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诈之名掩盖监控? 上海推金护APP惹争议
2025-07-17 23:25:5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期,上海多地居民反映,警方与居委会要求强制下载安装名为“金护”的反诈APP,甚至传出“不装罚500元”的说法,引发广泛关注。中共官方从今年3月份“扫码送鸡蛋”到7月份“强制登记查验”,推广方式不断升级,民怨也随之高涨。
上海警方研制的“金护”APP自今年3月开始推开至今,民众反应冷淡。7月18日,闵行区居民薛先生对大纪元表示,近期居委会频繁宣传“金护”APP,声称可拦截诈骗电话、还可保障银行账户安全,但语气中隐含强制意味:“他们说不装就罚几百块,这不是霸王条款吗?”
他还质疑,电话是否已遭监听:“我海外朋友打电话来,刚讲完,居委会就打来说‘你刚才和谁通话’。这不是监控是什么?”
从“扫码送蛋”到“不装罚款”,上海推广“金护”的方式引发舆论反弹,社会各界对个人隐私和公民权利的忧虑亦不断升高。
黄浦区居民小徐表示,派出所近期几乎每天派人到社区登记哪户未装“金护”,“不装就罚钱,凭什么?APP又不是强制软件”。她对这种近乎“绩效式”推广深感反感。
除了罚款威胁,还有市民遭遇警方约谈。网络活跃人士周小姐对大纪元透露,一个月前,她被警方以核对地址为由带走,实际上是查看她手机通讯纪录。“他们检查我手机,说侦测到我和国外有联络,要求说明联系人是谁,还拍我全身照。最后强迫我装‘金护’才让我走。”她的一位广东朋友也遇到类似情况。
事实上,强制安装反诈APP的现象并不限于上海。早在2023年,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已有旅客、市民被要求安装相关软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火车站,警方设摊位检查手机是否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未装者不得出站。一些医院、街道、甚至高校也出现警察监督安装的情况。
呼和浩特居民袁立(化名)认为,当局防诈的另一真实动机是监控通讯。他对记者说,“现在手机上装反诈APP的人很多,(当局)其实是为了监控。(民众在)微信、QQ上说什么,他们都知道。现在一封号就是永久封禁,当局的目的是提高对通信领域的控制。”
在校园内,类似做法也屡见不鲜。江西师范大学保卫处曾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APP,并进行手机抽查。有网民将此类措施比作疫情期间的强制疫苗接种,批评当局以“安全”之名掩盖“控制”实质。
湖南长沙一位不具名人权律师表示,强制安装反诈软件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与通讯自由,民众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他呼吁,政府应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而非以反诈名义推行技术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