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议员促扩大天才班 教育议题重回纽约市长选战焦点
2025-10-10 20:25: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多位州与市民选辟员10日呼吁通过立法,要求纽约市府在五个行政区内的各学区增加天才班(G&T)席位,为更多学生提供加速教育机会。这项倡议正值天才班项目再度成为市长选战焦点之际。
该法案由南布碌崙民主党众议员寇顿(William Colton)今年1月提出,要求市府在每个行政区的学区内扩增天才班名额。寇顿强调,教育并非“一刀切”的政策领域。
“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方案,”寇顿在声明中指出。“我职业生涯早期曾在小学任教11年,从个人经验中深知,孩子的需求与天赋技能各不相同,必须从一开始就妥善因材施教。”
周五下午,寇顿的幕僚长贺立宁与州众议员郑永佳、州参议员陈学理、市议员庄文怡的代表,以及多名家长与学区委员会成员一同在P.S.205小学前集会,宣传该法案,呼吁州议会尽速审议通过。
跨党派支持:确保天才班不被取消
共和党州众议员郑永佳指出,这项法案是跨党派合作的成果,目的是防止政治考量干预教育政策。
“我们的教育正被一位潜在市长候选人盯上,他想取消五年级以下的天才班项目,”郑永佳说。“我和寇顿议员虽分属不同政党,但我全力支持他提出的A1881号法案,并与陈学理参议员同步推动配套法案,确保资优教育能进入立法程序,不会因个别候选人的偏见而被废除。”
他强调,取消天才班从未经过家长或学校咨询,是“对教育卓越的攻击”。
陈学理:这是对卓越的战争
同样代表南布碌崙的州参议员陈学理在发言中情绪激昂,抨击反对天才班的市长候选人政策“等同向卓越开战”。
“我不敢相信我们又要谈这件事,这又是一场针对努力奋斗、拥有天赋孩子的战争,”陈学理说,“我们的特殊高中共培养了15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比世界上90%的国家都多。我们要放弃这一切吗?我们不想再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吗?”
陈学理指出,天才班并非只属于某一族群,而是任何愿意努力、养成好习惯的学生都能受益的机会。他表示,自己将提出与寇顿版本相同的配套法案,规定凡是每年级有四个或以上班级的公立学校,应保留至少一个天才班。
“我希望这项政策能听取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意见,确保真正反映教育现场的需求。”他补充。
对于是否设立正式平台收集意见,陈学理回应指出,过去十年他以家长及PTA会长身份参与学校事务,深知多数家长支持保留并扩大G&T项目。“等待名单本身就是最好的调查结果,”他说。“几乎每所学校都有家长希望孩子能参加这样的课程。”
陈学理补充,教育的目标应是“让更多孩子追求卓越,而不是降低标准”。
政治背景:市长候选人意见分歧
本月初,民主党市长候选人曼达尼(Zohran Mamdani)表示,他若当选,将取消针对幼儿园学生的天才班,并将入学评估推迟至三年级。他认为四、五岁的幼儿不应被“标签”为天才。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我们不应该设立以评估为基础的天才儿童培养计划。”曼达尼表示。
与此同时,独立候选人库默与共和党市长候选人斯利瓦(Curtis Sliwa)则主张扩大天才班。斯利瓦批评库默在前市长白思豪任内未曾积极支持天才班。
市议员庄文怡10日也宣布,正在市议会推动“为每个孩子提供教育”法案,旨在改善资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法案要求市府调查学前班学生入选资优项目人数偏低的原因,并依曼哈顿比例扩充其它行政区名额。同时,法案也要求教育局检视语言支援不足是否影响英语为第二语言(ESL)学生的入学资格,并提出具体改善方案。
政策争议:公平与卓越之间
目前,纽约市的天才班项目仅服务少部分学生,课程内容多为普通课程的加速版本。据教育局数据,约70%的天才班学生为白人或亚裔,而这两族群仅占全体学生的约35%;黑人与拉丁裔学生则超过全系统的六成。
批评者认为,天才班加剧了校园中的种族与阶层隔离;但支持者则主张,这些课程为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提供了必要挑战,也是通往特殊高中和更高学术成就的重要途径。
前市长白思豪在任期即将结束时曾宣布废除天才班,以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现任市长亚当斯则恢复该计划,但改以教师推荐取代标准化测验作为入学依据。寇顿的法案版本则建议,以“学业表现”作为甄选标准,而非单一考试成绩。
目前,寇顿的版本已送交州议会审议,陈学理的配套版本提案编号尚未产生,双方表示将于明年立法会期正式推进。
“我们要的是更多机会,而不是更少,”郑永佳总结说。“我们要确保孩子能被鼓励追求卓越,而不是因政治而被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