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再平衡消费型经济

2025-08-01 04:25:09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

7月28日至29日,中美两国贸易代表团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进行了新一轮经贸会谈。中方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牵头,美方由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Jamieson Greer)率领。这是自本轮关税争端开启后,继日内瓦和伦敦之后,双方第三次面对面的高级别经贸谈判。

闭门会谈后,双方并未发布联合声明,但外界普遍认定谈判的核心议题仍在于是否将当前的关税暂停期再次延长90天。

贝森特在中美瑞典会谈后召开记者会。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回顾这一轮贸易谈判的时间线,美国自4月7日起对中国产品实施了一系列高额关税,随后一个月内,局势快速升级,双方先后采取报复措施。

5月10日,中美代表团在瑞士首次会面,达成暂缓部分关税90天的临时共识,这一缓冲期原定于8月12日到期,但三个月间的谈判进展十分有限,甚至一度停滞,因此双方仍有意愿通过将关税“休战期”自8月12日延长90天,给予彼此更多缓冲和磋商空间。

如此一来,新一轮关税缓冲期将持续至11月10日。但贝森特也提到,最终是否同意延长90天还将取决于川普总统。

与此同时,有关川普收到中方邀请访华的消息也被他本人证实,不少观察人士由此推测,倘若最终协议成行,或有机会见证习近平与川普亲自签署协议的场景。

重温川普第一届任期的中美贸易协定史,双方经过长达一年半拉锯,于2020年1月15日在华盛顿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当时中国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代表出席,与川普在白宫共同见证文件的落地。

值得一提的事,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美两国在目前对外经贸压力下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中国上半年实现5.3%的经济增长率,整体超出外界预期,而美国经济同样保持了高于预期的增长动能。然而,双方也面临各自的结构性难题:中国消费需求相对疲软,内需尚未完全恢复,美国则在削减巨额财政赤字和应对高负债率方面面临挑战。

何立峰在瑞典峰会前。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中美双方都说了什么

对于此次谈判之后,贝森特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他在采访中透露了许多关于此次谈判的细节。比如说中方代表团有75人,相比之下,美国代表团只有15人。谈判过程中,双方先在一个大的会议室开始进行,两边分别排出十二到十五名代表开会,然后进行一些读稿式的交流。但是稍后真正的工作将分成小组来进行讨论,比如财政部副部长、商务部副部长等小范围的会谈。

贝森特也透露了他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的分工。谈判中,贝森特称自己的角色是把握大的方向,保证整体会谈的趋势和美国的整体目标是一致的,而格里尔则负责落实细节,他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对于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纷争的细节,比如哪些领域有非关税壁垒、中国关注的一些议题等,格里尔都极为熟悉,也会对这些问题进行非常细致的沟通。

另外,中方也有相似的角色,比如副总理何立峰,以及作为贸易谈判代表进行细节沟通的李成钢。这次最可能达成的一个关键议题就是对于进一步推迟中美贸易谈判的一些选项。

会后,中美双方虽然未发联合声明,但都透露了一些信息。中方透露信息有限,美方则多一些。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对媒体说,中美双方就彼此的重要经贸关切进行了坦诚的沟通。根据双方的共识,中美两国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的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继续如期展期。

川普透露,贝森特在会谈第二天的电话通报比第一天更好,会谈首日,贝森特感觉中美双方“又回到了原来的局面”,但第二天,贝森特觉得“问题解决了”。

美方团队说,是否延长8月12日到期的中美贸易休战协议,或让中国的关税税率再次飙升到三位数,将由川普决定。贝森特在会谈后说,“还有一些技术细节需要解决”,但他淡化了川普拒绝延长关税休战协议的可能性,他形容会谈非常有建设性,只是美方还没有签字。

格里尔补充说,再次延长90天也选项之一,但“是否延长停摆,将由他(川普)决定”。

目前来看,川普对中美谈判进展还算满意。他在星期三(7月30日)说,与中国的谈判正在顺利进行,他预计双方将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川普在白宫向记者说:“我们与中国并肩前行。我们与中国合作得很好……我认为会进展顺利。我们步调一致。我认为我们将与中国达成一项非常公平的协议。”

另外,贝森特也透露,本次讨论基本上对稀土问题有所涉及,但是没有讨论美国对华芯片管制的问题。

在中国生产的冲浪板。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试探与底线

这次在斯德哥尔摩结束的中美经贸会谈,为观察两国经贸关系的微妙变化提供了一个窗口。会谈结束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透露,这次在瑞典举行的会谈是在此前伦敦和日内瓦会谈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从贝森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中美经贸对话的议题正在逐步深化。最初在日内瓦,双方的讨论聚焦于相对狭窄的稀土问题,到了6月的伦敦会谈,话题范围有所拓宽,而这次斯德哥尔摩会谈则涉及了更为宏观的经济框架问题。

贝森特表示,中国正在进行“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工作,因此他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希望中方将中国经济结构向消费型经济体转变的目标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对外公开。

这一期待并非毫无根据。疫情结束后,中国的消费一直在缓慢复苏中,提振消费也成为中国政府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向。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发布了大量国家补贴政策,鼓励民众购买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以期提振消费,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与此同时,中国正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情况,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极为激烈,利润被大幅压缩,以至于中国政府都提出要“反对内卷式竞争”,这一概念成为今年两会后经济政策的热词。

贝森特对于中国从生产性经济体转化为生产消费平衡的经济体这种转变,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他认为,这种转变可能需要外部冲击才能够带来。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举例提到自己1990年第一次到日本,1991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直到2004年进行新一轮经济改革,到2012年才开始实施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政策。

他认为,日本经济进行的这一系列转变,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崛起有关。对于日本经济而言,中国是那个外部刺激因素,那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变可能也需要一些外部刺激,关税或许是其中一种。

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始终保持着一个底线,即不能涉及对中国法律法规的修改,因为那将涉及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这一底线在七年前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就已经清晰呈现。当时,刘鹤将谈判后的协议草案带回北京后,草案中所有关于修改中国法律法规的内容都被删除,使得中美双方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这种风格在今年4月下旬,路透社援引中国官员的话称,美国给中国发出一封信,列出了川普希望北京采取的针对芬太尼的四项措施。信中指责中国对出口商的增值税退税政策补贴了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生产和外销。这封信件被寄往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和公安部,要求中国在《人民日报》头版公开报道打击芬太尼前体化学物品的行动,并通过党内渠道向党员传达同样的信息,以及加强若干化学品的管控。

两位熟悉中方反应的官员向路透社表示,尤其是前两项要求被中方视为傲慢,认为美国在对其执政体系进行指手画脚,这触及了中国极为敏感的主权问题。

曼哈顿的天际线与码头上的集装箱。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峰会的可能性

在这次会谈后,贝森特特别提到,双方在会谈中并未讨论中美元首会面的可能性。不过,近日川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他有可能访问中国。他还表示,此行只有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发出邀请的情况下才会成行。

不过,川普的发言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地方。美国有媒体评论,川普在向北京示好,但他本人辩解说,自己并非主动寻求与习近平在中国会面,而是在收到北京邀请后才会考虑访华。他还透露,这样的邀请已经发出,但中方并未明确回应是否真的向川普发出了访华邀请。

外界普遍推测,有两个契机可能成为川普与习近平会面的场合。一个是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活动,届时天安门广场将有阅兵仪式;另一个则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举行。按照中美谈判延长的期限,11月初有可能达成一些贸易协议草案。

如果习近平与川普在此期间会面,这将意味着中美两国领导人八年来的首次国事访问。上一次国事访问同样是川普在2017年11月对中国进行,当时中方以超越一般规格的“国事访问+”级别接待,甚至清空了故宫迎接他,以凸显中方对他访问的重视程度。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中美贸易战爆发,双边关系急转直下。此后,无论是川普剩余的任期,还是拜登整个任期,双方都未能实现国事访问级别的互访。所有的会面基本都是借助国际会议进行的。例如,2023年11月,川普访问美国,出席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期间与拜登进行了双边会谈。

在国家领导人的出访中,通常分为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和工作访问等几种类型。其中,国事访问是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邀请进行的访问,接待规格最高。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包括奏两国国歌、检閱仪仗队、鸣放礼炮等。相比之下,工作访问则更侧重于解决具体问题,礼仪相对简化,通常不会安排其他仪式性的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采椒女工的中巴车,在清晨的洪水中失联
  2. 今下午4点,娃哈哈争产案在香港高等法院聆讯
  3. 东风快递再升级,5千公里外精准点穴
  4. 落入陷阱 北京有大麻烦
  5. 曾是“台湾4大美人”67岁脸变形 网:完全认不出来
  6. 小学文凭的他,40天救下中国工业命脉
  7. 吴宗宪被曝欠债几十亿,贱卖豪宅
  8. 【秦鹏观察】政治局会议造假 党化三重浓妆
  9. 加拿大省长:对美钢铁和铝征收50%关税
  10. 对等关税进入倒数计时 白宫:今晚午夜前公布
  11. 少林寺新住持:秉承农禅并重,曾拒商家高价收购黄豆
  12. 打五折也卖!李嘉诚加速抛售内地资产 香港老宅在内
  13. 佛教遗珍127年后重返印度 苏富比取消拍卖
  14. “善人多磨难 好人不长命”?背后玄机曝光
  15. 川普:已部署两艘美军核潜艇
  16. 英伟达芯片遭中共审查 美中科技脱钩压力加剧
  17. 李在明拒绝出席中国阅兵,王毅送其一句话
  18. 舌舍利的高僧 7万大军压境只为抢他
  19. 白宫:美对等关税将正式生效
  20. 防止洗产地 美将全面加征40%惩罚性关税
  21. 中国质疑H20芯片安全风险 英伟达否认有“后门”
  22. 川普怒斥梅德韦杰夫
  23. 暴雨狂袭美东 纽约宾州马里兰现洪水灾情
  24. 美国明年办G20峰会 川普或拟在旗下度假村举办
  25. 外交潜规则 各国领袖狂打川普手机 撒娇奉承样样来
  26. 推动禁止总统、议员炒股条款 川普怒批“二流议员”
  27. 英伟达深夜回应芯片“后门”问题
  28. 川普:鲍威尔不降息 理事会应接手控制美联储
  29. 宗馥莉,首战输了
  30. 诸神的黄昏:香港四大家族集体谢幕
  31. 尹锡悦拒捕现场曝光:门口僵持140分钟,终失败
  32. 乡村女教师新婚后遇害,22年后丈夫再出庭坚称无罪
  33. Meta又盯上了两家AI视频公司
  34. 为掩盖怵目惊心的罪恶 乱伦政变“被允许”曝光
  35. 中国队,打破一项亚洲纪录
  36. 美联储官员:就业市场风险可能增加
  37. 726罢免大挫败 民进党团总召曝主因
  38. 瑞士媒体:习影响力变弱 胡锦涛重返政治舞台
  39. 北京洪灾 人祸震动官场 山东帮尹力不妙?
  40. 泰空军F-16咆哮空袭,中国远火跨山狙杀
  41.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42. 川普:对台关税20%
  43. 川普:鲍威尔再不降息 美联储理事会应接管控制
  44. 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再平衡消费型经济
  45. 北京洪水淹养老院31死 官员承认失职遭网民怒轰
  46. 台海战争剧集《零日攻击》揣摩“中共威胁”
  47. 24岁大陆男子飞抵柬埔寨数小时即被抛尸郊外
  48. 从童年苦难中走来 在信仰中坚定前行
  49. 短剧出海第一平台ReelShort被控抄袭,听花岛回应
  50.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51. 香港高等法院对娃哈哈宗家“信托案”决定宣布了!
  52. 零卡饮料更健康?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反而增加38%
  53. 《731》被曝淡化罪恶,洗白日本人
  54. 台风天满目疮痍 民宅、店铺挨淹 上班女崩溃!
  55. 一晚人数1000万,“擦边团播” 越擦越疯狂
  56. 马斯克,消停了
  57. 香港稳定币条例今起实施:何以成为首批试验田?
  58. 老祖宗忠告:“有钱不进三地 没钱莫近两人”
  59. 川普最后通牒 美致联合国:8/8前须协议结束乌俄战争
  60. 【百年真相】刘志丹之死与毛泽东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