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和GPS竞争?专家解析北斗短板及风险

2025-05-25 10:25:47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最近,中共的北斗导航系统又成为热点。5月20日,针对两天前中共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辩称,中共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从不针对谁,更无意挑战谁。

不过,众多的事实表明,中共自上世纪末启动北斗研发及今天向全球推广该系统,挑战美国的目标非常明显,并为此开发双向信息传递功能,这些也正是北斗的短板及风险所在。

北斗vs GPS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有四大供应商。

始于1978年、1995年实现全球覆盖的美国GPS,一直是世界最可靠、最精准、最值得信赖的定位与导航系统。2018 年美国发射最新的GPS III卫星,将精度提高了3倍,抗干扰能力提高8倍,并且航天器使用寿命更长。

目前,GPS民用免费全球定位服务提供小于2.2米的定位精度,精确定位服务仅限于美军、美国联邦机构以及部分盟军和政府。

诞生于前苏联时代的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研发仅比美国GPS 晚3年,第二代 2011 年 12 月 日投入使用,拥有24颗卫星的星座。

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主要用于民用,提供开放的、免费的公共服务,2023年推出高精度服务(HAS),目标定位精度为水平20厘米、垂直40厘米。欧盟宣称该服务是世界上最精确的服务。

相较而言,中共的北斗系统2000 年北斗一号卫星为中国大陆提供服务,2012 年北斗二号卫星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7月第三代北斗三号才全面启动全球服务。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示意图。(大纪元制图)

而且与西方国家不同,北斗计划更是共产中国的面子工程,中共举国之力发展北斗系统,目的是要挑战美国的GPS。

目前,中共北斗系统由 56 颗卫星组成,并由 120 个地面站提供支持,在卫星及地面站数量上超过GPS。

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2023年一份报告称,北斗覆盖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足够精确,在世界多个地区的表现甚至超过 GPS。

据中共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CSNO)报告,北斗定位精度2023年10月份达到了2.5米的水平,定位精度仅排在第三。

这些实时定位数据仅涉及到民用,军用方面的数据尚不清楚,不过可以从各国导弹命中目标的精确度看出一二。

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安全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资料照。(吴旻洲/大纪元)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目前看起来在数量上北斗居于优势。GPS大概是24枚到28枚之间,但美国因为军事机密的需求、有些刻意隐瞒数量,没有公布细部的资料。

“俄罗斯跟欧洲的卫星系统一样,卡在数量跟价格问题。在技术方面稍微领先中共的北斗,在性能上面如果欧洲打80分、 北斗只有70分。”

苏紫云表示,无论如何,定位卫星数量越多,定位精度会更稳定、抗损的能力会更好。主要还是因为技术比较落后,用数量来弥补技术上的代差。就跟它的军队一样采用人海战术,现在在太空中用星海战术了。

他指出,北斗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芯片,如果美国GPS或欧洲系统,可以用先进晶片的话,就会取代数量上的差异了。

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对大纪元表示,虽然卫星也不需要用到最先进芯片,中国“北斗星通”等公司也可以生产北斗芯片和终端设备,但是随着科技快速进展及美国对中共偷取技术的防范,北斗芯片可能无法配合用户最新需求,包括大量资料传输、储存等。

“以定位精度而言GPS仍然宝刀未老,实时性也以GPS较佳,用户数量则是GPS遥遥领先。”她说。

北斗不可能取代GPS

对于2020年完成的第三代北斗系统,中共将其描述为“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陆媒也鼓吹北斗系统“亮剑”GPS。

但事实上,尽管中共向国际机构大力宣传北斗系统,并通过一系列投资、补贴和捐赠来鼓励发展中国家采用北斗系统,但众多国际用户会考虑地缘政治因素,仍然会坚持使用美国的GPS 。

美国国防大学2022年报告指出,北斗系统很可能只是大多数导航定位应用套件中的一种工具,但不太可能取代GPS成为全球军用或民用GNSS的首选。

车内GPS。(李奥/大纪元)

众多专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地理空间技术教授Michael Shin对《南华早报》表示:北斗系统“不太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主流导航系统,“美国的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深度融入众多行业,且以可靠性著称。”

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学副教授Godfrey Yeung也认为,中国网络对于国际用户来说只是“次要选择”,“北京不应将其定位于挑战现状,欧洲和俄罗斯未能挑战GPS,因为后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可以自由使用。”

BBC报道,北斗存在一个缺陷——双向传输过程,这可能会影响精度,并占用更多频谱带宽。相比之下,GPS 设备不必将信号传回卫星。

“让它运转起来是一回事,让它持续运转并在用户中赢得信任又是另一回事。”安全世界基金会主任布莱恩‧威登(Brian Weeden)说,GPS 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过去几十年来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它不仅能发出准确的信号;而且几十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

台湾国防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王绣雯提供)

王绣雯表示,北斗做为全球导航系统的新品牌,目前只看到部分发展中国家使用,论用户广度远远不及GPS。“我觉得,以一般民生用途而言,北斗顶多只能做为GPS辅助系统,就像苹果手机可以选择卫星定位系统一样,在救难救急时派上用场。”

苏紫云表示,整个势头来看,西方还是居于领先的地位。中共它会在几个明星项目上面去抢出头,包括登陆火星、 登陆月球等等。大概是以形象工程为主。

北斗的安全风险

中共媒体经常宣传,北斗卫星的双向信息传递功能是GPS所不具备的。中共央视曾报道称:通俗地说,你不仅可以通过北斗知道你在哪里,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告诉别人你在哪里。

然而,这种能力引发了严重的安全担忧。

CNBC报道,随着北斗系统最近的改进,它可能会成为一种监视设备,其双向消息传递功能会泄露用户的位置及其它类型的数据。随着手机应用程序的不断增长,以及使用北斗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数据正在被传输。

台湾2016年通过的一项立法也指出,双向通信功能可能被用于网络攻击。该立法建议政府雇员避免使用依赖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手机。

美国国防大学2022年报告显示,北斗通过双向通信来提高定位精度,却以泄露用户位置和高昂的扩展成本为代价。地面站使用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计算用户的位置。然而,在设有地面站的地方使用北斗系统,中共政府就能够监控用户的位置。

报告认为,北斗系统不会对美国用户构成安全威胁,因为美国不允许在其领土内设立北斗地面站;但对于参与中共“一带一路”倡议并利用地面站提供的额外功能的国家来说,这些国家正在牺牲隐私以换取包好的服务。

根据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2023年报告,这些地面系统和互连的中共 GNSS 接收器,理论上可能包含后门和其它恶意功能,中共政府可以利用这些后门和其它恶意功能开展间谍活动、监视、数据窃取、干扰和网络攻击。

苏紫云表示,北斗的双向传输的技术部分来自于欧洲系统。欧洲卫星也可以上传部分简讯,原本用意是良善的,如果有人遇到迷路或要求救,可以快速传输求救讯号。

他说,中共获得这个技术之后把它扩大之。如果说手机跟中共北斗建立双向联系的话,当然就可以透过内部后门程式,陆陆续续把手机里面的资讯,点点滴滴的传回给北斗地面站,再汇送到北京的大数据资料库,就可以锁定特定的个人捞取机密了。

王绣雯表示,北斗为何要发展出全球独一无二的双向通讯功能?除了军事应用和所谓的救急救难之外,对于无时不刻都想控制人民的中共政府而言,北斗无疑是监控工具。使用北斗,你的位置和信息就会被传到北京的遥控中心,然后经过AI和大数据分析,使中共掌握你的各种位置资讯等,这对西方国家人民,当然是无法忍受的事情。

美中太空争霸

中共声称北斗发展从不针对谁,更无意挑战谁。但据《南华早报》报道, 2013 年中共与泰国签署北斗协议时,当时武汉大学的一位北斗专家表示,“如果泰国能够接受北斗,其它国家可能会效仿,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将会削弱”。

因此,北斗计划的战略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以美国为目标。

中共最初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构思建立卫星导航系统,但其动力则来自于美国在沙漠风暴行动中首次实战测试 GPS。另一个催化剂是 1993 年的“银河号事件”,此后不久中共1994年启动了研发工作。而1995—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期间,中共一枚飞越台湾海峡的弹道导弹失去了控制,更加让中共认定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1991年1月18日,美军战列舰威斯康星号(BB-64)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发射BGM-109战斧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境内目标。(美国海军/公有领域)
1991年1月18日,美军战列舰威斯康星号(BB-64)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发射BGM-109战斧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境内目标。(美国海军/公有领域)

如今,在美中紧张对峙情势下,有着更浓的火药味。

《南华早报》援引浙江科技大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的话称:“现在,中国的一些国产设备要么不支持美国的GPS,要么出于安全原因故意不使用,尤其是当政府机构、国有企业或军事单位需要导航服务或超精确地图时。”

美国Zephr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肖恩‧戈尔曼(Sean Gorman)在《太空新闻》(Space news)撰文说,尽管美国和欧洲正在寻求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取包具合作性的方式,但中共却将其视为与其更大的地缘政治战略相关的零和游戏。

换句话说,中共让其它国家使用北斗系统,企图增强强制和胁迫筹码。

王绣雯表示,中共希望北斗成为其“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进而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但从北斗系统到目前为止的进展来看,似乎距离此目标还很遥远。中共可以强制其国内全面使用北斗系统,并且以廉价来吸引发展中国家,但是这可能反而将中国或其它使用北斗的国家隔离在GPS全球系统之外。

苏紫云表示,可以把北斗系统想像成是一个数位纳粹、数位盖世太保,二次大战的时候,盖世太保还得派人跟踪。现在如果用了中共的数位产品,就等于一个贴身的盖世太保。

他认为,在未来的情况就是,西方国家一律要跟红色资讯、红色数位切割开来,所以两个数位阵营已经是存在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一个潜在的“重大利好”少有人提及
  2. 广州一夜衰落!经济倒退20年!一线城市消费断崖式下跌!
  3. 香港商业地产寒潮来袭 四大房企业绩集体下滑
  4. 6任“一把手”被查,性质十分严重
  5. 美国众院议长约翰逊:是上帝给了我们机会
  6. 川普放言:批量制造“大杀器”
  7. 兰州大风 大树被拦腰刮断 自行车被刮飞
  8. 【佳音时刻】中共自揭数据造假 再证习大权旁落
  9. 16架战机出动 美航母发动史上最大规模空袭
  10. 川普BBB预算有多骇人?美债闪5警讯 恐连累美股后市
  11. 川普一口价:对欧盟关税就是50% 美已不寻求达协议
  12. 川普自夸“重建”美军:迎来黄金时代
  13. 美国防长:记者进五角大楼,必须有官员陪同
  14. 对抗通膨,建议纪录开支稳健理财
  15. 中国“空中航母”问世,1架相当于180门火炮
  16. 德军大规模进驻立陶宛,二战后首次
  17. 陈希同与江泽民的恩怨纠葛 涉及万里、薄一波
  18. 川普在西点军校集会上批评DEI政策
  19. 人过六十 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照镜子
  20. 印度反对党要求军方说实话:到底被击落几架?
  21. 朝鲜事故驱逐舰3天能扶正?
  22. 俄乌完成最大规模换俘 乌控俄发动开战来最大规模空袭
  23. 早餐吃水煮蛋真能变瘦?一文看懂专业说法
  24. 司法部入禀法院控新泽西四个城市阻碍逮捕无证移民
  25. 川普出席西点军校毕典 演说重申反DEI及批评北约
  26. 歼-11B突破多项瓶颈,彻底掌握苏27技术
  27. 白宫施压哈佛:目光短浅
  28. 比亚迪如何快速渗透欧洲 电动车版图藏政经博弈
  29. 拉斯穆森报告:若今天就期中选举 民主党会微幅领先
  30. 川普战哈佛,又一权贵子女中招
  31. 薄熙来为何不曝光谷开来与周永康的淫乱史?
  32. 华尔街还没意识到:关税已开始影响美国通胀
  33. 对顺德区法官廖冰寒滥用职权,怠于履职的公开控告
  34. 川普不准干的事,中方敢干
  35. 川普连发两文恳求访华?
  36. 马科斯大势已去,亲华的菲律宾快回来了
  37. 【军事情报局】流星vs霹雳-15 谁是制空之王?
  38. 川普移民局长提名人拟废除OPT 影响24万留学生
  39. 林肯中心外攻击神韵者 受朱立创幕后指使
  40. 湖南一官员从办公室5楼跳楼 公职人员透内情
  41. 耀邦叔叔
  42. 爆料:山东公安法院系统涉活摘器官分赃
  43. 宁愿被中国统一?网友警告:“美女头像”网军又来了
  44. 陈希同在香港出书为自己叫屈 矛头直指江泽民
  45. 朝鲜驱逐舰翻覆现场照曝光
  46. 大陆男子泳圈偷渡金门大胆岛 台海巡拦截押返调查
  47. 敏感海域,日方突然射出66发实弹
  48. 对越南来说,没有中国根本无法生产
  49. 商人在纽约遭“币圈恶霸”囚禁2週 逼吸毒凌辱电击…
  50. 印度升级“光辉”,首次试飞雄心勃勃
  51. Agent AI:多模态交互的新地平线
  52. 大选前夕,韩国收到中方的大礼
  53. 北京绿化带,成了年轻人的“5A级景区”
  54. 我经历的“六四”
  55. 为什么AI时代,总是灰产与黄色最先爆发?
  56. 消费第一城,为何把“增收”放首位
  57. 核心资产定价权逐步向南转移
  58. 修行的高人会不会有情绪?
  59. 孙正义提议设立美日联合主权基金
  60. “800哥”成热搜词 四川纺织厂被讨薪者纵火烧3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