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俞伟雄:北京政策成效受限 美中矛盾难解

2025-07-05 21:25: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经济长期低迷,内需不振,对外则倾销过剩产能,引发全球反弹。大纪元近日专访经济学家俞伟雄博士。俞伟雄表示,中共刺激政策成效有限,中美关系虽短暂缓和,深层矛盾仍难解,全球需为长期竞争合作格局做准备。

俞伟雄(William Yu)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预测中心(UCLA Anderson Forecast)经济学家,专长于经济建模及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涉猎范围广泛,多篇论文曾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

经济政策四大方向 成效受限

俞伟雄介绍,北京正从四个方面试图刺激经济:首先是货币宽松政策,包括降准与降息,并鼓励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制造业的放款。其次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例如提高地方专项债规模,用于基础建设与都市更新等新型基建。

近年来,中国债务问题严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4年中发布的最新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中国一般政府债务,已从2019年的38.5%上升至60.5%,广义政府债务(含地方融资平台)增至124%。地方政府债占GDP逾六成,非金融部门总债务达312%,使中国成为全球债务最重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根据IMF报告附件4,中国广义货币(M2) 供应增速,为实质GDP的两倍,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却持续走低。2025年2月CPI已转为负值,5月同比下跌0.1%,连续第4个月负成长,显示通缩加剧。

加大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经济预测中心经济学家俞伟雄(William Yu)教授。(徐绣惠/大纪元)

俞博士指出,过去十年中国过度举债,导致债务水平已高于美国,令中央政府在进一步扩张财政上,进退两难,当前刺激规模仍显不足。

第三是放宽房地产政策,取消多地限购限贷措施,并由政策性银行或地方融资平台收购烂尾楼,稳定市场信心。第四则是提振消费,包括补贴新能源车、家电换新、发放消费券、举办购物节,以及松绑对文娱产业的监管。

俞伟雄指出,尽管政策方向正确,但中国国内消费仍十分疲弱,民间消费意愿依然低迷,这是资产泡沫破灭后典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与家庭因债务沉重,被迫减少投资与消费,形成长期经济疲软。

俞伟雄认为,解方仍是扩大财政刺激,但当前政策力道不足,加上人口老化与长期债务问题,中国经济恐难在短期内回稳。他提醒外界,应降低对中国短期复苏的期待,并做好长期低迷的准备。“这个问题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很严重的问题”。

制造业泡沫冲击全球市场 中共追求全球霸权

202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中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高企、消费不振。为了转移国内压力,中共大量补贴制造业与出口企业,企图将危机转嫁全球,以对外倾销来提振国内经济。

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接近1万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就已达5,000亿美元,年增超过四成。在对美贸易受限、内需疲弱的情况下,中共把大量商品低价倾销至东南亚、拉美与欧洲,重创各国制造业。

俞伟雄指出,中共依赖制造与出口,以对抗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在电动车与太阳能等绿能领域,持续扩张产能,并将过剩产品大量倾销全球。此举虽然有助于纾解中国当前的经济疲软,但对全球其它国家造成很大威胁,和政治经济上的冲击。目前欧美已陆续采取斑关税防御,东南亚与非洲等地也面临压力。

他建议,中共应从根本上改善经济结构,提升家庭可支配所得,扩大内需,才是摆脱外销依赖与恶性竞争的根本出路。当前中国家庭收入占GDP比重不到50%,远低于美国的80%;资源过度集中在产业补贴,导致企业过度竞争、压榨劳工,形成所谓的“内卷”现象。

“当一个国家的目标不再是人民的福祉,而是追求全球霸权,其制度就会非常扭曲。”俞伟雄直言,中共早在十年前就提出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但十年来始终无实质进展。为弥补史诗级的房市泡沫破灭,中共正制造新的制造业泡沫;他认为,中共这种行为“非常的不智,非常的危险”。

中美关系短期缓和 结构性矛盾仍在

为应对中共十年前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及其庞大的全球贸易顺差,美国自川普政府起,即展开两波关税制裁,包括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以及2025年的全球关税战,以遏制中共在高科技、战略产业,和出口领域等方面的强力扩张。

近期,美中双方虽在日内瓦与英国谈判后达成暂时协议,美方将对中方145%的高额关税调降至30%,中方也同步减税。俞伟雄形容这是一场 “战术性休兵”,虽有助短期稳定市场与供应链,但无法化解双方深层矛盾。

俞伟雄坦言,“我不看好中美长期贸易关系,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他表示,美国当前正积极推动“再工业化”,致力重建本土制造业,并减少对中国在半导体、通讯,与医疗等战略物资上的依赖。

美国近年透过“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与“近岸外包”(Nearshoring)策略,加强与盟国如墨西哥与加拿大的供应链合作,重组全球产业布局。俞博士表示,后冷战时代结束后,随着霸权竞争升温与国家安全重要性提升,再加上过去数十年,全球化导致中产与蓝领阶级流失工作、收入下降,促使美国两党及未来政府,即使面对短期高成本,也将持续再工业化的战略方向。

俞伟雄强调,美国关税战不只针对中国,无止境全球化的时代已宣告结束,各国必须重新审视对美贸易策略。他建议,对美贸易顺差大的国家,应适度增加从美国进口能源或农产品,以降低贸易失衡,并避开潜在的关税报复。

“即使从美国进口能源成本较高,也比日后遭逢惩罚性关税来的划算。”他直言。

总结观察,俞伟雄认为,美中关系已从单纯的经贸合作,演变为多层次的竞合关系,涵盖接触(Engagement)、脱钩(Decoupling)、竞争(Competition),甚至战略对抗。这样的格局比冷战时期美苏对峙更为复杂,各界须密切关注其趋势变化。

他呼吁,不论企业或政府,都应尽早调整策略,为供应链重组与地缘经济新秩序做好准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令人难解:习近平缺席,放弃黄金机会
  2. 江泽民曾庆红野心曝光后 胡锦涛开始反击
  3. “日本先生”拒绝叫川普“爸爸”
  4. 中国卡车炮在印巴冲突中的战绩
  5. 个个“家丑外扬” 小萌娃的作文把老师笑翻
  6. 湖南船侧翻致29人落水 四川7座旅游车坠河2死5失联
  7. 俄军打法变了,买20万辆中国造摩托车
  8. 川普身家“飙破100亿美元”!靠这投资狂捞69亿
  9. “新三样”成老外在华购物新宠
  10. F-16战机竟被伊朗“小摩托”撞毁
  11. 近40%美国人支持马斯克建党
  12. 习近平和欧盟领袖7月北京峰会 第二天日程疑取消
  13. 3万朝鲜精兵,要去啃一块最硬的骨头?
  14. 埃及揭苏35缺陷:不被揍,只有买歼10
  15. 东海上空刀锋对决,歼-20逼退F-35
  16. 美专家:第三党的真正作用就像蜜蜂 蜇完人就死了
  17. 英国妹子飞到佛山买家具,狂省两万镑
  18. 俄罗斯红线被冲垮,连续十次大爆炸
  19. 中年喝点咖啡抗衰老
  20. 海外民主勇士:撕下中共的魔鬼画皮
  21.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22.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23. 多少人被他骗得倾家荡产 原来魔鬼扮成神
  24. 不用中国动手,美军砍掉340架战机
  25.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26. 蓝绿要角出动 分析:台湾政治的核子战争开打
  27. 萧淑慎谈老公性侵:允许乱搞但别曝光
  28. 千年前天文奇书揭示惊人的古代观天术
  29. 度过劫难的灵丹妙药是什么
  30. 那一年他死了10分钟 误闯死后世界的课堂
  31. 川普说他可能受邀访华 习近平也可能会访美
  32. 巴菲特亲授经验:人生最重要的财务决策无关股市
  33. 中国陷罕见高温 民众晕倒 道路被热“炸”
  34. 工作难找 中国高校毕业生返高职“回炉”
  35. 中国留学生“喜爱性侵”,约2日本男轮奸被捕
  36. 川普发函全球100国 警告8月起将恢复高关税
  37. 他的画里,好幽静,好养心
  38. 美元指数进入下降周期,经济影响会有多大?
  39. 妻子突然一句话,丈夫脸都绿了
  40. 俄军用含中国零部件的炸弹炸损敖德萨中国领馆
  41. 加大医疗新约未定,旧约暂延
  42. 双脚透露血栓危机,警惕7大信号
  43. 【时事金扫描】俄无人机炸到敖德萨中领馆
  44. 马斯克建新党,川普真会将他遣返吗?
  45. 以色列,这次赢麻了
  46. 加拿大领取OAS和CPP的新年龄改变
  47. 全球首条“浮桥轻轨”暂缓
  48. 川普难民激增!自由派美国人涌向荷兰“马上后悔 ”
  49. 柬埔寨与美达贸易协议框架共识 有望避高关税
  50. 反内卷的三个意义
  51. 小萌娃的作文把老师笑翻:个个“家丑外扬”
  52. 川普痛批日本“没有教养”引发震动
  53. 香港终审法院前法官:国安法凌驾了基本法
  54. 俄罗斯周边,又有新麻烦了
  55. 孙思邈留下的“速睡秘方”,亲测有效
  56. 虚构的“中国行”测试网红对中共警觉性
  57. 复旦学者:对稳定币的认识,风物长宜放眼量
  58. 韩国特检组申请逮捕尹锡悦
  59. 中共启用W121航路 分析:挤压台湾主权危害飞安
  60. 为啥英国人不信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