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她还债,法官们直播卖螃蟹

2025-11-19 23:26:1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新京报

直播间里,三位穿着制服的法官举着螃蟹,向大家展示饱满的蟹黄。镜头一转,是蟹塘边的田埂,另一位法官带着观众参观螃蟹的生长环境,实地抓螃蟹。

10月31日晚,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高淳区人民法院的新媒体账号直播间里,高淳法院的法官们化身主播,一边卖螃蟹,一边科普个人破产制度相关知识。

这场特殊的“带货”直播引来20多万人次在线围观。弹幕里反应各异。有人留言“法官带货,头一回见”,有人质疑:“你们没案子办了吗?跑来给人家卖螃蟹。”

刘毅是高淳法院执行局的负责人,也是这场直播的“主播”之一。他向观众解释,螃蟹不是法院的,是来自债务人秋兰家里的蟹塘,这是为助力诚信债务人清偿债务推出的司法变卖活动。

两个半小时里,直播间卖出100多单,基本清空了秋兰家当前成熟的螃蟹,收入全部汇入法院监管账户,用于偿还秋兰家的债务。

看似热闹的“带货”,是高淳法院首次通过网络直播变卖债务人财产,也是一次政策性尝试。2020年6月,高淳法院被江苏省斑院确定为“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试点工作”法院,承担实施类个人破产申请制度的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破产法学会会长徐阳光表示,这是一次非常有温度的司法创新实践,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司法不是冰冷无情的,对于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法院能够“搭把手”,帮助他们东山再起。

而这场让他们重启生活的制度探索,正为全国层面个人破产立法积累实践经验。

为了帮她还债,法官们直播卖螃蟹

▲10月31日晚,高淳法院的三位法官在直播间卖螃蟹,从左到右分别为崔旺、魏猷龙、刘毅。 受访者供图

“诚信而不幸”

“螃蟹的每次蜕壳,都是从困境里挣扎出一个新的自己,在高淳,秋兰一家也卸下了重重的担子,正准备从头开始……”

直播开场,是高淳法院为秋兰一家拍摄的纪录片。

秋兰父母曾以船运为生,一起交通意外改变了这家人的生活。2015年5月,秋兰母亲骑电动车时,载着的狗突然跳下车,导致她把一路人撞倒致残,经高淳法院判决需赔偿26万余元。最终,双方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随后,秋兰父母返乡做螃蟹养殖,因缺乏技术接连亏损。加上交通事故赔偿金,家庭总债务最高时达80多万元。

这些年,秋兰一家人为债务奔波。秋兰和丈夫白天经营小吃店,夜晚支起夜市小摊,一有空便到蟹塘帮忙,蟹季帮父母摆摊售卖。十年过去,一家人还了20多万元。

高淳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刘毅,与秋兰同岁,是负责秋兰母亲交通事故赔偿的执行法官。他记得,交通事故发生后,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秋兰都会准时联系法官,询问打款账户。今年已经是第九年。

今年6月,刘毅去秋兰家回访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秋兰父亲的账本,那是一本皱皱巴巴的笔记本,有些掉页,上面记录着每一笔欠款,以及还钱日期。秋兰的母亲在边上一刻不停地干活。

他还了解到,秋兰一家本想着蟹季卖完后能还上一部分钱,但今年养殖的螃蟹受高温影响,死亡率上升,收获不佳。

眼看一年的辛苦又要付诸东流,刘毅和同事们主动联系当地螃蟹合作社,请求专业支援。合作社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秋兰父母更改了螃蟹养殖的水量和喂养饲料,死蟹的情况大大缓解。

螃蟹的状况终于稳定下来,但因养殖所欠的债务,靠一季螃蟹的收成难以根本改变。于是刘毅和同事们向秋兰一家介绍了法院正在进行的“类个人破产”的试点工作。刘毅告诉秋兰,需要对她父母的财产进行清算,随后利用金融工具“重整贷”一次性还完债务,后续再向银行还款。

“重整贷”是高淳法院在试点工作中探索出来的解决方案。刘毅表示,“债务人本身没钱可还,要打破债务僵局,让债权人同意部分免债,得有资金进来。”因此高淳法院推动当地金融机构,针对“类个人破产”推出“重整贷”,由银行为一次性清偿资金提供相对长期低息的贷款,债务人再按期向银行偿还贷款。

经过考虑,秋兰带着父母到法院提交了“类个人破产”申请。

法院受理后,执行干警和破产管理人多次走访秋兰家的蟹塘、翻查账本,对其进行全面的财产、债务调查,以及诚信审查。

法院召集了秋兰一家的20位债权人开会,会议上,秋兰一家多年来的还款记录和蟹塘现状被详细展示。

债权人们认可秋兰一家的为人,也愿意做出让步。最终,20名债权人一致同意:除交通事故赔偿金需全额清偿外,其余债务按本金9折一次性清偿。



▲10月31日晚,直播间就搭建在秋兰家蟹塘旁边。 受访者供图

直播间里的普法

这次直播卖螃蟹,是高淳法院首次通过网络直播变卖债务人财产。

为帮秋兰家这批螃蟹卖个好价钱,执行团队动起脑筋。往年,秋兰家的螃蟹大多卖给收购商,残蟹拿去市场上摆摊。

刘毅提到,大多数法官都是90后,常有脑洞大开的想法。“直播带货”就是想出的新点子,既能保证价格公正、透明,又能尽可能提升收益。

刘毅表示,根据规定,司法变卖适用于处置周期较短的生鲜类物品,在反复论证可行性后,这个方案也得到了院里以及上级法院的支持。

直播当日,正好是10月底,螃蟹肥美的时候。执行团队忙完当天的工作,赶到秋兰家蟹塘时,离开播还有一个小时。他们在塘口搭了个架子,摆好借来的直播设备。

这是刘毅第一次直播,刚开始还有点儿紧张。

但得益于直播前的准备工作,他很快就放松下来。直播间里有四位主播,分别是崔旺、魏猷龙、刘毅三位法官和一名主持人。魏猷龙法官年长一些,特地来直播间为年轻法官们“撑场子”。

直播开始后,法官们先介绍了“司法变卖”和网购的区别。

崔旺解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网拍规定,对于市场有公开参考价的季节性商品,可以直接变卖,价格参照市场交易指导价格,是一口价模式。

除了介绍高淳的螃蟹,法官们还科普了高淳法院类个人破产的试点工作。

刘毅介绍,个人破产制度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是为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一条出路,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通过类个人破产制度,把所有债权人召集起来,让大家评价这个债务人的为人,愿不愿意减免部分债务。如果大家全部同意,就可以办理“重整贷”,也就是秋兰父母使用的政策。

“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刘毅说,对债权人而言,通过法院和管理人全面查清了债务人的财产、收入及家庭经济状况,清偿计划透明、公正,能够避免“多还谁、少还谁”的情况。

刘毅强调,使用“重整贷”的前提是债务“见底、清底”。案件结案后还需长期监管,例如“重整贷”还款周期长达七至八年,一旦违约,法院会重新启动追偿程序。

像其他直播间一样,这场直播也有抽奖活动,只不过抽奖口令为“公平正义”“秋兰们加油”等。

直播进入后半段,气氛变得更加轻松。法官们随机挑选了几只螃蟹放入蒸锅里,开始直播“吃螃蟹”。这场原定2个小时的直播,因为气氛热烈,延长了40分钟。

这场司法变卖直播,有20多万人次观看,卖出162盒蟹,共计收入5万多元,收入全部汇入法院监管账户,用于偿还秋兰家的债务。

直播结束后的第二天,刘毅和同事们,以及验蟹师,一只一只检查,再一只一只过秤,把螃蟹发往全国各地。

刘毅也悄悄拜托亲戚下了一单,后来他收到回复,螃蟹的品质很不错。



▲刘毅和同事在法院为来访者讲解个人破产制度。 受访者供图

“诚信的债务人,应当得到理解和尊重”

直播背后,是执行法官们更深层的思考:当“执行难”成为老问题,司法怎样真正帮助那些愿意履行义务、却一时陷入困境的人?

2020年6月,高淳法院被江苏省斑院确定为“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试点工作”法院,也即实施类个人破产申请制度试点的法院。自该试点启动以来,高淳法院已立案20件,结案16件。

试点工作,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刘毅表示,这项工作之所以有挑战,是目前我国的个人破产制度尚无明确法律条文,法院只能在现有规则下探索适合本地的操作方法;其次是传统观念认为欠债必还。

在刘毅看来,个人破产的核心并非单纯免债,而是债务重整。“相当于把所有的债务统筹管理,不然随时有人上门要债,债务人很难生活。”

他提到,曾有位年过六旬的女教师,丈夫因投资养殖业等行业失败导致欠下共同债务500多万元,退休金一到手就拿去还债,家里每年过年都有要债的人。在债权人会议通过后,她告诉法官,自己这么多年只有在法院这样开心笑过。

“破产就不用还钱了?”也是刘毅经常被问的问题。

答案当然不是。他介绍,个人破产案件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因此,如何甄别“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是关键环节。

对此法院建立了筛查程序和多重把关,通过在申请人经常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委等地张贴债权申报公告,多渠道开展债权申报和财产调查工作,征求债权人意见等,针对债权人提供的线索,法院会逐一核实,对隐匿财产、违反公序良俗者,一律排除。

刘毅提到,他们曾经排查出有申请人婚内挪用巨额资金为情人购房,还有人彩票中奖后不用于还债,这些申请人都会被排除在外。他表示,优先纳入申请的,是在地方支柱产业转型、政策调整中受影响的人。比如,重点从区域内建筑、船舶运输、水产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以及需要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制造业中筛选适合主体。

作为执行法官,刘毅坦言自己也经历了观念转变。“在此前的观念里,执行法官天然是去‘追债’的,而不是帮被执行人‘脱困’的。”但一个个案件让他看到,许多债务人有努力、有担当,只是被风险或变故压垮。他表示,“诚信的债务人,应当得到理解和尊重。”

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这一制度,高淳法院还为“诚信但不幸”的债务人拍摄了纪录片。“有债务人看完会流泪,”刘毅说,“他们还会反思自己是否符合诚信标准。”

他感叹,过去执行法官面对的是抵触与逃避,在“类个人破产”案件中,债务人配合度前所未有。他认为,这是因为债务人看到法院现在不是“追”,而是“帮”,这种合作心态,让清偿过程更顺畅,也重新建立了信任。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研究推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审议通过,2021年3月正式施行,至今已经实施四年多;2025年11月1日,《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破产法学会会长徐阳光担任《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起草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在他看来,未来全国层面的个人破产立法,最重要的实践基础就是深圳、厦门进行个人破产立法试点以及类似高淳等地探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积累的宝贵经验。

他认为,地方的先行先试,会暴露出许多需要顶层设计来解决的问题,如与现有法律体系的衔接、跨地域的信用修复、对恶意逃债的联合惩戒等。地方的实践探索反过来会推动全国层面的配套制度加快完善,也会激发出更多元、更深入的司法实践,从而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在直播卖蟹结束后,刘毅收到大量留言。

面对部分质疑,他坦然表示,“这不是噱头,而是不得不想办法。”他说,这场直播本身就是探索,能让更多人开始了解“类个人破产”,就像一颗石子落入水面,泛起理解与讨论的涟漪。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内斗激烈分歧公开化 习与蔡奇缺席重要会议
  2. 假如中日开战 谁输谁赢?
  3. 中国大使馆前 日本人用音响放"馆长咆哮习近平"
  4. 赖清德推1100万本“民防手册”入户
  5. 福建舰刚出海 日本即公开下战帖 美日台联手亮剑
  6. 想要逆龄?这些抗老好物帮你保养更有效
  7. 瑟瑟发抖,史上“最不快乐”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
  8. BBC重磅调查:中共在英巨额投资暗藏军事技术转移风险
  9. 传张展被移交“思想政治犯”机构 遭人权组织谴责
  10. 关咏荷素颜照:皮肤松弛皱纹多
  11. 英伟达上季营收加速增长62%
  12. 决裂后,马斯克重访白宫
  13. 川普政府宣布拆解教育部计划
  14. 白宫公布C罗访白宫照片,与川普相谈甚欢
  15. 川普重申必须允许高技能外劳进入美国
  16. “链锯熊”出没画面曝!日本网友惊呆热议
  17. 【独家】美牧场主探索传统耕作的出路
  18. 10月访日人数创新高 日本政界吁降低对中依赖
  19. 川普吁制定联邦标准监管AI 以防中共超车
  20. 美农业部长誓言彻底改革粮食券项目
  21. 美国公民因涉嫌多次向中国提供情报在德国受审
  22. 昨日本公开下战帖 必要时将击沉福建舰
  23. 奥迪计划在美国推出电动SUV
  24. 英国拟建多座军工厂 重建本土炸药供应链
  25. 胡歌自曝有危机感 担心遭新生代演员淘汰
  26. 山西法轮功学员陈忠丽遭绑架 狱中受虐待
  27. 宋佳二封影后被热议
  28. 英国官员:美国州长得求着中国去
  29. 阿拉斯加石墨矿发现稀土 可破除中共垄断
  30. 西雅图地区油价预计上涨
  31. 为什么日本愿为台湾开战 你不知道的真相
  32. 川普出席美沙投资论坛:美国回来了
  33. 纽时:美国成中国最大融资对象 资金流向敏感领域
  34. 英国启动“未来工厂”计划 重建本土军工产能
  35. 探险遭遇超自然 肯塔基采石场的大脚怪
  36. 美国会批准公开爱泼斯坦档案 涉及哪些内容
  37. 冬天的这个习惯很容易让室内植物垦坍
  38. 川普宣布沙特为“主要非北约盟友”
  39. 罗瑞卿大将之女罗点点逝世,享年74岁
  40. 白嫖乱中国!电商被玩崩溃 1天退回上万件
  41. 传川普放行CIA秘密任务 对委内瑞拉可能行动曝光
  42. 习近平暗布“风水局”,关键位置出现错别字
  43. 高校的入职标准,果然只有骗子才能满足
  44. 美少女游轮神秘死亡 尸体被藏床底 凶手是继母之子?!
  45. 莆田系-军方活摘链条的白头套
  46. 中共警告无效算计落空?中国飞日本航班爆满
  47. 美指控8外国人涉全球内线交易 包括港新华人
  48. 强奸戏拍多了 她开始写剧本自救 短剧女主边拍边骂…
  49. 经济学人:2025大胜后 习近平2026面临三大诱惑…
  50. 朝鲜夫妻经商大赚 “态度傲慢”遭枪决 200人被逼着看
  51. 日本官员:北京将全面禁止日本海产进口
  52. 官员为政绩编造数据 暴露中共体系漏洞
  53. 分析:农民工若大规模返贫 或将揭竿而起
  54. 大地震中的神秘现象:濒死体验
  55. 助浴 收纳师…年轻人抢着干的小众职业 日薪超1000
  56. 高中学历“逆袭”成大学博导 如何骗过层层审核的?
  57. 大骗子成了首席科学家引关注,起底郭某…
  58. 超市的临期牛奶去哪了?离职员工:4个地方
  59. 路透:美国要乌克兰认了 用割地与裁军换停战
  60. 罗瑞卿女儿罗点点病逝:晚年倡尊严死 六四时曾遭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