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不好的人,喝酒常有5种异常
2025-07-26 05:25:14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健康养生常识
不少人喝完酒不舒服,总觉得是“酒量问题”。实则不然,喝酒之后身体的各种反应,常常藏着肝脏的真实状况。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是解毒要职。一旦肝气不畅、肝血不足,人对酒精的“承载力”就大打折扣。今天,老夫就以几十年内外兼诊的经验,与你细说:肝不好,饮酒先知,看你是否也在无声暴露中。
中医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喝酒,若觉头晕眼胀、脸红心慌、醒酒难受,别急着归罪于“酒精浓”或“下酒菜咸”,而该反省一下肝气是否承载已虚。适当食养可养肝解酒,比如餐前喝点葛根茶,或饭后饮淡豆豉汤,皆为护肝小法,但前提是不贪、不烈、不晚。
??一
容易醉且醉得快,是肝失疏泄
有些人小酌半杯便脸红耳赤,头重脚轻,这是肝脏解毒功能减退的常见表现。肝主疏泄,若气机不畅,酒精积聚于中,郁而化热,便显醉态之相。
中医里称之为“气滞化热、肝阳上亢”。此时若勉强再饮,压根就是把肝脏当苦劳役使,长此以往,伤身无疑。
你是否也有过“昨日三杯不醉,今天一口就晕”?这便是肝气负荷起了波动,需调和气血才是正道。
?二
饮酒后面部绯红,属肝火上炎
饮酒面红可分为两类,若红而不热,多属“阳虚外浮”之象;若红而烘热,眼珠发赤,甚至脾气激动,多是“肝火旺盛”。酒为辛热之品,助火生风,若肝中已有郁热,酒入便引火上行。
此类人还常伴口苦、目涩、大便干结等情状。简单的一杯酒,引发的却是肝胆的不甘沉静。
说句俗话:这火一旺,脾气就冲。你近来是否也是酒后一热就话多心躁?其根,还是在肝脏。
?三
酒后极困,气虚肝亏之兆
有人酒后不醉,却极乏力,饭局未散人已昏昏然。肝藏血,主管筋,主司疏调,若肝血不足、气虚内陷,则肾阳难升,精神无力。
此类人如再熬夜饮酒,就更是“敲门欲病”。补肝养血才是根本,而非靠浓茶或提神饮料“硬撑”。
你可想过,为何别人酒后兴致高,你却一杯下肚,神情疲乏如山倒?这背后的答卷,只写两个字:肝虚。
?四
醒酒慢、口中发苦,是肝胆湿热
若酒后多时仍头晕眼花,甚至出现口苦口干、大便色黄,这说明体内湿热未能如期排出。湿热困于肝胆,酒精代谢通道变窄。
医书有言:“湿热相搏,其毒难除”,尤其食油腻之物配酒,更是“火上加油”。甘苦之品可清热,若参芹菜、苦瓜入膳,亦有调和之功。
您是否在醒酒隔日仍觉头昏身重?那可能不是宿醉,而是“湿毒未散”。
?五
酒后口臭、肚胀,是肝脾失和
饮后口中气苦如药、腹部胀满难排,源于肝气横逆,犯及脾胃之故。中医讲“木克土”,肝属木、脾属土,若木盛制土,则运化迟滞。酒为辛烈之物,更助逆气伤脾。
这类人常伴随食少、嗳气、睡眠质量差。调肝而不克脾方为上策。
你是不是饭后饮酒更容易腹胀无食欲?其实不是吃太多,而是“气机不顺了”。
?操作建议
饮酒前可饮葛根煮水:解酒透热,扶阳不伤正。
每饮不过2两为宜,八分即止:留三分清醒,好养肝神;宁少勿多。
佐酒餐宜清淡,忌辛辣与腌制:帮助脾胃轻运,减少湿毒积留。
饮后用山楂、茯苓泡茶饮:化湿助运,健脾兼护肝。
勿空腹饮、勿连日饮、勿熬夜配酒:这些皆伤肝三法,须牢记。
?注意事项
肝不适者慎饮酒,不能硬撑所谓“情谊”。
经常严重醉酒者应警觉脂肪肝、肝炎等问题隐现。
易燥热体质不宜配烈酒,以致气血冲乱。
患高血压或心律紊乱者,饮酒更易诱发风险。
女性饮酒诱肝毒更重,应特别注意限制频次及量。
?结语小语
知酒性,识肝态,才能饮得其道、养得其正。别让一时痛快成了肝脏的桎梏。朋友,您最近一次喝酒之后,身上有没有这些“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