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如果出现这6个表现,或是性回避
2025-07-12 23:25:12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第十一诊室公众号
谈及女性生理知识,很多内妊桃们都无法从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获得,这份缺失是每个人都要填补的。
首先我们要分清一个概念,就是说回避,跟拒绝是不一样的,拒绝是更加明确清晰的表达,但这在很多人眼里是比较暴力的表达方式。
而回避呢,则是通过一种更加隐匿的、温和的方式,以相对无冲突的方式避免性行为的发生。
通常来说性回避(是性回避,还是性冷淡?)会有6个维度的具体表现:
第一个是身体信号。比较常见的就是,当伴侣在卧室靠近自己的时候,会突然起身去整理衣服或叠被子,或者说上个厕所,也有可能会说:哎,你稍等我一下,我火上还炖着水呢。总之呢,就是把身体距离拉远。
还有就是在被亲吻或拥抱的时候,身体会变得非常僵硬,大脑会紧绷,外加上嘴巴跟眼睛都会紧闭,希望这一切尽快结束。
第2个是时间管理。这个也很常见,我一说出来,你们就能想到了,比如工作日刻意加班儿到深夜,把工作忙、压力大当做挡箭牌,恨不得,是等伴侣睡了再回来,伴侣还没醒呢,又去工作了。长期如此啊,也会有人说:你这么爱工作,你跟工作去过吧。
等到了周末呢,又会报各种课程啊,报各种班儿啊,安排各种兴趣活动啊,制造合理的忙碌。
第3种就是情景刺激。具体表现就是说,当伴侣提出晚上早点睡,或者更直接的发出性生活的邀约时,就会开始心跳加速、精神紧张;
或者当伴侣释放出性需求的信号,比如说穿上了特定的衣服,使用了特定的香水儿,就开始莫名的烦躁不安,甚至开始胃疼、恶心等不适,有时候身体不适既是条件反射,也是回避行为的合理借口。
第4个就是日常分离。比如说开始坚持严格的分被子、分床睡觉,把伴侣关系回归到室友关系,在日常沟通当中也会有针对性的抱怨。
比如会直接说:你怎么总是想这个事儿啊,这个事儿对你那么有吸引力吗?
或者相对委婉的说:哎呀,都是老夫老妻了,别那么腻歪。
总之呢,就是把日常分离合理化,还有一些呢,就是不会口头说,但是会做出一些让伴侣讨厌的事儿,比如可能会抽烟喝酒或者不洗澡,以各种方式让伴侣主动拒绝跟自己在一起,来掩盖自己的回避。
第5个就是社交防御。这种呢,大家也会遇到啊,比如在闺蜜朋友在聊到性相关的话题的时候,会选择回避,比如说跟伴侣看到一些性相关影片的时候,也会选择走开,或者低头玩手机,并且不希望伴侣因此产生性欲,因为当发现性行为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时候,也会产生巨大的焦虑和恐慌。
第6个就是自我暗示。这种就更加隐匿了,比如自己会主动购买很多情趣用品,但只购买不使用,传递出一种信号,就是自己一直在积极的准备,没有消极、没有回避,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
或者说自己最近在采用某种生活方式,通常以养生为核心,比如说这种方式要求禁欲之类的,当然这里也包括选择假装高潮,就是性不可避免要发生的时候,也会主动想办法尽快结束。
讲到这里啊,我们必须要再次强调,并不是有这样的行为,就一定是性回避,比如说分床睡或者分被子睡觉,有时候就是为了保证双方的睡眠质量。
一般来讲,当你有一系列回避行为,且持续6个月,当你对这段关系的维系产生担忧或焦虑时,尤其是在每次回避之后,你都产生愧疚,想要以其他方式进行补偿,那我们就要考虑这是不是性回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