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15分钟,国奖少女决定弃考

2025-07-26 18:25:1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精英说公众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考回忆。

悠悠现在回想起来,高考前15分钟弃考那一刻,是自己与父母漫长对峙的高潮。这场对峙,争夺的是对“我”的控制权,悠悠不能输。

以下,是她的自述。

弃考那一天

2022年6月7日,那是一个很舒服的日子。温度不冷不热,没有乌云,太阳也不刺眼。

通常坏天气会让我的心情糟糕透顶,但那天我并不觉得糟糕,准确来说,我感觉不到一切。有一块毛玻璃,把我与外界隔开了。我只能隐隐听到开车的父亲和副驾驶的母亲在拌嘴。

他们送我去考场,突然因为琐事吵起来,继而演变成有关我的互相指责。父亲责怪母亲管我太严,母亲则痛恨父亲当甩手掌柜。我坐在后座,一手拿着笔袋,一手拿着准考证。我不生气,只觉得心里是空的。

汽车停在考场敖近的地下停车场,我没有动。

“下车吧。”母亲催促声稍大了一点,她以为我睡着了。

我醒着,只是沉默地坐在后座。

她有点慌了,走过来打开我的车门。有一瞬间,她想发火但又忍住了,转而蹲下来握住我的手,开始温和地劝我、求我。

“没事的。”

“别害怕。”

“我们送你去考场门口。”

她重复说。

父亲也开始催促我:“还来得及,快去。”

他俩越来越急,妈妈握着我的手劲儿越来越大。

爸爸就重复着,“进去吧,进去就行。”

好像只是几步路,似乎只要走进考场的门就一切正常了。

我始终一动不动坐着。妈妈一边轻轻拽我,一边不断地掏手机看时间,她越来越慌张。“快去吧。”爸爸继续说着。

开考15分钟后,禁止入场的铃声响起。

母亲的怒气瞬间全部涌出,啪一声关上我的车门,回到副驾驶坐下,开始咒骂我,包括但不限于我因病辍学、在网上写小说。

而我爸还在说:“去吧,可以去的。”

他甚至不知道禁止入场的规则。直到确认不能进场后,他也开始骂我,一边骂我一边回工作消息。

两人一会怪对方没有管好我,一会儿又想起来最该骂的是我,该骂的事儿贯穿我从小到大,该骂的人也从家里到家外。主旨就一个:弃考实在难以启齿,我大大地丢了他们的脸。

“别人问起来怎么办?我们怎么办?”他们一直在反问。

放弃高考的是我,人生一团乱麻的是我,他们倒没替我问一句,我该怎么办。

等他们终于倒空了脏话词库,想起来我还在车后座。

我爸说:“不考就下车,这个车是用来送考生的。”

我妈再次冲到后座,啪一声打开我的车门,一把将我拉下了车。她太用力,而我也没有反抗。

我不想反抗,因为我理解他们此刻汹涌的情绪。我被拉得坐在地上,看着他们的车扬长而去。

我就一直坐在地上,突然有些感慨,任何父母大概都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况,尤其是我的父母。

做一个好学生

上一个好的小学、初中,直升最好的高中里最好的班级,然后选择生物、化学或者食品等专业,即便是“天坑专业”找不到工作,毕业后他们也能给我安排一个好的岗位。

总结来说,就是复制他们的成功。

他俩都是标准的成功人士,学化工出身,后来都进入了制药行业。妈妈做研发,手握多项专利,父亲转而经商,是一家私企高管,保证我们一家富足的生活。

印象里,妈妈无所不能,她工作很忙,但永远有空跟进我的学习。

高中时,我告诉妈妈想找化学辅导老师加强一下,她可以花一个晚上给我挑选机构和老师,找题目让老师录制讲解视频,最后供我挑。她还会自己找文献、读材料、研究高考,早在高一就预测考点让我练习。

从小到大,我也按着父母的规划努力着。

我初一就获得了初三组别的数理竞赛国奖,后直升上了省重点高中,成了全省唯一入选“教育部英才计划数学学科论坛”的女生。

我不容许自己失误,因为妈妈就是这样要求我。

小学的时候,我找她签字,她瞟了眼九十多分的数学考卷,便站起来回房间躺下,一句话没说。

等我拿着没签字的试卷找到老师,只好尴尬地盯着脚趾。老师也很疑惑:“你这不是考得挺好的嘛?”

妈妈不允许我有任何失误,从小到大,一旦我没有考到第一名,她就会对我冷暴力:故意加班不回家,我和她聊天时也只会回一两个字,扔下我自己回房间。直到我向她道歉,再三保证自己不会再失利。

这些时候,爸爸总是不在家。相较于妈妈,他在我教育的事上关注甚少,初中时心血来潮给我去开家长会,却连班级都走错。

我努力做一个好女儿,好学生,给自己制定了“18.5小时定律”,除了通勤、吃饭、睡觉,我要保证每天有十八个半小时都扑在学习上。

每天六点起床,在家里背会书,然后坐公交上学,五点左右到家继续学习,晚饭后一直学到将近1点入睡。

2017年12月,我妹妹出生了,吸引了妈妈大部分精力。

我能交流的人变得更少了。那时我虽然有手机,但为了逼自己学习删掉了微信,唯一对外的联系是和闺蜜发短信聊天。

为了省两毛一条的通信费,我常常把想说的话攒在一条发完。有次大半夜我在手机敲下信一样长的牢骚,结果因为文本过长,被自动分成两条短信发送,我只能看着手机苦笑。

我告诉闺蜜,我好想有人抱抱我,可没人来抱我。

差不多也是在那时,我的右手开始脱力、抖动,初三时问题越来越严重,我甚至握不住笔,用胶带把笔和拇指、食指绑在一起,才能勉强写字。

我还开始头疼,一点点声音就能在我脑子里炸开。当楼上练钢琴的邻居弹错了音,我脑袋嗡的一声,一股无名火突然熊熊燃烧,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愤怒,我在愤怒什么。

为此,我开始戴工业级的降噪耳机。但再轻的声音,小孩的跑动、隔壁电视的声音,都能轻松穿过楼板狠狠撞我的脑子。

我难以支撑了,唯一的办法是告诉妈妈,父母托关系给我找到最好的医院、最好的病房,单人间带沙发,角落里还有一台动感单车。

我看遍了神内神外的医生,得到的结论是,我没有任何生理上的问题。最后,一位医生看到那么厚的检查病例,说:“去看看精神科吧。”

我在精神科做了个量表,诊断出病症,开了一堆药。医生建议住院,但家人都觉得一张量表不太可信,认为我歇一歇就会好。

在家的日子,我的确好了些。手不再那么抖,头痛也变得不那么频繁。那一个月,我仍然在学习,每天做好几张卷子。

过段时间就是中考,虽然我已经直升本校高中部,但她说毕业考是初中的结尾,“你不能给自己的任何阶段画上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所以,即使我在养病时学习,她从不拦着。唯一的不同是,我越睡越早了。因为我妈妈刷到一个小知识,一个深度睡眠循环是1.5小时。她希望我能保证有效睡眠时间是1.5的倍数,既然我习惯了早起,她能做的就是越来越早地催我上床,让我多睡几个1.5个小时。

她会盯着我钻进被窝,给我关上灯、掩上门。她还不厌其烦告诉我各种养生知识,喝豆浆也会引发头疼等等。这些信息在我脑子里扎根如此之深,以至于我现在也很少喝豆浆、掐着点睡1.5小时的倍数。

后来中考失误了,我全班第一,但全年级排名第二。班主任一遍遍安慰我:“休息了一个月回来考成这样,很好了。”

而我满脑子只有“病假一个月,不是考不到第一的理由。”

到了高中,为了省掉通勤的半小时,我要求爸妈在学校三公里远的地方租了一间酒店式公寓。

早上六七点,爷爷会来骑电动车来公寓,送我去上学。路上我用一分半钟买一个饼、一杯牛奶,在早读时候吃掉。晚上我走路回去,可以用路上的时间刷一道数学大题。

父母雇了一位阿姨照顾我的生活。我一个人回去,一个人吃阿姨做的一桌菜,睡阿姨整理的床铺,一个人学习到凌晨。这里没有任何娱乐或缓解焦虑的东西,有时候我焦虑得睡不着,只好起来继续学习。

高一那年的生日,我回家住几天,突然意识到,我已经一个月多没见过父母了。一切都那么陌生,妈妈忙着照顾妹妹,我在旁边像个外人。

我一直是个“好学生”,我恨“好学生”三个字。

混乱的大脑

高一刚开始,一切正常。在全市最好的班里,我都能考前几名。高一下学期的期初考,我失误了,因为粗心做错了物理大题,成绩从年级前几落到二三十。

这对我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我的人生怎么能出现这么大的错误?”我问自己。

我一个人住在学校附近的公寓里,只记得自己当时近乎崩溃,不吃饭、不出门、不与外界联系,只在手账本里一遍遍写:二次验算。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接下来的一次月考我又失手了。我脑子一团乱,没做出一道需要划辅助线的数学题。

这次,我年级排名在40左右。

成绩出来那天,我只觉得彻底完了,迷迷糊糊坐到楼顶天台,无意识晃着两只脚,想着不如跳下去。幸好对面楼高三的学生看到后报告了老师,老师把我抱了下来。

我回了家,休学了一整年,第二年又回学校再上一遍高一。

为了不打扰我学习,父母把妹妹送到爷爷家照顾。我住回家里,一切又开始正常了,我每次考试都保持在年级前十。

此后赶上了疫情,在家上了一阵网课。回校上课时,学校安排了一次全科考试,用来考验大家疫情期间的学习情况。整场考试,我都紧张得扣手。我的成绩仍是年级前十。但我前所未有地恐慌。

“考得好是运气,考不好是实力。”我写给自己的那句话再次浮现。

我坚持认为,这次成绩好,纯粹是因为同学们在家期间不如我自觉。一旦大家都回学校正常上课,他们都能超过我。

我又开始手抖、头疼,积攒的压力再次爆表。随后是期中考,我做完了数学考卷,突然觉得害怕极了。我怕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怕未知的分数、未知的排名……

我没有交卷,站起来离开考场,一个人闷坐在学校食堂,也没有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老师以为我离校,通知我父母、查监控,最后把回教室收拾书包的我逮住。每个人都在劝我,连我妈妈也开始劝我了。

“宝贝女儿”,她如此称呼我,但已经来不及了。

那次以后,我开始逃学、缺考,慢慢演变成不再去学校。

疫情后我不再住鲍寓,重新回到家里。每天早上,父亲请的司机把我送到学校门口。等司机离开后,我也跟着离开,坐地铁在城市的地底乱转。

我的大脑一直是空的,但每当傍晚,在地铁里看到放学的学生,看到款式接近的校服,我都想哭。原本我也该是其中一员,现在却只能看着他们走在正轨上,一种深深的恐惧就会裹住我。

妈妈知道我经常逃学,但碍于我的精神状态,她一次都没说过。

她每天依旧按点催我上床,高考前一天,她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在微信里几屏也没有翻完。

“我亲爱的宝贝”,她在开头这样叫我。

她在信里对我说,她知道我从小学到高中都非常不容易,她说我哪怕只考上一个普通的211,她也满足。并且她知道,我即便发挥得再差,也能至少考上一个普通211。

读着信,我感到她爱我,同时因不断出现的“211”再次崩溃。

第二天,我在迷糊中放弃了高考。

兵荒马乱的一年

高考那天,被妈妈拉下车后,我在地板上坐了很久,脑子里一片空白。

直到第一场考试快结束,我害怕碰到回家的同学,只好甩着坐麻的腿走回家。家里很安静,妹妹早被送去了爷爷家,妈妈躺在床上,爸爸在阳台抽烟、打工作电话。

每个电话里,对方都关心我的高考状态。我爸跟这个人说考得不错,又跟另一个人说发挥得不太好,绝口不提真相。

有关高考那三天的记忆都很混乱,没人主动和我说话,也不正眼看我,甚至不再要求我去参加剩下的考试。

我体会到绝望,想着自己放弃了高考,未来只好去工厂打螺丝、去门店摇奶茶。既然这样,我得攒钱。

高考第二天,我试着和妈妈要一笔钱,这是我之前发表文章的稿费,打进了她的账户。

这时候,她才第一次和我说话:“去港澳的大学吧。”

她再次像救世主那样,找到了眼前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我是可以用平时成绩申请的,但母亲说,他们也可以想办法花点钱,把我弄进澳门大学或澳门科技大学。

我统统拒绝了。我们已经无法沟通,父母说的每句话我都反驳,然后他们反驳我的反驳。

高考第三天,父母冷静地要求我离开家。他们怕我的叛逆会影响到妹妹,爷爷正在送妹妹回来,我要在她回来之前离开。同时,妈妈也把那笔六百元的稿费给了我。

我背了包,装了几件衣服,冷静地离开家。

我找到最便宜的自习室,吃住就在那里。不久后趁着父母都不在家,我又回家整理了一箱行李,从此常驻自习室。

自习室一个月只收450元,还提供小面包和水做茶歇。我的行李箱寄存在前台,撒谎说里面是我要看的书。服务员也善良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里并不让人躺下睡觉,半夜累了我就趴在桌上,听着隔壁耳机里漏出来的声音入睡。

洗澡就去公共浴室,比临时简易厕所大不了多少,充满下水道泛上来的味道。辛苦的体力劳动者也使用它,留下一地的沙土和树枝。

这期间我偶尔会回家取点东西,每次都在手机上提前告知父母,但他们不会回复。他们知道我住在哪里,也知道我的大概状态,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全部联系。

为了快速赚钱养活自己,我在淘宝找了店铺,做枪手接代写。一开始代写中学生作文,千字大约20元。我从睁开眼开始写,写到实在撑不住睡过去,只能挣100元。

我还帮一位中学老师代写演讲稿,他没给我任何资料,要我自由发挥。第一版觉得不够贴近他的生活。我改了第二版,他又觉得例子不当。我只好接连改了第三版、第四版。最后他说,还是第一版最好。

我被这几十元的东西反复折磨着,混成了熟手,钱变得好挣了。我可以代写各种运营文、品牌故事、学生作业。

最荒唐的是,我一个高中毕业证也没拿到的人,还帮别人写过保研评定材料、教师评职称的材料、面试的自我介绍。我还代写过短剧,被骗放弃了署名权,只拿到一千元。

我越写越觉得屈辱。正巧那时,闺蜜问我:“高考要报名了,你报不报?”

我意识到,我需要参加高考、读大学,重回正轨,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实现我的价值。

我给爸爸妈妈发了条消息:“我报名高考了。”

他们没有回复。

高考、创业、新人生

这一次,我有了明确目标——我要学戏剧影视文学(以下简称戏文)。

从小到大,阅读和写作,是我唯一学习之外的爱好,也是我擅长的。我一直在网上写文,有一小群读者粉丝。我接连参加了三次新概念作文大赛,三次都获奖。

但父母觉得文科专业“没出息”。在我们省,戏文是一个艺考专业,我没有报培训班,而是在自习室自学。通过兼职代写赚稿费,终于攒下几万元后,我可以全身心学习了。

曾经的学习状态似乎又回来了,我不吃不睡两整天,就背完了历史,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哲学、文学。

期间我回家拿东西,碰上妈妈,她似乎有些心软:“你要不要住回来,要不住到另一套房子里去吧?”

那里离市区很远,我拒绝了。

2023年高考结束的时候,从考场出来,父母再次开车来接我,就像2022年送考那样。那年的兵荒马乱,我们绝口不提,仿佛没发生过。

高考成绩出来,我的分不错,可以上几所985大学的文科专业。

妈妈再次替我决定了,当着我的面,她只刮开了密码卡的前一半,然后把它藏起来,登录报名系统替我填了志愿。

我所在的省份,高考生登录系统查分、填报志愿、查看录取结果,都需要这张动态口令卡,上面的序列号是唯一的、与考生绑定的。

我趁她不在家,利用报名系统的多重验证,还有上线记录,试了最后两位密码。在最后一刻,把她填的志愿改成了现在的学校。

这又是一次严重的忤逆。母亲气坏了,索性不再给我钱。

高考完的暑假,我又全职做了一阵子枪手,再加上往年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攒够了前往北京的学费和生活费。

也许是对“好学生”的彻底反抗,也许是为了让父母看到我的成功,更可能是我心中的傲气,促使我做更大胆的事情。

大二时,即便是全班GPA第一,我也毅然要休学创业。父母当然坚决反对,不愿给我的休学申请签字。我就旷掉所有的课,在学校把我劝退前逼得父母妥协。

我一开始想做戏剧疗愈的工作室,投入了自己全部存款。为了省钱,我和一个陌生女孩合租在北京的一张床上。这是个不挣钱的项目,合作方听到我只是一个休学的本科生,全都嗤之以鼻。

最困窘的时候,我试着给母亲打电话,希望她借给我1000元。听到我的请求,她当即挂了电话。

第一次创业失败告终。第二次创业,也就是去年,我开始做摄影约拍,联系、集结了各个城市的摄影师,做定制约拍的服务。

这次,我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

此外,我还干过很多事,跟剧组、写剧本、参与大型晚会。最近一次忙得脚不沾地,是在白玉兰电视节当导演助理。

尽管“顺”做不到,我依然想做一个“孝”的女儿。每次出差或旅行,去海南、香港,我都给妈妈带个包或是化妆品。

收到礼物,妈妈会在微信上拍照发给我,一大早问候一句:“醒了么?”

我睡醒后给她打电话,她在忙,挂了我的电话。等到晚饭后,她突然在微信上说:“谢谢大宝。”

我的妈妈不会有更雀跃的表达,但我觉得这样的回应足以说明她很开心。

而我也忙碌又满足。

近期,我打算九月回学校去,完成学业以便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地方。

其实我也知道中断学业转而创业,确实稍显激进。但创业不仅仅是想证明自己,另一个隐秘原因我很少对朋友们提起,我希望能在北京给妹妹提供一个落脚点。

对于妹妹,父母一比一复刻了对我的培养计划。她正在念我的小学,父母给她设定的短期目标是,考上我的初中和高中。她甚至和我一样,跟同一个老师学小提琴。

当我在妹妹这个年纪,我懵懂而顺从,按母亲意愿,把当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但我妹妹不一样,她成绩远不如我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却热衷蛋糕和烘焙,人生理想是开一家面包店。

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不让她在家烤面包,她还不懂反抗。我希望有一天,她想要抗争的时候,我会有足够的能力支持她。

我不希望她再经历我的痛苦时刻。

高中逃课缺考的那段日子里,某个夜晚,我的痛苦终于积满了,我偷偷吃下了很多安眠药。

醒来时,我已经在医院急诊的急救室里。爸爸妈妈也许去缴费了,我身边没人,便自己晕乎乎起来,光着脚往外走。

我高度近视,又没戴眼镜,只好朦胧地望向空中,感觉自己的意识在一遍遍地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的未来会是怎么样,人生最不如意的面貌是什么样的?

我回答不出,大脑开始跑马灯,随后又沉醉在一个遥远的回忆:那时候我非常小,妹妹没出生,爸爸也还没有常年在外工作。他和妈妈一起带我在楼下小鲍园玩,给我买了一个气球。

我抓不住线,气球飞了。妈妈没有生气,笑着给我新买了一个。

气球又飞了,妈妈没有生气,又新买了一个递给我。我紧紧抓住气球的线。

我醒过来,是洗过胃以后,爸妈正要带我回家。

妈妈紧紧抓着我的袖子,就像我抓着气球的线。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小学文凭的他,40天救下中国工业命脉
  2. 北京洪灾 人祸震动官场 山东帮尹力不妙?
  3. 因习一句话释永信落败,习近平先宠后弃有玄机!
  4. 瑞士媒体:习影响力变弱 胡锦涛重返政治舞台
  5. 财政部通报点名厦门、成都新增隐性债务均超600亿
  6. 英伟达芯片遭中共审查 美中科技脱钩压力加剧
  7. 紧要关头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8. 川普:鲍威尔不降息 理事会应接手控制美联储
  9. 宗馥莉,首战输了
  10. 很多癌症是“省”出来的
  11. 川普:已部署两艘美军核潜艇
  12. 尹锡悦拒捕现场曝光:门口僵持140分钟,终失败
  13. 泰空军F-16咆哮空袭,中国远火跨山狙杀
  14. 《731》被曝淡化罪恶,洗白日本人
  15. 防止洗产地 美将全面加征40%惩罚性关税
  16. 川普怒斥梅德韦杰夫
  17. 中国队,打破一项亚洲纪录
  18. 中美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再平衡消费型经济
  19. 726罢免大挫败 民进党团总召曝主因
  20. 川普:鲍威尔再不降息 美联储理事会应接管控制
  21. 【百年真相】刘志丹之死与毛泽东的忌讳
  22.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英伟达,让我怎么相信你?
  23. 诸神的黄昏:香港四大家族集体谢幕
  24. 24岁大陆男子飞抵柬埔寨数小时即被抛尸郊外
  25. 从童年苦难中走来 在信仰中坚定前行
  26. 美联储官员:就业市场风险可能增加
  27. 北京洪水淹养老院31死 官员承认失职遭网民怒轰
  28. 台海战争剧集《零日攻击》揣摩“中共威胁”
  29. 香港高等法院对娃哈哈宗家“信托案”决定宣布了!
  30. 台风天满目疮痍 民宅、店铺挨淹 上班女崩溃!
  31. 一晚人数1000万,“擦边团播” 越擦越疯狂
  32. 从10个细微之处 看一个人的未来格局
  33. 川普:对台关税20%
  34. 马斯克,消停了
  35. 娃哈哈风波进展:信托协议存在但双方没谈拢
  36. 欧洲大国为何开始承认巴勒斯坦国?
  37. 宗庆后唯一信任的还是宗馥莉
  38. 新关税出炉 彭博点名最大输家是中国 最大赢家这些国
  39. 川普和美国深层政府为何爱反复“撞南墙”?
  40. 女子称彩超漏诊婴儿唇裂,到卫健委反映问题竟遭怒斥
  41. 娃哈哈遗产争夺首战打响:宗馥莉,败诉
  42. 暴雨侵袭美东 陆空交通中断 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43. 回应俄挑衅言论 川普下令部署两艘核潜艇
  44. 少年误食芬太尼致死 家长起诉社媒Snapchat
  45. 卡尼想在5个月内强制对燃油车征税
  46. 体检报告中这些“字眼”,可能是癌
  47. 新疆乌孙古道爆发山洪 至少2名徒步者遇难
  48. 美国一道闪电延伸829公里 刷新世界纪录
  49. 北京水库泄洪酿灾 密云一养老院31人被淹死
  50. 离奇命案和怪病皆是偿还各自的宿业
  51. 宗馥莉,败诉
  52. 数据不如意就走人 川普宣布开除劳工统计局长
  53. 美国为何不惜一切代价要搞垮沙姆哈尼父子?
  54. 【时政春秋】中共敲打英伟达 意欲何为?
  55. 华男疑赴迪士尼乐园途中绑走3子女 在巴拿马被捕
  56. 哈根达斯等品牌为何在中国炎夏中感受寒意
  57. 江西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
  58. 【时事金扫描】中国新疫情爆发 非洲诅咒蔓北京
  59. GTA又一商场将被拆除
  60. 香港经贸处加强与青年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