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文化反击战:复兴传统价值与秩序
2025-10-11 13:25:3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与第一任期饱受掣肘的情况截然不同,川普第二任期的权力得到了集中与强化。自上任以来,他强势出击,直接从制度、程序和系统权力的关键节点打击极左进步派的基地,以常识治国,掀起一场文化反攻战,开启了一场传统信仰与价值的复兴。
川普就职总统后动作连连 开始复兴传统价值观
川普在竞选期间就明确表示:在他的领导下,美国社会将只有两种性别,学校、职场和军队中的性别多样性不应存在。
他就职总统后不久,即发布行政命令,撤销联邦机构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办公室及项目,并呼吁私营实体以及教育机构遵守联邦《民权法》,以及美国最高法院在“学生公平录取诉哈佛”案中的判决。
川普还下令美国公立学校停止教授“批判种族理论”(CRT)与其它涉及种族和性取向的主题,否则将面临失去联邦资金的风险。
无论是在政府机构、媒体、大学还是博物馆,川普总统都处于攻势,并在多条战线取得显著进展。
川普政府就任伊始,即审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自7月1日起,正式关停实施USAID对外援助。USAID被认为宣扬反美观念,在全球推动DEI。

2月9日,川普总统开除肯尼迪中心多名董事会成员,并自任主席,终止该中心的变装表演活动。
3月27日,川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要求清除史密森尼学会及辖下联邦公园、纪念设施中的“不当、具分裂性或反美的意识形态”。
4月14日开始,川普政府对哈佛大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冻结联邦拨款与合同、撤销免税地位、禁止收国际学生。理由是:哈佛大学校园内助长暴力、反犹太主义,以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6月份,美国众议院撤销了国会已拨给公共广播公司(CPB)的11亿美元拨款,这是一个里程碑。CPB是一家非营利组织,负责将纳税人的钱分配给NPR、PBS等。
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冈萨雷斯(Mike Gonzalez)认为,川普第二任期正在进行美国自1933年罗斯福新政以来首次真正的权力交接,这场变革是国家转型的尝试。
华人作家书写《川普总统全记录》
川普总统掀起的文化反攻,媒体称之为“文化战争”(Culture Wars),也引起了海外华裔的关注。
美国作家乐山和日本作家四海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注定了这个政商合一的奇人,在不断地创造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历史,也注定了这个时代必将深深打上这个人的非凡气质和特殊性格的烙印。”
“当世界仍在争论、误解或赞美川普时,我们选择用笔,还原真相;用文字,书写历史;用信念,守护时代的记忆。 ”
自川普总统从2025年1月20日就职之后,乐山与四海就决定创作和撰写《唐纳德?川普总统全记录》(The Complete Record of President Donald Trump)系列丛书,忠实记录川普总统每天的言行,并计划在川普总统执政四年内将出版发行一百多本书。
本书作者之一的乐山向大纪元介绍,目前,该系列丛书已出版了19本,每本全部荣登过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第一名。他还向大纪元记者发来了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的截图,以及获奖证书。
乐山认为,川普创造历史,而我们记录历史。在资讯瞬息万变的时代,当所有网络资料都可能消失,唯有书籍能够永久保存真实。本书不仅是当代人的新闻工具书,更是未来人的历史教科书。
在接受大纪元记者的书面采访中,乐山还对记者提出的关于川普发起的“文化战争”几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向DEI身份政治开战
美国堪称民族融合的大熔炉,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对此评价道:“我认为,美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或许就是它彻底消除了历史上构成其身份认同核心的种族和族裔成分,并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个人的品德将得到评判。”
亨廷顿将其归结于“一代又一代美国人,对盎格鲁新教文化和建国先驱信条的坚守”。
如今,以DEI为代表的基于特定身份如族裔、性别、性取向的新式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正在撕裂美国。
这种意识形态深入到制度和程序权力的关键节点,包括教育体系、司法体系、慈善非政府组织综合体,甚至包括军事和FBI等安全部门。
如美国国际开发署、史密森尼学会、公共广播等机构,以及一些媒体、大学、公司都迎合了身份政治。
对此,乐山表示,身份政治过度以群体身份划分政治立场和利益分配,将公共政策主要以群体代表而非普遍公民原则来配置,导致多数人感觉被排斥或被“对立化”。
他认为,这种体系的本质,是以“受害者”为政治合法性的源泉,以“罪责文化”取代“责任伦理”,以“政治正确”取代“真理追求”。
与身份政治相伴随的,还有“觉醒文化”和“取消文化”。
乐山表示,Woke(觉醒文化)及其制度化表现,原为非裔社群觉察不平等的语汇,近年演变为涵盖种族、性别、性向与权力结构批判的一整套话语体系,且被广泛用来推动校园课程、企业政策与公共部门的平权措施,已经被高度政治化。
他说, “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与网络公审机制——在社交媒体上,个人或机构因言论或过去行为遭到公开谴责、职业后果与社交抵制,逼使很多公共讨论自我审查。

DEI普遍被认为是前总统奥巴马的重要政治遗产,奥巴马通过总统行政令,为DEI配置了庞大的人员和预算及法律和监管基础,并通过各种基金会及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庞大的网络。
乐山认为,奥巴马时期的文化政策,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美国的道德根基。传统的爱国精神被指为“排他民族主义”,家庭与信仰被指为“保守压迫”,坚持传统美德的人都被贴上“反进步”的标签。
“这种文化最大错误在于,它将自我否定当作道德优越”,他说,它要求美国人否认自己的历史、英雄与传统,以一种“赎罪文化”取代“自信文化”。结果国家失去了精神座标,社会陷入身份撕裂,青年一代迷失于意识形态的洪流之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成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最早盯上的文化机构。如今,美国一些顶尖院校的教职员工已经完全信奉这种意识形态。其结果是,学生们被灌输了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通过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来看待社会。导致学生和教授们支持真正的恐怖分子,因为以色列被归类为压迫者。
自宣誓就任第二任期以来,川普决定重新掌控大学。在他看来,如果大学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必须剥离这种意识形态。
乐山表示,教育若只强调受害者叙事而缺乏事实与史料的诠释与对比分析,会让学生失去批判性思维与公民能力,从而长远削弱民主素养与制度认同。
“当大多数公民觉得公共机构、学校或企业偏向某一阵营时,社会信任便会下降,导致选举动员以情绪化为主,制度治理效率也会降低。长期而言,这会削弱国家面对外部冲击(经济、国防、公共卫生)的协同行动能力。”

身份政治的理论来源
研究者认为,如今美国的文化乱象来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来到美国后发现,在欧洲那套阶级斗争的说辞在美国行不通,于是由经济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文化马克思主义,压迫的定义从资本变成种族、性别之间的压迫,身份政治就是他们的作品。
目前,各种打着“后现代哲学”“批判理论”“解构理论”的现代思潮,其论证方法几乎都离不开这种压迫的“权力叙事”,用以解构传统价值,本质上与文化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乐山从其论证方式上分析说,身份政治这种说法,类似于古希腊的诡辩(Sophists)。“以修辞胜于真理”,把论证当成取悦或说服的工具,而非探求真理,社会公共话语就会被话术所支配。
他指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文化逐渐被“新左派”思想渗透。最初的口号是“自由、平等、解放”,但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与后现代哲学的推动下,逐渐演变为一种系统性地“解构传统”的意识形态工程。
他说,近现代以来的相对主义与后现代思潮,从尼采对传统道德的颠覆、到福柯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分析、再到利奥塔对“大叙事”的怀疑,形成了一种对普世真理深刻疑问的思想潮流;当这些学术反思泛化到社会政治实践时,会出现“真理即权力构造”的社会语境。
“这两股脉络合流,既给了批判不公的理论武器,也为语言与权力操作留下了被利用的空间。”乐山表示,在学术与传媒领域,左派话语以“社会公正”“多元包容”“反压迫”为名,将西方传统信仰、家庭伦理、国家认同、性别秩序一一解构,建立起以“身份政治”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
“由此,美国进入了一个‘文化后真相’时代——真理不再取决于事实,而取决于谁的情绪更激烈、谁的标签更响亮。”他说。
川普重塑传统价值
保守派学者冈萨雷斯将川普政府重塑传统价值的努力描述为恢复历史叙述方式。
“任何自由民主国家都不可能通过不断自我贬低而存在。任何自信的民主国家,如果所做的只是自我鞭策,就不可能真正是民主国家,也不可能有自信。”
乐山表示,川普所宣导的“信仰与文化复兴”,本质上是一场灵魂之战——让美国重新成为“信仰上帝、尊重家庭、崇尚责任与自由”的国家。
乐山表示,川普公开挑战政治正确的语言禁区,否定虚伪的叙事结构,重新召唤出被压抑的“人民常识”——包括信仰上帝的自由、为家庭与国家自豪的权利,以及捍卫传统伦理的勇气。
这与左派意识形态的逻辑正相反。他说,左派追求“彻底解放”,但在解放的过程中摧毁了人类精神的支柱——当信仰失去意义,家庭失去权威,历史失去荣誉,社会便陷入无序与冷漠。
文化战争的前景:堡垒之战与长期阵地战
川普能否赢得这场文化战争?
乐山认为,这场战争不会以一次选举、一场诉讼而结束。左派控制的文化体系经过数十年累积,已形成庞大的意识形态共同体——从大学课堂到主流媒体,从娱乐工业到非政府组织,其网络密度远超政治机构。
他说,川普的文化战争更像是一场“堡垒战”:要逐步瓦解学术与媒体的垄断权力,推动教育去政治化,恢复思想自由。他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选举胜利,更取决于能否培养新一代的知识精英与文化守护者,建立属于共和阵营的思想与学术体系。
他认为,川普主义的文化战略应当包括:
一、立法与政策层面:推动废除DEI、限制公立大学政治化资金使用。
二、社会与教育层面:支持家庭教育与宗教学校体系,鼓励爱国课程与历史教育复兴。
三、传媒与文化层面:建立独立的保守派媒体、出版与艺术机构,重建话语主权。
四、思想与学术层面:成立智库与研究院,对抗左派意识形态的学术垄断,形成新的文化叙事体系。
“未来的美国,是否能在分裂与混乱中找回自己,将取决于这场文化战争的胜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