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差点被蔓越莓汁“要命”,真相曝光
2025-08-24 19:25:0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DailyMail
果汁≠安全!加拿大一名女子差点被蔓越莓汁“要命”,只因标签上的一句“可能含贝类”。一名男子正在提醒消费者:买饮料前一定要看清楚配料标签。
Reddit 用户hi2colin在匿名论坛上发帖称,他的妻子差点因为一瓶蔓越莓汁发生致命的过敏反应,原因是该饮料标签上标注可能含有贝类成分。
这名居住在加拿大多伦多的男子透露,他最近在沃尔玛通过线上订购了一瓶蔓越莓汁。由于妻子常喝的品牌缺货,他就选择了推荐的替代品。
但当他和妻子拿到饮料时,震惊地发现标签上写着“可能含有贝类”。他上传的照片显示,这一警告被标注在配料表下方。
他的妻子对贝类过敏,他在帖子中写道:“试了一下新的蔓越莓汁,结果差点要了我老婆的命。”
贝类过敏:全球数亿人受影响
贝类过敏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全球超过2亿人受到影响。
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反应(荨麻疹、瘙痒)
消化不适(恶心、呕吐)
呼吸道问题(咳嗽、喘息)
严重时会引发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骤降、呼吸困难和失去意识,甚至危及生命。
果汁里为什么会有“贝类”?
蔓越莓汁本身不含贝类,但食品安全专家解释说,饮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交叉污染。如果工厂同时处理海鲜类产品,果汁可能混入贝类痕迹。
有网友留言称,他曾在蔓越莓农场堡作,认为污染源可能是“淡水小龙虾”。它们喜欢生活在和蔓越莓同样的沼泽湿地中。
该网友写道:“这已经算是业内相对透明的标注了。要是写成‘一定含有蜘蛛汁’,那才更直接。”
事实上,一些果汁饮料确实含有贝类成分,比如Clamato(一种番茄汁饮料),其中就加入了蛤蜊汤。
酒类饮品也可能含贝类成分
除了果汁,部分葡萄酒和其他酒精饮品在酿造过程中也会用到贝类成分。
这是因为酿酒厂常用“澄清剂”去除杂质,其中一些澄清剂可能来源于贝类。
不少网友在看到hi2colin的分享后表示感谢,称自己也对贝类过敏,如此警告十分重要。
贝类过敏在美国最常见
美国大约2.9% 的成年人(约720万人)对贝类过敏,这也是该国成年人最常见的食物过敏。
与其他过敏不同,贝类过敏多在成年后被诊断出。
患者通常对不同种类的贝类反应不一:
有些人能吃牡蛎、青口贝(软体类)
但对虾、螃蟹、龙虾等甲壳类会严重过敏
治疗方法主要是:
轻症:休息、对症治疗
重症:立即注射肾上腺素(EpiPen 等)并送医急救
梅奥诊所提醒:过敏人群必须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交叉污染可能出现在:
商店处理或陈列海鲜时
食品加工厂同时处理鱼类、贝类时
标签通常要求必须标注甲壳类贝类,但对软体类(如牡蛎、贻贝)则不一定适用。
目前,《每日邮报》已就沃尔玛出售含贝类警示的蔓越莓饮料联系公司,等待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