清洗,包括火箭军司令李玉超、前陆军副司令员尤海涛;出身少林寺的上将许世友等。
李燕铭认为,张又侠掌控军权后,对军队进行清洗时,势必要加强对这些特种部队的甄别与整肃。因此,释永信落马或许与张又侠清洗军队里的少林“僧兵”有关。
除此之外,释永信落马还有可能与团派有关。
温家宝的政治盟友、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两度视察少林寺,对释永信将少林寺商业化一事极为不满,早在20年前,她曾斥责释永信,勒令他整治少林寺。
而新上任的少林寺住持释印乐,曾在洛阳白马寺担任20年的方丈。他与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前总理温家宝有一些历史渊源。因此,外界认为,他与“团派”关系密切。
释印乐的背景相对干净,20年来,在对待商业化的态度上,释印乐与释永信大相径庭。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释印乐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佛教寺院名称及佛教名称和名号被作为商标注册的问题的建议”。提案写道,将佛教名称名号、寺院名称等作为商品的商标进行注册,是在侵犯佛教的知识产权。另外,有些商标对佛教声誉造成亵渎和不敬,损坏了佛教的庄严、神圣与清净。
释印乐曾称,“我不想评价少林寺,白马寺坚持按照佛教传统去做,更好地维护、保留、传承佛教传统、佛教文化。能听到游客说‘白马寺才像个寺庙样’这简单的评语,我们就很快乐,也就心安了。”
这句多年前的表态,看似随意,但随着他空降少林寺,这句话变得意味深长。
李燕铭认为,由此看来,释永信被抓不仅是宗教界的一次变动,还有可能是中国高层权力斗争的缩影。
大陆楼市崩盘房价暴跌 业主多年打拼一夜清零
大陆房价不断下跌,让很多家庭的资产,在一夜之间清零。为了缓解压力,不少人含着眼泪挂牌出售自己唯一的住房。
日前,广东网友“三五”在网上发帖称,为了结婚,他在2022年初,咬牙购买位于深圳福田的小两房,总价600万。他花光多年积蓄,凑够首付200万,每月还款一万八。当时,公司没有爆雷,年底还有奖金,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还能覆盖月供。但在去年,他被公司裁员。之后,月供成了他难以承受的负担。一边是存款像流水一样见底,一边是雷打不动的月供扣款,每个月最焦虑的日子就是房贷扣款的那天。月供还不起,就想要卖房,但是新房购买有三年的禁售期。如今,好不容易过了禁售期,房价却又大幅下跌。同小区房源挂牌价降了近120万,就这样还没有卖出去,还会继续往下降。
“三五”写道,没想到自己十年打拼、省吃俭用攒的钱,竟能如此快地灰飞烟灭。自从被裁员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好工作,每天睡不好觉,焦虑、恐惧,觉得自己好失败。多次夜里醒来,他都会想,当初哪来的自信,能确保自己稳定收入30年?要是当初没买房,要是能熬到现在或干脆不买,那该多好。他想要“放手”,并预计,今年会有一大批跟他一样的业主,宁愿亏上百万,也要结束这种痛苦的生活。
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在7月29日发布帖文《卖掉唯一住房的人》,其中收集了三个典型的卖房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杭州的大福,在2021年花360万买下“婚房”。当时大福在一家大企业做电商,月薪近3万元,她丈夫是大厂一名程序员,工资不错。
2024年1月,因公司亏损,她失业了。同年6月,她入职另一家公司,却在转正的前8天,被公司裁掉。而她的丈夫已经35岁了,合同只剩下几个月,合同到期后,公司不会再和他续约,丈夫对此有所准备,早就张罗着找新公司。
在经济的压力下,大福最终卖了房,成交价仅有300万。她说,加上装修费、增值税、中介费,以及房贷还的利息,这个房子让她亏损逾百万。卖房后的半个月,她天天都在哭。
第二个故事是浙江金华的曹玫,她说,自己曾购买过一套房子,入住半年后,觉得不对,以亏损逾30万的价格卖出。在卖房后的五天里,她瘦了六斤。
曹玫介绍,疫情之后,丈夫所在的销售行业不景气,加之患有肺癌的母亲病情恶化,家里每月支出至少需要3万元。当时的房子不再保值,她又需要钱,所以就卖了房子。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没有及时脱手,死扛到今天,她亏的就不是30万,而是90万了。
第三个故事是在北京工作过18年的林清,在几人当中,她的压力是最小的。2024年3月,林清的父亲患病离世,2个月后,她卖掉了房子,转而到天津工作。她称,卖掉了每月要还9,000元的房子,变成了现在每月支付1,700元的房租,还不用交每年几千块的物业,感觉很轻松。
如今,中国多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地,房价掉了三分之一,甚至腰斩。卖房被称为止损,买房者自嘲是“入坑”。
有网友称,“现在卖,这叫止损,中介说的对,应该感到庆幸。以后再想卖,那才叫割肉。”
虽然官方一再宣称只有普通住宅价格下跌,一线大城市的高档住宅仍然坚挺。但实际情况是,黄金地段顶流豪宅也在大幅下跌。
比如,北京海淀区核心位置的万柳书院,房价最高时曾达36万/平方米;今年6月,一套二手房的成交价为20万/平方米,下跌约44%。
另外,在房天下网站上还有一套万柳书院的房子,单价已经降到14万元/平方米,自1月挂牌到现在已经半年了,还没有卖出去。
上海顶级豪宅古北壹号,位于上海市闽航区、长宁区交界处,是上海的豪宅区,当年成交单价是25万/平方米。今年6月,古北壹号一套房子的挂牌价为15万/平方米,单价下跌了4成。
深圳顶极豪宅深圳湾一号,位于深圳湾的核心地段,房价最高时,房价曾达到35万/平方米,如今房子的单价降到13万/平方米,仍无人购买。
经济学博士王至清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需求相当于没有了。不但房产不行了,所有的消费全都惨跌。中国的楼市不可能再复苏。疫情导致中国人口大量消失。人口没了,消费也就没了。她说,“从历史上来看,当一个国家三分之一的人口消亡的时候,这个国家基本上就崩盘了,政权也要垮台了”,只是中共还有一个世界市场,如果没有这个,它早就完了。
——《纪元焦点》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