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控纽约庇护政策 阻碍ICE执法
2025-07-24 21:25:4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美国司法部于昨天(24日)对纽约市、市长亚当斯、市议会议长以及纽约市警局和惩教局官员提起联邦诉讼,质疑其庇护城市政策违反宪法的至上条款,蓄意阻挠联邦政府执行移民法。
诉讼由司法部在纽约东区联邦法院提起,声称纽约市的相关政策使联邦移民官员无法执行其法定职责,进而危及公共安全。司法部指出,纽约市“释放了数千名本应交由联邦处理的危险外国罪犯”,这些人当中许多在释放后又犯下严重罪行。
司法部长邦迪(Pamela Bondi)发声明表示:“如果纽约市不愿捍卫其市民的安全,我们将挺身而出。”
枪击事件引发诉讼
本案在一名下班的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官员于7月20日在纽约市的华盛顿高地遭两名非法移民枪击后提起。根据诉状,两名曾有多次犯罪纪录的非法移民涉嫌企图抢劫该官员并朝其脸部与腿部开枪,其中一人曾于2024年4月因重罪盗窃被捕,且收到联邦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发出的移民拘留令,却仍被纽约市释放。
国土安全部长诺姆(Kristi Noem)表示:“若不是纽约市的庇护政策,这场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还需要多少生命损失,才能让公共安全成为这些大城市的优先事项?”
联邦政府指控纽约市违宪
诉状援引美国宪法第六条第2款(至上条款),指出联邦法律在移民事务上的优先地位不容地方法规抵触,并引用一系列判例主张,州与城市不得以任何形式妨碍联邦移民法的执行。
司法部指出,纽约市2014年(白思豪执政)以来大幅扩大施行的庇护政策,包括禁止市警协助联邦执行民事移民拘留令、禁止分享关键拘留与出庭资讯等措施,明显违反联邦法例8 U.S.C. § 1373,妨碍资讯交流、执法协作与社区安全。
根据联邦统计,自2021至2024财年,ICE在纽约市逮捕了28,427名外国人,其中许多为严重罪犯。而2024财年,纽约市惩教局仅配合了ICE 4%的拘留请求,自2016年以来,纽约市警察局则未曾尊重任何ICE拘留令。
地方议员与联邦立场分裂
诉讼引用2025年5月七位市议员(包括两位民主党人)致司法部长的联名信,该信表示,庇护城市政策“削弱了国土安全部与本地执法部门的合作”,呼吁联邦政府介入。
然而,市府与市议会则持不同立场。市长亚当斯的发言人马梅拉克(Kayla Mamelak)表示:“我们会审视诉讼内容。”但强调亚当斯市长立场一贯,即“任何人都不该因身份而害怕寻求警察协助或公共资源”。
市长亚当斯在周三记者会上谈及庇护政策时坦承,市长权限无法凌驾于市议会制定的法律之上,立法权属于市议会。他曾于今年早些时候透过副市长签署行政命令,允许ICE在雷克岛设办公室,但遭市议会强烈反对并提起诉讼,使计划搁置。
市议会当时强烈反对修改庇护政策,坚持保护移民能平等使用城市资源、就学及获得执法协助。
过去三个月,司法部也对洛杉矶、科罗拉多州、伊利诺伊州和新泽西州提起了诉讼。
纽约庇护城市政策历史渊源
本次联邦诉讼长达37页,不仅指控纽约市现行政策违宪,更详细回顾了纽约市作为“庇护城市”的历史与其与联邦政府长年来的摩擦。
根据起诉书,纽约市自1989年以来即自豪地标榜为庇护城市。当时市长郭德华(Ed Koch)发布第124号行政命令,禁止市府机构在特定情况下向联邦移民当局通报外国人身份。此政策意在保护非法移民免受驱逐威胁。郭德华的继任者,包括丁勤时(David Dinkins)和朱利安尼(Rudolph Giuliani),均重新确认该命令的有效性。
针对纽约及其它城市的类似措施,国会于1996年通过了两项关键法案,反制地方政策:(1)《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调解法》(福利改革法)第434条:禁止任何州或地方机关限制员工向联邦移民机构提供有关移民身份的资讯。(2)《非法移民改革与移民责任法》第642条:进一步禁止政府机构或官员妨碍资讯的维护与共享。
这些条款现编入《美国法典》第8编(8 U.S.C. §§ 1644, 1373),成为联邦保障地方配合移民执法的基础条文。
这两部法案颁布后第11天,纽约市便提起诉讼,主张联邦法律违宪。然而,美国第二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纽约市不得禁止地方官员与联邦移民机构合作,确认联邦法优先于地方政策。
法院指出,虽然联邦政府无权强迫地方机关主动参与联邦计划,但州或市政府不得禁止其员工“自愿合作”或共享移民资讯。
面对败诉,纽约市继续抵抗。2001年,纽约市宪章修订委员会提出修宪案,并获选民通过,要求市府机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保密其取得的个人移民资讯。该修正案语言刻意模糊,被批评为绕过第二巡回法庭的判决,意在继续保障无证移民的资讯不被披露。
同时,纽约市也设立了移民事务市长办公室,进一步制度化保障移民权利的政策。
2003年,市长彭博(Michael Bloomberg)先后发布第34号与第41号行政命令,制度化“不问政策”。其中第34号命令:撤销前市长郭德华的124号命令,改采“不询问政策”(Don’t Ask Policy),禁止市府员工在特定情况下询问民众移民身份。第41号命令则进一步强化规定,要求在未涉及非法行为的前提下,市府员工须对身份资讯保密。
彭博的刑事司法协调员费因布拉特(John Feinblatt)解释道:“运作原则是你不询问,因此资讯不会进入备忘录、资料库或档案。”
该政策实施后被广泛称为“全国最强的地方性移民资讯保密政策”,标志着纽约市对庇护政策的深化与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