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英港人深感迷茫 留守港人则指“香港已死”

2025-07-17 07:27:4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看中国

2025年7月15日,人们穿过香港西区的一条街道。(图片来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15日,人们穿过香港西区的一条街道。(图片来源: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一名移民英国4年的香港女子透过社交平台发文,列出5大苦闷问题;有移英港人重返香港生活,但得适应政治环境已改变的香港。另有不少留守香港的港人认为“香港已成为中国的一座城市”,或直言“香港已死”。

中共于2020年6月通过、实施饱受批评的国安法后,西方多个国家在签证与移民政策上,均为港人提供便利条件,包括英国政府的BNO签证等。由于在新法例下,一旦遭到政府定罪,恐面临最高终身监禁的刑罚,为免于恐惧与追求民主自由,许多港人纷纷选择离港,进而出现大规模港人移民潮。

不过,港人新移民同时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在异乡重建事业及家园等,也有人无奈下选择二次移民,包括由台湾或加拿大等地转赴英国等;更有港人成为在香港与某国之间来回奔波的“太空人”,为未来跟家人在海外团聚而奋斗。

根据香港01报道,近日一名独自移民至英国的香港女子,透过社交平台Threads发布一篇题为的“嚟咗英国四年后嘅一些碎念”贴文,内容讲述自己在英国生活及心态变化,并列出5大问题,包括“岁月烦恼”、“社交能力大减”、“储钱不多适应问题”、“未来生活”及“心态转变”。

该名港女甚至坦言,因为治安问题严重,不敢自己一个人去伦敦。这篇帖文引发不少网友共鸣,另有网友安慰说:

“想做就做,唔想做就唔做,唔驶理人点睇,聆听自己内心就OK,共勉之”
“很认同你写第5点,用返自己嘅速度去生活就够。希望你一个人舒服咁生活落去”
“一个人,尤其是女士,咁样过嚟系多挑战,只有扩阔社交圈子,识多啲人先有机会治疗到,愿共勉之!”
“自己生活自己过,冷暖自己知,最紧要的是生活是你想要 你喜欢 你接受就可以”。

不过,也有为数不多的移英港人,始终无法适应海外生活或是最终割舍不下香港,选择重返香港,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中生活。

一名移英国的香港男子近日也透过Threads发文,指2021迄今,越来越多的移英港人接近可以申请“PR”门槛,却有不少人正计划“回流香港”,“近排感觉到不少移英港人部署取得PR或BC(英国公民身份)后回流香港”。

该名港人又列出英国2大问题,包括“物质富裕”及“生活方便”的程度,直言“香港真是好过英国好多”。但他补充“回流香港”这一条路不一定容易,“当然,唔少移英港人已经喺英国买咗屋,移民过程亦用咗好多钱,回流返港,安顿香港生活又要使一大笔,回流条路唔一定易行”。

许多网友看过贴文后,有人欢迎移英港人回流,认为香港在许多方面,其实都比英国较好。但也有移英网友坦言,自己已经习惯英国生活,不会选择“回流”:

“我下年都申请PR了。不打算回流,买楼了,工作又稳定,生活亦都适应”
“6年已settled down啦,重返香港是从头适应一次,自己玩自己?”
“已经settle down,有份长工,买楼了,真的不会考虑回流”。

另据BBC中文报道,一名于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前移民英国、期盼寻找“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的港人朱先生,决定于今年三月“回流”。

37岁的朱先生表示,他知道自己回来香港后要面对什么,也知道自己返港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并提及自己意识到,香港已不再是他熟知的香港,为此,自己也已有了心理准备,唯有“看开一点”。

朱先生表示,他明白现实环境的转变,包括香港经济走下坡,以及政治环境都已改变,且很多事情都令人无能为力。但他认为,很多事情唯有接受,跟身边的人共同面对。因此,他若要留在香港生活,就一定要适应一个“新常态”。

朱先生坦言,自己改变不了大环境,不如就聚焦在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上。他举台湾手游《逆统战:烽火》为例,指港府要求市民不要下载,而香港警方称涉宣扬台独、港独,那自己就不要下载。

重回香港,让朱先生感触良多。他表示,在香港不论发生何事,都有家人与朋友陪伴在身边一同面对,大家也会给予支持,这对他而言很重要,知道并非独自面对。

谈及拥有移民英国经历,朱先生表示,他更感受到自己对香港的情感,对家也有新的定义,即一个地方有人重视你的话,就能够把这个地方当作是家。

不过,坚持留守在香港的港人,许多人则持有不同看法,虽然自己正身处“家乡”,但却认为“香港已死”。

《追新闻》今天刊登一篇由中大哲学系前系主任张灿辉撰写的“在“吾家”与“无家”之间——流亡港人的吊诡困境”一文,内容指出,对许多港人而言,港区国安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香港这个精神家园的死亡,也就是“三重死亡”,包括政治香港的死亡、文化香港的死亡,以及本为自由港象征的香港的死亡。

文中指出,“三重死亡”解释了离散者出走的根本动机,即并非单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是因维系其身分认同的精神家园已经死亡。所以,离开不是选择,是别无他法的必然。

该文提及,昔日香港的消逝,留守者的感受最深切,并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体验一种内部的流亡。文章也引述多名港人的说法。一名66岁的退休建筑师直言,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已是一座死城,没有未来;另一名58岁的研究员林小姐则感觉自己并不在香港,因为大批新移民正试图改变香港、试图改变港人;一名62岁的IT工作者Larry哀叹,香港已变成一个陌生地方,昨天的香港已经死了,今天的香港则是中国的一座城市。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社科院再现内讧 分析:中共意识形态破产表现
  2. 一名清华博士生的“复仇”
  3. 长记性吧,以后媒体再吹谁俭朴我都不信!
  4. 参院通过川普减支方案 有望撤销90亿支出
  5. 民主党好感度掉至28%
  6. 传河南交警酒驾撞到拾荒老人车 抡头盔打老人致头部出血
  7. 惊传四中全会6大议题 不涉人事只涉“政治方向”
  8. 北京女律师“体检10年”白做了 结果确诊癌症晚期
  9.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10. 重如泰山,苍劲古崛——卢光照de大写意
  11. 李克强死于水中电击?抢救医生曝死亡细节
  12. 马姆达尼炙手可热,获大量州外资金
  13. "谁杀死了爱情",《捞女游戏》映照中国社会的男性焦虑
  14. 【翻墙必看】“上海本土人去哪了?”
  15. 日经:中共内部近期权力结构之争 将产生深远影响
  16. Aetna退出欧记健保,影响百万保户
  17.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
  18. 宗庆后生前购买美国千万豪宅曝光 顶级定制 奢华至极
  19. 香港书展政治审查严 习“著作”遇冷
  20. 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将于九月重新开张
  21. 妻子出轨教练,酒店视频流出
  22. 美参议院通过削减90亿美元资金法案,“川普又赢了”
  23. 被指“亲华”?韩国总统李在明:希望美国不要误解我
  24. 台军演第9天模拟共军登陆 国军坚守奋战歼敌
  25. 华人高管前往中国被禁出境 富国银行暂停赴华旅行
  26. 移英港人深感迷茫列5大问题 有人选择返港生活
  27. 【美玲文化谈】四大美人—美与忠的西施 去往何处?
  28. 民初国学大师抵制汉字简化 王国维以身殉国
  29. 西安工人以灭火器喷射保安 多地爆发讨薪事件
  30. 故宫养心殿阴冷瘆人?拆开地砖专家大吃一惊
  31. 鲁山花715万修建牛郎织女雕塑
  32. “儿大避母”到底在避什么?
  33. 美初步裁定:将对中国石墨加征93.5%关税
  34. 腿部肿胀+手有瘀伤 白宫披露川普确诊老年人常见病…
  35. 麻省理工大学报告:边缘AI全面崛起
  36. 公共媒体资金面临削减 美国众议院即将表决
  37. 美中关税大限传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认佔上风
  38. 移英港人深感迷茫 留守港人则指“香港已死”
  39. 全球首例!深圳机器人“自己搭地铁”送货 乘客狂抢拍
  40. 美国社保7月起大变革
  41. 民调指近半美选民考虑参加第3党 但1点不利马斯克
  42. 以色列轰炸叙利亚大马士革:又一场大战开打了?
  43. 美国零售额6月上涨0.6% 超预期
  44. 川普任命右翼挺以网红当大使 马来西亚:这是侮辱
  45. 河南脱贫县715万建地标 实际造价仅207万
  46. 乘AI东风,稀有金属“钌”需求大增
  47. 学者揭十大宪政危机 野百合提7理由挺罢免
  48. 川普:可口可乐同意了!
  49. “川普的断言,就如同说长颈鹿会飞一样荒谬”
  50. 纽约市长又面临腐败指控 “他拿警局当‘犯罪企业’经营”
  51. 黄仁勋与阿里云创始人“炉边谈话”:我嫉妒年轻一代
  52. 悠仁亲王疑患克罗恩病,恐失继承权
  53. 中共审计报告显党治社会乱象 引网民怒潮
  54. 今天起,中国和马来西亚互免签证
  55.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56. 法外长:若欧盟对美让步 明日就会是中国提高关税
  57. 韩国暴雨肆虐 至少4死逾千人疏散
  58. 特斯拉的喜与愁 等待十年后终进入印度市场
  59. 美团高管回应外卖大战:为了自保和生存
  60. 男子在地铁车厢两次点火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