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中正日记》新书出版 揭剿共行动受挫原因
2025-08-16 02:25:4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华民国国史馆出版《蒋中正日记》(1937-1947年)新书,蒋中正(蒋介石)在1947年日记记载剿共行动艰钜,国内反动分子与政客皆反对剿共,而且跟从共匪摇惑民众,扰乱社会,不惜为匪作伥,贻害国家。
陈仪深馆长:蒋中正领导全面抗战 中共藉八年抗战壮大自己
8月15日下午,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陈仪深于四楼大礼堂主持《蒋中正日记》(1937-1947年)新书发表座谈会。陈仪深致词时指出,中华民国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应对日本的侵略,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进入全面而持久抗战,主要都是蒋介石领导,直到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英成为同盟国关系,局面才开始改观,同盟国最后赢得1945年的胜利。

陈仪深提到,在红色的中国,常常宣传抗日战争的胜利应归功于共产党的努力,显然不是历史事实。共军为了扩充地盘,常借着抨击国民党不抗日,以鼓动民族主义情绪、号召更多支持者。中共借着八年抗战壮大自己,进而在战后的国共内战借着苏联的协助(以及政治宣传成功等因)获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共产国家。

陈仪深说,蒋中正领导全面抗战,应邀参加开罗会议,最后与美英苏同盟打败日本,同一时间且参与创立联合国、中华民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些事迹在中国历史的角度而言当然是重要功业,不容抹煞。
剿共艰钜 蒋介石:反动分子与政客跟从共匪摇惑民众扰乱社会
《蒋中正日记》(1947年)新书中,本年工作要目记载,一月间扫除苏北共匪,打通陇海东路。二月间扫荡晋南共匪与收复豫北各县。三月间扫除鲁南共匪,收复泰安、临沂,与收复胶东、烟台、威海卫。四月间收复平汉路北段全线。五月间收复津浦路北段全线。六月间收复冀晋边区。六月间向中东路进攻,九月收复北满全区。七月间收复陕北,克复延安。
1947年国共内战,为彻底对抗共产党在各地势力,蒋介石在日记提到,剿匪军事多延期至六个月以上者,其匪主力虽为击破,而其地方残匪仍未肃清,皆未能有一解决之事。
蒋介石指出,剿共行动艰钜,国内反动分子与政客皆反对剿共,而且跟从共匪摇惑民众,扰乱社会,不惜为匪作伥,贻害国家,其目的在保留共匪武力以牵制中央,使彼等可以挟匪自重也。
蒋介石也指出,“美国对俄迁就与苟安之心理尚未消除,故美、俄皆不愿我剿共,而俄更不愿我消灭共匪武力,以资对我挟制。”
以史为鉴 陈仪深:国民党应该研究输给共产党的过程
陈仪深说,当时美国被中共认知作战成功,包括美国代表要去延安和毛泽东会晤,美国要跟中共合作。而且中共对外宣传“新民族主义”,其实不是共产主义;苏联也对外宣称中共不是共产党,而且中共已经不倾向苏联。所以蒋中正除了战场上的挫折之外,面对美苏的亲共立场,他其实是很委屈。
陈仪深指出,国民政府前几年剿共是有相当的成绩,后来国民党吃了共产党那么多的亏,不论是在八年战争的时间,或国共内战的时期,由于中共影响了美苏并获得支持,国民党注定会输给共产党。面对历史的教训,国民党应该好好研究输给共产党的过程,以史为鉴应该对国民党会有帮助。
蒋介石:中华民国受共匪叛乱之影响能不痛愤
蒋介石提到,共匪战术之长处,包括猛扑、袭击、速流、埋伏、化装侦探、变换方向快速、避实击虚、乘机巧突、战略争面;散布细胞组织,而战术争点,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劣势敌人;专觅国军各级指挥部与指挥官突击捕捉、声东击西;正面后撤,两侧包抄。分区绥靖:苏北、鲁南、冀南、太行、五台、胶东。
蒋介石分析,剿匪十二字诀:愼密、轻快、稳重、机动、定静、安虑。剿匪需注意:禁用话报机、撤退地区应留秘密电台、各部队合作与应援;考选军官总队优良军官,特别训练各种剿匪技能。他提到,迫匪决战之道:不疏忽、不轻进、不分散。以静制动,以拙制巧,以实击虚,以诚制伪。
他胪列共匪作战方针:一、一个个歼灭敌人,积小胜为大胜,争取优势。二、高度机动,出奇制胜不硬拼,那里有利就到那里,不轻易打,一打必胜,以期歼灭敌人、壮大自己,达到以战养战目的。三、寻求敌人弱点、开辟新的辅助战,粉碎敌的围困计划,敌在某一地区以优势兵力打我们,我们就打开一个敌的弱点,转出来找薄弱部分歼灭敌人,再取主动。四、采取运动战,敌人希望我主力与他决战,我们暂不和他硬打。
“共匪之作战方针如此”,蒋介石认为,国军的对策:一、集中兵力。二、寻求匪之主力,强逼其决战。三、高度机动,以制匪之流窜。四、分组有力纵队,选短距离突入匪区,捣毁其巢穴,搜毁其粮弹,使之无法生存。
蒋介石指出,共产主义之害在其思想褊急而专制,将成为人类黑暗时代。他提到,共匪倡狂益甚,国家危急,民族贫弱、同胞苦痛,本身耻辱、人心麻痹、正气消沉。他提到,中华民国受共匪叛乱之影响,统一被其破坏,国际地位几乎岌岌可危,能不痛愤。

《蒋中正日记》在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国史馆表示,当天邀请主题演讲的贵宾是潘佐夫(Alexander V . Pantsov )教授,其
大作《蒋介石:失败的胜利者( Victorious in Defeat )》除了充分使用俄文和英文档案,更大量引述《蒋中正日记》,充分呈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足以证明日记在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新书座谈会中,与谈人刘维开教授表示,十年前曾有民间单位以蒋中正日记抄件,完成一份抗战八年日记的文字档,提供学界应用,但缺乏原件的比对,国史馆作为两蒋日记的保管机关,应用原件出版《蒋中正日记》(1937-1947年),对于研究抗战史或战后台湾史是莫大助益。


国史馆当天有播放纪录片《破晓时分:抗战胜利与受降》精华剪辑,该片由国史馆制作,聚焦于1945年9月至10月从密苏里舰、南京到台北等三场受降典礼的纪录片。今年适逢二战终战80周年,国史馆也规划微型展“亮光与暗影:1945年前后的台湾重要史料微型展”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