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背后有交易,万亿美元能买通川普?
2025-10-07 11:26:2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凤凰网
“中国提议投资美国1万亿美元,以换取美国解除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交易限制?”
上述天文数字出自彭博社10月初的一则报道,称中国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价值1万亿美元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作为交换,美国将放宽对中国投资与交易的限制。
彭博社这个报道过于离谱了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彭博社这一说法?
答案是:过于离谱以至于很难让人相信是真的。
诚然,彭博社描绘的图景确实非常诱人:中国愿意投入远超欧盟、日韩承诺规模的资金——高达1万亿美元,以换取美国对中国企业投资限制的松绑——这听起来像是一举多得的完美方案,既有望终结中美长期的贸易摩擦,又能延续双边经贸关系的深化。
但我们也有必要回顾一下川普政府的一贯作风,即热衷于宣传各类天文数字。
此前就有媒体统计过,川普上任仅三个月内,所宣布的外国与企业承诺投资总额已突破1万亿美元,相当于拜登政府四年引资总额的5倍,号称能带来超过520万个就业岗位、“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先不管这些投资能兑现多少,反正川普已经吹出去了
但美国经济的实际表现真如宣传般强劲吗?
以就业率为例。今年7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大幅校正了6月的就业数据,直接“
砍”了十多万人;而到了9月份发布的报告里,6月新增就业数据干脆由正改负,变成了负1.3万人。
对于美国劳工统计局挤水分的做法,川普将所有责任都甩给了该部门负责人埃丽卡·麦肯塔弗,拒绝承认是自己胡作非为的关税政策导致就业率暴跌。
既然美国就业率都能有这么多水分,也就可想而知,川普所谓的“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内外投资”究竟能兑现多少。
事实上,自川普宣布与日韩欧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后,日本、韩国和欧盟没少就协议中承诺的数千亿美元投资提出过异议,强调三方的投资承诺与川普的宣传完全不符。
这种对数字数据的夸大,很符合川普一贯的宣传风格
从近些年中美关系变化的角度来看,彭博社所谓的“中国投资美国1万亿美元”也缺乏现实基础。
先不说近年来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一直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这几年美国为什么要限制中企在美投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升级速度已经让占据产业链上游的美国产生了危机感,因此近些年美国制裁、限制中企在美投资用的都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借口。
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当前中资出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想收购美企但美国不卖——而现如今彭博社居然说川普要为了“中国1万亿美元的投资”把对中企投资的条条框框限制都撤销了?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彭博社这则爆料就差公开说川普将宣布放弃“美国优先”路线,向中国企业全面开放基建、半导体、通讯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市场,把美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打包卖给中国。
中国倒是想收购美企,美国敢卖吗?
另外,彭博社的原文还提到:这项“1万亿美元的投资”提议是中国在今年年初拟定的,随后在中美马德里会谈中向美方提出。
但马德里会谈结束后的事态发展却与彭博社的说法截然相反:美国对中企的投资限制不仅没有放松,反而在持续加强,会谈达成的“减少投资障碍”框架共识与美方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显著差距。
因此,也就可想而知,彭博社的爆料有多么不靠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