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调查报告:居民对楼市信心降至低谷
2025-11-07 00:25:3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最近,中共央行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只有9.1%的人认为第四季度房价会涨,这份报告被媒体披露后立即火爆网络。但是新浪财经的原始报道被下架。
分析: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继续下降
这项覆盖全国50个城市、2万名储户的权威调查报告中,最具冲击力的数据是,居民对房价看涨的预期连续第二个季度跌破10%心理关口。与此同时,看跌人数占比攀升至23.5%,是看涨人数的两倍多。二季度的看跌人数占比为21.7%。
博主“范睑舍长”的分析文章表示,央行的上述报告说明,房地产这艘船沉没,往救生艇上挤的人越来越多了。
过去二十年,中国人相信房子只涨不跌。所有人的认知都定型成了:早买早享受,晚买要加钱。大家都觉得有能力就赶快上车,有点钱交首付就必须买,不买就亏。
根据中共央行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到2025年三季度,六年多的时间,房价预期经历了三次暴跌。第一次是2019年三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那时候全国很多城市房价到了阶段性高点,官方调控政策一出,市场开始冷;
第二次是自2021年二季度开始。看涨的人数持续往下掉,看跌的人数持续往上走,一直到2022年二季度,看涨和看跌的人数第一次打平。2021年是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的最高点,之后就是持续缩量;
第三次就是现在。2025年二季度居民对房价看涨的预期直接跌破10%,三季度虽然微涨了0.2个百分点,但看跌的人数涨得更快。市场信心不是在修复,而是在继续往下走。
该博主认为,已经持续20多年的对房价的信仰被敲碎了。当9成人都不信房价会涨的时候,当9成人哪怕有钱也不太愿意把钱拿去买房的时候,房价还能涨起来?
然而在供给端,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房子根本住不满。供大于求,价格能不跌?最要命的是,年轻人不买房了。90后、00后这代人,不少人宁可租房住,也不愿意背30年房贷。因为他们看明白了:房子不是资产,是负债。买了房,每个月要还贷,这是负债;房子老了要维修,这是负债;物业费、取暖费、税费,全是负债。房价还在跌,你的资产在缩水,这就是双重打击。
文章说,房价预期跌破10%,它不是孤立事件,是整个社会信心问题的集中爆发。未来几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继续往下掉。因为信仰一旦崩了,想重建,太难了。这不是唱衰,是在陈述事实。
博主“大伟看楼市”的文章认为,央行的这份报告的数据让房地产市场再次迎来信心指标的“冰点时刻”。从曾经的“全民买房热”到如今“九成人不看涨”的转变,这组数据背后折射的不仅是市场情绪的变化,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深层逻辑的重构。
同期调查显示,57.4%的居民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感受指数较上季度下降2.7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2.3%,而倾向于“更多消费”的比例仅为19.2%。
“大伟看楼市”的文章表示,这更值得警惕——房价预期的低迷与居民经济行为形成了相互强化的闭环。“购房”已连续三个季度退出居民未来支出选择的前五名,而在2022年之前,这一选项长期稳居前四。
网易大V:楼市告别“闭眼买涨”的黄金时代
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61%,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新房均价已连续16个月环比下跌。
作为市场风向标,一线城市房价跌幅尤为显着:北京二手房均价较2024年同期下跌15.3%,深圳跌幅达17.0%,2025年9月,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二手房价格出现“无一上涨”的罕见现象。
网易大V“慧眼看世界哈哈”的文章表示,央行的报告释放的信号之一是,楼市告别“闭眼买涨”的黄金时代。
文章提醒到:刚需族别慌,房价不会疯涨。三四线刚需优先选靠近地铁、产业区的房子,避开远郊“睡城”;卖房族别拖:手里有三四线非核心区的多余房子,尤其是没配套的老旧房,赶紧变现,这类房子越拖越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