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眼中的文革人际交往点滴

2025-05-22 04:25:08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名校帖子博客

下面的回忆算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吧,也是文革期间校外生活的点滴。有些发生在小学,有些发生在初中,记不太清楚了。

文革中我知道的小孩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军队干部子女。当时大院的住户跟走马灯似的,不少干部或因工作调动,或因倒霉搬了出去,又搬了些新住户进来。这些新住户中很多是到地方支左的军队干部。军队干部习惯于命令似管理,办事比较粗暴,让原来的地方干部很不习惯,彼此矛盾很大,必然会影响到双方小孩之间的关系。为了对付这些军队干部子女,我们组织了一支小八路,每人胳膊上挂一个菱形纸牌,上书“八路”二字,武器就是弹弓和棍子,司令部设在赵尔丰公馆。经常有人看见我们都会问:“你们是八路,谁又是鬼子?”当然都没法回答。其实我们有点怕这些军队干部子女,感觉他们像二流子,还带着一种独特的傲气,平时尽量躲着他们。估计他们也觉得我们的小八路挺可笑吧。双方有过几次小冲突,大的却说不上来,总之交流比较少。

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有位军队干部的儿子牺牲了。那天我正好从他家楼下路过,见他老妈破窗而出,哭喊着要从三楼往下跳,几条大汉拖都拖不住。而我老妈听说后只冷冷地说了一句:“哦,就是那个偷鸡贼”。可见文革中军队和地方干部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不过,有位五十四军的师政委和我父亲关系颇好。爱屋及乌,我和他儿子的关系也不错。师政委曾经带我和我哥去乐山的部队驻地玩,有两件事给我的印象极深。一件是晚上去部队操场看露天电影。我们去的时候操场坐满了人,有整整齐齐的部队官兵,也有乱糟糟的家属,但中间却留着一块方方正正的地儿,摆着椅子却几乎没人坐。师政委带着我们过去后,大摇大摆走到那块预留的最佳位置上坐下,让我感觉极不自在。省委操场也经常放露天电影,从来就是先来先占最好的座,哪有给当官的,或当官的家属预留一块地儿的道理?即便我老爹和我们一道去,也只能随便找个空地儿坐下就行。没想到在部队看个露天电影还按官大官小分等级。二是早上到部队小灶吃早饭,炊事员向师政委告状,说成都军区参谋长的儿子带几个朋友来乐山玩,每天要求小灶给他们准备晚餐。但他们经常在外面玩过了头,让炊事班白准备一通;而炊事班如果把此事忘了,几位爷却回来了,他们又会大发脾气。当时还是文革时期,物质供应很紧张,几位爷的做法经常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极坏。所以炊事员希望师政委管一下,给他们打个招呼,叫他们收敛点儿。正说着话,几位爷,不,还带着两位妖里妖气的女孩,进屋了,那劲头儿好像他们就是军区参谋长本人。我看着师政委,觉得他立马会把这几位臭骂一顿,但一切都没发生。师政委好像事不关己,一句话不说。

师政委的儿子年龄比我们稍大些,在大院没呆两年就去当了兵,估计是走他老爹的门路。那次去乐山他来看过我们,感觉还不像正牌的兵。他后来也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据说打过冲锋,转业后和我初中喜欢的女孩成了家。有次我从北京回家正碰上他俩,还住大院内。他好奇地问我,怎么认识他媳妇?我当时读书读呆了,没女孩喜欢,见此情况真有点五味杂陈的感觉。

九大召开是我第一次有清晰认识的政治大事。那天在省委大门口,人们敲锣打鼓庆祝胜利,两串大红鞭炮放得震耳欲聋。 应该是第二天吧,我去过那位藏族书记家。他夫人和几个孩子,包括小女儿正围着一台电视机看开幕式。家里居然有电视,我们想都不敢想。当时省委大礼堂倒是经常摆出台电视放节目给大家看,除了官方新闻和几个放烂了的故事片,也没有其他。那天大概是开主席团大会,他家小女儿一惊一炸,不时跳起身,用手指指着屏幕上的某个小点兴奋地叫:“看,爸爸,爸爸坐那儿”。因为她爸爸是藏族,又当过红军,在中共党内凤毛麟角,当了中央委员,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所以屏幕上不时可见他的镜头。她老妈和大姐指点着老爸旁边都坐着些谁,全是名头带响的人物,边看还边研究头版套红大标题的人民日报,分析各中央委员的排名顺序,推断他老爸会不会进政治局,至少弄个后补什么的,根本不搭理搁家里有些什么外人、客人。那份专注直把我等小萝卜头羡慕得流口水。

这位书记有意思,人在拉萨工作,家却在成都,和当时许多中国家庭一样,夫妻两地分居。他夫人是四川人,不习惯西藏的生活,曾告诉我们“西藏的萝卜长十多斤一个,尽是纤维,很难吃”。书记为人不错。上世纪九十年代,成都人民商场私有化,卖给了一个香港老板。商场职工不满意老板提出的安置方案,群起闹事。老板包了架专机,从香港运来一帮打手,叫嚣“给我往死里打,打死了我赔钱”。结果把两个领头闹事的职工打成重伤。当时群情激愤,很多人,包括我老爸老妈都给上面写信控诉。这位书记也气不过,直接投诉中央,结果却不了了之。书记每说到此事都非常激动,直说这还是共产党吗?我们当年参加红军为的是什么?

书记的儿子后来因贪污罪被判了刑,其他几个孩子也混得一般。有人告诉我,他小女儿,就是经常把我们这帮混小子赶出家门的那位,在单位很不受待见,没人愿意搭理她。写到这里,不禁想起罗瑞卿的瓜儿子罗宇,居然会让一个香港二流影星忽悠了几句就叛逃到国外,结果鸡飞蛋打。他没想过罗瑞卿那块牌子和总参的位置才是他生命的全部价值所在?脱去两层皮,罗宇就是个屁,还真当自己可以“以天下为己任”哪?

来美国后,我和几位过去的高干子女有些联系。他或她们有的在中国,有的也到了美国,但总感觉多半还残留着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其中一位特有趣。从来不管你要说什么,想说什么,就一个劲儿地大骂钱学森,说他是美国特务。中央情报局扣押钱学森是演戏,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打入中国尖端国防工业的内部。中央和总理都很清楚,聂帅也不信任他,只是为了宣传不得不把他养起来。中国的导弹和钱学森没半点关系,所有的导弹理论都是其他人做的,只是有些物理问题会去问问他罢了。钱学森在国内住的小楼,周围全是当兵的,不是为了保护他而是监视,怕他和美国联系等等。

乌鸦笑猪黑,自己不觉得。我感觉那些高干子女难处,其实很多过去家庭地位不如我家的人也感觉我难处。后来我在大学和工作中一直没有太多朋友,社交挺失败,不是没原因的。

比较异类的是刘伯承的小儿子阿蒙。文革期间,阿蒙在我家楼下刘阿姨家住饼一段时间,很随和,待人特有礼貌,跟谁都说得来。他能读英文原著,常到我家借汉译名著对照。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坐在单元门口讲福尔摩斯的巴斯克维尔猎犬,半个院子的小孩都跑过来听,讲到紧张处真是鸦雀无声。阿蒙常和我父亲聊天。有一次父亲指着我说,他不喜欢英语,老在学校和英语老师捣乱。阿蒙就对我说:他以前受国内亲苏反美的影响,也不喜欢英语,觉得没用,想去学俄语,结果被老元帅骂了一顿,说语言没有阶级性,只是从事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只有学好了才能更好地为阶级斗争服务。可惜我没听进去。阿蒙还讲到老元帅现在年纪大了,特拧。经常冲着水龙头不停地洗手,洗得皮肤都快烂了都不停。家人干预,他就大发脾气,说什么都要限制,连个手也不让他洗干净。

刘阿姨是刘伯承的远房妹妹,抗战时期就去了延安,非常健谈。我们知道的一些有关刘邓关系的传言就是从她那儿来的。刘阿姨是一个不平家,官方做什么都要抱怨,但他老公蒋伯伯,省柄防科工委主任,却什么都看得开。蒋伯伯有高血压、心脏病,但从不忌嘴,“医生说的都不科学,国外人说心宽体胖才是最好的酱油。酱油最下饭了。”有一次我见他坐在椅子上剁肉,剁的居然是上顿吃剩下的咸烧白。我们家北方口味,也喜欢包饺子,但这种连咸菜带肥肉泡子的饺子馅还是第一次见识,差点恶心得吐了。蒋伯伯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哎,这个东西不能丢,有盐有肉还有油,剁饺子馅里香啊。”他和我父亲一起出差,在车上放了一个响屁,老爹忍不住挖苦了几句。蒋伯伯认真地说:“这个你不懂,膘厚肉肥,放屁如雷,说明我身体好。”气得老爹直想说我去你的。

还有一次在他家,蒋伯伯拿出一本英文书,给我讲牛顿为家里的两只猫挖了两个门洞,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意思是即便大科学家也会干出傻事。他还讲过一些关于火炮的知识,抛物线弹道以及风阻对弹道的影响。没风可以打到这儿,逆风就打得近点儿。我记得他提到小炮比大炮具有某种优越性,好像是说炮管口径缩小可以提高炮弹出膛时的初速度,提高穿透力,记不太清了。我马上提了一个Stupid的问题:“那干嘛不光造小炮不造大炮?”他回答:“设计火炮不能光考虑初速度。大炮的火药装填量大,射程更远,威力也大得多。”老爹马上插一句:“就是。我们打淮海时全靠华野支援的美国榴弹炮,口径大,比山炮威力大多了,一炮可以在城墙上砸个窟窿。”

阎红彦的侄儿也常来我家。他当时还是省团委的一个小吧事,自大,喜欢指点江山。说到高兴处,经常手一挥,侧着身,斜眼瞪着你:“是不是?你说是不是这样的?”还特爱翻我家书柜。不过翻着翻着,我家的书总会莫名其妙少几本。这位后来挺能折腾,好像当了省团委的书记。

邓小平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也住饼我们大院。文革初期打到邓小平,他们全家遭殃。大院的孩子经常把他家的姐弟二人围在一棵枯树上,高喊各种流行的反邓口号。姐弟俩很无奈,也很无助,只能强撑着还几下嘴。我老妈有一次路过,见状很恼火,说你们胡闹,邓小平有罪关孩子屁事,把周围孩子统统赶走。回家后老妈严禁我们以后再跟着别人起哄。他家弟弟和我哥年龄一般大,老妈常让我们一起玩。他们搬到东城根街后,我们还去那儿拿气枪打废电池。我没想到气枪的威力这么大,子弹从电池上反弹回来,差点打在他家弟弟的脸上。他老妈还带我们去照相馆照相,有张照片上他家弟弟站后面,我和我哥在前面,三个小子笑嘻嘻都挺神气,可惜照片丢了。

邓小平复出后,他家飞黄腾达,我家却走了下坡路,两家友谊就此中断。他老妈后来当了西南航空的代表,风头挺劲。他家弟弟受老邓宠爱,没上过大学却考上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院长刘盛纲的研究生。所以也别太指责前几天闹得沸沸洋洋的协和董医生了,饮水思源嘛。

八十年代中期,他家弟弟回过一次成都,看着还挺朴素,人也挺热情,请我去玩。两人坐着看电视,正好播出对越作战的新闻。我一激动就说对越战争打得是个逑。他愣了半晌答:“听说最近打得不错”。大概指老山发卡山什么的。我说“那算什么,死多少人”。于是两人再也找不到话说。

算阶级隔阂吗?

在美国也遇到过类似的场面。我的好朋友不多,这位算一个。他在美国当了老板,而我一直在打工。有一次我们聊天,聊得很开心。我突然冒出一句:“天下乌鸦一般黑,当老板的都一个样”。他马上不吭声了。后来的谈话就有些不尴不尬。幸亏当时天色已晚,大家名正言顺就散了。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个人理财:实现财务自由之后如何投资
  2. 传四中全会时间已定 习命运即将揭晓?
  3. 习以《推背图》制作“涉谶”名单?习洛阳行预示大凶
  4. 【佳音时刻】中共出卖中国 大陆富豪润走
  5. 蔡奇之子升迁消息被披露 疑涉中共高层内斗
  6. 你爷爷一失误,我爷爷就要饭
  7. 迹象显示习要下台?官媒重提胡锦涛指示
  8. 9岁冠军少年跳楼身亡 死因就藏在他爸爸的朋友圈里
  9. 王友群:中共内斗激烈 高官非正常死亡多
  10. 二百多军官被毙、撤职、处分——长津湖战役中的自88师
  11. 山区惊见巨大老鼠:比猫还大
  12. 纽约时报:推翻专制统治者的三种武器
  13. 美国会议员要求三大饭店CEO停用“中国台湾”表述
  14. 邓小平上台重新洗牌 毛宠臣汪东兴心凉离开
  15. 回应黄仁勋谈话 白宫:销往中国的禁令不会松绑
  16. 华女在澳洲被青少年围殴 目击者:不敢相信只因“说中文”
  17. 美国殇日周末预计4500万人出行 罕见风暴将袭东岸
  18. 涉用假信号塔窃听 七中共间谍在土耳其被逮捕
  19. 挚友李乃文悼念朱媛媛,全网泪崩
  20. 耶路撒冷警报大作 以军12小时二度截也门导弹
  21. 美国财政部公布计划 逐步废除一美分硬币
  22. “AI重塑搜索”已成型,货币化也已考虑
  23. 杭州积极筹办钱塘大学
  24. 贝索斯55岁准新娘“挤进”人鱼裙 关注气候却被批虚伪
  25. 高层斗法:胡耀邦披露天安门秘密 恨邓小平卸磨杀驴
  26. 图灵奖得主迪杰斯特拉,一个谦卑的程序员
  27. 不只美债遭抛售!2隻黑天鹅齐飞 全球公债市场也惨了
  28. 哈佛被禁招国际生 数千留学生面临转学
  29. 美国每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 就业市场稳定
  30. 广西桂林突发山洪泥石流 至少1死3伤8失联
  31. “把父亲送进日本养老院,我后悔了”
  32. 美籍男遭中国限制出境 2人助其偷渡金门赴台获刑
  33. “川普币”吸金晚宴今晚登场 过半出席者或来自国外
  34. 继众院胜利后 川普促参议院通过减税法案
  35. 吴宗宪力挺汪小菲,炮轰大小S是坏蛋
  36. 想不到金庸认为自己最失败的作品是这一部
  37. 小孩眼中的文革人际交往点滴
  38. 流亡律师言论触怒中共 其律所遭株连受打压
  39. 女子婚内出轨被情人杀害,凶手灌尸体农药伪造自杀
  40. 日本真子公主传美国低调产子 与夫推娃外出画面曝光
  41. 金蝉脱壳?他被留置前精准辞去华西能源所有职务
  42. 7名间谍在土耳其遭逮捕 《华尔街日报》∶令人毛骨悚然
  43. 早上空腹“喝温水”身体会发生4种神奇变化
  44. 看人品交真心 古代识人法:八观 六验
  45. 香港出现豪宅抛售潮 彭博:富豪出售自住豪宅
  46. 曹长青:“长胡碴的孩子”吕贵品
  47. 学者:要打动川普 得先懂他的高尔夫人生观
  48. 反映美国政府政策立场 卢比奥谈外交政策的未来
  49. 吴海龙:他们牺牲中国讨好美国,这是与虎谋皮
  50. 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印度百亿投资曝光
  51. 美最高法院支持川普人事罢免 但美联储主席无忧
  52. 黄杨钿甜父亲涉及的7亿景区项目未招到投资商?
  53. 中共渗透令人难想像 7名间谍在土耳其遭逮捕
  54. 【名家专栏】人民币绝无可能取代美元
  55. 记者质问收受飞机 遭川普人身攻击“请你滚出去!”
  56. Computex新趋势:AI需求、供应链、机器人与技术路线图
  57. 川普税改法案通关 众院周四上午最终表决
  58. 华为贿赂丑闻延烧 欧洲议会点名五名涉案议员
  59. 51岁导演马勇猝逝 曾任《音乐梦工场》制片人
  60.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一个表态 美元指数应声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