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川普“降息”,美联储“缩表”

2025-11-15 01:25:2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华尔街日报

在川普强烈呼吁降息之际,美联储新主席候选人却罕见集体转向“缩表”,鹰派共识悄然成型。资产负债表收缩、QE工具存废,将直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向,华盛顿对美联储未来角色的激烈争论正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尽管总统川普持续不断地公开施压,要求降低利率,但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热门候选人们,却将政策讨论的焦点放在了限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上——这是一种可能与总统低利率愿望背道而驰的政策倾向。

这场必于美联储角色的思辨,正值白宫紧锣密鼓地物色鲍威尔继任者的关键时刻。据POLITICO报道,负责物色工作的财政部长贝森特本人,以及多位被列入候选名单的重要人物,均已公开表达了对美联储庞大市场影响力的担忧,暗示未来可能采取包为收敛的政策路径。

最新的动态是,包括前美联储理事Kevin Warsh和现任理事Michelle Bowman在内的主要候选人,都发出了类似的信号。Warsh在福克斯商业频道上以民粹主义的口吻呼吁“将资金从华尔街抽走”,而Bowman则主张维持“尽可能小的资产负债表”。这些表态与川普希望通过一切手段压低借贷成本的诉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场辩论的核心在于未来美联储在应对经济衰退时,是否还会像过去一样动用量化宽松(QE)这一强力工具。下一任主席的人选,将直接决定美国央行在未来数年内的政策弹药库和行动意愿,从而深刻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预期和走向。

候选人的“鹰派”共识

在下一任美联 储主席的角逐中,一种限制央行市场吧预的“鹰派”共识似乎正在形成。这些候选人普遍认为,美联储超过6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然过大。

Kevin Warsh:作为前美联储理事,Warsh在过去近15年里一直主张限制央行的规模。他认为,缩减资产负债表反而能为美联储在不引发通胀的情况下降低短期利率创造空间,尽管这一观点并非所有人都认同。

Michelle Bowman:作为现任美联储理事,Bowman的逻辑是,一个更小的资产负债表能为“应对未来的冲击或经济衰退提供更多空间”,不必担心扩张工具时空间不足。

贝森特:领导遴选饼程的财长贝森特本人也被川普提及为潜在人选。他在一篇长达5000字的文章中明确指出,央行需要致力于“缩减其对市场的扭曲性影响”。尽管他在接受采访时澄清,其观点更侧重于对未来的资产购买保持谨慎,而非立即收缩,但他承认,“改革”是他在此次物色工作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川普的矛盾立场

候选人们对“缩表”的关注,与川普本人的政策偏好和过往言论形成了直接冲突。川普以其“即兴的政策风格”而闻名,他最关心的是降低利率,以减轻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和刺激按揭贷款。

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发生在2018年12月。当时,美联储正以每月最多500亿美元的规模缩减其资产持有量,川普在一条深奥的推文中直接喊话:“停止那500亿(Stop with the 50 B’s)”,他担心此举会抽走关键融资市场的流动性。

这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川普究竟是希望削弱美联储对市场的影响力,以迎合共和党传统的小政府理念;还是希望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满足他对尽可能低利率的渴望?目前来看,答案并不明朗。

“缩表”背后的政策逻辑

候选人们对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呼吁,背后是共和党人对量化宽松政策长期存在的担忧。量化宽松(QE)是央行在短期利率降至零后,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来压低长期利率的非常规工具。

反对者认为,这一政策存在多重弊端:

干扰市场纪律: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现金,干扰了市场的正常定价和风险出清功能。

助长政府开支:Bessent在其文章中指出,美联储的资产购买为国会在新冠疫情后进行大规模财政支出创造了空间。

加剧财富不平等:通过非自然地推高资产价格,QE被指加剧了贫富分化。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持此观点。现任主席鲍威尔上月为QE辩护,称其在2020年市场失灵、失业率飙升等危机时刻是“关键工具”,尽管他也承认事后看来2021年的资产购买可能持续得过久。

市场前景与最终抉择

无论这场辩论如何发展,市场的短期路径似乎已经确定。美联储计划于12月1日停止缩减其资产负债表,以防止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问题。这一决定得到了白宫首席经济学家、现为美联储理事的Stephen Miran的支持。Miran同时指出,由于央行将用短期美国国债逐步替换其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仍将承担更多长期债务风险。

对于未来,Miran表示,当美联储的就业和物价稳定双重使命面临“可信且重大的风险”时,他并不反对使用QE。

最终,无论谁在明年五月鲍威尔任期结束后接掌美联储,都可能面临“身在战壕,没有无神论者”的现实。在经济真正陷入衰退、民众生活成本成为首要议题时,任何一位由川普任命的主席或许都会感到有必要动用所有可用的政策工具。然而,在此之前,这场必于美联储未来角色的辩论,将持续为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欧盟被迫“开放”还是“自救”?
  2. 遗体检出精液 连云港女职员陪酒死亡 5镇干部被处理
  3. 【翻墙必看】中共网安公司大规模数据泄露
  4. 白卡重大改革!恢复资产审查 车 房 存款 现金都要算
  5. 美三大股指齐跌!创一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6. 中国“最诡异”出口激增:各国争相购买“这些产品”
  7. 她怼上川普!MAGA议员格林宣布法案废除H-1B
  8. 5马赫高超音速电磁砲!中国核航母恐加装致命杀器
  9. 美出口管制奏效 应用材料公司拟减中国支出
  10. 校长被控把学校当后宫 夸张影像曝 真相揭开更劲爆
  11. 45岁卡车司机被撞身亡
  12. 从“定于一尊”到“孤家寡人”?习近平这13年
  13. 大佐回来了?日本考虑在自卫队恢复“军衔”与“兵种”
  14. 66岁倪萍身家上亿,仍为儿子婚事发愁
  15. 支付1.48亿后,小红书不想给“大厂打工”了
  16. 又一国与美达成协议
  17. 医揭10大致癌习惯易忽略
  18. 贵州亿元“世界最大人造月亮”项目烂尾
  19. 2岁男童独自跑出门,奶奶不追反锁门
  20. 一个外卖女骑手的真实记录,口碑爆了
  21. 家暴男子在巴黎车站向警察挥刀 遭枪击后自戕
  22. 贵州办“抓猪比赛”,女子震撼网友
  23. 经济学人预测2026十大趋势:“川卷风”持续进击
  24. 报告指2026年将掀“永久性裁员潮” 这类人或逆势加薪
  25. 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或加剧通胀压力
  26. 炸酱面
  27. 老年朋友还是用苹果手机为妙
  28. 全球最多订阅YouTuber开主题乐园 门票7美元起
  29. 国际关注 北京为何对这些台湾人发出“红色通缉令”?
  30. 赵露思成立新工作室 五股东退出前东家银河酷娱
  31. 于朦胧坠亡2个月 宋祖德发文:呼吁立法禁器官移植
  32. 美批准韩国建造核动力攻击型潜舰
  33. 苹果功勋COO杰夫·威廉姆斯正式退休,一个时代落幕
  34. 半夜偷偷烤饼干
  35. 冲突升温!中国外交部突发“匝甜前往日本”通告
  36. 美收紧移民政策 糖尿病肥胖等成拒签理由
  37. 老明星“回春术”压爆于朦胧命案
  38. 川普首度对台军售3.3亿美元
  39. “对等关税”若被推翻,川普的B计划是什么?
  40. 中国女歌手在工作过程中,因电动座椅架挤压身亡
  41. 中华民国的抗战胜利与国运的转折
  42. 苹果推出全新护照数位ID功能 需知这些信息
  43. 西湖大学开发微米级蛋白质组学成像新技术
  44. 南澎列岛海洋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
  45. 广东省科学院组团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46. 中共台海策略升级:外交战狼与军内整肃双刃齐出
  47. 习近平坐上“被告席”,中共喉舌对蔡奇动手了
  48. 美福特号航母逼近委内瑞拉 真实用意引关注
  49. “ICE在这里偷人!” 这城市居民贴标语警告
  50. 国际知名主持人摩根演讲:觉醒主义已亡
  51. 携手同济,福耀科技大学博士联培再落一子
  52. 韩美公布贸易关税及国安协议细节
  53. 中国有7亿摄像头 为何大量失踪儿童找不到?
  54. 组图:拿破仑戴过的钻石胸针拍卖 天价落槌
  55. 通用型细胞疗法新突破
  56. “太空出差”203天,神二十乘组做了啥?
  57. 英美灵媒最新透露 凶手墨镜上有谋杀现场
  58. 1小时投进1516颗三分球 美教师创世界纪录
  59. 腾讯屏蔽澎湃新闻调查视频 引批评
  60. 橡树资本调仓,桥水远离中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