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罢免”惨败的五个启示

2025-07-27 02:25:13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BBC

台湾史上规模最大的“大罢免”第一波投票落幕,24位国民党立委与新竹市长高虹安全数保住席位,无一被成功罢免。

这场由公民团体发起、执政民进党支持的罢免行动,试图翻转2024年选举后“朝小野大”的立法院格局,却以全面溃败收场。

逃过被罢免国民党立委徐巧芯

BBC中文采访多位专家,分析这次台湾推动大罢免结果背后的的五大因素。

1. 国民党铁票与民众党“小草”合力

罢免是台湾公民权利,此制度的原意是针对个别不适任的公职人员。这次全台大规模大罢免,被指是“无差别”、意识形态先行的政治行动,争议甚大。

过去数月民调显示超过半数民众反对大罢免,支持反对党国民党的蓝营选民在投票当日将日常的沉默支持转为具体行动,推高投票率到五至六成,超出近年罢免选举的四至五成。

国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刘嘉薇教授,投票前预测罢免“最多只有三席,甚至可能零席”,这次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

她对BBC中文分析说,国民党成功动员其基本盘,例如花莲的傅昆萁虽因争议性高,罢免票达四分之一,但反对罢免票仍占上风,反映蓝营选民的意识形态忠诚与地方经济考量为先。

花莲立委傅崐萁在开票后扫街谢票

而在台北,徐巧芯、王鸿薇、罗智强等国民党“战将”,也在传统蓝营选区以高票守住席位,投票率高达六成上下。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左正东说,这合符预期,因为他们声量高、支持度也高,“一旦仇恨民进党的情绪出来”,泛蓝选民愿意出门投票,高票是预期之内。

蓝营铁票也得到民众党选民“小草”加持。

柯文哲率领的民众党在多年前与民进党决裂之后,双方支持者间的裂痕越来越深,民众党也选择在立法院与国民党合作,支持者在地方选举上也以拉下民进党为目标。

2024年赖清德上任后,柯文哲卷入京华城弊案,被检察官起诉关押,事件不断发酵,民众党支持者认为那是司法迫害,进一步激发“仇绿”情绪,间接推高反对罢免票。

刘嘉薇教授表示,国民党得票竟高于去年当选时,显示不少非蓝营选民投下反罢免票,且民众党年轻、高学历男性为主的“小草”选民,擅长网络创意宣传,为国民党反罢免造势出力。

美国德州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也说,支持民众党的网红如馆长、历史哥、朱凯翔等人,制作有逻辑而高流量的影片,这些传播影响中间选民。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庄嘉颖也同意,民众党的支持强化了蓝营动员,使选票集中于保卫国民党的席次。他补充说,有些地方六成投票率已经接近地方选举水平,显示蓝白联盟成功催票并巩固基本盘。

2. 绿营的模棱两可

民间发起的罢团组织力敌不过蓝营

大罢免由公民团体自主发起,民进党表面支持但态度暧昧。民进党的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今年1月曾强势提出“41席国民党区域立委一定要罢免掉”,民进党高层并没有呼应。

翁履中说,这种刻意模糊的表态,让外界产生更多质疑。“其实老百姓怎会相信公民团体跟民进党没有关系?想要保持距离,却搞得欲盖弥彰,反效果。”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宋文笛也指出,民进党将罢免定调为“国安议题”,该党领导者却没有亲自站出来扛下一面旗帜,“如果敌人真的是门口的威胁,为什么政府领导层没有亲自指挥、带头冲锋呢?”

由于缺乏政党有组织的支持,公民团体的动员陷入困境,难以与国民党的地方网络抗衡。

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张竣豪教授向BBC解释说,不同于过去具组织力的社运团体,这次罢团多由素人主导,采去中心化运作,缺乏传统桩脚动员能力,难以突破蓝营铁票仓。

新加坡国立大学庄嘉颖也分析说,罢免团体难以突破同温层,无法吸引中间选民,尤其地方选民更关心经济与服务,“抗中护台”的全国性议题难以成为决胜因素。

“罢免方需证明国民党的缺失严重到值得推翻选举结果,但这门槛极高”。

3. 适得其反的赖清德“杂质论”

总统赖清德及民进党对于大罢免战略一直不清晰,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赖清德的“团结国家十讲”。

他6月24日在“第二讲”脱稿说,“要用民主加以淬炼,透过一次次的选举、罢免,一张张的选票,像打铁、铸剑般千锤百炼,百炼成钢,打掉杂质,淬炼出捍卫主权、守护民主的钢铁意志”。

这番话引起舆论一片譁然。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当时表示,赖清德“心中就是把反对的人视为杂质”。台北市长蒋万安批评这是党同伐异、非我族类、做思想清洗,担心开民主倒车。

刘嘉薇教授评论称,罢免方的“抗中护台”诉求虽符合台湾主体意识趋势,但总统赖清德的失言重创其正当性,赖将不支持“抗中护台”立场的人比喻为“杂质”,激怒了中立选民,也让国民党逮到机会放大此争议,削弱罢免动能。

台湾政治大学社会系教授郑力轩在脸书发文说,大罢免并非民进党催逼出来的行动,但处于民调下降期的赖清德“自己跳出来,让局势一定程度演变成政党对决,拙劣的政治判断对这结果必须负一定政治责任”。

4. 意识形态VS民生

“抗中护台”是这次大罢免的需求,但罢团和民进党被批评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甚至把非绿人士都打成“中共同路人”。

刘嘉薇教授提到罢免团体“青鸟行动”的不理性行为,如攻击反对罢免的店家并在GoogleReview留下负评,引发民众反感,进一步流失支持。

宋文笛评论指,这种路线只会同温层凝聚在一起,把中间选民化为敌人,对动员投票毫无帮助。“同温层里没有票,水至清则无鱼。既然把绿得不够彻底的浅绿、白色、浅蓝、深蓝都一起归类于‘红’,双拳难敌四手就是最符合逻辑的结果。”

庄嘉颖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的组织力与服务网络,远超罢免方的动员能力。他观察,罢免团体多诉诸全国性议题如“抗中护台”,但地方选民更关注经济与服务。“国民党长期经营地方政治,选民对其信任度高,罢免方需提供更强理由才能动摇选民。”

刘嘉薇教授则以花莲为例,分享她近期在当地的观察。她说,以花莲选情为例子,看似平淡,实体宣传不多,但网络攻势激烈,如企业家童子贤高调支持罢免傅昆萁,却未撼动其地位。

她认为傅昆萁的地方影响力,与蓝营选民对经济复苏的期待是关键。“花莲观光业因两岸关系紧张而萧条,当地选民希望国民党立委能带来更多陆客,支撑经济。”

此外,台北板桥的叶元之透过每日直播与市场扫街,展现亲民形象,成功抵消罢免压力。刘教授指出,叶元之投票前数十天的温情诉求有效拉近与选民距离,显示地方经营的重要性。

英国诺丁汉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的非常驻研究员丘琦欣(BrianHiou)向BBC中文分析,蓝白两党支持者的投票可能并非单纯基于中国因素,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地方民代应该继续担任职位,换言之,台湾的投票结果并不全然取决于两岸关系。

5. 赖清德政府的“跛脚”危机恐将加剧

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席位未变动,总统赖清德将继续面临“朝小野大”困境。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南乐(LevNachman)对BBC中文说,大罢免结果显示蓝营支持者及深蓝组织动员力依然强,蓝白阵营“经过此役是士气大振,赖清德跛脚执政的危机扩大”,接下来台湾朝野政治耐人寻味。

政治评论者陈嘉宏则在专栏分析指,民进党内阁与立院党团必须改组,幅度越大越好,身为执政者“如果都只能用硬对抗,以及不断地投票失利来攫取支持者的同情,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失职”。

他又指赖清德应认真检讨,“你的行事风格是不是太过老派?用人团队有没有太过狭隘?意识形态是不是过于固着?”;在2028年总统大选时,将会有一个更坚实的蓝白联盟横亘在前,若没有政见能吸引中间选民、号召年轻人,“又凭什么赢得下一场选举?”

刘嘉薇教授说,北京这次低调介入,仅以国台办声明质疑赖清德“借民主行独裁”,显示其吸取饼去干预引发反弹的教训。

她认为,赖清德当局下一步需要修正“杂质说”,展现包容形象,并聚焦民生经济,如在编列“普发现金”预算可以让步,或者在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及大法官的委员会上,可以跟国民党讨论协商,提名双方可以接受的委员,以缓解对立。

左正东教授也指出,大罢免后台湾社会走向分化还是团结,关键在于赖清德总统愿否展开朝野对话,“不再把在野党当作敌人,而是彼此竞争的伙伴,并遵守宪法‘行政向立法负责’的规定,和国会协商重大政策”。

政治大学社会系教授郑力轩则表示,选后大事是要应对美台关税,赖政府势必要采取一定程度的人事改组与调整,行政院内阁人事跟政策要有整体性的重整。“简单说,就是施政满意度没有任何侥幸空间。”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传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带走调查 网民热议
  2. 美国务院重组 中国组负责人由鹰派接手
  3. 赖清德:尊重接受罢免结果 盼朝野团结向前
  4. 雍正帝和他的改革故事
  5. 彭丽媛的艾滋病亲善与释永信非经济被抓的聚焦
  6. 揭秘高岗的两面人生 腐败淫乱无底线
  7. 盲眼龙婆预言:2025千年大爆发将震撼人类文明
  8. “红通犯”落网,诈骗4700人吸金15亿
  9. 港府悬赏通缉海外民主人士 英澳强烈谴责
  10. 国债债台高筑 美国财政部开通“在线要钱”求个人捐款
  11. “带敌意”外星飞船袭击地球?
  12. 川普据报不会在9月访华
  13. 警告:奇诺岗野火一夜蔓延30倍
  14. 台湾首轮大罢免投票结果出炉 多方解读
  15. 实现金属卤化物发光调控
  16. X-32输给F-35,真不是因为丑
  17. 大罢免失败 韩国瑜感谢选民 蔡英文呼吁继续挺赖
  18. 美国铜商:高关税,还是会运往中国
  19. 上海大萧条!1年跑了100万!市民带饭菜到麦当劳吃!出现4大怪象!
  20. 在美国拥有一辆车每年究竟要花多少钱?
  21. 日本“牙齿娃娃”爆红
  22. 泰柬交火 一场小柄战争与大国博弈的缩影
  23. 意大利艺术家帕斯夸尼洛水彩画
  24. 袁红冰揭秘中共党魁的“末日疯狂”战略
  25. 川普:泰柬已同意停火 不停火就课36%关税
  26. 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27. 美媒:川普对中国策略改变 想中国购买更多美产品
  28. 【直播】台湾第一波大罢免 25案全未通过
  29. 中国幼儿园四年锐减4万 一胎化政策恶果初显
  30. 大罢免0通过 赖清德称“确立了反共护台的国家方向”
  31. 川普下令,全美清除
  32. 24名“蓝委”全过关 陆媒:民进党“大罢免”完全失败
  33. 美客机又险些撞上战机!差点夺去150多人的生命
  34. 乌军损失一架法国“幻影-2000”战机
  35. “禁酒令”后 大陆越来越多的餐厅抛弃包间
  36. 滞留印度的英国F-35终于起飞
  37. 可惜!没让周恩来毙了毛泽东 彭德怀悔不当初
  38. 川普据报不会在9月访华 美中正争取促成稍后访问
  39. 三类事做错,当心膝盖加速“报废”
  40. EUV光刻材料取得突破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光阻剂
  41. 川普开怼:“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没去过”
  42. 阿根廷政局:副总统背叛了总统?
  43. 中国“N号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网传播
  44. 首个商代陶片AI拼合大赛正式启动
  45. 曹兴诚分析台湾大罢免结果 警告中共渗透
  46. 中国大学学费全面飙涨 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47. 斡旋无果 联合国想买被拒 川普政府为何烧掉它
  48. 加拿大野火烟雾致纽约空气质量差
  49. 俄乌战争阴霾下,莫斯科中东钢丝走不稳
  50. 台湾大罢免全数未过,美学者:政治对立恐削弱国安
  51. 网传武汉强拆警方开枪打死多人 业主维权遭拖行
  52. 加萨谈判破裂 川普放话:哈玛斯高层将被猎杀
  53. ICE瞄准洛杉矶无家可归者收容所
  54. 王毅没讲真话?美学者:北京希望的不是俄战胜而是失血
  55. 大罢免失利 灭火器乐团主唱:黑暗总会过去
  56. 国民党立委罢免案开票结果出炉 24案全数不通过
  57. 北戴河会议期间 各地访民再传失联
  58. 喝罐装饮料前没清洗,青年身亡
  59. 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死绝了?还不站出来发声
  60. 佛山疫情又开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后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