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抗战胜利与国运的转折
2025-11-14 19:25:3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曾任驻美武官、精研飞虎队历史并著有《留取丹心照汗青之飞虎薪传》的中华民国空军退休中将田在劢,日前出席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的第24届美台国防工业会议,会后在纽约接受本报专访。
上接:飞虎精神不灭——中华民国与美国空军的并肩岁月
田在劢中将感慨,中华民国的近代命运与美国密不可分。抗战期间,美方援助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战后部分美国官员受中共宣传与误导影响,对中国形势产生偏差判断,使国、共局势逆转。他说,真正改变中国命运的,不仅是外力,更在于共产势力透过欺瞒策略与渗透作为等所带来的崛起。


1930年代,中共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民国政府自然无法容忍。田中将比喻说:“这就像纽约州若宣布独立为‘纽约共和国’,华盛顿岂能同意?”因此,国民政府开始“剿共”,一路剿到延安。当时共军仅剩四千余人,眼看即将被消灭,却因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中正“联共抗日”,使中共死里逃生。
蒋中正并非不愿抗日,而是深知国力悬殊,贸然迎战无异以卵击石。若能争取时间、积蓄实力,再与日本抗衡,或许胜算更大。但“卢沟桥事变”后局势全面失控,八年抗战遂成定局。战后统计,中国人员与物资损失相当于6,500亿美元,以当时币值而言,是难以想像的天文数字。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正式参战,通过《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援助盟国,总额约501亿美元,其中中华民国仅获约15.5亿美元,占比约3.2%。更关键的是,这批军援物资大多由美军驻华参谋长史迪威(Joseph Stilwell)掌控。
史迪威是一名强烈反蒋、亲共的军官。他认为国民党腐败、共产党“能打仗”,与蒋中正关系恶劣,甚至擅自将部分援助转拨延安,他因此在三叉戟会议上遭罗斯福总统严斥。结果是共军在八年抗战中从四千人增至百万人,中共壮大的部分军火,正出自于这位美军将领的“同情中共与误导信息”。

根据美国飞虎英雄希尔在《Tex Hill: The Tiger》一书记载,1944至1945年抗战后期,共产党势力大幅增长,而国民党仍以全力与生命抵抗日本。一号作战后,史迪威与蒋中正关系彻底破裂,他甚至主张由自己取代蒋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最终要求美方撤换,史迪威于1944年底被召回,但中美关系已深受损害。


该书并指出,史迪威指挥部的政治顾问多为亲共人士,能接触中美之间的情报与电报往来,进而影响美国舆论和决策,破坏国民政府的声誉。这场资讯战与外交误导,直接削弱了美方对中华民国的信任,也成为战后政策错位的伏笔。
美国曾派马歇尔将军前往重庆,试图调停国共内战、建立联合政府,从而结束内战。但他在中国事务上已受史迪威观点影响过深,调停最终无功而返。田中将说,“如果罗斯福总统能多活两年,历史或许会改写。”因为罗斯福仍对中华民国怀抱信心,能辨识共产主义的危险;相反地,接任的杜鲁门与派往中国的马歇尔,过于信任史迪威派的亲共论述,错位的援助与误导的外交,终使中华民国陷入孤立。
田中将总结说,国民政府固然要为失去大陆负主要责任,但史迪威的误导与美方的政策偏差,推动了历史的偏航。毛泽东后来已多次公开表示“要感谢日本人”——没有日本的侵华,就没有共产党的存活与崛起。这句话虽然刺耳,却正道出历史的悲剧与吊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