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供应链“去中化” 澳洲企业拔头筹
2025-05-20 15:25:26 · chineseheadlinenews.com · 来源: 大纪元
近日,澳大利亚一家稀土公司宣布,已在其马来西亚工厂首次成功生产出了关键重稀土镝(Dy),这使该公司成为中国以外首家实现商业化精炼重稀土的企业。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全球稀土供应链打破中共垄断、开始“去中化”的战略性突围和重要里程碑。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有限公司 (Lynas Rare Earths Ltd)5月16日发布声明确认,该公司的马来西亚工厂首次成功生产出了氧化镝(Dysprosium Oxide)。
莱纳斯公司执行长兼董事总经理阿曼达‧拉卡泽(Amanda Lacaze)在声明中宣布:“此次镝的量产符合规格,这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一步,并为客户提供了从中国境外供应商采购(稀土)产品的选择。”
镝是制造高性能磁铁的关键原料,广泛用于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和光碟机等高科技产品,以及核能反应炉与特定医疗设备。
拉卡泽女士在声明中强调说:“莱纳斯目前是全球唯一在中国境外商业化分离重稀土产品的生产商。”她表示,莱纳斯公司现在“正在与日本、美国和欧洲的客户就重稀土供应进行接触”。
莱纳斯公司曾在4月28日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报告中宣布,新的重稀土分离生产线已于第一季度在马来西亚投入使用,预计5月将首次生产出镝,6月将生产出铽(Tb)。
该季度报告还预告说,对莱纳斯的重稀土产品的定价将反映出市场对中国以外这些产品的高需求。
据报道,莱纳斯公司自2012年起即开始在马来西亚加工从澳洲开采的稀土精矿。这次马来西亚加工厂成功开始商业化投产精炼稀土,是莱纳斯全球稀土布局中的关键进展。
稀土供应链的战略性突围和重要里程碑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记者表示,澳洲莱纳斯公司成功分离出氧化镝,这对于全球稀土供应链来说是“一场战略性的突围”。
他说:“莱纳斯的突破意味着中国第一次在重要的稀土最后一道供应环节上被打破垄断。这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供应链的主导权问题。”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告诉大纪元记者,莱纳斯成功生产出镝这一事件是“技术与产业自主的里程碑”,“这首先打破了中国对稀土元素的一些垄断”。
他说:“这意味着全球首次出现中国以外的重稀土分离商业的产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了真正的替代来源。”
目前,中国出产的稀土占全球市场的约70%,稀土分离加工产能中的90%也由中方企业控制。
黄大卫说:“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未来可以建立不完全依赖中国的稀土战略储备体系。投资资金将涌向中国以外的精炼厂和矿产基地,中国会慢慢失去对稀土议价的‘核选项’。”
他认为,莱纳斯这一突破的象征意义不输于美国对中共的芯片制裁,并“对于未来北京的资源战略构成心理打击”。
孙国祥表示,莱纳斯首次分离镝的成功“标志着西方国家在关键矿产链条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可能会扩大到铽等其它重稀土,因此会对全球稀土供应链产生供应多元化的影响,价格与议价权也会受到影响”,并对产业投资、政策推动和长期布局产生影响。
他说:“这将会提升西方国家在新能源与高科技产业的原材料安全,有助于全球产业链去风险的重构,长远看会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
中共把稀土武器化的做法将不再有效
黄大卫表示,中共把稀土作为一种“准武器”来使用,它通过出口控制、主导全球议价和在外交谈判中作为筹码等“资源威迫战略”,使稀土成为其对付西方国家的“一种具备政治施压力的资源性武器”。
但是现在,澳洲企业的技术突破成为让中共的这种资源威迫战略“破功”的警讯,“目前这只是一个信号,要看未来能否量化生产,只有澳洲(莱纳斯)能够进行量化生产才能(对中共)进行有效威胁。”
孙国祥也指出,中共近年来将稀土提升为战略资产,首先是为强化中共的“国家安全与战略的主导权”,并“对依赖中国稀土的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等,形成某种战略牵制”,使中共“能够在国际谈判中拥有更大的议价权”,以及在美中科技战、贸易战的背景下,让稀土成为中共“反制西方制裁与技术封锁的重要筹码”。
他认为,中共对稀土的价格控制也让其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但是当西方国家有能力部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后,“供应链韧性会上升”,“国际市场将会出现更多价格与供应的谈判空间”,会削弱中共的价格控制能力。
孙国祥也认为,在短期内,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和加工国,但是它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将会逐步下降,国际产业链去风险与多元化的趋势会随着中共禁止稀土出口而加速。
黄大卫也说,中共越把稀土当作武器,别的国家就越想与中国脱钩,形成一种“逆反催化反应”。
莱纳斯已经得到美国国防部支持,以打破中共对关键稀土矿产的垄断。2023年,莱纳斯获2.58亿美元资助金在德克萨斯州建立重稀土加工厂,预计2026年可以投产。
有舆论认为,中共可能会因为澳洲企业在稀土供应链“去中化”上拔得头筹功而报复澳洲。
黄大卫对此回应说:“北京对澳洲的经济报复空间在缩小,过去打压澳洲的矿产、葡萄酒、煤炭,如今可能会反噬回来。”
他认为,中国的稀土地缘优势会减弱,更多西方国家将转向澳洲、加拿大、格陵兰,甚至非洲寻找替代合作,而“北京将面临稀土外包化的连续反应。简单来说,这不只是供应链重组,而是(稀土)战略主导权从东南亚向南半球转移的一个象征。”
孙国祥也说:“澳洲莱纳斯的技术突破是全球稀土供应链接构性的转折点,这将削弱中国(中共)的垄断和战略筹码,推动全球产业链的多元化与西方国家的政策连动,北京在稀土领域的影响力将会逐步面临实质的挑战。”