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如漏油卡车 专家揭4月数据背后危机

2025-05-21 15:25:4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中国4月经济数据显现疲态,多项关键指标增速放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预期,工业增加值环比下滑,房地产投资与销售持续低迷。专家分析指出,数据反映中国内需疲弱、房地产行业结构性衰退及外部不确定性加剧,共同构成经济复苏的复合压力。尽管中美关税战暂时缓和,为经济提供喘息空间,但整体动能减弱趋势明显,复苏前景仍不明朗。

4月经济数据下滑 内需疲弱成主因

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4月,中国经济延续下行趋势,实体经济面临显着压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1%,低于3月份的5.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低于3月份的7.7%。

无论是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均同比下降,表明经济下行已波及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活力明显减弱。

从行业表现来看,在41个工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下滑。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关键行业均出现下降。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大幅下滑31.8%,成为重灾区。

从产品产量来看,61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多达448种产量同比下降,占比超过七成。包括钢材、水泥、乙烯、汽车、发电量、原油加工量等关键工业产品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这反映出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供需两端双双承压。

总体来看,工业企业普遍承受成本上升、订单不足、需求低迷等多重压力,多个支柱行业景气度显著下降,显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轮深度调整,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 Wong)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国零售总额为年内新低,显示内需疲弱。他认为,尽管工业增加值受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业拉动略超预期,但整体增速放缓反映出经济动能不足。

时事评论员王赫认为,零售和工业产出等单项数据相对可信,因其核查难度较低,符合官方统计的保守特性。然而,他警告,GDP增长率等总体数据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可信度较低。4月数据的下滑既受中美关税战的直接冲击,也与中国经济长期下行趋势叠加有关。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结构性问题凸显

中国房地产行业数据尤为严峻。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

此外,全国房企到位资金、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均出现同比下降,其中新开工建筑数量按面积计算下降23.8%。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仅面临周期性调整,更呈现结构性衰退迹象。

中共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2025年前4月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网页截图)

黄大卫分析:“房地产投资连续下滑和新开工骤降已非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衰退的明显信号。”他表示,房地产信用链恶化与地方债务压力交织,拖累整体投资增速,对经济复苏构成长期制约。

王赫补充道,房地产低迷动摇了中国经济根基。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的下行加剧了经济压力。尽管去年9月以来官方出台多项刺激政策,但效果逐步减弱,难以扭转结构性困境。

外部环境与关税战影响 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中美关税战是导致4月数据下滑的直接因素之一。中共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严重冲击双边经贸关系。尽管5月10日至11日中美协商同意大幅降低关税,为经济提供了短期缓解,但他坦言国际环境依然严峻。

王赫表示,关税战对进出口影响显著,4月贷款数据断崖式下降即为佐证。他透露,官方公开数据与内部数据可能存在差异,实际经济形势或更严峻。中美关税战90天缓和协议为经济提供短暂喘息,但其影响已通过就业和消费信心下降显现。多家机构估算,关税战可能直接影响中国超千万就业人口,加剧经济压力。

黄大卫则认为,关税战暂停可能刺激部分外贸订单回流,5—6月经济或微幅回暖。但他警告:“内需依然疲弱,人民消费信心不足;房地产信用链持续恶化,地方债压力巨大;青年与白领就业结构错配,造成长期需求扭曲。”这些结构性问题难以在短期内修复。

复苏前景偏悲观 三大“系统性风险”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具备官方宣称的“韧性”,专家意见谨慎。黄大卫说:“韧性尚存,但难以掩盖全面放缓的现实。”

他表示,高科技制造业(如新能源车、太阳能)仍有增长,但对GDP拉动作用有限。内需疲弱、房地产拖累及青年失业率高企是三大“系统性风险”,仅靠出口或短期刺激难以化解。

他形象比喻:“中国经济如一辆漏油的卡车,仍在行驶,但司机强撑着说‘没问题’。”

王赫则认为,所谓“经济韧性”更多是官方宣传话术,实际经济运行“非常糟糕”。关税战加剧下行压力,官方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在关税谈判中,中共大幅让步,反映出经济难以承受进一步外部冲击。

短期回暖难掩中期挑战

展望未来,专家对二三季度经济走势持谨慎态度。黄大卫预计,关税战暂停可能带来短期“假复苏”现象,第二季度数据或略有改善,但若无强有力政策刺激,第三季度经济可能再度下探。

王赫分析,五六月份因补货和囤货需求,经济指标可能短暂好转,但二季度整体表现预计弱于一季度。第三季度走势取决于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若谈判破裂或无重大进展,经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此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经济下行密切相关,原油和铁矿石价格低迷进一步印证需求疲软。

结语

中国4月份经济数据揭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双重挑战。内需不足、房地产低迷及外部不确定性共同拖累增长动能。尽管关税战缓和提供短期喘息,但结构性问题与系统性风险依然严峻。专家一致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或现微幅回暖,但中期复苏前景偏悲观,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与外部环境变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更多>>
  1. 美国碳化硅巨头将申请破产,股价暴跌超70%!
  2. 八九年的一个错觉——李鹏政治智商析疑
  3. 央视主播大翻车 误将“祖国”称“两国”
  4. 秦刚是死是活?扒一扒这桩“中共外长”失踪案
  5. 中共的谎言你信了么 一穷二白 小米加步枪
  6. 诺奖得主:芬太尼危机在美泛滥,为何欧洲没有?
  7. 四川官场地震!副省长叶寒冰被查
  8. 饭后出现这2症状,恐是癌症信号
  9. 震惊!移民法庭当庭吊销身份 ICE探员现场抓人…
  10. 卢比奥:这国恐再爆大规模内战 陷“史诗级动荡”
  11. 金正恩暴怒 驱逐舰下水船底破洞令朝鲜颜面尽失
  12. 金穹有何威力 中共为啥紧张 一文看懂
  13. 美退出世卫组织 中国宣布提供5亿美元 成最大金主
  14. 【内幕】从政审到监控 中共对留学生设枷锁
  15. 耿爽联合国舌战美代表:你的发言与大家格格不入
  16. 川普“美丽大法案”:更低效、更不公平
  17. 美联邦法官驳回对纽瓦克市长非法侵入的指控
  18. CNN:美国接获情资 以色列正准备攻击伊朗核设施
  19. 加拿大三大电信巨头集体瘫痪
  20. 南京大学校庆日“校猫”,被钢珠打碎头骨
  21. 为何科学家警告禽流感可能成为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
  22. 怕被ICE抓,哈佛毕业生自行驱逐
  23. 川普的“美丽大法案” 实际上更低效 更不公平 美国更承受不起
  24. 川普晤南非总统 突播视频指南非白人遭“种族灭绝”
  25. 金正恩见证下水事故 驱逐舰翻覆破裂搁浅
  26. 央视美女主播念错稿 网友笑喊“姐姐撑住”(图/视频)
  27. 美债大抛售主凶抓到了!不是外资不是债务失控是它
  28. 纽约市投资4亿元重塑第五大道 2028年动工
  29. 地道现绝密文件:是谁出卖巴勒斯坦?
  30. 医生公开朱媛媛住院照,临终前只能吃流食
  31. 日本最大券商美女销冠下海陪酒,一个月成了头牌
  32. 震摄金正恩 大陆工厂朝鲜女工大暴动10女遭处决
  33. 第38集团军军长六四抗命 一句话撼动军队
  34. 北京大兴机场征迁不公 数千民众维权遇阻
  35. 【翻墙必看】北京富豪群体弃别墅移民跑路
  36. 休战一周,海运货柜涨1300美金至售罄
  37. 弗州议员吁制止中共迫害法轮功 美国务院回应
  38. 全美最佳居住地250强出炉
  39. 五角大楼正式接收卡塔尔赠机 拟作新“空军一号”
  40. 中国亮出“九天”空中母舰 竞争美国“死神”无人机的杀招?
  41. 旧伤复发 全红婵退出全国跳水冠军赛
  42. 中共国家一级演员陈丽云被逮捕
  43. 试谈美国的债务问题及其深层因素
  44. 文昭:从香港国安新政看港台民主法治的未来
  45. 北京富人扎堆移民 别墅区众多豪宅空置破败
  46. 儿童、成人CPR大不同 能救命的“心肺复苏术”
  47. 网红国字脸猴“大壮”死亡 园方:突发病 全力抢救无效
  48. 中共建地方网络“墙中墙” 专家析内情
  49. 中共藉整治吃喝风整肃官员 大清洗致军队极度混乱
  50. 蓝天立案引发广西官场大清洗 传牵出郭声琨
  51. 美国新版星球大战计划来了
  52. 危机四伏的社会?当她们被70岁以上老人猥亵后
  53. 中国亮出“九天”空中母舰
  54. 央视主播胡蝶口误"两国"遭起底 丈夫陆川是秦岚旧爱
  55. 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56. 传员工讨薪不果伤人纵火 四川纺织厂仓库被烧
  57. 鲁比奥:川普将不参加南非主办的G20领导人峰会
  58. 传四川上百村民堵路抗议:政府失信 毒气害人
  59. 拜登办公室:拜登2014年后未接受前列腺癌筛检
  60. 纽约时报:推翻专制统治者的三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