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DIY上岸哥大和剑桥

2025-08-03 11:25: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谷雨星球

出国留学时,不少人会选中介求稳妥,靠谱机构确实能省心力。但也有人偏爱DIY,就像今天的主人公Ben——他靠自己一步步摸索,成功叩开了哥大与剑桥的大门。这段申请路藏着多少挑战?又沉淀出怎样的成长?跟着学霸君,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或许能为你的留学路带来新启发~

大家好,我是Ben,今年刚DIY拿到美国藤校哥大和英国剑桥大学录取。

DIY是留学黑话,指的是我没有用留学中介和顾问,在当下动辄几个顾问为学生保驾护航的留学市场里极其罕见,就连好几个靠顾问提供录取信息的自媒体媒体都没有收录我的offer。

说实话,拿到这样的结果我也没有想到,在这之前,我曾常常噩梦,彻夜难眠。

一是因为没有专业团队托底,我前前后后看过超过15家的升学机构,却因没有选到理想的而作罢。

二是因为我没有参加过夏校,也没有发表过论文,还摆烂许久,在很多人眼中“出厂设置”就输了,根本没机会“上岸”。

三是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我接连拿到无数拒信,就连原本以为很有希望排名不算太高的大学也被拒绝了。

当时的我甚至开始后悔DIY,认为这是个无比错误的决定。

签约机构,就类似买一张航线固定的轮渡船票,确保你不会撞上冰山。而DIY则相反,你需要自己驾驶着一只小帆船迎着风浪驶向看不到的彼岸,所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我最想送给大家的话:

一只鸟落在树上不担心树枝断裂,不是因为鸟相信树枝,而是鸟相信自己的翅膀。

Benjemin,他也是谷雨星球的读者,所以很乐意来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是谷雨星球成为留学生的100种可能的约稿,看见真实的可能性。

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学霸,七年级进入双语学校时候没有做好准备,英语特别烂,上课根本听不懂,也没动力学,所以前两年一直在摆烂,每天上课用睡觉来躲避现实,晚上用抖音和游戏来麻木自己。

如果当时跟老师说,我要上剑桥和哥大,那就是痴心妄想。

真正醒悟是在口罩期间,我中招之后,躺在床上回忆人生,意识到自己在荒废人生,我发誓好过来后要去尽力过后悔的生活。

身体康复后,我也兑现自己的诺言。而一个人有了发自内心的力量后,自然就会有动力,我主动和各科老师沟通交流学习方法,请教课内和课外的问题,成绩大幅提高。

之前摆烂的人生也有些优势——

我一直是个有点野生的孩子,没有受太多规训,向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也是我感谢父母的地方,给了我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展学术之外的兴趣。

举个例子,为了让上课不犯困,我在学校开起了学生奶茶店。这样我就可以每天给自己做奶茶和咖啡,补充能量。还有为要早起泡茶为中午营业作准备,我被迫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在同学都还在家里睡觉的时候,我已经早起打扫店面,在等茶煮好的间歇背几个绿皮书托福单词。

在这里介绍一个“间隔重复记忆法(spaced repetition)”:比如背单词的时候,用闹钟设定复习时间,每次5-10分钟的间隔,再次巩固记忆一遍。我靠着这个学习法,从9年级的雅思5分,变成了在10年级首考就考出了7分。

或许是在乌龙茶和生椰拿铁的双重咖啡因的加持下,我这段时期学习效率大增。

与此同时,这段小创业经历也让我成长飞快,因为没有指导,我们只能靠查阅网络学习单品制作的方法,经历不断的失败和调试,我们的口味已经和外面的奶茶店几乎无异。

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信息检索能力,也因为自己创过业,为我决心自己申请有了很大的信心支持。

进入高中后,升学有了压力,第一年我就报名了6门AP,每天与微积分BC、艺术史、M国历史等课程斗智斗勇,还要保持课内GPA,课外活动让等也让我非常疲惫。

我喜欢交朋友,为了缓解学术压力,我就自己抽空尝试了播客、文创设计和纪录片拍摄等,在学校还长期参与了各种英文戏剧项目,和团队一起拿到过全市第一。

很多人会问:你怎么有时间做这么多事情?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之所以能做这些,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去上SAT补习班,没有去考,也没有做科研和夏校。

11年级暑假,我发现身边同学都开始找机构了,我我下定决心要签约申请机构,

妈妈经常告诉我要宁缺毋滥,所以,在签机构这件事上,我觉得宁愿缺着也比签约不合适的要强。

记得每次去找机构,我都要被问起我的各种标化成绩,但是每次我介绍完自己的情况,机构的老师眼中的光瞬间就熄灭一半了。

这让我非常挫败,有种自暴自弃的沮丧感。

我参观过大小镑类留学申请机构,有的盘踞市中心一整栋写字楼,有的线下办公室只能租得起一个房间。

有的机构氛围像是工厂的流水线,老师不苟言笑,整套标准化流程让我觉得有些恐怖;有的则像是恋爱综艺节目的拍摄现场,向我推销机构的一大理由竟然是这个机构脱单率很高。

虽然我承认一些机构的专业性和高效,但是我也意识到了大多数机构还是会为了申请结果的稳定性,而把学生向某个方向塑造。

有一次我差点签约,机构的介绍和师资我都很满意,但就在要签字的时候,销售老师向我讲起她要把我塑造成的申请形象。

按照她的说法,我签约完SAT就要报名上,业余时间也要和某某教授一起合作我不太感兴趣的“科研论文”。我当时只感觉被当头一棒。

我手一抖,笔从我手中掉下。

老师问我怎么了,我找了个借口说我需要再想想,随后逃出机构。

当时焦虑的我每天就刷油管视频尝试分心。也许是算法识别出了我的需求,我有幸刷到了特别多成功的DIY案例:

我深刻记得一个头戴着花环的夏威夷女孩,灿烂着笑着分享她申请到布朗大学的故事。她阅读着她写的文书,我好像看到了《海洋奇缘》中的莫阿娜从电影中走出来——

作为一个学术不算优秀的家中初代大学生,她却以自己对划船的热爱和波利尼西亚的文化魅力打动了招生官;

还有一位来自印度的学姐分享了她从印度小城市DIY申请到加拿大本科,最后上岸康奈尔医学PhD的故事。

虽然大家的性格和背景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对自己能力的相信和接受人生的无限可能。他们相信犯错或失败只是人生故事的一环,是日后成功的铺垫,这让他们拥有了摔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我还记得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句话:

“一只鸟落在树上不担心树枝断裂,不是因为鸟相信树枝,而是鸟相信自己的翅膀。(A bird sitting on a tree is never afriad of the branch breaking, because its trust is not on the branch, but on its own wings.)”。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苏州河边散步,耳机里正好放到陶喆的“我要找回我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我就这样静静地驻足思考了一分钟,然后下定决心自己DIY。

最开始,我并没有打算申请英国大学,因为听说英国重学术,而自己又不是学术天赋型选手。

但喜欢剑桥的好朋友讲了《万物理论》拍摄时霍金住饼的宿舍,启发牛顿万有引力的苹果树,以图灵冠名的电脑房,只有院士和教授才可以踩的草坪......

我被哈利波特般的环境吸引住了,在ddl前三天开始写申请文书,并最终在最后一分钟提交。

我们学校共拿到了5个剑桥面邀,而我是最不被看好的那个,就连我自己也不认为有任何希望。

记得当时面试时剑桥教授从开始就一直皱着眉头,因为我没有机构辅导,对面试流程也不太熟悉,在测试语言能力的时候一开始我甚至没有理解问题,结束之后我就没有再想结果了。

不过,之后我却迎来了生活给我的惊喜。

大年初二的一个晚上我点开手机邮箱提醒,标题是“Homerton College Has Offered You a Place”,我才意识到,我成为了学校这届唯一通过面邀拿到预录取的幸运儿。

Homerton College

美本申请却没那么顺利了,两所文理学院接连被拒。

先是ED1被鲍登学院拒,ED215名开外的华盛顿和李大学以为稳了,也还是被翠拒。

因为当时我剑桥offer都下来了,于是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美本?我甚至开始后悔DIY,认为这是个无比错误的决定。

直到今年号称最低录取率哥大的offer到来时,我并没有立刻分享喜悦,而是点了一支香薰蜡烛,长舒一口气,回忆起我一路的经历。

这一路所谓的“不完美”,包括我没有夏校也没有发表过重要期刊,其实都是讲述真实的一部分。

回顾DIY,我做到的就是最大化利用好我拥有的资源去实现我的理想。有了这种成长者心态,也许我们都可以更轻松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我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拿到录取之后,我向大学申请了延迟入学一年,随后报名参加了一个耶路撒冷的间隔年项目。我想去探索世界是不是像人们口中描述的那样,去丈量更少人走的那条路。

我选择DIY是选择用双脚去摸着石头过河,所幸河水并没有将我淹没。

虽然我想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但是我可能还是会推荐大多数同学找到一所契合自己的机构,并跟着有经验的导师们一起走过申请季。

签约机构,就类似买一张航线固定的轮渡船票,你相信船员的专业能力可以稳妥地带你到达你心仪的目的地,确保航向不会撞上冰山。

而DIY则相反,你需要自己驾驶着一只小帆船迎着风浪驶向看不到的彼岸。

两者没有绝对的好坏,绝大多数人需要也适合搭乘“轮渡”来抵达目的地。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就像攀岩者的热爱不是到达山顶,而是享受用双手征服险峻的岩面的过程。

那么,自己申请海外大学难道不是一场勇敢刺激的探险之旅吗?

而我,也体验过了。

最后,除了英美之外,我还申请了加拿大、以色列、阿联酋、法国等过在内的50多所大学,同学打趣道我应该去出个“申请测评”,感兴趣的可以留言,我会继续分享经验。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重庆新房漏水近两年 业主在天花板贴尿不湿
  2. 中国隐秘生物战?美专家警告“静默攻击”或已展开
  3. 年轻人爆粗“X你妈”,大妈当众脱光
  4. 美中AI之争 美国靠创新领跑
  5. 美联储内部分歧完全公开 主流派认定就业稳健 但.....
  6. 美财政部长称美中有望在8月12日截至日前达成协议
  7. 巴西12城爆大规模反美抗议,反对加关税、侵主权
  8. 年轻人爆粗“X你妈” 大妈当众脱光:过来啊来X我
  9. 为什么我对中国有信心?
  10. 印度与墨西哥 都出现了“虎”头人?
  11. 川普解雇“不诚实”统计局长
  12. 胡锦涛被恐吓:继续的话 对我们所有人都没好处
  13. “打败”两个哥哥,48岁首富女儿上位
  14. 高血压最怕缺维生素D?
  15. 毛主席为邓小平布下四步棋
  16. 新泽西州地牛翻身,纽约市也摇晃
  17. 开国10大元帅中,专家认为有3位不够资格
  18. 川普挥关税大刀 白宫顾问喊:值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19. 水漫紫禁城 习近平大凶之兆 中共末日显像
  20. 兄弟皆和尚 释永信家的生意经揭秘
  21. 无人机采购贪污案,乌克兰4人被捕
  22. 缺它,可能让脑子“变傻”
  23. 西洋镜:高尚与卑微的食物链
  24. 欧洲银行股飙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
  25. 俄远东剧烈地壳变动:千岛群岛6.8强震 堪察加火山600年来首度喷发
  26. 宗馥莉,输了什么?
  27. 苏轼一首《洗儿诗》 道尽了天下父母心
  28. 【百年真相】揭秘邓小平七度遇刺
  29. 乌克兰爆重大军购腐败丑闻
  30. 川普不满1事,对瑞士课39%重税
  31. 美国共和党宣传美汽车工业,结果翻车了
  32. 失去联邦资金 美公共广播公司宣布将关闭
  33. 华北洪灾死伤惨重 灾民质疑当局隐瞒死亡人数
  34. 儿子放弃北大上民办,母亲回应
  35. 发现马上扔,毒过砒霜
  36. 万斯承认:我对这种东西很着迷
  37. 川普复仇?前特检遭控"影响2024大选"遭正式调查
  38. 伊朗总统访问巴基斯坦
  39. 北京水灾死伤惨重 尹力陷舆论风暴 与习妻关系匪浅
  40. 中国多地暴雨成灾 公安部要求不转发非官方信息
  41. 川普遭本党多名议员谴责
  42. 日本找中国合办世界杯,有戏吗?
  43. 俄罗斯原油印度照买不误 川普二级关税如何落实?
  44. 哈马斯:除非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 否则不会解除武装
  45. 【佳音时刻】中共瞒灾 北京洪水死亡人数成谜
  46. 【名家专栏】中共欲领导全球新秩序野心受挫
  47. 演员朱龙广去世,6月曾露面
  48. 70岁中产阶级退休人士平均每月花多少钱
  49. 看病45分钟,被收3年停车费
  50. 86岁“名嘴”宋世雄,老到认不出
  51. 广西奔驰女亮证逼让路 车主投诉反遭警夜访施压
  52. 7月美国房市报告:33个都会圈 房价出现惊人下跌
  53. 【纪元焦点】旅美生子终结 川普限籍令或将启动
  54. 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55. 飞机上四类食物不宜吃 吃啥安全一文看懂
  56. 乌克兰前线即将改写?川普与北约军援新战略全解密
  57. 餐馆点牛排漏看三个字 美国女生接账单吓一跳
  58. 美韩在贸易协议细节各执一词
  59. 大峡谷野火失控 火积云滚滚遮天 视频曝光
  60. 总书记难产 习近平又支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