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称“云光无声”是大事先兆 北京夜空再现

2025-08-16 08:31:0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云散
静音云闪。(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chenjing/看中国)

8月6日的夜晚,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天空忽然上演了一场鳖秘的光影秀,一道道闪电在厚厚的云层中连续划过,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不等。奇怪的是,这些闪光没有伴随任何雷声,只在云朵里默默频频闪烁。

有人将它拍成视频上传网络,评论纷纷:

“只有这片天空在闪光,却完全没有雷声,闪了好几分钟!”

“半个小时的闪电,没听到一声雷,旁边还挂着个大月亮,真邪乎!”

“这闪电不像自然现象,更像云层里有什么东西在活动。”

“打闪不应该有声音吗?这不对劲。”有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静音闪电”。

历史上的“光无声”与大事先兆

在古籍中,“云光无声”的出现,并非偶然,而且往往伴随着重大社会变动或天灾人祸而来。

唐代《资治通监》卷二百二十三上记录,长安城上曾出现“云光如昼而无雷声”,不久后京城爆发政变,朝廷高层人事大洗牌。

明代嘉靖年间,南京城夏夜出现无声闪电,史官记曰:“光遍南天而声绝”,当年秋天随即爆发严重瘟疫。

清乾隆四十五年,京城观测到夜空“白光频闪而无声”,半年内发生黄河决堤与大规模饥荒。

古人将此类天象视为“阴阳失交、气数变迁”的外在表征。光而无声,被认为是“气被压抑”的象征——就像人心的怨气积压到极点却无法发泄,最终必然寻找另一种出口。从目前大陆的状况看,的确如此,老百姓民怨沸腾而被强力的压制着。

更多古书记载的“无声之光”

在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里,云有声有光,皆被视为“气”的显化。《史记.天官书》提到:“云光无声,气伏而事隐。”意思是,如果天空出现光亮却不伴随声响,这代表着天地之气被压抑、隐伏,往往预示着重大事件正在暗中酝酿。

《淮南子.天文训》中也有类似记载:“光而无声,阴阳不交。”这不是普通的气象现象,而是阴阳运行受阻的象征,就像人与人之间断了对话,天地间的信息传递也被阻隔。

对古人来说,这样的天象是一种“天语”。有时它预示着气候变异,有时它暗示人间将有大事发生;有时,它甚至被视为对君王、国家的警告。

灵性视角当天空选择沉默

从灵性角度看,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某种资讯的外在表达。雷声,是天地之间最直接的对话;闪电,是能量的释放与传递。但当光有而声无,就像有人动了嘴唇却没发出声音,这可能意味着信息被刻意压制,或是它必须用另一种方式被听见。

当人类的世界充斥着嘈杂与纷争时,真正重要的声音可能选择沉默,因为没有人愿意静下来倾听。

古人能“听懂云语”,是因为他们与天地的连结比我们今天深得多。他们在风声中听到季节的脚步,在河水的涨落里察觉气数的变化。今天,我们却可能在闪电照亮半边天时,还低头盯着手机的萤幕,而疑虑重重。

科学能解释一部分却不是全部

现代气象学认为,云闪(又叫热闪)是高空云层中发生的放电现象。当放电距离观测者过远,或声音被厚厚的云层、大气层结构吸收时,人就听不到雷声。

然而,8月6日的现象有几个不同寻常之处:

闪光集中且频繁,像是有人在云中操作探照灯;时间持续很长,甚至半小时都没有间断;天空挂着明亮的月亮,并非典型的暴风雨天气;现象局限在特定区域,并非全城可见。

这些细节虽然可以用气象条件部分解释,但仍让许多人感到诡异。古人可能会说,科学解释的是“怎么发生的”,但解不开“为什么会在这时发生”。

天象的“暗语”与人心的镜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天象与人事相互呼应。当人心混乱、社会动荡、自然秩序被打破时,天往往会以异象示警。无声的闪电,就像是一封没有文字的信,它的意义,不在声音,而在沉默。

沉默并非空白,而是一种力量的凝聚。它可能是在等待时机,也可能是在呼唤人们放慢脚步、回望内心。

当声音被世界的喧嚣淹没时,光会代替它说话;而当光也沉默时,我们就该小心,因为那时天地间的信息已不再对人类开放。

重新学会倾听天语

古人说“观天察地,以知吉凶”。今天的我们,或许该重新学会这种与自然的对话能力。

不管8月6日的静音闪电,最终被证明只是一次特殊的气象现象,还是某种未知力量的显现,它都提醒我们一件事,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信息,不会出现在新闻里,也不会由科学家第一时间解读,它只会透过自然的暗语传递给那些愿意聆听的人。

当下一次天空无声闪烁时,也许我们该放下手中的事,抬头看一看,认真的想一想了。

“静音云闪电”与当下社会的隐喻

古人能从天象读出国运、民心、灾异,而今,我们或许也能从这场“静音闪电”中,捕捉一丝天意的暗语。

这道道无声的闪光,像极了压抑的情绪在厚重云层中悄悄活动——它闪耀却无声,短暂却连绵,正如当下社会中人们心底的思绪:强烈、紧张,但无处释放;巨大能量,却被表面的强权所封锁。

天象与人心的呼应,不只是一种文化意象,也是一面镜子:

光而无声,象征社会中许多重要的信息与危机,被表面的平静掩盖;持续闪烁的频率,暗示累积已久的能量正在等待出口;区域性的集中,反映特定社会层面或群体内的矛盾与焦虑,被局部事件触发却难以扩散。

当世界变得喧嚣而沉默,真正重要的力量,正在云层深处积蓄;当能量被压抑太久,最终必须以某种形式释放。它或许不会以轰鸣的方式出现,而是以光、以象征,甚至以社会变动的微妙信号出现,世界正悄悄改变,您准备好了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蒋中正日记》新书出版 揭剿共行动受挫原因
  2. 巨浪-4射程破2.2万公里
  3. 中国“今年能改朝换代吗?”引网评翻车
  4. 军中大震荡 江曾联手玩死“杨家将” 邓小平中计
  5. 川普与普京“没有达成协议”
  6. 川普搞了个企业效忠榜:看看谁最听话
  7. 上市一个月后,中国芯片公司向美国巨头“宣战”
  8. 低调奢华“隐身人” 杨兰兰是谁?
  9. 西域人眼中的阿古柏入侵和左宗棠西征
  10. 巴基斯坦展示法塔赫-4巡航导弹
  11. 麦迪逊大中央车站扩增座位
  12. 二战前的大屠杀,至今阴影笼罩中日关系
  13. 健康的人身体 有“三地方”都不会发紧、发硬
  14. 川普和普京的故事:两人是朋友?还是对手?
  15. 最新通报,揭露了董小姐背后的大网
  16. 普京被赞英语流利,与川普同车无需翻译
  17. 业主砌墙占大堂,一下增加200平
  18. 半个中国沦为风险区 基孔肯尼亚热蔓延至港澳台
  19. 央行再提“防空转”意味着什么?
  20. 阿拉斯加峰会握手言欢时 俄乌前线部队残酷对决中
  21. 消息:普京提冻结前线条件 乌军撤离两地
  22. 纽约-华盛顿最快列车,时速160英里
  23. 加拿大政府为ISIS女成员豪华接机
  24. 纽约的哈林区,中国的蒲公英
  25. 长距光纤授时突破,千公里精度创新高
  26. 川普推“人口普查”排除非法移民 一文看懂
  27. 川普一无所获
  28. “8毛发全国”时代终结?义乌、广东快递集体涨价
  29. “艾琳”增为5级飓风 预计下周覆盖面将加倍
  30. 会晤落幕,美国两党斗争开锣
  31. 蒙特瑞县新规,短租度假屋或大减
  32. 川普不留普京吃饭,各自打道回府
  33. 纽约ICE办公室惊现白色粉末 初步检测无危险 
  34. 人工智能专家访华后震惊:美电网薄弱 竞赛可能已结束
  35. 搭机时 为何千万不要把护照放在手提行李中
  36. 王毅将访问印度
  37. 2025年大西洋首个飓风:危险4级
  38. 川普普京阿拉斯加历史性峰会 俄乌和平曙光还是地缘博弈新局?
  39. 八次倒戈 赶溥仪出皇宫 冯玉祥是个什么样的人?
  40. 没达成任何协议,普京赢了川普没输?
  41. 这次“双普会”阿拉斯加会晤,10个意味深长的细节
  42. 体检报告查出这4个“异常”,反而更健康?
  43. 亚当斯拟推药瘾者强制收容
  44. 普京如愿以偿,川普空手而回
  45. 刘源 薄熙来 习近平为何都“仇将恩报”?权力更重要
  46. 中国男篮,杀入决赛
  47. 古人称“云光无声”是大事先兆 北京夜空再现
  48. 传特斯拉将推自驾计程车
  49. 前纽约市长降价抛售顶层公寓
  50. 全球商界领袖榜:黄仁勋居首
  51. 俞灏明王晓晨欧洲度蜜月
  52. 布碌崙羊头湾电动摩托车高速撞击断成两截
  53. 两乘客互相泼水,川航回应
  54. “宝可梦卡”引发抢购乱象 日本麦当劳设限购
  55. SpaceX被曝约54亿美元税收亏损
  56. 被指涉种族歧视,这家瑞士手表品牌翻车了
  57. Revel退出纽约网约车市场 转攻电动车快充基础设施
  58. 中共回应自家舰船互撞事件 被批掩盖真相
  59. 大摩预言:下周鲍威尔会“放鹰”
  60. 中共招网络舆情志愿者 知情者曝操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