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长胡碴的孩子”吕贵品

2025-05-22 18:28:3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作者来稿


照片左起:曹长青、吕贵品、方励之、刘晓波(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得知诗人吕贵品在深圳去世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一股冰冷的悲伤袭来,一些遥远的往事如电影胶片般在眼前闪过。

吕贵品是我《深圳青年报》的同事,也是我的东北老乡。他77年考上了吉林大学中文系,和徐敬亚、王小妮成为知名的“吉大三诗人”。当年他们,还有后来获“诺奖”的刘晓波等人,在吉大成立了《赤子心》诗社。当年我在黑龙江大学主持文学社团“大路社”,曾去吉大中文系,跟徐敬亚、吕贵品、刘晓波等彻夜畅谈,那是一个充满抱负、热血沸腾的青春时代!

1980年代我在《深圳青年报》时,把徐敬亚和吕贵品都调到了报社。吕贵品和另一位责任编辑张敏毅负责“理论版”,徐敬亚和另一位我从牡丹江调来的东北作家刘树德负责“文艺版”。这是《深圳青年报》最开放、最前卫的两个版面。

后来报社因发表“劝邓小平退休”等文章被整顿时,中宣部派来的工作组负责人说,理论版发表了太多出格文章。像刘宾雁、方励之、王若望等在当时被视为中国最开放的知识份子的出格文章,都是在我们的理论版刊出的。也因此,责任编辑吕贵品、张敏毅,还有作为签发者的我,都被撤职,报纸被关闭。

徐敬亚和刘树德负责的文艺版,也是很超前。当年刘晓波那篇抨击文学界党文化遗毒的“新时期文学的危机”,原是一个内部座谈会的谈话,其它报刊都不敢发,徐敬亚把稿子拿给我看,我们一致决定发表。刘晓波因这篇尖锐文章而在文坛一炮打响。

八十年代的中国,朦胧诗、现代诗等在年轻人中很红火,因为它是对歌功颂德的党文化的一种挑战,有点像后来爆红的摇宾乐。但当时很多年轻人的诗歌找不到发表园地,主要文学期刊、报纸的文艺版面当然都还掌控在老一代“党的文人”手中。有志闯出一条新路的徐敬亚、吕贵品联络到安徽《诗歌报》,跟我们《深圳青年报》联手,同时在报纸上推出了几十万字的现代诗。

《深圳青年报》隶属于深圳共青团,性质也是党报。在党的报纸上几个版面全是诗歌,而且多是朦胧诗、挑战党文化的现代诗,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第一次,也是绝后的,迄今再没有过。在世界文坛也没见过,因为是专制制度下一种独特的文字反抗举动。

这个活动搞得声势浩大,成为中国诗坛的一次盛会。光是那几个版面连成一体的新颖排版设计就给人强烈视觉冲击。《深圳青年报》是中国第一家结束了铅字、实现了胶版照相印刷的报纸。

这个“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大展”后来被研究者誉为中国现代诗的一次井喷!

对于这个诗歌大展,徐敬亚和吕贵品付出很多心血,他们要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上百万字的诗中筛选、编辑,工作量很大。但他俩乐此不疲、兴奋不已,就像淘金者挖到金矿。

当时在深圳大学出版社做编辑的诗人孟浪后来也参与,把这些诗编辑成书《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由上海同济出版社出版了,为中国现代诗的历史留下一座丰碑。在这个过程中,贵品功不可没。

报社被关闭后,我们都失去了工作。尤其令我不安的是,由我调进报社的徐敬亚和吕贵品的户口还没有落到深圳,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有被市委工作组遣回东北的危险。38年过去了,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我骑着自行车,赶到深圳郊区的市公安局训练基地,找到一个跟我学写诗的派出所长,通过他的关系,紧急地把徐敬亚的妻子王小妮、吕贵品的妻子孙燕芝医生的户口落到了深圳。这样工作组就没法把徐敬亚、吕贵品赶回东北,因他们妻子的户口已在深圳了。

当时办成之后,徐敬亚和我,一起在吕贵品家里喝酒庆贺。这样不仅可以保住徐敬亚、吕贵品留在深圳,还可以保住报社分给徐敬亚的一套三居室住房(后来这套房子应该价格不菲,也给敬亚夫妇一个生活安慰)。在那个制度下,试图反抗,断了生路就是下场。如果是今天就更惨,谁敢劝皇上退休,铁定进监狱。

没了工作,但酒照喝。东北人本来就因天气寒冷而喜欢喝酒,何况又是写诗的。真是“诗逢知己千杯少”。

但随后不久,我们三人就因为参加一位“酒友”的活动,倒了一次楣,了解了一个更深层的恐怖。

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宿舍修改我和诗人谢文利合写的《诗的技巧》书稿时,同宿舍住着一位学者李少一,他来修改书稿《中国古代兵器史话》。他豪爽大气,对十八般武器研究得头头是道。我们成为朋友。深圳青年报被关闭、我被整治时,他还到深圳看望我,还一度想把我藏到军队去,说他有很多军方朋友。

也同样喜欢喝酒的李少一后来创办了《酒文化研究会》,他在海南开研讨会,特意请了我和徐敬亚、吕贵品去参加,也想让我们三个失去工作的人散散心。

但我们三人从深圳抵达海口刚住进旅店,就被会议方告知,说接到深圳公安局通知,不许我们三人到会场,只能呆在旅店。当时我们去海南岛的事,没告诉其他人。看来当时公安方面在秘密监视我们。后来我出国时,一位公安局的朋友告诉我,当局怀疑我是美国的民运组织《中国之春》在深圳的联络员。其实我根本不是。

我们三人被“关”在旅馆。结果给了我们机会,谈诗,谈经历,谈人生,那是时间最长、最痛快的一次天南海北的三人畅谈。贵品当时那个眉飞色舞的谈话样子,仍历历在目!

徐敬亚是诗人理论家,吕贵品则是纯粹的诗人。而且他好像天生就是诗人的料,因他率真,开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是笑呵呵的,一副天塌下来也不在乎的样子。报社的人都喜欢贵品。有个从北京中央党校调来的女资料员,原来一板一眼、很有党性的样子,但自从跟吕贵品熟悉了,像变了一个人,也洒脱起来。

我跟贵品最后一次出行,是和刘晓波一起,去北京探望方励之、李淑娴夫妇。我们《深圳青年报》发表过方励之的“中国改革的关键是一党制还是多党制”(发这篇文章也成为报社的罪状之一)。报社被关闭后,我还以“深圳思想俱乐部”主席的名义邀请已被开除党籍的方励之到深圳演讲,虽最后遭当局阻止。

当时在方励之家里,李淑娴教授为我们四个人留下合影。今天看到照片上的其他三个人(方励之、刘晓波、吕贵品)都走了,而当今的中国竟然比四十年前的政治气氛更加肃杀,这不仅令人悲伤,更令人脊背冰凉。

当年听到我要去美国留学时,贵品兴奋地说,要杀一头猪设宴为我送行。虽然没做到,但这种主意也只有他想得出。吕贵品豪迈大气,但也是贵人多忘事的典型。有次他请一圈朋友到他家吃饭,朋友们都来了,等了好久,他才回家,一脸惊讶地问,你们怎么都到我家来了?他把请客这事全忘了。

但对朋友讬付的事,贵品却很认真,并不马虎。刘晓波因参加八九民运入狱后,我在纽约东北同乡会帮他募捐了一点钱,托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的美国朋友Harold带到深圳给了吕贵品,请他设法转交。晓波出狱后,贵品把美元现金塞在球鞋里(要知道是那个年代)穿去东北送给了晓波。1993年来美国时,晓波用他特有的结巴调子说,“长青你、你——们资、资本主——义的臭、臭钱可真——臭呵,贵品他藏——在臭球鞋里带、带过来的。”

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后,我写了长文“撕裂的刘晓波”,批评他第一次被捕后上中央电视台说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没杀人”、第二次被捕后说“中共监狱人性化”等。文章在海外发表后,也群发给了我手里的电子邮箱,也有吕贵品的。我到美国后跟贵品只通过几次电话,并没有单独的电子信联系。贵品对我之前之后群发的文章,从未有回复,也不知道他是否收到。因不想给他们惹麻烦,我也从不问。只有对这篇“撕裂的刘晓波”,他在文章上面回了几个字:“长青兄,邮件收到,很想念你!斌品。”以此表达他对这篇文章的认可。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同学得了诺奖而攀附赞美,反而对同学的“撕裂”看得很清楚。

我文章中有一段话,没提名地引用了一位“我和刘晓波共同的朋友”的话,批评了刘晓波的追逐虚荣。这个人就是吕贵品。贵品的可贵品质就是要么沉默,要么说真心话,保持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人气质。

吕贵品近年得了肾病,需要每周两次洗肾,一次四小时躺在透析床上。一般人面对这种状况可能对人生沮丧,保命要紧,其它都不管了。但贵品骨子里就是诗人。他坚持写诗,有时每天都出作品。他说,患病之后,更感到人生像浮舟,诗是抛锚。只有诗,像锚一样,让他在痛苦中定位,得到喘息,得到慰藉,得到欢乐。

过去这些年,在诗歌这种形式已经没有了多大市场的情况下,他仍然顽强地写了很多诗,出版了五卷本的《吕贵品诗文集》和《诗歌选集》等。我出国后主要写政论,很少看诗了。从网上看到,吕贵品写过一首《什么样的人是诗人》,其中两句给人印象深刻,大意是“诗人是长了胡碴的孩子,诗人是活着的烈士”。大学时代,我因写《诗的技巧》一书,阅读和研究过很多诗歌、诗人、诗评,但从未见谁提到过《什么样的人是诗人》。

贵品这首诗还真说到了点子上。诗是抒情的艺术。中国大诗人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就是典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豪迈之情,只在童心可循。

诗贵真情,诗人贵纯真。贵品身上,就有这种不可救药的纯真,即使长满胡碴,即使步入老年,他还在用孩子般的眼睛看世界。心不长老茧,情一直纯真,就永远是诗人!

“诗人是活着的烈士”,也是言为心声。诗不仅抒情,也言志。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诗人杜甫、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绝句的陆游等现实主义派大诗人,就是诗言志的代表。在专制当道的社会,真正的诗人就是活着的烈士,他们要付出“说真话、抒真情”的代价和牺牲。

吕贵品的诗,没有直白挑战当今政治,也没有直接对抗政权,而是强调真情、人性,从更大的角度宣扬杜甫、陆游的人道主义情怀。在2019年深圳举行的“深读诗会”上,吕贵品强调思想启蒙,建议人们读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戏剧,说这些经典作品维护人权,维护人的独立思考。

在每周换血的透析床上,贵品顽强地继续写他的诗。诗里没有哀哀怨怨、没有沮丧人生,反而展示了一种超脱、豁达的境界。在《深圳青年报》时,吕贵品就喜欢日本音乐家喜多郎的作品。编辑《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时,贵品听着喜多郎的音乐,那种神秘、飘逸、超凡脱俗,呼应着他自己内在的感应。躺在透析床上换血时,他心里可能还在回荡着喜多郎的曲子,诗和音乐,大概是洗净贵品的灵魂之血。

才69岁的吕贵品走了,他追随着喜多郎的曲子寻求心灵的宁静去了。在天国,不再有病痛,不再有政治纷扰,不再有人生苦恼,只有天人合一的喜多郎的“天界”陪伴着他。他一定还在写诗,那飘下的东北雪花,那洒下的深圳热雨,都传递着他的诗句,是那个“长胡碴的孩子”、那个活在朋友们心里的“烈士”在跟我们说话。

贵品,你走好,长青用这些浸着泪水的文字送你最后一程!

写于2025年5月12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稳定币:六大“误区”
  2. 炸毁福尔道核设施:您猜投掷了几枚“钻地”?
  3. 分析:中共领导人有大量暗黑欺骗记录
  4. 以色列备战长期对抗 伊朗死伤惨重 中东紧张升至战略层级
  5. 川普的犹豫显示“美国的无所不能不再像过去那样”
  6. 喝水若有这4个表现,或是大病来临的信号
  7. 《自然》(20250619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8. 又一个背叛民国的高级间谍 延误蒋介石战机
  9. 伊朗放话:美国公民都是攻击目标
  10. 录取率跌破5%,牛剑这些专业最抢手
  11. 2500万人的上海萧条!鲍务员降薪50民众一片哀嚎!
  12. 美国全球媒体署和美国之音正式解雇639名员工
  13. 普京:世界可能会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14. 以色列击毙伊朗资深指挥官 曾支援哈马斯
  15. 持Costco卡不能登机 苹果钱包内数字护照可以
  16. “因不满美国提高军费要求,日本取消2+2会谈”
  17. 现在各地的住房新规,简直是逆天
  18. 产能过剩,其实比想象的还要可怕
  19. 伊朗以色列开战,全球航司乱套了
  20. 以军击毁伊朗F-14,卫星照曝光
  21. 中国28岁留英博士被判无期 涉11起强奸指控受害者达50人
  22. 中共借力网红软攻全球舆论 美国社交平台成主战场
  23. 美国参战伊朗的4种可能剧本
  24. 伊朗透露美军轰炸核设施具体时间
  25. 影帝被迫拍三级片,刘德华伸援手
  26. 伊朗核科学家与妻子遇袭身亡
  27. 万茜拿下金爵奖“影后”
  28. 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回顾与反思
  29. 川普:美军成功对伊朗三处核设施进行空袭
  30. 联邦法官阻止了:川普阻止哈佛接收留学生
  31. 川普:哈佛现在的表现,好得难以置信
  32. 川普开心了,美Fed理事谈何时降息
  33. 巴战机入伊朗领空,背后三场隐秘博弈
  34. 美TSA发警告 禁携带一常见物品登机
  35. 母鸡“误闯”炸鸡店,上演“奇鸡生还”大戏
  36. 小心被偷:机场安检千万别这样做
  37. 川普承认“攻击”鲍威尔无效:好说歹说 他就不降息
  38. 华人出任过BC省自由党党魁
  39. 中共官场笑话:打开保险柜的“八字密码”
  40. 美驻以大使:美国已开始从以色列撤侨
  41. B-2轰炸机飞往关岛,美开打伊朗“前兆”?
  42. 李嘉欣生日惊艳全场,深V礼服完美身材
  43. 骇人17秒曝光!巴西再传热气球惨剧 失火坠地8死
  44. 【佳音时刻】中共禁酒令 戳破虚假繁荣
  45. 致命真菌蔓延,这几个州高风险
  46. 美媒:TikTok登陆戛纳,美国禁令似乎遥不可及
  47. “你们的假期,是我的苦难”:欧洲掀起反“过度旅游”
  48. 韩国男团偶像嫖宿AV女优?
  49. 热穹顶笼罩美国大半国土 3位数高温持续至下周
  50. 中国毛绒怪物风靡全球 Labubu成“软实力”象征
  51. 《纽约时报》:美国对伊朗开战
  52. 机器人工程师月均薪2.5万
  53. 川普故意展示美以分歧,“声西击东”炸伊朗
  54. 川普警告伊朗,若动武美国将压倒性反击
  55. 24蓝委罢免案726投开票 战况持续延烧
  56. 红二代刘鹤父亲在文革中惨死
  57. 川普政府不顾争议 下令美国之音等媒体裁员600多人
  58. 美突袭扫荡非法移民 洛杉矶野火重建区临时工短缺
  59. 川普派B-2幽灵战机"连飞37小时"炸伊朗!造价21亿
  60. 哈梅内伊必须回应,美军很容易受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