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酷的老头儿,50年只做一件事

2025-07-17 23:25:40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一条

王玉平,63岁,北京人,他和刘小东、喻红、方力钧是一代人,同为90年代新生代艺术家。

从2009年开始,他在北京街头写生,专挑冬天、雾霾天、雨雪天,叶子落了,大地沉郁,枝桠和电线交错成乱糟糟的线条,在威严的一丝不苟的建筑之外,交通标志、电瓶车、路墩子构成新的市井风貌。

王玉平在顺义画室

他一五一十地画下来,记录时代在北京身上留下的痕迹。

作家阿城说王玉平“能够微妙地表达色彩灰,同时大胆地使用品色。

是”当代绘画者中难得的佼佼者”

“他画的红绿灯是通了电的”。

《西华门的雪》58x68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11

《陟山门街》62.5x189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18

声名在外,王玉平本人却没什么架子,见我们第一面,他认真问摄影师的名字,记下来,和他一块在什刹海溜弯,给我们买早点,背着手看人晨练,跟游客说你们真好看,我能跟你们照个相吗?

活脱脱一个乐呵的北京老头。

在《鼓楼东大街、馄饨侯》的画里头遛弯儿

画了50多年,王玉平什么都画,一盘盐烤银杏,喝完的咖啡,媳妇的卫生巾,逮着什么画什么。

他恋物,家里收了一堆”破铜烂铁”。

画室的地板被他用颜料涂得到处都是。

栗宪庭说他的作品是“温和的叛逆,用烟火气消解宏大的叙事。”

能坚持画那么多年,“不为别的,就是当个玩儿。”

没有远大抱负,不过是“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虚岁60-2、缝纫机》 206×240cm 布面丙烯、油画棒 2021

我是一个有点过于随性的人。吃饭没点儿,起床没点儿,睡觉没点儿,饿了吃困了睡,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也不确定。

这个工作室从搬进来到现在用了差不多20年了。我喜欢工作室跟家是不分开的,感觉一步就可以进到工作室。我的画室里有床,有时候中午和小猫一起歇一会,午觉醒来一睁眼会觉得眼睛都是新的,再看眼前这些画,容易发现问题和办法。

王玉平的画室,一墙之隔就是家

我出生在北京,住在西南边,牛街附近,父母都是工人。那时候二环以外都是庄稼地,除了几个破庙没有什么正经建筑,我们家离城墙不太远,城砖被拉去盖防空洞盖小房了,里边儿的土夯还在,我们一帮孩子就在那儿跑上跑下、逮蛐蛐。

邻居里有一个大我几岁喜欢画画的哥哥,他拉京胡,我来唱,唱完了就一块画样板戏里的人物。还有一个工人画家我叫他二哥,他常带我到护城河用搬网逮鱼,后来我在宋画里还见过这种网,真是奇妙。他特别喜欢下大雨去,雨大水浑,鱼缺氧,爱到水面上换气。有的时候带我去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画写生。

《雨雪景山》62.5x94.5cm 纸本丙烯 、油画棒 2019

《景山前街》62.5x94.5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15

他们的生活态度给我一种感觉,好像玩儿比正事儿重要。

画画也不为别的,就觉得好玩。还有一邻居老头鼓励我,看到我画画,会带我去中山公园吃包子,全是肉馅儿的,吃撑了就去天安门广场上遛。

正式学画画是进了印钞厂技校办的一个美术班,学绘画基础、制版和设计,毕业后当了三年工人。工厂是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上夜班,休息室地儿不大,冷色的日光灯光下师徒几个人在那屋里抽烟,灯一照脸都是绿的,有一天把我给吓着了,感觉自己也在泛绿。从那天起,我想我要离开这儿。

当时没有辞职这一说,单位福利很好,家里人也说你是不是疯了。

《我画角楼》62.5x189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20

《金锭桥》62.5x189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22

大概是1978-79年,中国美术馆办了一个《法国19世纪绘画》原作展,展册的一页是雷诺阿的一张画,我回去反反复复看、临摹,窝在小屋里想象着雷诺阿、德加的年代,想象着艺术家的生活。

1985年我考到央美油画系。当时想不到要做职业画家,哪想到这么远?都是过了今儿再说明天的事,好在毕业后就留在学校。

有朋友说,你又辞职又考大学,怎么没有上进心?

真不是,我是在逃离。这地儿不行,我没有要去奋斗一下的意思,没有远大抱负,没这本事,也没体力,那就逃。

工作室涂满颜料的地面,王玉平戏称为“一堆破烂”的桌子

一直到现在,我都比较少花心思去考虑市场喜欢什么。可能是因为有这份工资,虽然不多,但第二天吃饭没问题,就由着性儿。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绝不让自己带着任务画画。

到了这个年纪,留在我身上,让我还愿意拿起笔画画的就是个解闷儿,每天不鼓捣两笔,北京话叫闲气难忍。

王玉平在北京街头写生

从2009年开始,我开始画北京。最早的一张画是北海公园,一个大姐从我边上过,说画得还挺像,非要买。

自那以后,不在画室的话,我就去城里遛弯儿,有时候并没打算画画,走着走着就有点走不动了,觉得这处可以干点什么。比如说《历代帝王庙》这张画,有一天我和老伴儿去这溜达,出来之后我要上厕所,看指路牌子帝王庙对面的红影壁后面有一个停车场,厕所就在角落里。找厕所的时间,我把停车场的状态过了几遍,就想等冬天一定要来画。

到了冬天,街上的树叶都落没了,被挡着的景物全看见了,路上游人少也安静。

北京的雾霾天是最好看的,建筑是灰的,天再是灰的,所有的关系都沉在灰里面。

《历代帝王庙(8联幅)》62.5x760cm(全幅)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24

《历代帝王庙(8联幅)》局部,正门被藏在画的角落

《历代帝王庙(8联幅)》局部,将笔墨留给街头的普通人

《历代帝王庙》画了连续半个月,每天去,只有最后一张的时候空了一两天。那天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了,冻得丙烯颜料发黏了,没法调颜色。

到一个景点的话,大概第一眼看到正门,正门是最漂亮的地儿,但是我偏把它放在一个很小的角落,藏在大树后面,影壁后面的停车场倒成了主角。比如画故宫角楼或者白塔,更愿意是被遮挡了一些,不是一目了然的。

《我画白塔》62.5 x 94.5 cm纸本丙烯、油画棒 2022

《雾中角楼 》62.5x94.5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15

我想试着去掉一些合理性,用不太习惯的视角去看。不是一个很正确的角度,不是一个喜闻乐见的角度。

画北京的时候,想画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景,而是今天我看到的和从前的,和别人眼里的,不一样的北京。

今天这个时代里,有以前没有的一些因素,比如很醒目的指路牌子、岔路口的反光镜、头顶错乱交织的电线、监控头我都喜欢。

在鼓楼东大街遛弯

一般我会前一天踩好点,第二天上午十点前到,拽着一辆装画板画具的小车,就是老太太们买菜的那种小车。如果下雪的话空气湿度就大,颜色不容易干,穿着厚衣服动作变得迟缓,有时候在雨雪里边一站几个小时也不觉得冷。

所以我画画的地方基本附近都能找到厕所,解手、换水都方便。后来有几个地方没厕所,又想画,老伴儿给我出一主意,带上尿不湿,从容多了。

《白塔寺边上的咖啡馆 》62.5x189cm(全幅)纸本丙烯、油画棒 2023

《故宫角楼边的咖啡馆》 57.5×216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15

最右是在咖啡馆里画画的申玲

有一次特逗,我在胡同里画白塔,晒着太阳,手机放着京戏马连良,听声音有一老头穿着趿拉板,踢了踏拉走到我身后,没声了,呆了一会,他探头看看我,又看看画,说您这是一享受啊。

画完之后我就拽着小车跟老伴儿一块奔涮羊肉馆子,围着锅子暖和暖和,想着这老头说得有点道理,这大概是一种放松的生活状态的流露吧。

《鼓楼东大街、馄饨侯》62.5x189cm 纸本丙烯、油画棒 2022

比如我画《鼓楼东大街、馄饨侯》,挨着玻璃窗的座位一个妇女吃包子,窗外一老头贴着玻璃看她吃,可能岁数大的人习惯那么看吧,嘴里叨叨咕咕。我觉得他是在说这谁家媳妇儿这副吃相。我愿意画里边有一点好玩的意外。

王玉平的妻子是艺术家申玲,两人在申玲的画室

申玲和我在一起整整40年。我俩在央美读大一就在一起了。她爱乐,逮谁跟谁乐,我误会了,以为她跟我乐肯定对我有意思,就这么着。我性格里有特别个色讨厌的地儿,她总是阳光灿烂的,大概是引力的作用吧。

我是逮什么画什么,不太拒绝某一个题材、方法,只要有兴趣,只要想画我就画,可以是风景、静物、人和一些平时觉得不入眼的东西,可以是手边最方便的材料。

《我的咖啡杯》 42×29.7cm 木板丙烯 2019

《缝纫机》 240x210 cm 布面丙烯、油画棒 2023

《烟头2》100x100 cm 布面丙烯、油画棒 2023

早上吃过饭,愣愣神儿,或许看上一个什么,满是烟头儿的烟灰缸、扔在窗台上的牙膏袋,桌上吃剩下的东西,都可能是我今天的开始。

我们家也不装修,涂哪儿都没事儿。卫生间玻璃门上用马克笔临摹了小人书《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的画面。外卖单的背面,餐巾纸上都能画。我平时习惯身上带一点简易的材料,坐在咖啡馆呆着又没事,餐巾纸又不要钱,拿一张勾个对面儿的小人儿,那种忘了身在何处的沉浸感还是挺愉快的。

媳妇说我收的是破铜烂铁,家里很多物件是我在地摊大街上收的。

这两个小汽车,是我在布拉格的一个跳蚤市场买的,合人民币10块钱一个,可能就是老人家不在了,儿女不喜欢嫌碍事就论堆给了收废品的。我喜欢画这些玩具,像老在我画里出现的一个老式的油罐车,小时候经常在街上见到的,没玩过,长大了画它们总有一种像是我的手在上面抚摸它们的感觉。

现在退休了,年龄大了眼睛花了,也挺好,好不容易熬到眼睛花了,好不容易熬到看这个世界不必那么清楚了。

以前也做过很多的尝试,画过挺撕裂的,画实物,画抽象,后来觉得自己挺笨不具备能力去琢磨什么观念什么态度。那几年被潮流裹着也挺迷茫的,感觉都不是贴着心的状态,老是有点假装兴奋的意思,自己知道,不喜欢。

慢慢地,一点一点又找了回来。比如画北京,就是想找小时候在街上画画没有心里负担的愉快。

就像睡觉,睡一会儿翻个身换个姿势,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民主党好感度掉至28%
  2.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3. 京沪高速惨烈车祸浓烟滚滚 多车被烈火吞噬
  4. 法轮功华府大游行 民众:制止中共跨国镇压
  5. 富国银行高管遭中国禁止出境 暂停赴华商旅
  6. 妻子出轨教练,酒店视频流出
  7. 故宫养心殿阴冷瘆人?拆开地砖专家大吃一惊
  8. 日经:中共内部近期权力结构之争 将产生深远影响
  9.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10. 纽约CEO跟女高管相拥听演唱会,上大屏幕后忙躲闪
  11. 旧金山马拉松登场,多处道路将封闭
  12. 美参议院通过削减90亿美元资金法案,“川普又赢了”
  13. 美初步裁定:将对中国石墨加征93.5%关税
  14. 上海楼市要崩盘!房价狂跌70%!1300万人的苏州 房价跌了60%!
  15. 台军演第9天模拟共军登陆 国军坚守奋战歼敌
  16. “儿大避母”到底在避什么?
  17. 马兴瑞“郓城密线”大曝光:与彭丽媛的惊人权力关系
  18. 公共媒体资金面临削减 美国众议院即将表决
  19.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20. 腿部肿胀+手有瘀伤 白宫披露川普确诊老年人常见病…
  21. 民调指近半美选民考虑参加第3党 但1点不利马斯克
  22. 太荒谬!司马南未向南开大学教师致歉被公告
  23. 陈立总领事访问罗德岛州
  24. 汽车销量不降反升,背后暗藏变数
  25. 学者揭十大宪政危机 野百合提7理由挺罢免
  26. 中国社科院刊物遭猛批 分析:北京高层加持推动
  27.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28.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29. 北京最酷的老头儿,50年只做一件事
  30. 经常吃水煮蛋,是“养肝”还是“伤肝”?
  31. 广州国资项目80天赶建7栋楼 十多天后拆毁
  32. 独立屋价跌太狠,1/3跌没了
  33. 美国社保7月起大变革
  34. 川普:可口可乐同意了!
  35. 以色列轰炸叙利亚大马士革:又一场大战开打了?
  36. 美国零售额6月上涨0.6% 超预期
  37. 起底马兴瑞与彭丽媛的真实关系 超乎你的想像
  38. 中国中上层阶级积极移居这个国家
  39. 美国大峡谷的形成或和五万年前陨石撞击有关
  40. 新“超级材料”有望取代不环保塑胶
  41. 天文学家首次见证新太阳系的形成
  42. 马斯克连发35帖抨击
  43. 房贷利率全面上升,30年期为6.375%
  44. 要求停止迫害 法轮功学员华府烛光夜悼
  45. 无人能掌控爱泼斯坦事件 事实证明连川普也不行
  46. 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 实际已把格陵兰岛送给美国?
  47. FBI逮两华人 揭中共谍网渗美细节(下)
  48. 微观调查:一个脆弱型中产提前还清500万房贷后
  49. 揪出掉发的2个元凶:聪明不要“绝顶”了
  50. 美国务院颁新令:驻外使寡甜评论他国选举
  51. 阿尔巴尼亚湖惊现欧洲最早聚落 距今八千年
  52. 【新闻大破解】美盟备战台海 打造印太单一战区
  53. 英德签署重要条约 合作应对欧洲面对的威胁
  54. 这6种食物“过期”也能吃?
  55. 以反诈之名掩盖监控? 上海推金护APP惹争议
  56. 中共正部级女官刘慧任上落马
  57. 新《超人》北美爆火:一部讽刺大片 不只讽刺川普…
  58. 美三娃妈妈“1人经营汉堡王”爆红 为生计连做12小时
  59. 守旧与更新赋
  60. 谢卫江任湖南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