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回应自家舰船互撞事件 被批掩盖真相
2025-08-15 21:25:3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日,一艘中国海警船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与中国海军驱逐舰“桂林号”发生碰撞。尽管菲律宾方面公开了现场视频并要求中方赔偿,但中共国防部在回应中并未承认自家船只相撞的事实,而是将责任推给菲律宾。这一避重就轻的官方回应,以及国内媒体对此事的严格信息管制,引发外界对中共对内掩盖真相的广泛质疑。
中共军方回应 避谈碰撞细节
8月11日,南海黄岩岛(又称“斯卡伯勒礁”)附近海域发生一起引人关注的海上事故。据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一艘中国海警船(CCG 3104)在对菲律宾巡逻艇执行拦截任务时,与中国海军驱逐舰“桂林号”发生碰撞,导致海警船船首严重变形并丧失航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碰撞并非由菲律宾船只造成,而是中方舰船在高速拦截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点击这里观看相关影片)
菲律宾方面表示,事发时其船只正在向当地渔民运送补给物资,中方海警船则采取了水炮攻击和危险逼近等拦截手段。
菲律宾外交部长在8月15日发表声明,明确表示“碰撞非我方造成”,并要求中方就类似事件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中共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在8月15日的记者会上,并未直接承认或否认自家舰船相撞的事实,而是将焦点转向指责菲律宾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领海,强调中方海警是在“依法驱离”。
蒋斌在回应中特别提到,菲律宾海警船采取了“高速冲闯、大角度转向穿越中方舰艏”等危险动作,但回避了碰撞事故的具体细节。
中方这种回应策略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典型的危机公关手法,通过转移焦点来维护叙事主导权,但同时也暴露了在处理自身失误时的逻辑矛盾。
中共对内信息管制 官媒谨慎处理敏感内容
与此同时,中共官方媒体和社交平台对此事件实施了严格的信息管制措施。中共海警局此前发布的官方新闻稿仅证实了对菲律宾船队的“驱逐”行动,对自家舰船相撞一事只字未提。
在微博、抖音等主要社交平台上,搜索“黄岩岛碰撞”等关键词几乎无法找到相关内容,平台上仅存留官方发布的“驱离成功”等正面宣传信息。
大纪元记者注意到,《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发布的“两艘中国执法船只发生碰撞”并为中方行为进行辩护的评论数小时后被删除,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共网信部门的常态化审查机制。
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海外中文用户广泛分享了事发视频并对中方行为进行批评,但这些内容在中国境内无法访问。观察者网等大陆媒体在报道中仅提及“驱离菲船”,刻意回避碰撞事故的相关细节。
外界分析认为,中方当局实施如此严格的信息管制,并非出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考虑,而更多是担心民众对军队“无敌神话”产生质疑。特别是在当前敏感的政治时期,此类“负面事件”可能被视为政治弱点,从而引发内部问责。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沈明室向大纪元表示,此次撞船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值得关注,正值中共高层重要会议期间,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政治影响。他分析指出,中国海警以往多采用喷水驱赶等相对温和的手段对付菲律宾补给船,此次却采取“危险拦阻”策略,可能与高层施压有关,部分将领或许试图通过制造冲突来影响政治局势。
国际反应强烈 美方谴责中方鲁莽行为
国际社会对此事件反应强烈。日本、澳洲和新西兰均对导致两舰相撞的危险操作,表示震惊。
日本驻菲律宾大使远藤和发文表示,“日本坚守法治,并且反对任何升高紧张的行动,我们对这些在南海一再出现的行动表达担忧。”澳洲驻马尼拉大使馆表示,对“中国船舰在黄岩岛附近,涉及菲律宾海巡队的危险且不专业行为”感到担忧,称这起事件凸显“有必要降温、自制并且遵守国际法”。
菲律宾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美国驻菲大使卡尔森(MaryKay Carlson)周二(12日)谴责中共在黄岩岛附近海域针对菲律宾船只的最新行动为“鲁莽行为”,随后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希金斯”号和濒海战斗舰“辛辛那提”号在黄岩岛附近海域航行。
此次中方舰船相撞事件发生在南海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的大背景下。中菲两国在海上的摩擦日益频繁,黄岩岛作为重要的战略要冲,一直是双方争议的焦点区域。
国际仲裁庭2016年裁定,支持菲律宾的诉求,认定中共在南海“九段线”主张缺乏充分的法理依据。仲裁庭还认定中共在南海的填海造陆“给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中方始终拒绝接受这一裁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