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雪糕刺客”,破产了

2025-07-27 07:25:25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中国企业家杂志

钟薛高还是没熬过这一天。

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发出公告,这家曾经号称“雪糕界的爱马仕”的明星创业公司因无法到期清偿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进入了破产立案审查。

记者翻看钟薛高天猫旗舰店,仍有轻牛乳、可可等产品在售,图片标注“2025年7月产”。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个人视频号仍在频繁更新。7月16日被宣告进入破产审查当天,该账号更新视频称“陈年热搜返场是锅从天降”,视频中林盛再度解释了当年让他陷入舆论危机的几件往事。7月26日该账号还在更新,视频中他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评论区仅一条讨薪留言,林盛于凌晨2点回复“真心致歉”。

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钟薛高的“倒塌”早有预兆。2023年起就不断有大批员工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向它讨薪,网络传言称当年钟薛高裁员过半。2024年,林盛被“限制高消费”,自称“坐一夜绿皮火车到北京”。到了今年,旗下几家子公司相继进入破产清算。在外界看来,钟薛高的破产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林盛也加入了电商带货赛道,在直播间卖红薯,还将个人抖音签名改成了“好好做产品,好好还债,好好在一起”。只不过买账的并不多,林盛直播间售卖的42.9元5斤的红薯,跟此前的雪糕一样,被网友打上了“红薯刺客”的标签。

社交平台上,不少曾经被高价背刺过的网友开始唏嘘钟薛高的命运,有人说“贵”就是它的原罪。不过更多矛头指向了创始人林盛,不少网友认为钟薛高死在了林盛采访时说出的那句“爱买不买”,这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

然而不得不说,钟薛高曾经也凭借林盛独到的营销方式在冰品市场中异军突起,创立仅3年就将营业额冲到了10亿元。“贵”曾经是他营销中百试百灵的绝招,无论是钟薛高,还是他曾操盘过的马迭尔雪糕,都因为“贵”,在大众视野中获得了足够多的话题性。

林盛说过,“冰品不是高科技,比的就是传播能力。”广告人出身的他,靠着精明的营销手腕把一个新品牌在极短的时间内捧成了“雪糕界的爱马仕”,却又在随后的几年间,周旋在舆论漩涡里。

直到7月16日,它的命运被一锤定音。

01

顶级操盘手

不过,没人否认林盛是个顶级操盘手。

2004年,他在上海创立了一家名叫“盛治”的广告公司,跟康师傅、大白兔、冠生园等消费品牌有不错的合作关系,但改变他命运的是两个冰品客户——马迭尔和中街冰点。

2015年,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有一家门店的马迭尔找到了林盛,希望他能为门店扩张策划一些营销活动。林盛很快就看到了马迭尔“高端”的品牌调性,将其包装成“宫廷古方”“百年老店”,不仅让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门店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还顺利将这个雪糕品牌的名号打响到全国各地。仅一年时间,马迭尔就在全国开出了30家门店,成功走出哈尔滨。

隔年,看到马迭尔成功的中街冰点也找到了林盛,这次他给出了两个建议:一是产品名效仿“国窖1573”改为“中街1946”,突出“老字号”品牌的特性;二是确定品牌的目标消费者,先在一二线城市进行营销,而非全国撒网。

林盛还力主中街冰点将新兴的种草平台小红书作为营销的发力点,一套组合拳下来,中街冰点天猫店在2017年的“618”活动中,4分钟卖出了10万支雪糕。

看到冰品巨大商机的林盛开始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2018年他在上海创立钟薛高,从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端雪糕市场。资本也确信他就是冰品界的顶级操盘手,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以来钟薛高先后获得了真格基金、经纬创投、锋瑞资本等机构共计13亿元的投资。

让钟薛高第一次出圈的是“厄瓜多尔粉钻”,这款售价66元的雪糕在2018年“双十一”创下了15小时售出2万支的佳绩,成功登顶当年的雪糕品类销量榜单。

不过据2020年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内雪糕和冰激凌销售中,线上仅占总销售额的5%,线下销售占95%。那几年,市场有两种主要玩法——攻占便利店冰柜的蒙牛、伊利,和依靠线下门店的哈根达斯。

传统品牌都深耕线下市场,没有将手伸到线上,这也给了钟薛高机会。它及时切入了线上销售,通过与李佳琦、罗永浩等头部网红主播合作,获得了极大的曝光量和不俗的销售额,仅罗永浩单场直播就卖出了19.8万支雪糕。

不少在线上买过钟薛高的消费者都对它的包装有深刻印象,不大的泡沫箱里填充着干冰,一打开箱子仿佛有仙气冒出来。再配上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回”字型外观、其品牌宣传的“中国的雪糕钟薛高”,以及单支售价超20元,当年社交网络上开始流传一种论调——钟薛高是唯一能与哈根达斯媲美的国产雪糕品牌。

“贵”在当时也成为了钟薛高宣传的营销点,以2018年破圈的“厄瓜多尔粉钻”为例,林盛在采访中将其成分中的“半野生柚子”称为20年结一次果的稀有物,以说明零售价格的合理性。

2018年到2022年,钟薛高飞速发展,成立仅一年时间销售额就破亿元,到了2021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了1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消费第一网红”。

02

危机

2021年,沉浸在成功中的林盛可能还未意识到危机,当年他还放话要让钟薛高在下一年的销售额增长200%。

他在一档采访节目中介绍日本产“半野生柚子”时说道:“价格就那么贵,你爱买不买。”这段视频经过剪辑后变成了林盛说钟薛高价格贵,消费者“爱买不买”,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这也成为口碑下滑的开端。

2022年,又一则“火烧不化“的视频将钟薛高打入了原料危机中。有网友尝试用打火机点燃其海盐椰椰口味的雪糕,发现雪糕并没有出现大量液体滴落,反而呈焦黑状,这让大量网友质疑其雪糕并非宣传所称的“配料表干净”,而是添加了大量“科技与狠活”。

网友直指配料中所含的“卡拉胶”导致雪糕火烧不化,这让钟薛高不得不连夜澄清这只是藻类提取物,并非有害物质。但此时消费者已经开始质疑其品质与价格不符,“凭什么卖这么贵”成为讨论焦点。

除了来自消费者的质疑,2022年林盛还面临着增长的压力。

一是蒙牛、伊利等品牌开始重视线上销售。2019年蒙牛与京东合作,推出了专供线上的“家庭装”,随后又与外卖平台合作,试水一线城市“半小时直送”。伊利则在2020年开启了线上直播,“甄稀冰淇淋家庭碗装”直播首秀就卖出了15万份。巨头加入线上争夺战,倒逼林盛不得不思考如何能在线下分一杯羹。

二是来自资本层面的压力,有媒体爆料为了匹配3年估值40亿元的目标,林盛不得不激进扩张。

2022年,钟薛高开始“下沉”,在三四线城市投放了5万台自有冰柜。但林盛的策略在落地过程中有很大偏差,钟薛高大部分的线下产品都铺在了与平价雪糕一起的混合冰柜里,且自有冰柜也并未集中投放在高端商圈。

于是,“雪糕刺客”出现了,消费者在混合冰柜里随意拿了一根雪糕,结账时才发现是价格超过20元的钟薛高。这个带有调侃意味的标签开始在社交网络大肆传播,伴随着“雪糕刺客”的名号,“钟薛高凭什么卖这么贵”又一次冲上热搜。

这次林盛再无力解释成分稀有、造价成本高等原因,因为钟薛高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

03

无力回天

林盛仍试图让钟薛高摆脱困境。他最先想到的是将钟薛高与平价雪糕分开售卖,这样一来就需要更多的自有冰柜。

据《每日人物》爆料,当年林盛找到了钟薛高最大的投资人,希望有一笔钱进来,对方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对赌条件,如果失败林盛将失去钟薛高的控制权,甚至商标都要质押。他咬牙答应下来,但就在签字前,投资方却反悔了,称“没有过投委会,觉得风险太大了”。

那两年,林盛还曾推出过“钟薛不高”“李大橘”等平价子品牌,但都反响平平,最终他不得不将60元每支的钟薛高售价调低至2.5元,以解决现金流问题。

员工人数也开始断崖式减少,2023年钟薛高裁员过半,到了2024年,公司仅剩100余人,2025年,据天眼查显示,公司缴纳社保人数仅为2人。

由于缺钱,钟薛高的裁员补偿迟迟未发放,2023年就有大批前员工在社交媒体向林盛公开讨债。2024年4月,林盛被“限制高消费”,他在微博上写道“虽然被限高,还是不惧坐一晚上绿皮火车到北京,我就是卖红薯也要把债还上”。

5月,林盛在抖音直播间开启了卖货还债的生涯,他在直播间标注了数字“729”,这代表着还有729名员工的欠款未还。当天他在直播中说:“钟薛高的经营不是特别好,是我的责任,现金流十分紧张,导致部分员工工资、补偿金、报销无法及时兑付。”

“不管用什么方法,继续卖钟薛高还是开直播,尽量能把公司恢复正常运营状态,把欠大家的钱还上。”

但当晚林盛直播所售的42.9元5斤的红薯,仍被打上了“红薯刺客”的标签,不少网友在直播间留言“雪糕刺客之后就想搞地瓜刺客吗?”有趣的是,隔天的直播中红薯的价格不降反增,从42.9元5斤涨到了58元5斤。

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直播带货首秀共有52万人次观看,但一年过去,截至目前“钟薛高老林”账号的粉丝数只有3000多人,“729”的欠款人数也仅减少了30多人。

在去年10月的直播中,他还谈到自己也有做其他领域的企业咨询项目,以补充现金流。

林盛始终对当年的恶意剪辑和“火烧不化”事件耿耿于怀,在直播期间多次提及,并将切片发布在个人账号。他说自己最后悔的两件事,一是没在恶意剪辑出现后的第一时间做强有力的反驳,二是没有在公司有钱的时候遣散员工。

但似乎,他看上去也慢慢接受了这种“龟速还债”的现实,在视频号中更新的内容大多为困境中坚持的“鸡汤文学”,丝毫未提钟薛高破产的事。7月26日,在更新视频中,他仍在鼓励自己“低潮期也能汲取营养”“要拓宽人生的厚度”。

但他的钟薛高还是没能走过危机,破产审查通过后,钟薛高的产品或许将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初代“雪糕刺客”就这样离开了历史舞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小学文凭的他,40天救下中国工业命脉
  2. 北京洪灾 人祸震动官场 山东帮尹力不妙?
  3. 因习一句话释永信落败,习近平先宠后弃有玄机!
  4. 瑞士媒体:习影响力变弱 胡锦涛重返政治舞台
  5. 财政部通报点名厦门、成都新增隐性债务均超600亿
  6. 英伟达芯片遭中共审查 美中科技脱钩压力加剧
  7.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8. 川普:鲍威尔不降息 理事会应接手控制美联储
  9. 宗馥莉,首战输了
  10. 很多癌症是“省”出来的
  11. 川普:已部署两艘美军核潜艇
  12. 尹锡悦拒捕现场曝光:门口僵持140分钟,终失败
  13. 泰空军F-16咆哮空袭,中国远火跨山狙杀
  14. 《731》被曝淡化罪恶,洗白日本人
  15. 防止洗产地 美将全面加征40%惩罚性关税
  16. 川普怒斥梅德韦杰夫
  17. 中国队,打破一项亚洲纪录
  18. 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再平衡消费型经济
  19. 726罢免大挫败 民进党团总召曝主因
  20. 川普:鲍威尔再不降息 美联储理事会应接管控制
  21. 【百年真相】刘志丹之死与毛泽东的忌讳
  22.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23. 诸神的黄昏:香港四大家族集体谢幕
  24. 24岁大陆男子飞抵柬埔寨数小时即被抛尸郊外
  25. 从童年苦难中走来 在信仰中坚定前行
  26. 美联储官员:就业市场风险可能增加
  27. 北京洪水淹养老院31死 官员承认失职遭网民怒轰
  28. 台海战争剧集《零日攻击》揣摩“中共威胁”
  29. 香港高等法院对娃哈哈宗家“信托案”决定宣布了!
  30. 台风天满目疮痍 民宅、店铺挨淹 上班女崩溃!
  31. 一晚人数1000万,“擦边团播” 越擦越疯狂
  32. 从10个细微之处 看一个人的未来格局
  33. 川普:对台关税20%
  34. 马斯克,消停了
  35. 娃哈哈风波进展:信托协议存在但双方没谈拢
  36. 川普和美国深层政府为何爱反复“撞南墙”?
  37. 欧洲大国为何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
  38. 宗庆后唯一信任的还是宗馥莉
  39. 新关税出炉 彭博点名最大输家是中国 最大赢家这些国
  40. 女子称彩超漏诊婴儿唇裂,到卫健委反映问题竟遭怒斥
  41. 娃哈哈遗产争夺首战打响:宗馥莉,败诉
  42. 暴雨侵袭美东 陆空交通中断 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43. 回应俄挑衅言论 川普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
  44. 少年误食芬太尼致死 家长起诉社媒Snapchat
  45. 卡尼想在5个月内强制对燃油车征税
  46. 体检报告中这些“字眼”,可能是癌
  47. 新疆乌孙古道爆发山洪 至少2名徒步者遇难
  48. 美国一道闪电延伸829公里 刷新世界纪录
  49. 北京水库泄洪酿灾 密云一养老院31人被淹死
  50. 离奇命案和怪病皆是偿还各自的宿业
  51. 宗馥莉,败诉
  52. 数据不如意就走人 川普宣布开除劳工统计局长
  53. 美国为何不惜一切代价要搞垮沙姆哈尼父子?
  54. 江西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
  55. 【时政春秋】中共敲打英伟达 意欲何为?
  56. 华男疑赴迪士尼乐园途中绑走3子女 在巴拿马被捕
  57. 哈根达斯等品牌为何在中国炎夏中感受寒意
  58. 【时事金扫描】中国新疫情爆发 非洲诅咒蔓北京
  59. GTA又一商场将被拆除
  60. 香港经贸处加强与青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