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陷困境,海上霸权倒计时开启?
2025-10-14 21:25:2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科学知识点秀
美国海军最近愁坏了,但如今日军的那一支曾经能以航母为核心的全球大征服的势头却被我们硬生生地打乱了它的节奏。
若美军航母的指挥官还一味地“以牙还牙”,以“武力”来对“抗”“抹”中国的“黑脸”,那恐怕连海上的话语权都保不住了,更不用说还能“出其不意”地把中国的“两栖”、“三代”等先进的战机给“打”个“措手不及”了。
如今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手法已由“开到别的国家的门口就能随便打”地简单粗暴的“一带一抄”式的打法逐步转变为“先打一口钩子钩住了对方的咽喉再动手”的高深的战略战术的打法,其先发制人的打击手段也由以舰载机的单机打击为主逐步向以舰载机的协同打击为主转变。
先以舰载机的单机打击的威胁力,先发制人地将对方的空中力量的主攻点——其空中力量的核心的机群给击毁了,随后以舰载机的协同打击的威力,将对方的空中力量的主攻点——其空中力量的核心的机群的残余的机群也给彻底的击毁,从而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将对方的空中力量的主攻点——其空中力量的核心的机群给彻底的击毁,占领了天下第一的制空权、为随后的海上打击打下了坚实的空中制胜的基础。
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除了自己长期的航母技术问题外,近期又接连出现了多起美国航母的“不良”事件,如美国两栖舰战队的“美利坚号”两栖舰的前主桅杆突然折断,导致舰上一大批的通信设备和指挥系统全部瘫痪。
美国的两栖舰战队的“美利坚号”两栖舰的前主桅杆的突然折断,导致舰上一大批的通信设备和指挥系统全部瘫痪。
近期又有美军的“尼米兹号”核航母在海上进行的导弹发射的试验中,竟将一枚导弹发射的“反向”了,险些将一枚导弹打在了自己的航母上;此外还有一大批的美国的“航母女兵”因“美利坚的航母生活”而“一一”自杀……这些都让美国的“航母女兵”们深感头疼啊!
尽管历经近20年的建设耗资超百亿元的巨大代价,福特级航母的多处“缺陷”也就难免“带病上岗”。
可惜至今该舰的最关键的电磁弹射系统都始终难以稳定地投射出有效的舰载机,先进的拦阻装置、武器的升降机也频频掉链子,使得这艘以“无敌之母”为号的世界级的航母至今也未能真正的形成起完整的战斗力。
凭借对中国的福建舰从开工到下水的仅仅3年就能顺利的实现了电磁弹射的可靠性问题的成功的证明,再一次地体现了中国的军工事业的迅猛的发展.。其不仅能完美的“弹”起重型的战斗机,还能随意的“装配”起各种类型的无人机,使其在实战的快速成型上更具有先天的优势。
由此可见,“中国的发展速度”与“美国的拖延”形成了奇异的对比,彻底地揭穿了美军长期以来的“技术自信”的谎言。
但比技术差距更关键的,是双方对“航母怎么用”的思路完全不一样。美国一直把航母当成“单打独斗的超级平台”,觉得只要航母够大、舰载机够多就能赢。中国早就不玩这一套了。福建舰不只是一个“飞机起降场”,它是整个作战体系的“中枢节点”。
借助2025年南海的演训活动,我们就能见证福建舰上的那一支“高智商的空中杀手”——歼-35的隐身战机与空警-600的预警机的实时的数据的传输,更能将我们拥有的一系列的空天、水天、陆天的各类的高精密的导弹的联动,形成了一个从“侦察”到“控制”再到“打击”最后到“评估”的完整的“杀手的链条”,甚至1200公里外的目标也都能被我们所精准的拦截一网打尽。
为什么中国能做到,美国却不行?根源在工业体系和效率。中国有完整的船舶工业链,从航母分段制造到核动力系统集成全部自主搞定。大连造船厂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把航母零件提前拼好再组装,工期大幅缩短。美国造船业早就没了这种优势,劳动力不够、供应链断档,连“星座”级护卫舰的建造都比计划晚了3年。
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因为一堆技术问题,交付时间从2024年拖到2027年,导致美军现役航母数量眼看要降到10艘。这种制度性拖延,让美国想追都追得吃力。
现在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中国航母发展早就从“跟跑”变成“并跑”,下一步的004型核动力航母甚至可能用上钍基熔盐反应堆。这种技术能让航母几乎“无限续航”,还能给激光武器、电磁炮供能。一旦服役,就会成为第一个“非美国标准”的顶尖航母系统。这意味着全球海洋规则的制定权,可能要从美国手里溜走了。
要是美国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继续把航母当“单一打击平台”,到2030年代肯定会全面落后。美媒建议的“学中国”,本质上是要改思路,别只盯着航母本身,要学中国搞体系作战,把无人机、高超音速武器整合进来,让航母变成“作战中枢”而不是“孤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